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右面这幅图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图案,仔细观察,滑冰、滑雪运动员的造型组成了一个“   ”字。(   

A.参

B.会

C.冬

D.云

2、下列关于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B.可以借助资料加深对古典名著的理解

C.可以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理解

D.遇到难理解的语句反复琢磨直到弄明白

3、下列结尾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主题”的作用的是(    )(多选)

A.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B.……醒来,枕边一片湿。

C.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D.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dàn shēng duàn  liàn   chén  zuì     mǎn qiāng  huǒ

( )  ( ) ( ) ( )

qí       cí   xiáng   fèng   xì   ān  rán   yàng

(   )   ( ) ( )   ( )

5、给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发  (  ) 次  (  ) 台  (  )

委  (  ) 乔  (  ) 甫  (  )

6、根据语境,读拼音,写字词。

圆明园在北京西jiāo_____是一zuò_____huáng_____家园林。那里有金碧huī huáng__________的diàn_____堂,也有玲珑剔tòu_____的tíng_____台楼阁,还有数不清的奇zhēn_____异宝。màn_____步其间,既可观民族建zhù_____,又可shǎng_____西洋景观。它是名guàn_____全球的艺术瑰宝。在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圆明园被英法qīn lüè__________者huǐ_____掉了,这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gū_____量的sǔn_____失!

7、读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挺立——______坚强——______ 茂盛——______

(2)写反义词。

平坦——______聚集——______ 特殊——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课内阅读。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換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朴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特别  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水远是那么亲切。( )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巧 精致),   )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4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了大雨,便被浇成了“落汤鸡”。

那时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我小,不懂事,竟不能体谅娘的难处,却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艰难,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杼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杼声入梦。一早醒来,机杼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颤抖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   )说:“你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娘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见了我立即打开了包袱,(  )说:“拿去吧,你要的伞!”啊,伞!我惊叫着,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欣喜之余,我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泪水……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仿佛母亲就在我身边,使我忘不了母亲和母亲对我的爱。

【1】按要求填空。

“熬夜”的“熬”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这个部首与( )有关。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久煮;②忍受,耐苦支持。在这里的意思是( )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内容,使人动作、神态、心理更具体

【3】“她哪能有钱给我买伞呢?”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揣摩人物心理。

①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娘沉思时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心里一酸,

眼里涌出了泪水……

我当时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情深深地感动我们,短文的结尾朴实而深情,说说这样的结尾好在哪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鸟的天堂(节选)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也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chǔ,chù)都是乌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文段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 )——( )

【3】“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__________

【4】文段是___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阅读文段,我们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

【5】文段中体现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知道作者是按___________顺序来描写景物变化的。

【6】文段中的“到处”一词写出了___________。其中画“ ”的句子依次介绍了鸟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其中“大、小、花、黑”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叫、飞、扑”写出了鸟的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先写了百鸟欢闹的场面,又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在唱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处的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第二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二自然段生动地写出了“鸟的天堂”从寂静到热闹的变化过程。请你用上“起初……后来……”写一写你在大自然中看到的一种景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美文冲浪岛。

黄山松

  黄山的春天充满了诗情画意,而黄山松被称为黄山春天的象征。

  黄山松娇娆、翠绿和挺拔。有的翠枝轻柔,如行云流水;有的虬枝盘曲,如苍龙探海……生于玉屏楼至莲花沟路旁的蒲团松,高不盈丈,却枝丫茂密错落,枝冠如盖,可坐数人不坠,形似一个大蒲团。位于天海海心亭右侧的凤凰松枝干葱茏,顶端坐四个枝丫,弯曲呈凤凰头颈。在北海狮子峰下贴地而坐的麒麟松,屈曲如兽形,卧伏石侧,状如传说中的麒麟。

  在北海宾馆通往始信峰途中,有一棵黑虎松,粗壮雄伟,枝叶茂密,颜色黝黑,形似一黑虎。

  当走到始信峰西侧,就能看到一棵连理松,树高近三米,自根部上有两株松枝,紧紧偎依而立,酷似一对情意缠绵的情侣。举目远望,石笋峰峭壁之上,一棵古松枝干横生,伸出长长粗臂,恰似一道扶栏,接引南来北往的游客,是一棵名副其实的接引松”。它那任劳任怨,甘当孺子牛的精神,不正是勤劳、勇敢的黄山人的真实写照吗?

