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课文内容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父爱之舟》一文写到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情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B.《慈母情深》中,“我”到母亲的工厂要了一元五角钱购买一听水果罐头,是为了给自己解解馋。
C.从《“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可知,父亲和母亲对作者童年时的作品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这其中饱含着两种不同的爱,即“严爱”和“慈爱”。
D.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一细节描写中,我们感受到母亲工作的辛苦、挣钱的艰辛,作者的羞愧和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2、给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②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成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④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⑤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A.①②④③⑤
B.①②⑤④③
C.⑤①②③④
D.⑤②①④③
3、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与其……不如……
1. ( )考试时临阵磨枪,( )平时好好努力。
2. ( )时间是宝贵的,( )我们要加倍珍惜时间。
3.他( )取得了冠军,( )打破了世界纪录。
4. ( )冬天雪花纷飞,满山的松柏( )那么苍翠。
4、词语搭配。
( )的一课 ( )的话 ( )的教师
( )的情景 ( )的心 ( )的围墙
( )的屋子 ( )的敬意 ( )的民族精神
5、回顾课文内容,用表示“说”的词语填空。
1.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食品,还(______)我们就在茅亭里过收获节。
2.小白蛇再三(______)海力布不要把秘密告诉别人。
3.我用买书的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水果罐头,母亲(______)了我。
4.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大家都(______)他智勇双全。
5.他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______)着什么。
6、读拼音,写汉字。
lǜ pàn dù dào zào
过( ) ( )断 ( )子 ( )窃 ( )音
7、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
1.毽子越做越讲究(____)有黑鸡毛(____)白鸡毛(____)芦花鸡毛等(____)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____)
2.好大的雪呀(____)山川(____)河流(____)树木(____)房屋(____)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____)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____)
8、给加点字注音
龟裂( ) 陷入( ) 忙碌( ) 攥着( ) 缝纫机( )
9、阅读理解。
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自从八岁时的一场车祸使她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后,自卑就如山一样压得她抬不起头来。她一年年地长大,也一年年地沉默。
就这样一路读到了初二,她的班级来了位朱老师。一天,放学后她正整理书包准备回家,朱老师走了进来。
“小樱子!”老师亲切地叫着她的小名,“你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什么忙啊?”她紧张地问道,心里充满了莫名的惊恐。
“老师想请你帮忙给花浇浇水,老师太忙了,没有时间,小樱子来帮帮老师好吗?”
“好的!好的!”她激动得脸都红了。
朱老师家的院子里摆满了山茶、丁香、凤仙花、鸡冠花……她特别偏爱的,却是一株不认识的植物,它有着清秀挺拔的枝干,长着狭长碧绿的叶子。她一直渴望知道,它会开出什么样的花。
终于有一天,当她再一次给它浇水时,惊喜地发现,花开了!“好看吧,这是百合。”不知何时,老师已走到她的身边,轻轻地揽住了她的肩膀。她无言地点了点头。“它的花盆好看吗?”老师接着问道。
她下意识地注视着花盆,她从没注意过花盆,那竟是一只废弃的破脸盆。
“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老师温柔地对她娓娓道来。她仔细端详着花,那是一朵纯白的喇叭形的花,优雅地立在枝头,如天鹅般顾盼生姿;而花盆却非常破旧,锈得连边都没有了。那一刻,似乎有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使她豁然开朗。
从那以后,她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成绩突飞猛进,优秀得令人望尘莫及……
大学毕业后,她参加了一家著名企业的招聘,有幸进到最后的面试。面试时,主考官突然问道:“作为翻译,仪表是十分重要的,请问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残疾?”
