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一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意思的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递进

D.表示语音的延长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B.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C.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D.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镜(xiá)       (qiáng)迫 (lào)空

B.(zhà)油     (kěn)            (guàn)

C.(jìn)泡          (jiàn)隔            (tī)除

D.垂(wàn)     (chà)道 (niù)不过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看拼音,写词语。

1.真令人nán yǐ zhì xìn___________,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鸵鸟应该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2.人们过搭石的时候,动作是多么的xié tiáo_______ píng héng _______,控制得那么好。

3.那是qīng chéng_________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5、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七律·长征》,总写长征艰难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肥猪那么重。这句话主要写___________ ,作者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

3、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钓鱼的启示》)

4、《 窃读记》让我们懂得,我们是________ 长大的,也是________________。是啊,一本喜爱的书就像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

6、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这两句话为了突出松鼠的警觉,将松鼠和山鼠________

7、积累填空。

(1)童年是深刻的记忆。《祖父的园子》选自__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蕴含着“我”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季羡林借月亮表达了他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我还知道含有“月”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著是文化的传承。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著里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如:_____________的诸葛亮,_____________的武松,__________的贾宝玉。课外我还阅读了其中的一本名著《_____________》,知道了书中很多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爱国是责任的体现。王昌龄的爱国表现在“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的决心里;陆游的爱国表现在“遗民泪尽胡尘里,_____________。”的期盼里;杜甫的爱国表现在“_____________,青春作伴好还乡。”的喜悦里。我还知道这样的爱国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是知识的源泉。202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于4-10月在中国扬州举行,博览会共有64个展园,汇聚了全球的奇花异草、园艺精品。漫步园内,放眼望去,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语)。园内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人们玩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成语)。请你给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设计一条宣传语:________________

8、课文巩固

1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作为今天的我们,看到这件艺术品,叹服的是________________,这么精妙的设计构思,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四字词语概括,

2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的(   )

A. 赞美、佩服、自豪之情

B. 赞美、惊奇、自豪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大舞台。      

_________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雾里,分不清哪儿是,哪儿是泥潭。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子向前走着。那匹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战士骑上。他那消瘦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一拍战士的肩头。首长,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这草地了。      

当他的身影渐渐消融在雨中时,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呀?不知道。另一位战士回答道: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晚上,部队准备宿营了,司令员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借着马灯微黄的光,打开一张军事地图,警卫员走近他的身旁,递给他一个纸包:一个战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首长。他轻轻打开纸包:呵,那是几小块青稞饼。

1给短文加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划去下列带点字的不正确读音。 

(chuǎi  chuǎn)    (zhàn chàn)

3“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文中的是指(    )

A.政委 B.司令员 C.小战士

5为什么那几块青稞饼又回到了的手中?(     )

A.因为青稞饼不太好吃。

B.因为战士们宁愿自己饿死,也要让司令员活下来,以带领队伍走出草地。

6对短文的中心概括最恰当的是(    )

A.表现了司令员平易近人、关心爱护战士的品质。

B.赞扬了红军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优秀品质。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分餐,健康饮食的呼唤

材料一:刻不容缓的警醒

早在2003年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就提出了餐饮业分餐制经管服务规范。2016 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饮食新风尚——不浪费和分餐制。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启动,公筷和分餐又一次被强调。“民以食为天,更以健康为先“成为社会各界的其识。

材料二:什么是分餐

自古代以来,饮食与生存同步,饮食文化是多少年来人们对食物的认识和运用,是关于食物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人文艺术的综合体。

共食指多人合用一份或几份菜肴,如同我们每家每户现在的用餐方式。在食物短缺、物质贫瘠的年代共食有着诸多好处。

分餐和共食是相对的。分餐是指由家人、厨师或服务人员,按照定量或等量的原则,把主食和菜肴分配到餐盘或碗中,给每一个就餐者独自享用。

分餐制更注重个人自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分餐让身体和心理空间都是安静自由的,当然也是卫生、互不侵染的,对养成定量搭配、卫生习惯和不浪费等优点有明显优势。

材料三:分餐的好处

①培养卫生文明好习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②塑造日常生活的规范,有利于每个人树立良好健康生活行为价值观。合理膳食、规律有恒,对有效预防和延缓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深远。

③约束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分餐有助于简餐。促进良好社会风气,使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④促进新时代饮食技术变革,对烹饪方式、量化、器皿、减少盐糖使用等提出新要求,促进中华饮食现代化,更有利于国际化交往和适应社会发展。

