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
兴奋(xīng xìng) 将近(jiāng jiàng)
重要(zhòng chóng)
2、民间故事寄托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如心地善良的穷苦人最终会丰衣足食,过上幸福的生活。根据这一点,《田螺姑娘》的结局应该是( )
A.田螺姑娘被发现后就消失了
B.田螺姑娘和年轻人结婚了,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C.田螺姑娘赶走了年轻人,霸占了他的房子和田地
D.田螺姑娘把年轻人的财物都偷走了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脊背 茶油 茶叶 同心斜力
B.联洁 俯冲 粉碎 奇珍异宝
C.稀罕 繁殖 狭窄 振天动地
D.报考 降临 荒唐 应接不暇
4、选择合适的词。(4分)
自豪 自满
(1)我的学习进步很大,我就( )起来。
(2)看到祖国的变化,我十分( )。
坚决 坚定
(3)他想起对儿子说的话,( )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4)小明认识了错误,( )改正。
5、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这句话把田比喻成________,把白鹭站在清水田里钓鱼比喻成_____________,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图。
6、在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早读课上,老师还没到,教室里_______,我也________地和同学们讨论昨天的歌咏比赛,我们正______地说着,教室里忽然就_______,原来,张老师来了,大家赶紧拿起课本,认真读书。
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读书求学的佳句,如:读书有三到,谓心道、_______、_______。如《观书有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2)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
(3)莎士比亚说:“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告诉我们: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
(5)一代文豪苏轼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充诗句。
(1)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
(3)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
9、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语文分数公布之后(节选)
更厉害的是女生的代表人物王小明,分数一公布竟然呜呜大哭。这一次考语文,她的作文总算满了500字,可40分的作文扣去36分!
“莫哭,莫哭。”张玲玲xiāo洒说_____我和你命运相仿!我作文只得了4分 ,像一点回扣!至于吗?写了500字,没功劳还有苦劳,查老师扣起分来真是铁石心肠!”
她俩一对照,不再抱怨,yā雀无声:这次作文的命题是《我爱……》,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抄袭同一篇题为《我爱山川》的作文,______这本作文选是偏远出版社出的,查老师看不到,______两人抄得撞了车,等于相互揭露,所以两败俱伤。
心直口快的杜小度说:“这4分给的也许是卷面清洁分!”
王小明仍是啜泣,说这也是被逼得无法:实在写不出什么像样的作文,才走此下策的。
【1】读拼音,写汉字。
xiāo yā
________洒 ________雀无声
【2】文中横线上应填上的关联词是什么。
________这本作文选是偏远出版社出的,查老师看不到,________两人抄得撞了车,等于相互揭露,所以两败俱伤。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铁石心肠——________
不约而同——________
心直口快——________
【4】第二节中的感叹号用得好,它表达了张玲玲________的感情。 16.按要求积累词语。
①摘录文中表示“哭”的词语:________
②再写出几个表示“哭”的词语(2个以上):________
【5】在文中划出与划“ ”句子表达相同意思的句子。
【6】文中“两败俱伤”的意思是指:________。
【7】文中横线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
10、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班会活动方案》。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班会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节约粮食,从我做起。 活动目的:懂得粮食的重要性和劳动人民的艰辛,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活动时间:11月20日下午2:00-3:00。 活动过程:一、提倡节俭的名言引入 二、懂得粮食的重要性 1.小组内交流前期搜集的浪费粮食的资料。 2.汇报浪费粮食调查现状。 3.观看视频《我光盘,我光荣》。 三、交流节约粮食的好方法 1.请同学们分享名人节约粮食的事例,交流事例中印象深刻的内容。 2.各组派代表在班级交流节约粮食的方法。 3.请全体起立,举起右手,共同宣誓。 四、总结 |
