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脊背 寻常 爱慕 不可计数
B.稀罕 复活 销毁 应接不瑕
C.狭窄 建筑 勉强 举世闻名
D.闲逸 照耀 纠正 千真万确
2、下列对课文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威尼斯的小艇》一文运用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出了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和作用。
B.《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一文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体现祥子高大健壮、充满活力的形象。
C.《手指》一文主要讲了五根手指相同的外表、性格及作用,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的主题。
D.《金字塔夕照》一文,主要描写了夕阳下金字塔的雄浑之美以及作者观赏时的万千思绪,充满诗意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
3、下面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吾矛之利(锋利)
B.守株待兔(守候)
C.溺而不返(往返)
D.冀复得兔(重复)
4、听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是一个十足的______,读书让“我”懂了一些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最喜欢看的书是《__________》、《中华上下五千年》、《__________》等。
3.读书增长了“我”的知识,提高了“我”的_______,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大虫吼了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__________)
2.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__________)
3.妈妈我都不怕,难道会怕老师吗?(__________)
4.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_________)
5.他是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__________)
6、根据课文理解填空。
(1)《将相和》是根据________《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_______________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谁)________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好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__________的精神。
(2)小明喜欢玩游戏,认为现在年纪小,多玩玩,长大后再学课本知识。你会用岳飞的“_____”来劝告他,用葛洪的“______”来告诫他,用毛泽东的“______”提醒他抓住现在大好时光,发奋学习,因为“____(陶渊明)”。
7、写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全年,整个村庄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__________)
2.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__________)
3.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__________)
4.有一天,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议论着什么。 (__________)
8、填空。
(1)虞世南借蝉阐发高洁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往今来,我国文坛涌现了多少爱国人士!“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______”是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段殷期望;“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__________?”是林升对统治者的深深谴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有千古,___________________。前途似海,___________________”是梁启超对祖国的声声赞美。
9、 野菊
我特别喜爱野菊。记得我小时候住在外婆家,秋天的一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色的野菊花。小小的绿叶片衬托着黄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可当野菊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小草。秋天,开花的野菊虽然没有兰花芬芳,也没有牡丹富丽华贵,但是,它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许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摘野菊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后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凉清凉的。没几天,伤口就好了,真是令人nán yǐ zhì xìn。外婆说,野菊花有消毒止血的功能。新中国成立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治感冒。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假期里去外婆家,我总要摘不少带回家。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水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我们人类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野菊那样mò mò wú wén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我愿做一棵小小的野菊。
【1】根据文中的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nán yǐ zhì xìn(______)——(______)
mò mò wú wén(______)——(______)
【2】请你把文中画“~~~~”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1段画“____”的句子,采用______描写的方法,把野菊花与______、______作比较,突显了野菊花自然、朴实、______的特点。
【4】请你概括短文第2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作者想借野菊花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
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了,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姐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挨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鏖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偏接过鏖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递眼色。刘姥姥道:“姑娘放心。”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爬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的动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有删改)