⑤传递优良饮食文化,为健康中国行动加油!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分餐”是指____________

【2】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2019年我国提出了“分餐”的要求,却没被社会各界重视。

B.分餐对有效预防和延缓肥胖、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影响深远。

C.分餐可以约束大吃大喝、减少铺张浪费,分管有助于简餐。

D.分餐制的特点是注重个人自负其责、把握分量、吃光所给。

【3】下列关于“分餐的好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有利于培养卫生文明好习惯。减少交叉感染,降低传染性疾病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B.促进中华饮食现代化,更有利于国际化交往和适应社会发展。

C.塑造日常生活的规范,有利于每个人树立良好健康生活行为价值观。

D.分餐让身体和心理空间都是安静、自由的,当然也会造成一定的浪费。

【4】实施“分餐”过程中,常常会被一些人拒绝,如果你的家里还没有实行分餐制,你打算怎么说服你的家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训练吧。

蔺相如初出茅庐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和氏璧。可是秦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zēng  céng   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yànyān   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现在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现在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够出使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

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缪贤要向赵王推荐蔺相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缪贤为什么可以被赦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蔺相如跟缪贤和赵王的讲话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记叙文阅读。

雪天里的暖意

①几天的暴雪,小城早已银妆素裹。往窗外看去,雪下个没完没了,天地还是白茫茫的一片。我(蜷、呆)在家里,连菜市场也不想去,幸好,还有外卖。

②一股冷风呼啸着扑进门,送外卖的骑手小哥顶着一头白雪站在门前。他头发“白”了,睫毛“白”了,脸却格外红。他大口大口喘着气,呼出的气也是一团一团的白。餐盒递过来,还有一点儿烫手。他却连声道歉:“对不起,迟到了几分钟。”我看见他裤子膝盖处破了一个洞。他解释:“路太滑,摔了一跤,裤子坏了,头盔也坏……”

③我(走、跑)进屋拿了块干毛巾:“晚一点儿没关系,我不急的。这样的天气……真是辛苦你了!”骑手小哥边擦头和脸上的雪,边连声道谢:“谢谢!谢谢!这是我今年送的最后一单,准备回家过年了。晚上的车……还不知道能不能正常发车?”听着骑手小哥的话,看着他满头湿漉漉的样子,我心里真有点儿不是滋味。我赶紧转身进屋找出一个不用的头盔送给他,又给他倒了杯热茶。

④骑手小哥接过头盔,不好意思地喝着茶,说:“谢谢您!我今天真有福气,尽遇上好心人了!上午,我抢到三杯奶茶的订单,您猜怎么着?竟然是一个陌生人给我点的!”他掏出一张配送单,上面备注着:一杯送给你,另外两杯麻烦你送给附近的环卫工人、警察,或者其他露天劳动者。

⑤配送单有点湿,有点皱,骑手小哥小心地把它折好,重新放到口袋里:“您知道吗?我刚走出奶茶店,就碰到一个扫雪的清洁工阿姨,于是把一杯奶茶给了她。购物广场出口,一个交警在指挥交通,我把另一杯奶茶给了他。后来,又看见一个跟我一样送外卖的小兄弟,就把第三杯奶茶给了他。”骑手小哥笑眯眯地拍拍口袋:“我有这张配送单就够啦!”他喝完茶,戴上头盔,郑重地说了声“谢谢”,就“噔噔噔”下楼去了。

⑥雪依旧在下,冷冷的风刮得雪花四处翻飞。我却感到,这个雪覆盖的城市,仿佛处处弥漫着浓浓的暖意……

【1】在文中的括号内用“√”选择正确的词语。

【2】第②自然段开头“一股冷风呼啸着扑进门”中,“扑”字用得很妙写出了________

【3】根据短文第4-5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骑手小哥上午经历的两件事。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从人物描写角度体会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看着他满头湿漉漉的样子,我心里真有点儿不是滋味”,联系上下文写出“我”当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下列选项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骑手小哥在雪天坚持送外卖,让“我”感到温暖。

B.陌生的人们彼此关爱,让城市中的人们感到温暖。

C.骑手小哥送的外卖热乎乎,雪天吃着真暖和。

D.“我”体贴关心骑手小哥,让他感到很温暖。

1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跟牛郎会一次面。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1画“____”句子的意思可以用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

2从第1自然段中,我体会到了(   )

