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
A. 超过; B. 优美的(景物、境界等); C. 能够承担或承受。
【2】举世闻名
A. 听见; B. 听见的事情,消息; C. 有名望的。
【3】武陵春色
A. 情景,景象; B. 种类; C. 脸上表现出的神情,神色。
2、下列句中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举世闻名的中国古建筑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工程之一。
B.好运降临时不要得意忘形,霉运来临时也不要伤心难过。
C.他是个热心肠,总是处心积虑地帮助别人。
D.草船借箭的故事体现出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3、对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表示语意未尽)
B.“我……要钱……”(表示声音的延长)
C.卖玩意儿的也不少,彩色的纸风车、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表示列举的省略)
D.同学们齐声读起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表示引文的省略)
4、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秉性( ) 眷恋( ) 珍藏( ) 唯独( )
寻找( ) 悦耳( ) 偶尔( ) 毕竟( )
反义词:清澈( ) 柔软( ) 喜欢( ) 爱惜( )
潮湿( ) 训斥( ) 凉爽( ) 欣赏( )
5、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理(____)当(____) 绝(____)不(____)
万(____)莫(____) 无价(____)(____)
人影(____)(____) (____)璧(____)赵
1.秦王只想得到和氏璧这个__________,__________以城换璧的事。
2.这个地道口十分狭窄,一个人守住洞口,可以称得上一夫当关,_________!
3.傍晚时分,湖水碧波荡漾,湖边_________,好一幅温馨的画面!
6、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下面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或情感。
(1)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不敢去。——赵王很(______)
(2)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很(______)
(3)那头牛总是用温和的眼神看着牛郎,有时候还伸出舌头舔舔他的手。——那头牛与牛郎很(______)
(4)洞里有通到地面的气孔,气孔的口子都开在敌人很难发现的地方,就连出口外面也堆满了荆棘。——地道挖得很(______)
(5)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人们走得很(______)
7、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guān(______) huá(______) pián(______) xiāng(______)
冠 划 便 相
guàn(______) huà(______) biàn(_______) xiàng(_______)
8、词语释义。解释句中加点词语,并任选其一造句。
(1) 许世友参加了革命,成了“清乡团”搜捕的对象。
搜捕:
(2)他来到家门口,顿时呆住了:房屋已被烧光,残垣断壁间,搭起了两座低矮的草棚。
顿时:
残垣断壁:
(3)“此时无声胜有声”,许世友禁不住哭出声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
(4)许世友十三岁那年,父亲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了人世。
贫病交加:
造句:
9、课内精彩阅读。
红日初升,____。河出伏流,____。潜龙腾渊,_____。乳虎啸谷,____。鹰年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1】按原文填空。
【2】“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______),“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______),“乳虎啸谷”象征少年中国的(______)。
a.巨大声威 b.灿烂前程 c.发展的不可限量
【3】“纵有千古,横有八荒”表现出少年中国的_____________。
【4】这段话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把少年中国比作、____、____、____、___、鹰隼、___、____等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少年中国的蓬勃朝气。
10、课内阅读(阅读片段,回答问题。11分)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写了鸟声、鸟影让人_________,写了鸟的体态______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还写了鸟的不同动态: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画线部分主要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1)这个句子中第一个“鸟的天堂”指___________。
(2)“天堂”在这句话中解释为( )
A.人死后灵魂居住的永享幸福的地方。 B.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5】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用加点字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11、同学们在专题实践活动中搜集到了下列有关材料,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秋天节气一览表
节气名 |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名称含义 | 秋天开始 | 暑天终止 | 草木生露 | 昼夜平分 | 秋寒露重 | 露水凝霜 |
时间点 | 8月7—9日 | 8月22—24日 | 9月7—9日 | 9月22—23日 | 10月8—9日 | 10月23—24日 |
白天温度 | 30-35℃ | 30-35℃ | 25-30℃ | 20-25℃ | 15-20℃ | 10-15℃ |
(上表主要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情况进行统计)
材料二: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的表征,与白露相比,寒露时气温更低,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气温下降速度极快,天气常是昼暖夜凉。当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且地面温度低于0℃时,水汽在植物或其他物体表面会直接凝华成一层白色的冰晶,这就是“霜”。比如,深秋时节,窗户玻璃上结的“霜花”就是这样形成的。
材料三: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是观赏枫叶的最好时节。天气变冷,光照时间减少,叶绿素的合成开始慢慢减少,这就为叶子中的其他色素提供了显现的机会。所以,秋天放眼望去,到处挂满了红色和黄色的叶子。
【1】从【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知道,在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霜降这天通常最不可能出现的温度是( )
A.0℃以下
B.9℃
C.12℃
D.29℃以上
【2】【材料二】中没有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秋叶变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吧。
梅 花 颂
在许多人眼里,牡丹是美的象征。的确,牡丹红得妖娆,红得明艳。古人云:“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能在百花齐放的春日“枝”压群芳,人们对它的喜爱自然在情理之中了。然而,我却更加钟情那集秀于淡雅、集傲于纤弱的梅花。