【1】选文写的是( )的场面。
A.刘姥姥进大观园
B.刘姥姥逗笑
C.林黛玉进大观园
【2】下面各项是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通过对刘姥姥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她是怎样逗众人笑的。
B.捉弄刘姥姥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的,从“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等语句中可以看出。
C.凤姐精明机智,善于抓住机会,故意让刘姥姥出丑来逗大家笑,进而取悦贾母。
D.刘姥姥在这场饭局中是个笑料,她却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受到了贾家的热情款待。
【3】刘姥姥逗众人笑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体现了她__________的特点。
【4】众人为什么“先还发怔”,后来又“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找出选文中具体描写众人笑的句子,用“ ”勾画出来读一读,读完句子你想到了哪些四字词语? (最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能力检测。
西游记(节选)
A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B的样子。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他接了进去。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B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B道:“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A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A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里,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1】文段中的A与B分别是《西游记》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2】本段通过对A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突出了A_________的特点。
12、现代文阅读
让世界看到你
12岁的少年因患眼疾成了盲人。他整天闷闷不乐,到最后,他甚至用绝食来抗议命运对他的不公……
母亲开导他、劝慰他,得到的却是他声嘶力竭的咆哮:“这么美的世界,我却再也看不见……这一生,我除了在黑暗中无声无息地死去,还能做什么?我这样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这时,寡言少语的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悄悄话。母亲没有听清楚自己丈夫对儿子说了什么,但她惊异地发现儿子的泪水戛然而止。
第二天,她发现儿子第一次摸索着走出了家门,回到了孩子们中间。他来到了波洛尼亚盲人学校,靠“点字乐谱”重新学起音乐。他学习非常勤奋,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比萨大学法律系。在大学的四年里,他一边学法律,一边勤练吹拉弹唱,并在课余到一家酒吧兼职弹琴唱歌,自己挣钱交学费。
他30岁那年,幸运地成了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弗兰科·科瑞利的学生。1994年,他应邀参加帕瓦罗蒂的个人慈善音乐会,与大师同台演唱。他在获得“圣莫雷音乐节最佳新人奖” 后,各种世界级音乐奖都朝他砸来,从1995年至今,几乎所有重要场合都有他出现……现在, 他是卢卡博凯里尼音乐学院的院长,同时还拥有自己的制作公司,仅他的CD《浪漫曲——民歌及咏叹调》就在全球售出了两千多万张。
创造奇迹的人名叫安德烈·波切利。2007年秋天,在他的49岁生日宴会上,波切利凑近父亲的耳朵,轻声说:“我要感谢我的父亲!你的耳语改变了我的人生——37年前是你凑在我耳边说:“小家伙,别气馁!这个世界属于每一个人。虽然,你看不见你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后来,我有过多少次责怨、气馁和胆怯,这句话就在我耳边回响了多少次……”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声嘶力竭________
咆哮________
【2】从“声嘶力竭”“咆哮”等词可以看出少年安德烈·波切利的________。他的遭遇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_______的遭遇类似。假设你当时在场,请你结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相关语句,劝劝这位以绝食来抗议命运对他不公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寡言少语,但他的一句话却彻底改变了安德烈·波切利。请从文中找出父亲说了怎样的一句话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此安德烈·波切利创造了人生的奇迹,他感谢自己的父亲,父亲的话语改变了他的人生。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也有许多亲朋好友的话语,能时刻激励你自己,如__________
【5】文中说安德烈·波切利取得很多成绩,却略写了成功背后所付出的汗水。请你就某一项成绩,想象他是怎样付出的。
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文章,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洗礼。请你把感受最深的写出来(至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老家的树
又是盛夏了,暖气渐渐浓了,不知杭州老家的那几棵小树怎样了?大概已经壮硕得足以为人们遮蔽夏日的酷暑了吧!
那是尘封已久的往事。还在上小学的我,对任何新事物都感兴趣,更喜欢冒险,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喜欢翻过学校的高墙,爬上参天的大树,或许是亲近自然的天性使然。我尤其喜欢贴近那葱葱郁郁的古树,感受它的绿意,它的木香。抚摸着粗壮的树干,褶皱的树纹,仿佛触摸着一份古老,一份历史的凝结。一天,我回到家里,看到几株微有绿芽的娇嫩的小树苗,一份欣喜涌上心头。我欢喜地和父母将树苗栽种在门前屋后,并精心给每一棵幼苗浇灌甘甜的井水,又做了小小的围栏保护起来,防止外界的伤害。
我开始天天盼着小树苗快快长大,经过精心呵护、细致照料,终于有了收获。小树苗都抽出了新芽,绿满了枝头,我高兴极了。有一天,我放学回家,看到几棵残枝落在地上,似乎在控诉着行人的残暴。我只觉一股怒气直冲脑门,气得哭了。哭了一会儿,我找来了布条,细细地为小树包扎伤口,将布条缠在折断处。
小树苗终于渐渐长大了,有我两个高了。夏日 我在树阴下纳凉 读小说 思索着未来的路 冬日 我在树旁练拳舞剑 春日 小树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飘着淡淡的清香 秋日 小树枝条上结满了累累果实……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哥哥一起在树旁拍了许多照片。
一天,家中突然多出了好些人,忙忙碌碌地搬着东西,走来走去。搬家了,要搬到父亲工作的哈尔滨市去了。我问妈:“树怎么办?”妈妈说:“我们去住楼,没有地方栽呀!”
我的心很难过,默默地走到树前,轻轻地拍着它壮硕的躯干,跟它告别,对它说:“我会回来看你的!”
