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闲逸

B.游机

C.繁殖

D.暴发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矛(wú) 能应(fú)

B.鼓(luó) 头(quán)

C.杆(wéi) 放(sì)

D.准(miáo) 嘴(liè)

3、选词填空。

留恋 流连

(1)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   )在绿树红墙之中。

(2)游人们依依不合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   )着漓江山水。

损失 损害

(3)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   )很大。

(4)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做(   )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童年生活充满乐趣!“______________”,那是儿童学着大人劳作的天真;“______________”,那是牧童的调皮天真和悠闲自在。

(2)王之涣和王昌龄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们写下了很多描写关外风光和军旅生活的诗篇。《凉州词》中描写边塞萧索壮阔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从军行》中“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则表现了边疆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会上,我班获得的奖牌最多,这可真是“___________”。(填歇后语)

(4)古典名著,魅力无限。书中,人物长相有特点:“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写的是《_____》中的_____。书中,人物个性鲜明:武松的性格是_____,贾宝玉的性格是______

5、请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两类。

前怕狼后怕虎 望眼欲穿 鼻子都气歪了 饮水思源

盼星星盼月亮 畏首畏尾 吃水不忘挖井人 气急败坏

我按照_________________将上面的词语分为了两类。

一类:

________________

另一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词语。

(1)我家附近的花园里蜜蜂、hú dié( )、蜻蜓、mà zhà( ),样样都有。                                                  

(2)我们要经常duàn liàn( ),才能身体强壮。

(3)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cí xiáng( )的深情。

(4)李shī fu( )从bāo fu( )里拿出一身黑衣服换上,开始shuā jiāng( )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__________。”

2.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满纸荒唐言,______

5.______,行万里路。

8、在括号里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1.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 )

2.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

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 )

4.我们几个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办好。(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记一耳光,忘不了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那一年我九岁,一向反对棍棒教育,文弱且极少发怒的父亲,第一次以(迅、讯)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在我的脸颊上落下(严重、重重)的一掌。 起因非常简单——我去游泳,回来时饥肠辘辘,便用准备(坐、座)车的5分钱买了两碗小米粥。车仍然坐了,下车时我藏在大人身后,躲过了售票员的眼睛。到家后,我眉飞色舞地把逃票的经(历、厉)讲给父亲听时,我本来期待一两句褒奖,不想却挨了一记耳光,而且猝不及防,没有任何铺垫。

我很委屈,那一晚我没有吃饭。我甚至在内心发誓,一旦有能力自立,便离家出走,即使父亲病了,也不再回来看他一眼。我要让他为自己这一记耳光付出(代价、价格)。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呆了许久,他靠在床边,点燃一支香烟。

就是在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我第一次听到一个曾经流传久远、震撼人心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对母子相依为命。母亲很疼爱自己的儿子,一直对他百般呵护纵容。有一次,儿子偷了邻居的东西拿回来。母亲不但不责备,还(夸奖、夸耀)他聪明能干。于是,儿子一发不可收拾,最后竟然发展成了一名江洋大盗。后来他被逮捕归案,判了死刑。临刑前,他痛不欲生的母亲来看儿子,没想到儿子疯狂的咬伤了母亲,并指责她说:你生养了我,却不教育我。如果当初偷了邻居东西时,你不是夸奖我,而是责备我,让我明(辨、辩)是非,我怎么会有今天的下场,我好恨你呀!”

讲完这个故事,父亲拿一块湿毛巾擦去了我脸上的泪痕,说:我当财会科长几十年,经手的钱财成千上万,但我从来没有拿过一分一厘。我虽贫穷,却问心无愧。我今天之所以打你,就是因为你坐车不买票和偷人家东西没什么两样,都是一个贫字。蚁穴虽小可以溃长堤呀!说着,父亲站起身,从衣架的衬衫里取出钱包,掏出2毛钱放在桌子上,严肃地盯住我:你再去游泳,要多买一张票要向售票员说明情况。能做到吗?