A.织女的脾气非常倔。 B.织女与牛郎的深厚感情。

3文中所说的“农历七月初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__________节。我知道这个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________

4从喜鹊给牛郎织女搭桥的情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_____________之情。

14、阅读理解

  我看着她沾着泥点的手,(   )起橘红色衣(   ),取出紧紧埋在腰间的一个布包,十分复杂地打开它,又十分复杂地分拣布包中的大小纸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一块钱,值得她这样急匆匆地赶来,并做出这么多复杂的动作吗?也就是一块钱你送鱼来,就算是你的脚力钱吧。我说。

1给文中的标下划线的字注音。

2紧紧埋在”“十分复杂地”“又十分复杂地,这些词语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女孩儿又回来送钱说明了她是个________的人。

3如果你是这个女孩儿,你会还这一块钱吗?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祖父的园子(节选)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的飞,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毛球似的不动了。

【1】照样子,写一写。 胖乎乎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中描写蜜蜂外形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

【3】语段中,作者写小昆虫,不仅着眼于描写它们的色彩——“________”(从语段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还对蜜蜂的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本文的作者是(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 ),课文选自她的回忆录《______》。

16、在“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刚想给同学们讲下面的故事。请你帮助他进行准备。

①一九六四年夏天,骄阳似火,迎来了早稻扬花的季节。安江的试验田里,水稻正在阳光照射下吐穗扬花。

袁隆平走在稻田里,一垄一垄地寻找着。他一手拿着镊子,一手握着放大镜,不时地停下来,用放大镜观察扬花的稻穗。他看到的所有稻穗都开出正常的花朵,雄花和雌花都很健全。他要寻找的“雄性不育株”偏偏是不正常的稻穗,它的雄花是病态的,是不能授粉结籽的。

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汗水浸湿了他的衣服,太阳晒得胳膊脱了皮,仍是一无所获。

到了第八天,他改变了战术,决定一穗一穗地观察。他心里清楚,稻穗扬花就十多天的时间,错过这个季节,又要等到明年。尽管气温持续升高;头顶烈日蒸腾,脚下的烂泥巴都晒热了,袁隆平仍然在坚持不懈地寻找着。

⑤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雄性不育株”,到底是副怎样的真面目呢?当时国内还从来没有人见过,书上也从来不曾有过图片或文字介绍。他从理论上推断,安江的稻田里应该存在这种不育雄花。然而要从数不胜数的稻穗中把从未见过的不育雄花找出来,谈何容易!

⑥忽然一阵眩晕,两眼直冒金星,双腿酸软得迈不动步子,袁隆平意识到自己中暑了。他挣扎着爬上田塍(chénɡ),步履蹒跚地来到树下,取下挂在树上的水壶,喝了几口水,吃了几片清凉片,休息了一会儿,才缓过气来。这时,妻子邓哲到田边给他送茶来了,看着袁隆平辛苦的样子心痛不已。她也挽起裤脚,下到水田里找起来,

⑦日复一日地观察寻找,袁隆平和邓哲体会着“大海捞针”的艰难。他们坚持寻找了十六天,日历翻到了七月五日,袁隆平在一块洞庭早籼(xiān)品种的田里寻找着。突然,他的目光在一株性状奇特的植株上停住了。那株水稻的稻穗上,大多数颖花的花药不开裂,雄蕊瘦弱寡白,发育不全。

⑧“这不是退化了的雄花吗?”这么多天以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奇异的雄花。正常的水稻开花,颖花张开,雌蕊较小,雄蕊却壮观漂亮,蕊上布满鲜黄色的花粉,一有风吹就把花粉洒到雌蕊上,让雌蕊受粉,从而繁殖出种子。但这一植株上的稻花,雄蕊个个瘦弱寡白、除了花药不开裂的特征,震动也不救粉。这样的雄蕊,基本上可以断定是不能繁育的。袁隆平看了又看,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那确实是病态的雄花。他在这株稻子上做了标记,赶紧采集花药,带回去做实验。

⑨夜里, 在实验室的灯光下,袁隆平用镊子取出一些花药,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再用镊子将花药压碎,调好焦距,仔细观察,证实了白天的观察判断。他又取了一个吸管、从盛着碘化钾溶液的玻璃皿中吸了一点儿滴在载玻片的花粉上,然后通过显微鏡仔细观察。一般正常的花份, 在这个实验中呈蓝色。可是过了许久,仍不见花粉与碘化钾溶液产生化学反应,这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正常花纷不一样。袁隆平充满了信心,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这个奇特的植株,确实是一株货真价实的“雄性不有林”。