家已经搬到哈尔滨好几年了,我也已经长大,并考上了大学,可对树的依恋却依然未改。虽然远离老家,可依然怀着浓浓的眷恋,怀念老家,怀念老家院子里的那几棵树。
【1】本篇文章按照_________顺序写的,课文的结构为__________结构。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这件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文中画波浪线句子中的“抚摸”与“触摸”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竞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痛( ) 特殊( ) 踌躇( ) 黯然( )
【2】画“______”的部分是对毛主席得知儿子毛岸英为国捐躯后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毛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非常希望把儿子毛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因为_________________,但是最后他没有这样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选文,你认为毛主席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小长廊。
边疆小夜曲
星星,
闪耀在 里;
蓝天,
映照在 里;
星星,蓝天,江水,
全都浸透在花香里。
婴儿,
睡在 里;
母亲,
睡在 里;
婴儿,母亲,祖国,
全都睡在 里。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选一选,填序号。
①诗题“边疆小夜曲”可理解为( )
A.边疆战士心中的歌,一支爱国爱民之歌
B.婴儿、母亲、祖国一同唱的夜歌
②阅读小诗,我感悟到战士( )
A.喜欢吟唱小夜曲
B.心里装着祖国和人民
16、阅读。
鹿角的“血腥”重生
卫红霞
提起鹿,大家都会想到它头上挂着的那对大大的、美丽的鹿角。因其每年都会再生脱落,鹿角被人们赋予“死后再生”“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因此,世界各地的人们常常把雄鹿和鹿角作为神圣图腾。可当大家从《动物世界》里看到逐渐骨化的鹿角表面那层柔软的表皮脱落时的鲜血淋漓,便心疼不已。这种“血腥”的脱落与重生,得多疼呀!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世界上约有50种鹿类动物,其中大部分种类的雄鹿都长有鹿角,且“奢侈”到每年都要换一对最新欯,这和牛、羊等动物的“终身”空洞角明显不同。
那么,鹿角是如何长出来的呢?原来,每年春暖花开时,雄鹿头顶就会冒出一对小小的隆起,且以每天几厘米的速度“疯长”着,直到逐渐形成双角的形状。令人惊奇的是,最初的鹿角内部是软骨,外覆一层类似天鹅绒般薄薄的皮肤和绒毛,圆润而软韧,绒毛里充满血管,不断供给鹿角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鹿角生长,这便是人气极高的补品——鹿茸。
由于鹿茸内有大量血管、神经,所以相当敏感,雄鹿们十分珍惜这顶娇嫩的“桂冠”,从不将它作为进攻的武器。
鹿茸生长2到4个月后,内部会生出一个环状物,能有效地作为一个栓阀,组成鹿角的基础,切断鹿茸的供血,使得鹿茸逐渐干涸,在鹿用角和树皮摩擦的过程中脱落成再生的鹿角。此时,鹿角完全骨化,成为雄鹿进行种内竞争和抵御天敌的兵刃,待顺利与母鹿“完婚”后,鹿角的脱落循环将再次开始。
鹿角脱落时,鹿会疼吗?其实,鹿角脱落就像人类换牙,会流血,有轻微的疼痛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相反,割鹿茸就有些残暴了。由于鹿茸里遍布血管和神经,人为割断时,不但流出很多血,而且会非常疼,就像我们不打麻药拔智齿一般。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以英国国皇家兽医学院普赖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对鹿可以长出新鹿角的非凡再生能力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这种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的干细胞在鹿角再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生长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鹿角的再生功能令人惊诧又羡慕,这种“血腥”的生长脱落规律帮助人类了解了“再生”自然模型。也许未来,不管是身体损伤还是器官病变,都可通过干细胞修复再生,而这个技术核心秘密就藏在美丽的鹿角中。
(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11期)
【1】鹿角什么时候开始生长(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血腥”的脱落与重生中“血腥”具体指的是什么( )
A.鹿群战斗或屠杀非常残酷,令人心疼。
B.《动物世界》里各种各样动物的画面。
C.鹿角外覆一层绒毛,绒毛里充满血管。
D.逐渐骨化的鹿角表皮脱落时鲜血淋漓。
【3】文末提到的藏在美丽鹿角中的“技术核心秘密”指的是什么( )
A.干细胞修复再生
B.每年的再生脱落
C.再生的自然模型
D.鹿角内部是软骨
【4】雄鹿们从不将鹿茸作为进攻武器的原因有哪些( )
①鹿茸是人气极高的补品,必须珍惜。 ②鹿茸内有大量血管、神经,很敏感。
③雄鹿们十分珍惜这顶娇嫩的“桂冠”。 ④鹿角还未完全骨化,不能成为兵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打比方
B.列数字 打比方
C.列数字 作比较
D.作假设 作比较
【6】下面哪一个选项与鹿角生长的过程无关( )