我点点头,泪水再次涌出眼眶。我虽然还不能完全懂得故事中蕴涵的深奥道理,但是凭我的直觉感觉到了父亲的舐(shì)犊()之情。

从那以后,每当在生活中遇到金钱的(诱惑、诱导),我总会想起那记耳光,想起那个月色如水的夜晚……

1“”划去(  )里的错字和(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文中有许多成语或者四字词语运用得非常准确,请你摘抄在横线上(最少3个),并用其中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挨打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似乎看透了我的心事。”“的心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给我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试着用一、两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父亲给讲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你对文中这句话的理解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和这句话类似的古语还有一句,请试着补充完整:勿以善小而不为,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中国力量

①新冠肺炎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新冠病毒的传播特征是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但在特定条件下,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暴露于病毒污染的环境,也可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

②在病毒突袭而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面临严重威胁的时期,中国速度令人瞩目,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

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用10多天时间先后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市区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区;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

1第①段围绕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从_____________感染症状三个方面来介绍新冠病毒的。

2根据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新冠病毒能通过气溶胶传播。_____

②新冠病毒致死率不高,我们可以不用在意。 _____

③中国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夺取了重大战略成果 _____

3请结合第②③段中引用的数字,谈谈你对“中国力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为你敬佩的一位抗疫英雄写一句“中国力量奖”的颁奖词(不少于1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用“  ”画出作者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句子。

【2】写出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掠夺行径的动作。

【3】你从“凡是”“统统”“任意”中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可以换成“1860年”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名著(节选)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时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1本段节选自哪一部名著?________

2节选文字所属故事情节的名称是_________

3本段通过对曹操进行了___________的描写,刻画了曹操_______的人物形象

4根据本文所写以及你对刘备的了解,请在文中空白处“玄德闻言,吃了一惊”后面补上刘备的表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没有时间,小樱子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鸡冠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碧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道。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着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却非常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大学毕业后,她参加了一家著名企业的招聘,有幸进到最后的面试。面试时,主考官突然问道:“作为翻译,仪表是十分重要的,请问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残疾?”

她坦然一笑,从容谈起为朱老师浇花的经历。最后,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着老师对我说过的那句话,‘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而我自己想说的是,决定一个人的,是他的心,而不是他的外貌。”话音刚落,掌声便响了起来……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1】朱老师请小樱子帮忙浇花,原因是(       

A.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浇花。

B.老师知道小樱子爱花,想和她分享养花的乐趣。

C.老师想给小樱子锻炼的机会,帮助她恢复健康。

D.老师想借浇花启发和引导小樱子走出自卑的阴影。

【2】小樱子在帮老师浇花这件事中,一次经历的心理变化是(       

①自卑     ②惊喜       ③激动     ④豁然开朗       ⑤⑤惊恐     ⑥渴望       ⑦坦然

A.①⑤③②④

B.⑤③⑥②④

C.①③⑥②⑦

D.⑤⑥②④⑦

【3】下列说法中,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她激动得脸都红了,”是因为小樱子没想到老师居然会这么信任她。

B.“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指老师的话驱除了她的自卑。

C.文章的标题“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有两层含义。

D.主考官认为残疾人不适合当翻译,所以问她“如何看待自己的残疾”。

【4】短文中“一束强烈的阳光”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短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因为战乱,梅兰芳被迫(逗留  滞留)在香港达四年之久。在日军围攻香港期间,日本人仍然别有用心地邀请他。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tuò  chuí)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他níng  nìng)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________他视艺术为生命,________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1请为片段给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tuò  chuí)手可得 ________níng  nìng)愿

2请为片段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被迫________(逗留  滞留)

3请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最后一句的横线上,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如果………… 尽管………… 不但……而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材料一:

材料二:

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快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材料三:

2016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如“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的谚语,再如民间有“霜降吃柿子,不会流鼻涕”的俗语,等等。

【1】上述材料中出现的节气有:谷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谷雨有食香椿的习俗,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 )

