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带点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敏而好学(聪敏) B.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促)
C.随意春芳歇(休息) D.九州生气恃风雷(气恼、气愤)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举世闻名( ) A.向上托,向上伸。 B.提出。 C.全。
(2)小心谨慎( ) A.郑重,恭敬。 B.慎重,小心。
(3)疾步( ) A.快。 B.恨。 C.疼痛。
3、读句子,体会其所蕴含的感情,选择正确的选项。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
A.这段含着母亲对“我”写诗的赞美之情。
B.这含着母亲因为有“我”这样的一个儿子自豪的情感。
C.这段含着母亲对“我”的鼓励、期望与的爱意。
4、经典诗文默写。
(1)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杨氏之子》)
(2)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王冕《墨梅》)
(3)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5、在下面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了。______这是普遍的真理,______任何时代都适用。______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中受到启发。人______吃了苦头,得了教训,______懂得谦虚的好处。
6、积累展示台。
1.《蝉》一诗中,写出蝉叫声远传的原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这句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作者使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鲸》)
3.美哉,我少年中国,_______________!壮哉,我中国少年,______________!
4.盖土人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粥一饭,___________;半丝半缕,_______。”这句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
7、词语积累。
波( )浪( ) 水天( )( ) 姹( )嫣( )
( )( )大波 金碧( )( ) 卧( )( )胆
( )( )一指( )流不( )( )舟( )剑
守( )待( )( )( )当车( )耳( )铃
买( )还( ) 东施( )( )( )( )学步
8、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一排排搭石,任人______,任人 _____,它们联结着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_的情感。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赞扬了搭石___________的精神和乡亲们 _________________ 的美好品质。
(2)《将相和》这篇课文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也赞扬了廉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品质。
(3)《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文章主要运用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介绍了_____种事物的速度,告诉我们,在宇宙中,______的速度更快。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西游记(节选)
①却说那怪自把三藏拿到洞中,捆在后院里,派小妖打干净水刷洗,要上笼蒸着吃,忽听小妖来报:“大王,孙悟空、猪八戒来要师父了!"那妖怪赶紧腰束锦绣战裙,赤着脚,手持丈八长的火尖枪,驾着五辆小车出洞应战。
②那怪见到悟空,几句话说不到一起,举起火尖枪就刺。行者使了一个身法,闪过枪头,抡起铁棒,骂道:“你这妖怪,不识高低!看棍!”那妖精也使身法,让过铁棒道:“泼猴,不识时务!看枪!"他们两个也不论亲情,一齐交脸,各使神通,跳在云端里,相互厮杀,
③那怪与孙大圣战经二十四合,不分胜败。猪八戒在旁边按捺不住,也举起钉耙前来助战。那怪见了心惊,急拖枪败下阵来,行者喝教八戒:“赶上!赶上!”二人赶到洞门前,只见那怪一只手举着大尖枪,站在中间一辆小车上。一只手捏着拳头,往自家鼻子上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那怪连喷了几口,只见大火烧空,火云洞顿时烟火迷漫。八戒慌了,回头便跑,这行者神通广大,捏着避火诀,撞入火中,寻郡妖怪,那妖怪见行者来,又吐上几口,那火比前更胜。行者被他烟火飞腾,不能寻怪,看不见洞门前路径,抽身跳出火中。那妖精在门首,看得明白,他见行者走了,却才收了火具,率群妖,转于洞内,闭了石门,以为得胜。着小的排宴奏乐。
④却说行者跳过枯松涧。按下云头……
【1】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自家鼻子:___________着小的排宴奏乐:___________
【2】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写出短文内容。
___________。
【3】文中“那怪”指的是___________。
【4】第③自然段中的“八戒慌了,回头便跑”一句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
【5】我还知道(西游记)中的故事有:___________。
10、阅读
家乡的桥
①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②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河中架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
③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华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脚迹,洒落串串汗珠。那是乡亲为了追求多棱的希望,兑现美好的遐想。弯弯小桥,不时荡过轻吟低唱,不时露出舒心的笑容。
④因而,我稚小的心灵,曾将心声献给小桥: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颤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桥走进我的梦中。
⑤我在飘泊他乡的岁月,心中总涌动着故乡的河水,梦中总看到了弓样的小桥。当我访南疆探北国,眼帘闯进座座雄伟的长桥时,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⑥弯弯的小桥,是我梦中的桥吗?
⑦30多年过去,我戴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紧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桥。
⑧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了?河中一道长虹,浴着朝霞熠熠闪光。哦 雄渾的犬桥敞开胸怀 汽车的呼啸 摩托的笛音 单车的丁零 合奏着进行交响乐 南来的钢筋 花布 北往的柑橙 绘出交流欢跃图
⑨满桥豪笑满桥歌啊!蜕变的桥,透露了家乡进步的消息,传递了家乡富裕的声音。时代的春风,美妤的追求,我蓦地记起儿时唱给小桥的歌:哦,明艳艳的太阳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来了,五彩斑斓的月拉开了!