A.雄鹿头顶冒出一对小小的隆起
B.像天鹅绒的皮肤和绒毛很漂亮
C.生出环状物,切断鹿茸的供血
D.鹿茸干涸,脱落成再生的鹿角
【7】“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生长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这句话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对人为割鹿茸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吧。
螃蟹足的功能
螃蟹是一种常见的水生动物,外形丑陋奇特。而它的足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没有了足,就无法生存。
螃蟹的足是爬行工具。它的足共有五对,其中四对是一样的。因为它有独特的爬姿——“横行”,所以别看它足多,爬起来好像互相牵扯,影响速度,可事实上它却一点儿也不含糊,它的足很灵活地来回摆动,而第一对足总是高高朝上翘着,显得气宇轩昂。
螃蟹的足更是捕食工具。参与捕食的主要力量是第一对大足,人们把这对足称为“螯”。它在爬行时,螯张开着用来捕食,像厉害的古代兵器,它的两只螯收缩自如,能把食物送到嘴里,就像外国人吃饭时所用的刀和叉,伸展自如。
螃蟹的足还是它的“护身符”。当你用手去捉螃蟹时,它会愤怒地举起大钳——螯,仿佛在告诫:不要再靠近,不然,我就要不客气了。人们稍不慎就会被它钳住,想摆脱没那么容易,非得受一番罪不可。最好的解救办法是把它连同你不幸的手一起放在水中,它会即刻松钳。如果侵犯者强大,招架不住时,它就会忍痛断钳,逃之夭夭。
螃蟹的足也是最佳的“挖土工具”。螃蟹的洞通常在海边、河边的平滩中,或者在滩边的斜坡上,它不借助任何别的工具,只靠那五对足,竟能挖出一个很深很长的洞。一般它是用四对小足扒土,用螯把泥土推开,也就是说,它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螯当作“推土机”。
螃蟹的足又是巧妙的“攀附器”。螃蟹在各种物体上或石堆、草丛、泥浆中爬行,灵活、迅速,全靠那几对足起着特殊的作用。它能在很陡的坡上自由爬行,那尖尖的足如锐利的刺刀和有力的根须刺入或粘附在物体表面。
所以,螃蟹的足堪称多功能,多用途。试想,螃蟹失去了足,就像失去了生命,再也难以“横行”,难以有所作为。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漂亮( ) 困难( ) 得到( )
(2) 下列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 列数字 B. 打比方 C. 作比较 D. 举例子
①它的足共有五对,其中四对是一样的。 ( )
②它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螯当作“推土机”。 ( )
(3) 螃蟹的螯是螃蟹的第_______对__________。螃蟹用螯来__________;把螯当作用餐的“________” 和“_______”;在特殊情况下,为了逃命,它会忍痛_________;螯也是它挖洞时的“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笋子冒出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笋子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心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侯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选文主要写“我”在和孩子__________时,以_______为例,教育孩子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2】根据选文内容可知,笋子的主要用途有( )(多选)
A.能够食用。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3】选文画横线的句子中“胖”字用得好,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课文内容,然后背诵。
黄色的花( ),白色的花( ),紫红色的花( )而(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改为陈述句)
______
(2)贝多芬对盲姑娘说:“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改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
(3)有没有自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修改病句)
______
(4)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照样子,用具体的情景写一写“冷”)
北方的冬天真冷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括号内文字要求把句子换种说法 (4分)
我坐在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改为把字句)
现在台湾“光复”了,我们不可能不讲国语。(改为反问句)
23、习作。
题目:二十年后的我
二十年后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想象一下二十年后的自己发生的巨大变化。首先要大胆想象,如,外貌有什么变化?工作、生活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注意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叙述要有条理。字数不少于4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