她坦然一笑,从容谈起为朱老师浇花的经历。最后,她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记着老师对我说过的那句话,‘一盆花,能开成什么样子,起决定作用的是种子,而不是花盆……'而我自己想说的是,决定一个人的,是他的心,而不是他的外貌。”话音刚落,掌声便响了起来……
是的,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
【1】朱老师请小樱子帮忙浇花,原因是( )
A.自己太忙了,没有时间浇花。
B.老师知道小樱子爱花,想和她分享养花的乐趣。
C.老师想给小樱子锻炼的机会,帮助她恢复健康。
D.老师想借浇花启发和引导小樱子走出自卑的阴影。
【2】小樱子在帮老师浇花这件事中,一次经历的心理变化是( )
①自卑 ②惊喜 ③激动 ④豁然开朗 ⑤⑤惊恐 ⑥渴望 ⑦坦然
A.①⑤③②④
B.⑤③⑥②④
C.①③⑥②⑦
D.⑤⑥②④⑦
【3】下列说法中,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她激动得脸都红了,”是因为小樱子没想到老师居然会这么信任她。
B.“一束强烈的阳光,照亮了她布满阴霾的心”指老师的话驱除了她的自卑。
C.文章的标题“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有两层含义。
D.主考官认为残疾人不适合当翻译,所以问她“如何看待自己的残疾”。
【4】短文中“一束强烈的阳光”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破的花盆也能开出美丽的花。因为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花盆’,而是‘种子’。”联系短文和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梦想皆有神助
一位木材商的儿子,由于从小生得呆笨,人们都喊他“木头”。
十二岁时,他做了一个梦,梦到有位国王给他颁奖,因为他的作品被诺贝尔看上了。当时,他很想把这个梦告诉谁,但又怕别人嘲笑,最后,只告诉了妈妈。
妈妈说:“假如这真是你的梦,你就有出息了!我曾听说,当上帝把一个不可能的梦,放在谁的心中时,就是真心想帮助谁完成的。”
男孩信以为真。他想,他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这么大,上帝却一下子选中了他。为了不(违背 辜负)上帝的期望,从此他真的喜欢上了写作。
“ 。”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三年过去了,上帝没有来;又是三年过去了,上帝还没有来。就在他期盼上帝帮助的时候,希特勒的部队却先来了。他作为犹太人,被关进了集中营。在那里,数百万人失去了生命,他(侥幸 幸福)地活了下来。
“我又可以从事我梦想的职业了!”他怀着这样的心情走出了集中营。1965年,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无法选择的命运》;1975年,他又写出了另一部小说《退稿》。
接着他又写出了一系列作品。
可是,就在他不再关心上帝是否会帮助他时,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把200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他听到后,大吃一惊,因为这正是他的名字。
当人们让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作家谈谈获奖后感受时,他说:“没有什么感受!我只知道,当你说‘我就喜欢做这件事.多困难我都不在乎’时,上帝就会抽出身来帮助你。”
梦想皆有神助!在新世纪里,伊姆雷成为第一位证明人。预言家说,还会有第二位,就藏在有梦想的人中间。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信以为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不见经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诺贝尔文学奖由____________颁布,2002年的得主是___________。
【4】在新世纪里,伊姆雷成为第一位证明人,他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怀着这样的信念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男孩怀着怎样的信念?请写在文中横线上。
【6】影响伊姆雷一生的是___________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影响你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说的_______________。
【7】“预言家说,还会有第二位,就藏在有梦想的人中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希望在你们身上
季羡林
①中国古话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人新人换旧人。”
②人类社会的进步,有如运动场上的接力赛。老年人跑第一棒,中年人跑第二棒,青年人跑第三棒。各有各的长度,各有各的任务,( )互相协调,共同努力,( )可以获得最后胜利。这里面并没有高低之分,而只有前后之别。老年人先走,青年人也会变老。如此循环往复,流转不息。这是宇宙和人世间的永恒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一丝一毫。所谓社会的进步,就寓于其中。
③这一番道理,虽然老生常谈,然而却是真理。
④人世问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你们青年人感觉锐敏,英气蓬勃,首先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人类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决定,祖国的前途要由你们来创造,你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然的话,一切人生观和价值观,离开了这个责任感,都是空谈。
⑤那么,我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不想说些空话、废话、假话、大话,更是一无灵丹妙药,二无锦囊妙计。我只有一点明白易懂简单朴素、又确实是真理的道理。我引一首宋代大儒朱嘉的一首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⑥这首诗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学习。比如你们对浩如烟海的中华经典必须有深刻的了解。最好能背诵几百首旧诗词和几十篇古文,让它们随时含蕴于你们心中,低吟于你们口头。这对于你们人文素质的提高,都会有极大的好处。二是要惜寸阴。光阴,对青年和老年,都是转瞬即逝,必须爱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两句意义深刻的话。
⑦对此,你们青年人( )要心里明白,( )要真正能实行,才能接好前人的接力棒,才不会虚度此生。以上都是我的肺腑之谈。
⑧青年们,好白为之。世界是你们的。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入文章括号中。
虽然……但是 只要……就 不仅……还 因为……所以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创造——( ) 锦囊妙计——( )
反义词:简单——( ) 转瞬即逝——( )
【3】作者引用朱熹的诗是想表达两点,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要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作者对青年人的希望。
【4】在季老先生眼中,青年人的责任是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
【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感悟。
A.嫂子在旁边,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说:“我们挑(tiāo tiǎo)顶有用的东西给你,你知道吗?你要知道好歹,赶紧离开这儿。天还早,能走就走吧。”
B.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kuāng kuàng)里满是眼泪,说:“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了... ...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老牛没说完就死了。
【1】在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一”
【2】这两段话分别是________ 对牛郎说的。
【3】A段中的“好歹”是______ 的意思。嫂子说的话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从B段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三分像笑七分像发狠、_________。
【5】B段中两处“......”的作用分别是表示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__。
【6】想象老牛没说完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加油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1. 写出表示颜色的词:
2. 写出表示猹动作的词:
3. 写出文中出现的数量词:
4. 这里“少年”指的是,这篇文章选自,作者是。
14、 ①早春的一个中午,和风送暖,晴空万里。阳光洒在大地上,暖暖地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田。公园里,一大片迎春花率先回应着和风暖阳的呼唤,绽放着鹅黄的娇嫩的花朵,一根根柔软的枝条尽情地往四下里伸展,往春天的深处伸展。我被这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情不自禁地拿起手机记录这早春的美景。
②忽然,一个胖嘟嘟的男孩跑到我面前,指着不远处的一群孩子对我说:“叔叔,您能不能为我们录一段像呢?”看着他脸上花朵一样的笑容和目光中强烈的期待,我立刻点点头,并准备为他们录像。
③就在这时,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走到刚才和我说话的男孩面前耳语了几句。随后,只见那个男孩皱着眉头望着远方,好像在思考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走到那群孩子中间,对其中几个孩子悄悄地说着什么。然后,那个男孩就大声地对其他孩子说:“叔叔手机里面的电不是很多了,为了能够快些把所有的人都录下来,咱们就采用一种新颖的方式——围着迎春花跳着跑一圈,怎么样?”