然而,梅花并不是像菊花那样消极,它不透露“心远地自偏”的那份无奈的清净,而书写了“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执著坚毅。即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它们仍凌霄独放,将生命之美在银装素裹中完美诠释。此时的牡丹、荷花与昙花,早就没有了昔日的飒爽英姿,惟余一段饱经沧桑的枝干;而梅却傲然挺立,任由寒刀般的北风撕扯,任由冰凿般的大雪欺压,它们毫无惧色,在万里北国中绽放着貌似娇弱的花,用那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不平凡的传奇!
我喜欢梅花,喜欢那纯洁自然的清新、也喜欢那迎风斗雪的无畏。我愿化作一枝梅,在天地间
生长……
(1)试着解释词语意思,并造句。
饱经沧桑:
造句:
百花齐放:
造句:
(2)文中第1自然描写牡丹的原因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喜欢梅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梅花吗?请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赞美它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这时,我同时还看母亲针线箩筐里常放着的《聊斋志异》,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对我的作文课很有帮助,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其实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都是用文言写的。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生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我自从1986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即因伤腿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更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的词句的无病呻吟、自作多情的风花雪月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几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意思相反的词填在括号中。
(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聊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随时拿起放下。(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文章,你知道冰心喜欢读哪一类文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心读书的体会是“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她是怎么有这个体会的?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4】说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
包饺子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jié)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
③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肉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shà)是好看。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时,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她自己和爸爸却吃着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③那些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之后,家里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我想起码不能让妈妈在吃这方面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hūn),她连连摇头:“妈老了,腿脚不利索了,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让妈妈吃得开心的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子。
⑥有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天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着妈媽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拨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呢?”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如今,我谨以花边饺讨得年迈母亲的快乐和开心。
【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是梳理记事类文章内容的好方法。本文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主要事件有两个:一件是____________,另一件是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第③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品味印象深刻的场景、细节,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内心,根据要求回答。(4分
(1)读第②段画横线的细节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⑦段画波浪线的这个“场景”能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神态描写,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1)第②段里,我和弟弟“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看见这一幕的妈妈里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
(2)第⑧段里,“妈妈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此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我”会这样想: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借饺子表达了家人间浓浓的亲情,请借一个具体事物表达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生命之伞——臭氧层》,完成下列各题。
生命之伞——臭氧层
①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大气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②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在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③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由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④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文中作者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
A.臭氧层作用
B.保护臭氧层
C.臭氧层被破坏
D.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2】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是( )
A.氟氯烃
B.氯利昂
C.氯氯甲烷
D.CFC类物质
【3】第2自然段中,臭氧层“空洞”是指( )
A.臭氧层缺失
B.臭氧稀薄区域
C.臭氧层空隙
D.臭氧层形状如“洞”
【4】自由氯原子的特点是( )
A.顽强
B.稳定
C.光化反应