⑩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汇起甜美的浪花。我仰望天空,心底轻声呼喊:家乡的桥啊,我梦中
【1】在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写下来。
实现___________ 五彩缤纷___________ 丰富___________ 联想___________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____ ____ ____ ____
【4】第⑧段写故乡的变化具体从哪两方面写家乡桥的变化?
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三只兔子不可追
儿时,我家住在一个乡村学校附近。我们姐弟三人,跟着乡村的孩子捕鱼捞虾,我父亲端起我们捞的一盆鱼虾,全掀翻在河沟里,我们跟着其他的孩子上山打柴,我父亲一把火,将那堆柴火化为浓烟和灰烬。其实,那时我们家并不富裕。父亲在这样做之后,总恶狠狠地留下一句话:将军路上不追兔!对父亲的乖张行为,我们大惑不解。
后来,父亲给我们讲了一个楚王打猎的故事。在狩猎的现场,一只兔子从草丛中蹿出,楚王弯弓搭箭,正要射猎时,忽然从他的左边跳出一只山羊,于是他把箭头对准了山羊。正在此时,右边又跳出一只梅花鹿。楚王又重新掉转箭头对准了梅花鹿,忽然从树梢飞出了一只珍贵的苍鹰。楚王最终选择了苍鹰,待要瞄准时,苍鹰已迅速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远遁而去。待到楚王回头来找其他的猎物时,前面的目标早已无迹可寻。楚王拿着箭比画了半天,结果一无所获。
听懂了故事,才明白父亲前面说的话,自此姐弟三人心无旁鹜,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人生有三只兔子不可追。少儿时代,教室之外嬉戏玩要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废的一生;青年时代,校园之外名利富贵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虚荣的一生:中年时代,社会上灯红酒绿是一只诱人的兔子,你若去追赶它,它就带给你堕落的一生。
当你要赶路时,不要被草丛中蹿来蹿去的兔子弄得眼花缭乱,从而偏离了前进的方向,记着自己是赶路,唯一要干的是:看脚下,看前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乖张:_____________ 心无旁鹜:_____________
【2】“三只兔子不可追”,第一只是_____________、第二只是_____________、第三只是_____________。(每空不得超过8个字)
【3】“父亲在这样做之后,总恶狠狠地留下一句话:将军路上不追兔!”父亲这句话想告诉孩子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要赶路时,不要被草丛中蹿来蹿去的兔子弄得眼花缭乱。”这句话给你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文阅读
金蝉脱壳(节选)
开始脱壳了!蝉虫整个身体来回地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的颜色也在很快地变化着,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接着,头钻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六只脚出来了,整个身子在慢慢地活动。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抖动着,伸着。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腾空向后仰去,又敏捷地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用力一抽,又白又嫩的蝉尾就出来了。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
刚出壳的蝉儿除了背上那一层保护甲外,全身都是灰白色的,折叠的翅膀也只有一点点。但是,很快就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又小又嫩的翅膀逐渐大了起来,很快盖住身子,像两把扇子长长地拖在身后。蝉儿的肚子在不停地颤动着,每颤动一次,身上的颜色就由浅而深地变化一次,渐渐地变成了深绿色,变成了棕黑色。翅膀上出现了排列整齐、图案精巧的斑纹。蝉触角也显现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1】从金蝉脱壳的过程看,这段话介绍的是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A. 脱壳前 B. 脱壳时 C. 脱壳后
【2】从作者写的语句看出,发生变化最大的是蝉儿的________
A. 翅膀与颜色 B. 翅膀与肚子 C. 肚子与触角
【3】与这段话内容不相符的一个说法是 ________
A. 蝉儿身上颜色的变化是逐渐的。
B. 出壳的蝉儿全身没有一处不是灰白色的。
C. 出壳的蝉儿触角渐渐显出一道道灰白色的光环。
【4】这段话是围绕哪个句子写的,用“——————”画出。
13、阅读下面的平面图,完成练习。
天文馆一层平面图
【1】天文馆一层有_______个展馆和_______个剧场。
【2】从平面图上看,宇宙剧场在服务台的_______边。
【3】如果你参观累了,可以到______________休息,还能到______________看看有什么商品。
14、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①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②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③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④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⑤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从选文第①②自然段我们知道,这是作者第______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这次去的时间是__________。
【2】读选文的第③自然段,这一自然段属于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加点的“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写出了鸟的______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的_______。
【3】请用选文中的句子解释“应接不暇”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句子中的第一个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指_______,引号的作用是_____(①表示引用的部分;②表示着重强调的对象;③表示特定的称谓)。
【5】读文中面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跟它商量一些事。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自然,有时候他还觉得美中不足,要是牛能说话,把了解的和想说的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那该多好呢。