1摘抄选文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续写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有的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介绍了黄山的哪几种名松?请你用“○”在文中圈出名称。

4将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第一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段,在文中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

②作者在介绍名松时主要采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   )

③作者不仅赞美了黄山松,更赞美了黄山人勤劳、勇敢的品质。(   )

14、课内阅读

①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②我注意地看着,眼睛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xīng   xì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③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几段话选自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3】用“﹏﹏﹏”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4】根据文中内容填空。

(1)“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____

(2)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______;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______。(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这是对大榕树的称呼

②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15、阅读。

清晨,我在门前散步,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落下了什么东西,同时还有刺耳的吱吱声,我跑了过去,那是一只蝈蝈正在啄着处于绝境的蝉的肚子。我明白了,这场战斗发生在树上,发生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不幸的蝉被活活咬伤,猛地一跳,进攻者和被进攻者一道从树上掉了下来。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不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的情况极少出现,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我笼里的囚犯的食物找到了,我用蝉来喂养它们。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都是蝉肉被吃光后剩下的头骨和胸骨,扯下来的羽翼和断肢残腿。肚子全被吃掉了,这是好部位,虽然肉不多,但似乎味道特别鲜美。因为在这个部位,在嗉囊里,堆积着蝉用喙从嫩树枝里吮取的糖浆甜汁。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我还给蝈蝈吃很甜的水果: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就像英国人酷爱吃用果酱作作料的带血的牛排一样,绿色蝈蝈酷爱甜食。也许这就是它抓到蝉后首先吃肚子的原因,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1】《绿色蝈蝈》的作者法布尔是国著名  学家。

【2】作者主要写了绿色蝈蝈哪个方面的习性?是什么样的习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色蝈蝈为什么偏爱蝉的肚子?

 

16、课内阅读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睛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

——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的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依次填入文中四个括号里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

A.黑 白 长 短

B.长 白 短 黑

C.长 短 白 黑

D.黑 短 白 长

【2】本文重点是赞美白鹭,为何要在文中插入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

17、类文阅读。

天安门前看国旗

①身处闹市,却如置身荒原,人冷静成一只涉水的白鹭,当年的那些激情和冲动怎就全然不见了呢?忽然想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可不可以再去看看呢?

②我们去看升旗的那天是个普通的秋日,才4点钟的时候我们就走上了街头,晨风凉飕飕地拂人面颊,几个衣着俏丽的女孩已哇哇地叫冷了。原以为广场上人不会太多,未料等我们赶到时,早来的,竟已有千人之众,这又令我吃惊。

③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这三十几位战士组成的方阵威风凛凛,让每一位看升旗的观众都赞叹不已。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然后便徐徐上升。在国歌声里,红旗愈益升高了。

④庄严的国歌在广场上空回荡,那一刻,我心头猛地一热,像又回到青春的年华。

⑤刚才还喧闹不止的人群宁静了,面对升旗,有谁不为之感动?人群里,几位鬓发苍苍的老者神情肃穆,他们凹陷的眼眶里泪光闪闪,怕是又想起创业的艰辛。

⑥国歌令我又激动起来,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涛,仰望直上蓝天的红旗,让人觉得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固然渺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们能依然这么淡漠吗?

⑦国旗班的战士远去了,消失在金水桥那边的红墙里,人群却久久不散,像是还沉浸在国歌的旋律里。升旗仪式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可哪一位观众不曾走过长长的心路?

1请把本文的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下面的背景资料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升旗仪式每天都有那么多人关注?

(背景资料)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广场升降国旗仪式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多年来,武警国旗护卫队用挺拔的军姿、威武的气势,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展示着国家和军队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⑥段,查资料,填一填,选一选。

“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_______的《病起书怀》。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引用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是想说明(  )

A.自己虽然是个普通的公民,但是看到国旗,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感。

B.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公民,相对伟大的国家来说非常渺小。

C.自己被几位老者的神情感染,心情激动,想起了创业的艰辛。

5读第⑤~⑥段,体会几位老者和作者观看国旗的感受,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看到这样一幕时会有怎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怀念的年味(有删改)