D.破坏臭氧分子
【5】短文第1自然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称臭氧层为“生命之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学类阅读。
九步之暖
朱砂
①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②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③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那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④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⑤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⑥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露露也在病床上睡得安稳,苍白的脸上露出恬静的微笑。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⑦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⑧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⑨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⑩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⑪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地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⑫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⑬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选自《中国少年文摘》2010年第7期,文字有删改)
【1】以下不是本文描写到的一个场景是
A.一哲画画给露露看
B.一哲病愈走出医院
C.一哲为露露讲故事
D.一哲在病房走几步
【2】除了露露和一哲,本文还写到了其他几个人物,以下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哲的父亲爱自己的孩子,也爱别人的孩子。
B.对露露的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是个很乐观的人。
C.“我”起到线索的作用,将本文的前后的故事串起来了。
D.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黯然垂泪,是在为女儿的病情担忧。
【3】文中露露和一哲相约“看大海”,你怎么理解这个约定?以下最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约定。
B.露露毫不知情,她的约定是随口说说的。
C.露露不知情,一哲不点破,还郑重其事地约定,可见一哲是个骗子。
D.这是一个有意义的约定,一哲要借此让露露对未来充满信心,他自己也更相信未来。
【4】露露和一哲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各不相同。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完成导图。
【5】本文有比较多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哪一两处给你印象最为深刻,请用波浪线画出来,再谈谈你体会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6】医院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是个冰冷的地方,但是本文中的病房却让人心生暖意。亲爱的同学,你的住院经历中,也有过这样“心中一暖”的时刻吗?请你写下当时的场景,并谈谈当时的感受。如果没有这样的经历,那请你谈一谈在你的生活中“心中一暖”的小故事,以及当时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地下森林”
①在黑龙江省镜泊湖北约60千米,有一处中外闻名的奇景——“地下森林”。
②大约在一万年以前,这一带的火山爆发后,留下了七个不规则的深坑。不知过了多少年,幽暗的坑底竟然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起一片蔚为壮观的森林,人们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地下森林”。
③“地下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东北三省的主要树种在这里都能看到,其中以红松落叶松为主,还有云杉、冷衫、杨树、桦树以及贵重的水曲柳、黄菠萝等几十种。这些树是建筑、造船、仪器及军事上所需要的珍贵木材。
④这里树林茂密,野生动物繁多。各种珍禽异兽经常出没。有东北虎、熊瞎子、野猪,还有金钱豹。最有趣的要属聪明机警的羊了。为了防备凶兽侵袭,它们晚上把两只角挂在树上吊在半空中睡觉,所以又叫“悬羊”。在火山口里,经常有成群结队的悬羊出现,当地群众又称“地下森林”为羊圈。
⑤夏秋两季,当你来到“地下森林”的时候,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旅途劳累顿时消失了。在那成堆的大石头上,蒙着一层厚厚的青苔,上面结满亮晶晶的水珠,很像绿天鹅上镶嵌的珍珠。站在坑底仰面观望,蓝天像井口般大,一朵朵白云飘忽而过。抗上坑下只听见有人说话,但谁也看不见谁。
⑥“地下森林”真是神秘而有趣。
【1】文章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________”比作了“________”。
【2】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地下森林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地下森林”里的一些树木是军事上所需要的珍贵木材。( )
(2)“悬羊”是指晚上把四只脚挂在树上睡觉的“羊”。( )
(3)当你夏秋两季来到“地下森林”的时候,就会有一股冷气扑面而来。( )
【4】如果让你为本文另外拟写一个题目,你打算拟什么题目?并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现代核污水是指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可能导致癌症、基因突变和生态破坏。
【材料二】福岛核电站在2011年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导致大量的核污水积累在储存罐中,日本政府一直在寻找处理这些污水的方法,但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2023年8月22日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内阁会议上,正式对外宣布,将于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随后,东京电力公司对外宣布了正式的排放计划。
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苏联政府紧急采取措施疏散人群之后数个月,苏联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派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同时也控制住了辐射。之后,苏联政府派出大批军人、工人,给炸毁的四号反应堆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石棺,将其彻底封闭起来以降低污染程度。
【材料三】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三条线交汇处,这些洋流会把核污水带到全球各地。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材料四】自从日本政府今年8月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中国海关总署当天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一决定对日本渔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8月日本水产品进口额为1亿4902万元,较去年8月减少67.6%。这一数字让日本媒体感到震惊和担忧,纷纷发表了相关的报道和评论。
(1)用自己的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材料二】,日本政府和当时的苏联政府在处理核污染上有什么不同?