【1】阅读活动方案,完成相关信息。
活动前要用提倡节俭的名言引入,你认为选择哪则名言合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活动的内容、形式、效果等方面,给这次班会活动做一个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游龙门石窟
①龙门石窟坐落于洛阳市东南方向,分布于伊河两岸的崖壁上。一个冬日的下午,我顶着凛冽的寒风,游览了这座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宝库。
②刚走进龙门石窟的广场,满眼望去便见许多mù mínɡ ér lái( )的游客。走进石窟大门,远远地便见伊河两岸巍峨的青山竖立着。放眼望去,在崖壁之间,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窟,犹如一扇扇错落有致的窗户。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有的高若几十米的大楼,有的小若几指宽的小盒,其造型各异,风格独特,逶迤绵延。窟内造像雕刻( ),造型( ),构图( ),题材丰富多样,正如白居易评价:”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③龙门石窟里较大且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奉先寺,尤其中间那尊巨大的卢舍那雕像,真是一件jīnɡ měi jué lún( )的艺术杰作,据说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化身。走进细细端详,那尊佛像丰腴饱满,修眉细长,眉若新月,眼眶下垂,嘴角微翘,笑而不露,头部稍低,又似俯视状。纵观佛像,不仅庄重而温雅,而且睿智明朗,令人敬而不惧。
④在古阳洞内,龙门二十品吸引了我。上面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劲质朴,既有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它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被世人所推崇。
⑤在石窟之内,步移景换,不时赞叹,有时精美绝伦的雕塑震惊得我mù dènɡ kǒu dāi( ),一下子忘记了挪步,引得后面的游客高声呼喊。细观各类佛像,有的粗犷豪放,气势逼人;有的圆润丰满,姿势优美;有的仪表堂皇,和善开朗;还有的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每具石窟都极具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赏心悦目,肃然起敬。很难想象,如此众多的人物塑像,竟没有一个重复的和相似的,并且工艺都十分精美,不得不让人佩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同时我在思忖,这些艺术又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呢?
⑥龙门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唐朝尤为盛行,它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沧桑岁月,既见证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演变。直至今日,每一个无论是心诚,抑或是即兴观光的游客,都因佛法的恒久、佛像的庄重,惊叹甚至于顶礼膜拜。
⑦徜徉于伊水河畔,倾听千年流淌的河水,却波澜不惊。千年龙门石窟的变迁,叙说着华夏民族的千年风霜雪雨,早已yān xiāo yún sàn( )。时空在变化,而不变的却是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改变自然,祈求自然造福子孙后代的永久信念。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出词语。
【2】把“别致、精湛、美妙”三个词语选填入第②自然段的括号里。
【3】根据意思,在文中第⑤自然段找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括号中。
(1)( )--形容女性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
(2)( )--指看到美好的事物而心情愉快。
(3)(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4】“在崖壁之间,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窟,犹如一扇扇错落有致的窗户。”这句话主要写了石窟的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12、课外阅读
翠湖心影(节选)