【1】请用“ ”画出第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2】牛郎周到地照看老牛,一是因为________,二是因为___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写的是(_______),第二自然段写的是(______)
A.牛对牛郎的陪伴 B.牛郎对牛的照看
C.分家时牛被分给了牛郎
【4】选文具体写牛郎和老牛相处的情景,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写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表现了牛郎善良、勤劳的品质,为下文写老牛帮助牛郎做铺垫。
B.写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反衬了哥哥嫂子对老牛的冷漠无情
C.写老牛和牛郎关系亲密,突出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依靠以及老牛的善解人意。
D.写牛郎和老牛关系亲密,反村了牛郎孤苦无依的苦闷,突出他命运的不幸。
【5】画“ ”的句子描述的情节很简略,请你发挥想象,以牛郎的口吻把情节写具体。
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我能行。
一群光头男孩
在一个小镇上,有个叫布莱恩的少年不幸得了重病,他不得不接受化学治疗。治疗的结果是他漂亮的头发全部掉光了。
布莱恩难过极了,他整天躲在家里,连最要好的朋友也不见。大家都很为他着急。
一天,同班的一个男孩对自己的妈妈说:“我想把我的头发剃光,这样, 。”妈妈听了赞同地点点头,拿出剃刀,帮儿子把一头(柔软 柔嫩)的头发全剃光了。
第二天,学校里又多了一个光头男孩,第三天,第四天……过了几天,学校里(发现 出现)了一群光头男孩。
一天,这一群光头男孩来到布莱恩家门口,他们大声叫着布莱恩的名字。布莱恩透过窗户看到这情景,激动地跑出屋子。就在这一刻,一群光头男孩拥抱在一起,他们每个人都笑得那么欢,那么灿烂。
【1】选择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画“√”。
【2】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最合适的一句是( )
A.我就是最酷的孩子。
B.布莱恩就不会因为他和我们不一样而难过了。
【3】文中画“ ”句子中的“这情景”指的是_____。
【4】这一群剃成光头的男孩子都是____、____的人。
【5】想一想:布莱恩会对他的同伴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拓展
______________
古时候,宋代举行绘画比赛,画题是一句诗“踏花归去马蹄香”。这诗句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蹄儿也变香了。许多画家抓耳挠腮,无从下笔,有的画家画是画了,但从正面着想,画了满地的落花,再画一个骑马扬鞭人。这并没有把“香”字表现出来。画题是很难,但仍有一个聪明的画家画出来了。这个画家只画了一匹马,再在蹄旁边加上几只飞舞的蝴蝶,此外没有别的东西了。蝴蝶为什么绕着马蹄飞舞?不是因为马蹄上沾着落花的香气吗?马蹄上怎么会沾着落花的香气?不是这匹马刚从满地落花的地方踏过来的吗?这样,他用几只蝴蝶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地表现出来了。此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
【1】本段的结构是_________关系。
【2】读文思考,从下面的文题中选一个恰当的,填在文前的横线上。
① 绘画比赛 ② 赛马 ③ 难题 ④ 聪明的画家
【3】抓耳挠腮的“挠”用音序查字法应该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 轻轻地抓;②阻止;③ 弯曲,比喻屈服。这里应用第( )中解释。
【4】文中两次用了引号,前一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幅画被大家公认为成功的作品”假如你当时也在现场,你会这样评价这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内阅读。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本义节选自《将相和》,“将”指______,“相”指______,“和”是____的意思。为文中这个故事拟个小标题:______。
【2】“诸”字州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音节__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再查__画。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4】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的做法对吗?如何评价蔺相如和廉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晏子使楚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有一回,齐王派大夫晏子去访问楚国。楚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乘机侮辱晏子,显显楚国的威风。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门旁边开了一个五尺来高的洞。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话传给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1】把下列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记叙了春秋时期,齐国的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王______次侮辱他,想_______,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_____的尊严的故事。
【3】文中三次写楚王的“笑”,每一次分别反映了楚王怎样的心理?
A.不怀好意,笑里藏刀 B.蔑视晏子 C.掩饰自己的尴尬
①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____)
②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____)
③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____)
【4】短文中晏子与楚王几次斗智,分别采用怎样的方法?
A.贬低自己,贬低对方。 B.举例比较,贬低对方。 C.将计就计,顺水推舟。
①第一次斗智(____) ②第二次斗智(____)
③第三次斗智(____)
【5】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亮堂堂的。(改成比喻句)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要求用“温和”写句子。
温和(形容气候):____________
温和(形容性格):____________
23、习作。
平时你一定对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过细致观察,或者查找过有关资料,请你有条理地把这种事物介绍出来,题目自拟。
注意:(1)要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