日本政府:_______________
苏联政府: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谈谈日本排放核污水对世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你觉得我国政府的做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_______
①朵阿惹恣和大力神摔跤……压出一条长长的深沟……就成了今天的长湖。
②大力神彻底输了,只好乖乖地回天上去了。这一天是六月二十四日,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为了纪念他们的英雄朵阿惹恣,都要举行一次摔跤比赛。
③为了庆祝朵阿惹恣取得胜利,小伙子们更加起劲地弹响三弦,吹响短笛;姑娘们随着欢快的乐曲,不停地拍手跺脚。这就是今天“跳三弦”的由来。
④再说天王得知地上的人(果然 竟然)战胜了天上的大力神,又见人们聚在一起载歌载舞地欢庆胜利,气不打一处来,就顺手抓起一把案前的香炉灰,向人间(洒 撒)去。香灰飘飘荡荡落到人间,变成数不清的害虫,开始啮咬田地里的庄稼。
⑤人们为了(对付 应付)这些害虫,砍来很多松树枝,点燃一束束熊熊的火把,然后抓起松香面,撒向火把,火把立刻喷出一股股火龙,直烧得那些害虫无处藏身,纷纷毙命。
⑥可恶的害虫被(清除 拆除)了,人们在火把的照耀下又聚集在一起,载歌我舞,欢庆胜利,
⑦六月二十四日是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因为民族英雄朵阿惹恣就在这一天打败了大力神,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穿上盛装,点起那烧死害虫、保护庄稼的火把,围在一起欢庆,还举行赛马、摔跤、射箭、斗牛等活动。六月二十四这一天就成了彝族人民的火把节。
【1】本文选自______。
A.《大力神》
B.《火把节的传说》
C.《摔跤比赛》
D.《民族英雄》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上“√”。
【3】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火把节”及“摔跤比赛”风俗的由来。
(1)火把节:________
(2)摔跤比赛:_______
【4】仔细阅读选文,将下列故事情节图补充完整。
【5】用“——”画出文中你认为最神奇的一处情节。发挥想象,补写第①自然段神奇的情节:朵阿惹恣和大力神摔跤,____,压出一条长长的深沟。_____就成了今天的长湖。这则民间故事,寄托了老百姓_____的愿望。
【6】下面对故事里人物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
A.朵阿惹恣英勇顽强,保护百姓
B.大力神争强好胜,力大无穷
C.天王心胸狭窄,自私自利
D.阿番神心地善良,为民造福
20、按要求做。(8分)
(1)公园里有菊花。(扩句)
(2)为了祖国的明天更辉煌,一定要努力学习。(修改病句)
_________
(3)汉字难道不美吗?(改陈述句)
(4)今天中午下了一天的雨。(修改病句)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 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用关联词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对秦王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造句。
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照要求修改句子。(6分)
(1)他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热泪。(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的浮云红彤彤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我的 是
我的奶奶是“消防员”,因为她古道热肠,经常帮助别人解决邻里纠纷;我的爸爸是“森林之王”,因为他是护林员,视“树”如子;我的妈妈是“侦探”,因为我和爸爸做错了任何事她都能发现……我们熟悉的人真是各有特点!请你选一两件能突出这一特点的事件展示一下他的风采吧!别忘记先把作文题目补充完整哟!
温馨提示:(1)人物特点鲜明。
(2)想象丰富,叙事具体有条理;
(3)书写工整,尽量不写错别字,字迹清晰,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作文中涉及具体校名、人名,可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