⑩袁隆平终于在茫茫的常规水稻中找到了 “雄性不育株”。 这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始,获得了开启神秘的水稻王国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1】请你帮助小刚补充故事提纲,并结合完整的故事内容,给文章加上题目。

第①至③自然段:1964年夏天,袁隆平在安江的试验田里寻找

雄性不育株,一无所获。

题目《___________

第④至⑥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⑦至⑨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0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自然段中画曲线的语句,对其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     

A.强调寻找的时间紧张,过程艰难

B.强调寻找雄性不育株的时间充足

C.强调这个夏天不仅漫长而且炎热

D.强调稻穗扬花时间是非常短暂的

【3】文中有两处画横线的语句,对这两处语句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A.袁隆平改变了战术,变成一垄一垄地寻找

B.袁隆平改变了战术,变成一穗一穗地寻找

C.袁隆平找得更加精细,工作强度也更大了

D.袁隆平不放弃寻找,即使再艰辛也要找到

【4】第⑤自然段中,对“养在深闺人未识”理解正确的项(     

A.当时国内有少数人见过雄性不育株

B.当时国内从没有人见过雄性不育株

C.当时国内很多人都见过雄性不育株

D.当时国内的科学家见过雄性不育株

【5】结合第⑧自然段的内容,对第⑨自然段“雄性不育株”理解正确的项(     

A.雄蕊壮观漂亮,蕊上布满了花粉

B.雌蕊较小,等待授粉,繁殖种子

C.雄蕊瘦弱寡白,震动也不能散粉

D.雌蕊壮观漂亮,而雄蕊是病态的

【6】你建议小刚在讲故事的时候,结合文章中对袁隆平的哪些具体描写,表现出袁隆平是怎样的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快乐阅读(15=4+4+4+3)。

生命生命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我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活下去。

(1)根据意思写词语。

托住天,撼动大地,形容坚强、高大,有力量,引申为事物影响深远  

十分肃穆地产生敬重的心情。形容严肃、敬仰的态度和感情。(  

(2)忍不住放了小飞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瓜苗才存活了几天,为什么说它有擎天憾地的生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了哪三个事例,请简要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

草船借箭(节选)

周瑜对诸葛亮心怀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以上选文是根据元末明初______(作者)的《______》第四十六回相关内容改写的。这学期,课本的“快乐读书吧”给我们推荐的必读书目是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这本书的作者吴承恩是______朝代的。

【2】三天造十万支箭这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立下军令状后,周瑜却很高兴,从中你感受到周瑜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

【3】下列故事不是与选文出自同一本书的一项是(       

A.温酒斩华雄

B.煮酒论英雄

C.智取生辰纲

19、读文章,按要求做题。中彩那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全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我们家生活很拮据。但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他的技术精湛,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器重。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店门口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奔驰牌汽车将在那天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

当商店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家所有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望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但他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他赶了下来。

当我回家委屈地向母亲诉说的时候,母亲却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带我来到桌前。只见桌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05103。中彩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角上有用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字代表库伯,你父亲厂里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两人把此事都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就在这时候,我听到了父亲进门的脚步声,又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显然电话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到我家,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

成年以后,回顾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zhòng  zhōng)彩 根据________jù  jū

________zhòng  zhōng)间 拮据________jù  jū

________xīng  xìng)奋 高兴________xīng  xìng

(2)解释下列词语。

精湛:________

教诲:________

梦寐以求: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文中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方法提示:联系上下文来谈,注意第六段中作者的话。

为什么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方法提示:请注意财富分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时,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你同意作者的说法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想象一下,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可能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试着续写《中彩那天》。[方法提示:联系母亲的话,展开合理想象。]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扩句

玻璃问世了。 噪音像 隐身人

 

21、读下面的句子,写出主要意思。

(1)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万花筒。(12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词语写话。

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

 

(2)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狼论个头和力气比不过狮、虎、豹等。

狼也有胜过狮、虎、豹的地方。

 

(3)读一读,回答问题。

在事情未办成之前就自吹自擂一点儿用也没有,纵然办成了也无须自夸,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请把这句话改写成陈述句。

 

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4)用“尖锐”的不同意思写话。

尖锐(表物体):

尖锐(表声音):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作文。

题目:我和 的故事

作文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入人名、物名,然后想想你们之间的什么事让你难以忘怀。写的时候,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还要写出自己的感受。注意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写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