④他的话刚说完,刚才那个女孩和另外几个孩子就热烈地响应起来:“好哇,这个办法不错,既省时又能把所有人都录上。”说完,那群十一二岁的孩子就走到迎春花周围,手牵着手,围着一株迎春花拉成一个圆,微微蹲下身子,并起双脚,整齐又有节奏地跳着跑起来,脸上洋溢着花朵一般的笑容。
⑤我一边给他们录像,一边纳闷儿:这些孩子怎么了?我并没有对他们说手机里的电不多了啊!况且,就算要快些录完像,他们围着迎春花跑一圈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并着双脚跳呢?
⑥当我为那些孩子录完像,并将录像发给他们后,他们热情地向我致谢,而后,转过身一起向公园里走去。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他们当中的一个高高瘦瘦的女孩走起路来竟然一跛一跛的,她是个残疾的孩子。
⑦我一下子全明白了。那一刻,看着孩子们离去的身影,想起他们如花朵一般灿烂、纯真的笑容,我默默地想:这早春最美的风景难道仅仅是明媚阳光下的那些迎春花吗?
【1】给短文添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眉清目秀的女孩走到刚才和我说话的男孩面前耳语了几句”,请你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个女孩会说些什么?
女孩低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我”看到的“最美的风景”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公园里明媚的阳光下的一大片绽放的迎春花
B.作者的美好心灵
C.有美好心灵及灿烂、纯真笑容的孩子们
D.既是公园里明媚的阳光下的一大片绽放的迎春花,又是有美好心灵及灿烂、纯真笑容的孩子们
【5】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①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②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请给划线句子加上关联词。
【3】请写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手法。
(1)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
(2)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
(3)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
【4】请用一个小标题概括选文第二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__。将相和好的原 因是蔺相如的_______________和廉颇_______________。
16、阅读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回答下列问题。
昔日的辉煌
园中不仅有______,还有______。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饱览着中外____;_____其间,仿佛置身在_____。
【1】把上列句子补充完整。
【2】这段话中,第一句写的是__________,第二句写的是__________。
【3】作者花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主要目的,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再现圆明园美景,唤起人们对圆明园的留恋。
B.和下文它的毁灭形成鲜明对比,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愤恨。
C.表现劳动人民智慧过人。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苏东坡还债
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有一天坐堂,一个穿戴华丽的商人呈上一张状子。苏轼接过一看,上写:“原告人吴小一,状告张二欠钱不还一事。”他便问吴小一道:“张二欠你什么钱?”
吴小一回答说:“他去年春天借了小人绫绢钱二万,欠条上写明三个月内归还,至今已满一年,分文未还,恳请相公做主追还。”
苏轼命差役马上把张二传来审问。不多时,张二带到。苏轼一看,原来是一个面容瘦削、衣衫褴褛的老头,不觉动了怜悯之心。他和颜悦色地问道:“吴小一状告你欠他绫绢钱二万,可有此事?”
张二恭谨地回答说:“欠他二万是真。”
苏轼又问道:“既然是真,为何过期很久,仍未还钱?”
张二面现愁苦之色,低声答道:“并非小人有意赖账,实是无力偿债。”
苏轼接着问道:“既知无力偿还,为何要去借债?”