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 落)下来。我的印象里翠湖似没有蚊子。夏天的夜晚,我们在湖中漫步或在堤边浅草中坐卧,好像都没有被蚊子咬过。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年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偶尔接连下了几天大雨,湖水涨了,湖中的大路也被淹没,不能通过了。但这样的时候很少。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我以后也再也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泼刺一声,从湖心(跃 跳)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经常——( ) 热热闹闹——( )
【2】划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恰当的词。
【3】在作者笔下翠湖的树、湖水、水浮莲、游鱼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划线的句子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诸葛亮借东风
周瑜听说曹军已经中了连环计,就带领众将登上了江边的山头,远望江北。他正为自己的计谋将要成功而高兴的时候,忽然西北风刮起了一面旗,旗角正好飘在周瑜的脸上。周瑜不觉猛地一惊,触动了自己的心事,只见他仰面跌倒,口吐鲜血,昏迷了过去。
周瑜病倒,他手下的将领也都心头沉重。鲁肃来找诸葛亮想办法。诸葛亮了解了周瑜得病的情况后,就问鲁肃:“您看怎么办呢?”鲁肃说:“这是曹操的福气,我们东吴的灾祸啊!”诸葛亮笑着说:“我可以治好周瑜的病。”鲁肃说:“要真能治好,那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说着立刻就一同来到周瑜的军帐中。周瑜躺在病床上,嘴里还哼哼唧唧,鲁肃看了越发难过。诸葛亮微笑着说:“我有一个药方可以治好都督的病。”周瑜一震,忙说“请先生指教。”诸葛亮让手下的人都退出帐房,提起毛笔,在一张纸上写下了四句话:
想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写好了就送到周瑜面前,说“都督,这是你的病根子。”周瑜接来一看,万分惊奇:“呀!你竟然看出了我的病根,请问用什么药可以治好呢?事情已经万分紧急了,请马上告诉我们吧!”诸葛亮根据天文气象知识预测要刮东南风,想告诉周瑜刮东南风的具体日子,但是他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比他强的人,对他不能直说,就故意说自己有呼风唤雨的本事,需要在南屏山造一座七星坛,由他亲自登坛作法借东风。周瑜有了上次草船借箭的事,这次自然信了,“病”也一下子好了。他精神抖擞地下令让部下赶紧到南屏山筑造七星坛,同时调兵遣将,做好准备,只要东南风一刮,就向西北进发。诸葛亮早就嘱咐了刘备,让他与周瑜的大军同时进发,共破曹操,同时也通知了大将赵云,隐蔽到南屏山,到时接自己回去。
那天半夜,果然刮起了东南风,而且风势越来越猛,诸葛亮的预见果然十分准确。
【1】根据短文内容,展开想象,补充人物的心理活动。
(1)周瑜不觉猛地一惊,触动了自己的心事。他想:_________________
(2)周瑜说:“事情已经万分紧急了,请马上告诉我们吧!”诸葛亮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你知道诸葛亮在纸上写的四句话的意思吗?试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是____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周瑜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诸葛亮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14、课外阅读。
叶落归根
到黄山的第二天,我准备坐索道车上山去。
刚行至索道登客站附近,但见索道车徐徐而下。停稳后,几个人搀扶着一位带氧气瓶的白发老翁走出索道车。才走了几步路,那老翁额上虚汗直冒,步履蹒跚,胸脯在急剧起伏,呼吸异常急促。老翁身边搀扶他的和帮助提氧气瓶的几个中年人,急得手忙脚乱。我和其他游客见状也都上前七手八脚地帮着倒来温开水,送上冷手巾,递去药品……
我急忙高喊:“哪位是医生,快来救人啊!”话音刚落,远处闪过来一个人,说他就是医生。他走到老翁跟前跪下来,俯身做人工呼吸……
“挂着氧气瓶怎么还让他上山呢!”在一旁搀扶老翁的几位中年男女,听了我的埋怨声,含着眼泪向我解释,他们都是老翁的亲生儿女。老人原是安徽黄山人,早在孩提时代,他就恋上了黄山,与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结下了不解之缘。新中国成立前夕,三十来岁的他带着妻儿去了台湾,后来又辗转到了新加坡。四十余年的乡情离愁,无时无刻不牵动他的情肠。前不久,他知道自己已身患绝症,便决定在见上帝之前回到祖国,重游黄山。儿女们不忍心违背他“叶落归根”的意愿,只得替他提着氧气瓶,上了黄山。花五百元让他坐“滑竿”上了光明顶,又坐索道车下来……一席话把我的心震撼了。
此刻,老人吃力地睁开眼睛,似乎是想最后再看一眼美丽的黄山。须臾,他渐渐闭上眼,再也没有睁开……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叶落归根(luò là) 倒水(dǎo dào) 违背(bēi bèi) 似乎(shì sì)
【2】给“解”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括号里。
解: A.分开;B.把束缚着或系着的东西打开;C.解除;D.解释;E.了解;明白。
(1)不解之缘( ) (2)善解人意( )
【3】“见状”:“状”在这里解释为“情形”,文章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