(2)谷雨节气都是在每年的4月20日。( )

(3)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3】概括写出“材料二”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描写的是__________节气。你还知道哪些与节气有关的诗句、谚语或俗语?选一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选文第一自然段用传说故事开头,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2】选文用了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试举例说明其中一种说明方法的好处:_____

【3】针对文中加点的“约”字,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谁说得对?( )

A.小明:“约”是大概的意思,如果没有这个字,句子的意思就和事实不相符了,有“约”字反而体现了数据的准确性。

B.小红:应该把这个“约”字删掉,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约”是大概的意思,有了“约”字,句中的数字就是个大概的数了,也就不准确了。

【4】选文中还有哪些词语和“约”字的表达效果相同?请你在文中找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自然段中的“其实”一词与第二自然段中的“________”一词意思相近。

【6】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人类能否像登上月球一样成功登陆太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读书再读书

关于读书,让人高兴的是今天我们读的书,明天就会变成宝贵的财富,但当我们长大成人,总会懊悔自己读得太少。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读书?因为:

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我没有去过非洲,没有到过南极大陆,但我却领略过非洲大陆的美丽风情,为南极洲的圣洁天地深深陶醉,这是因为读书让我身临其境。

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初春,当我在晨光中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我感觉有花朵正悄悄地在我心中开放,并潜入我的气息。

读书使我们美丽。书一本一本地读,时光一年一年地溜走,蓦然抬头,那股书卷气已从内心悄然显露在脸上。

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它帮助我们在别人的思想上建立自己的思想。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已经把别人的智慧“偷”过来装在自己的头脑中了,多好!我们本来天生只有一个头脑,是读书让我们又多了一个头脑。

更为重要的是,读书能使我们多活几度生命。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

读书真让人受益无穷,所以,亲爱的小读者,请你从看电视、看漫画、玩游戏机的时间中务必抽出时间来读书。别忘了,“书是奇迹”,如果你也想让自己的生命发生奇迹的话,那就去读书再读书——为了明天不至于懊悔。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境____:①到,来。 ②挨着,靠近。 ③照着字、画模仿。

受益无____:①缺乏财物。 ②达到极点。 ③穷尽。 ④推究到极限。

2关于读书,作者是既高兴又懊悔,高兴的是_____,懊悔的是______

3初春,我们既可以吟诵泰戈尔的《金色花》,还可以吟诵中国古人描绘春景的佳句(  )

A.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B.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C.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不读书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他充其量只能过一辈子。读书,使我们拥有丰富的人生:过去、现在和将来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读书可以使读者体验书中人物不同的人生。

B. 读书可以使读者活得更久。

C. 读书可以跨越时空让读者在书中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5在作者眼中,读书都有哪些好处?从文中提取信息,填一填。

18、课内阅读。

它(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本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在文中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3】下列与所选段落运用手法相同的选项是(    )(多选)

A.(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B.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的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C.白天,它(小珍珠鸟)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4】下列诗句与“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意思相似的一项是(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1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鲁迅爱书的故事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干不干净。脏桌子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因为这样翻书,在书页上就会留下指甲刮过的痕迹,容易损坏书本。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21年至1936年,就有19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保存得很好。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2】把下面的字换个偏旁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 )( )

____( )( )

_____( )( )

【3】把第1自然段的重点句抄在下面的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先生爱书,表现在哪些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

仿写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

改变语序,保持句意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母亲不识字。 母亲却是我的启蒙老师。(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2.她哭得伤心极了,流了很多眼泪。(改成夸张句)

 

3.克隆技术展示前景。(扩句)

 

4.那份纯洁无私的爱我怎么会忘记呢?   (改为陈述句)

 

5.少先队员不该向困难低头。(改成反问句)

22、今年的全国两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改成感叹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题目:以二十年后回家乡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要求:1.要大胆而合理的想象,使习作内容富有创造性,神奇而有趣;

2.要注意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尽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有一定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