①我觉得自己的童年挺幸福的,因为有不少值得怀念的往事。

②冬至到立春期间,爸爸就会在家中自己做甜酒酿。先炊米,再把热饭加糖置于陶缸中,做出的糯米甘酒酿是除夕晚上守夜时的宵食。吃时,首先在饭碗中打一颗鲜鸡蛋,然后把加水温热的酒酿汤冲入碗中——酒酿加热不可用大火煮沸,以免香气消失;鸡蛋不用煮而用冲的,这种吃法蛋花润滑,口感极好。

③从我小时候到青年,每年大年初一的早上,在孩子们醒过来但还没下床时,爸爸都会给我们吃一碗甜汤,说下床前吃可保一年平安。

④当年觉得并没有什么道理,不过是红枣桂圆莲子汤嘛!但爸爸却挺认真地做这件事,在大年初一前几天,他就坐在餐桌前,把买回来的干莲子挑心去苦味,桂圆也是买带谷带籽的自己剥皮,红枣也会小心翼翼地去核。爸爸做这些事的身影(     )当时就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直到自己年纪大了,才懂得愿意做这件事的人,(     )要有闲情逸致,(     )要有坚持把某种传统传给孩子的爱心。

⑤大年初一不管我几点起床,爸爸的甜汤一定炖好了,为的是让我们下床前喝到他亲手做的汤。也年年听他说,他小时候在江苏老家时,他妈妈,就是我们从未见过面的祖母,在初一一定会在他下床前喂他一碗红枣桂圆莲子汤。

⑥这些孩童时并不太懂的事,如今长大了,一回想起来就会眼眶发热,爸爸的年味是亲情之味,也是异乡游子思念的年味。

⑦阿嬷是台南人,祖上泉州,来台已经五代了,阿嬷的父亲是一位汉学家,十分尊崇古礼,而阿嬷自小饱读诗书,对传统的饮食文化也特别有研究。

⑧每年过年前,阿嬷就会自己搓“金银圆”(即红色、白色的糯米汤圆),“金银圆”的意义自然是讨吉利,求来年财运顺利,“金银圆”会加在煮好的红豆汤里一起吃,传说红豆有驱邪的功能,这么吃是古礼,据说源自中国远古的周代。

⑨我最喜欢的阿嬷的年味,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吃的米酒煮桂圆糯米粥。米酒的香味对小孩来说,很刺激,黏黏甜甜的糯米吃了就会全身暖和,阿嬷说吃了这道食物,未来一整年又香又甜的日子才会黏在人身上。

⑩(     )是爸爸的年味还是阿嬷的年味,(     )成了我记忆中幸福的滋味。直到如今,我都会期待过年,也期待这样的滋味能伴着我走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填空。

本文主要写了“我”怀念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人的年味,依次是这样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有两种都是在________这一天吃的,一种是让孩子在早上醒来________吃,寓意是___________;一种是晚上吃,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不仅……还……

既……又……       不管……都……     即使……也……

【3】对下面句子中感叹号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

当年觉得并没有什么道理,不过是红枣桂圆莲子汤嘛!

A.突出红枣桂圆莲子汤对于“我”很珍贵。

B.突出“我”对红枣桂圆莲子汤的不在意。

C.强调红枣桂圆莲子汤不容易做。

【4】“除了怀念爸爸的年味,我还记得阿嬷的年味。”这句话应该放在文中第______自然段开头,它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5】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部分,想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把你的体会写在横线上。

在大年初一前几天,他就坐在餐桌前,把买回来的干莲子挑心去苦味,桂圆也是买带谷带籽的自己剥皮,红枣也会小心翼翼地去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完成下面的练习。

(1)“这样的滋味”是指__________

(2)文章结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题为“怀念的年味”,“我”与祖母从未见过面,祖母并未为“我”做过吃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祖母一定会在大年初一给爸爸喂红枣桂圆莲子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故事,做题。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着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画画,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仗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犹豫不决,不知道是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1】贾岛是________代的诗人,他在长安城外拜访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簇拥——( )               避让——( )

斟酌——( )               衬托——( )

【3】细读短文填空。

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具有_____________的创作态度和__________的钻研精神。

②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和“僧推月下门”哪个更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试举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真令人扫兴。

(1)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少先队员怎么能怕困难呢?(改陈述句)

 

22、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A.便宜(不应得的利益):我们不要养成占小便宜的习惯,那是容易吃大亏的。

B.便宜(东西价钱低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表达与交流。

以“一场暴风雨”为题,完成一篇习作。

要求:条理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规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