张二说:“小人借他绫绢钱,原是为了做扇子生意。谁知扇子做好,今春偏遇连雨天寒,一时无法卖出,故此拖欠至今。”
苏轼见他说话老实,人又可怜,益发动了怜悯之心。他和蔼地说:“既然有扇子可作抵押,你马上回家取些扇子来,我自有办法帮你还债。”
张二听说官长有办法帮自己还债,又是高兴又是疑惑。高兴的是,通判乃朝廷命官,绝无戏言,还债定然有望;疑惑的是,如今天冷扇难卖出。用扇抵债吴小一绝不会答应。这桩公案又如何了结呢?一时顾不得细想。他急忙回家去,把最好的扇子取了一筐,扛在肩上,气喘吁吁地赶回公堂。
苏轼叫差役当堂打开,选了四十把白团夹绢扇子放在桌边。然后他举起判笔,一柄一柄地写字作画。他来杭州不久,游西湖时曾写了一首有名的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
这时,他把这首诗也抄在一些扇子上。有的写草字,有的用行书。另外的扇子,或画几株枯树,或绘一片竹石。每柄扇子都有“眉州苏轼”的落款。他笔不停挥,恰如流水行云。不多时,四十柄白团夹绢扇子全部写完。他把判笔一掷,然后站起身来,吩咐张二道:“快领去发卖,偿还吴小一的绫绢钱。”
张二这时才明白过来苏轼如何帮他还债。他喜之不尽,连忙跪下叩头。他从桌上抱起四十柄扇子,千恩万谢而去。吴小一见有官长做主,自回家去,等候张二来还钱。
张二抱扇回家,恰逢久雨初晴,暖日驱寒,正宜卖扇。他马上开门营业。那苏轼本是当时天下皆知的大文豪、大诗人,又是与蔡襄、黄庭坚、米芾齐名的大书法家,绘画也很有名。因此,张二的绢扇刚刚摆出,那些闻知苏轼通判写扇消息的人们,纷纷登门买扇,顷刻,他就卖了三十九柄,只剩下最后一柄,留在家中,作为传家之宝,以志苏大人救助之德。那些来迟了的人,没有买到有苏轼落款的绢扇,个个懊恼而去,
张二卖扇,一下得了三万九千钱,除还清吴小一的欠债外,余下的一万九千钱,又做了许多扇子卖钱。他愁眉尽扫。喜逐颜开,逄人便夸赞苏轼通判救助之德。苏轼代人写扇还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杭城,百姓都赞扬苏轼是关心民情、断案公平的好官。
【1】请把文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对题目“苏东坡还债”正确的理解是:( )
A.苏东坡欠了吴小一的钱,他想办法最后还上了。
B.张二欠了吴小一的钱,吴小一到苏东坡那里状告张二,苏东坡帮助张二还清了债。苏轼是关心民情、断案公平的好官。
C.苏东坡替张二还清了欠吴小一的钱。
【3】“那些来迟了的人,没有买到有苏轼落款的绢扇,个个懊恼而去。”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没有买到扇子很失落。
B.没有买到张二做的扇子很生气
C.没有买到有苏轼落款的绢扇,很失落,侧面写出了苏轼的名气之大。
【4】“张二这时才明白过来苏轼如何帮他还债。”苏轼帮张二还债的办法是:( )
A.用扇子抵债。
B.在扇子上作画题字,帮张二卖扇子。
C.利用自己的威望名气,在张二的扇子上作画题字,让张二卖扇还债。
【5】张二开门卖扇为啥顷刻卖完?用“ ”画出相关句子。
【6】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弱小的主人公总是能够打败强大的对手;心地善良的穷苦人最终会丰衣足食,比如文中的张二在苏轼的帮助下过上幸福生活……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三个)
18、阅读《太阳》一课的片断,回答问题。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1】《太阳》是一篇________性的文章,课文以中国古代传说开头,这个传说就是_____________的故事(从中选一个正确故事填入横线:盘古开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说明性的文章借用神话传说,可以增加文章的_______(从中选一个正确填入横线:准确性、比较性、趣味性),使文章更能引人入胜,引起读者的兴趣。
【2】这一片断主要是说明了太阳的两个特点:一个特点是________;另一个特点是________;
【3】请你来判断下面的两句分别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 )
②太阳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
19、阅读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1】文中画线处描写时间的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一个描写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
【2】“我”为什么那么期盼父亲早点回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描写得更好?为什么?
(1)快到八点钟时,父亲推门而人。 (2)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改成反问句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几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有了改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2)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3)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4)瑞恩说:“我将继续努力,我希望非洲每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改为“转述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改成把字句:
(2)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浓厚的爱国情意啊!
改成反问句:
(3)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
改成陈述句:
23、回忆一下,你的爸爸妈妈为你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把这件事写下来,写出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