【4】“叶落归根”的意思是树叶掉落又回归到____________,比喻人长期在外,最终要回到_____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人吃力地睁开眼睛”是为了( )
A.看一眼他的儿女。
B.看看谁在救他。
C.最后再看一眼黄山,再看一眼祖国。
【6】“我的心震撼了”中“我”的心为什么而震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折断的钓竿
老渔翁扛着钓竿,提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河边。他放好小桶,拿出鱼饵,摆好小马扎,准备钓鱼。
老渔翁今天的心情格外好。他看阳光,阳光是那样明媚;他感觉微风,微风是那样轻柔;就连天空中的小鸟,今天也变得格外可爱,从远处飞来和他打招呼。
老渔翁引以为(毫 豪)的是,他有着高超的钓鱼本领。因此,他得到了许多美称,什么“鱼神”“鱼仙”“鱼圣”……几乎所有表达赞美之情的词都用上了。有一句话是最能形(象 像)地赞美老翁的钓鱼本领,那就是:老渔翁抛下一个直钩,也能钓上鱼来。
老渔翁坐在小马扎上,哼着小曲就要见甩他的钓竿。就在这时,远方一条小鱼游了过来。
这是一条老渔翁从未见过的小鱼。小鱼全身透明,就像一块浮动的水晶。小鱼透明身体里的一切一目了然。它的眼球里藏着一圈金色的细线,摆动的骨骼玲珑剔透,细细的血管里红红的血液在流动。
小鱼在绿波中穿行,就像一位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它忽而(疑 凝)神不动,忽而又游远了,好像(尝 赏)不尽这无比美好的水下世界,又好像是觉得水下世界因为有了它而变得更美丽了。
老渔翁呆住了。他的目光随着小鱼游移,他的心被小鱼牵动,竟然忘了抛出手中的鱼钩。
看着这条小鱼,老渔翁回想起自己的童年,他也曾像小鱼一样活泼,充满了天真和快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那样美好,阳光、空气是那样纯净,湖光、山色是那样美好,亲情、友情是那样温暖。所有的一切都使他对人生怀有无限美好的憧憬。
想到这里,老渔翁不禁打了个寒颤。一个声音在耳边轰然炸响:小鱼也有宝贵的生命,钓起它,那就是罪恶!
老渔翁像从梦中惊醒,默默地看着小鱼游过他面前,游向无比遥远的前方。老渔翁折断了手中的竿,用力地抛向水面,他要让钓竿为小鱼一路送行……
【1】用“√”选择括号中运用恰当的字。
【2】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3】文中表现老渔翁高超的钓鱼本领的美称是:_____、_____、_____;句子是 _____。
【4】老渔翁为什么折断了手中的钓竿?
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
16、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练习。
杭州亚运会的“名片”
中文名:2022年杭州亚运会
外文名:The 2022 Hangzhou Asian Games
办会理念:绿色、智能、节俭、文明
办赛原则:“杭州为主,全省共享”,以杭州为主办城市,浙江省内部分城市协办。
比赛项目:截止目前,杭州亚运会拟设比赛项目40项,其中包括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项目。
上一届:第18届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
下一届:第20届2026年爱知·名古屋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会徽
杭州2022年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亚运会一般每四年举办一次,2022年杭州亚运会是第19届。(______)
(2)2022年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都在杭州举行。(______)
(3)亚运会将迎来很多国外参赛队伍,住宿、餐饮应当安排阔气些,这才符合杭州亚运会的办会理念。(______)
(4)杭州亚运会决定设立比赛项目40项,其中包括31个奥运项目和9个非奥项目。(______)
(5)杭州亚运会的会徽是由主体图形、主办城市名称和举办年份的印鉴构成的。(______)
【2】结合材料,请你为杭州亚运会设计一则有创意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短文《草房子》节选,回答问题。
眼看着就要汇演了,油麻地小学上上下下就为这么一个必须的秃头而苦恼不堪。
柳三下用双手抱住自己的头:“不行,我不能做秃鹤!”仿佛不是要剃他的发,而是要割他的头。
很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都传开了:“《屠桥》不演了。”都很遗憾。
秃鹤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不说话。
傍晚,孩子们都放学回去了,秃鹤却不走,在校园门口转悠。当他看到桑桑从家里走出来时,连忙过去:“桑桑,你给我送个纸条给蒋老师好吗?”
“好吧。”桑桑接过纸条。
秃鹤转身离开了校园,不一会工夫就消失在苍茫的暮色里。
蒋一轮打开了秃鹤的纸条,那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
蒋老师:
我可以试一试吗?
陆鹤
蒋一轮先是觉得有点好笑,但抓纸条的双手立即微微颤抖起来。
当校长桑乔看到这个纸条时,也半天没有说话,然后说:“一定让他试一试。”
秃鹤从未演过戏。但秃鹤决心演好这个戏。他用出人意料的速度,就将所有台词背得滚瓜烂熟。
不知是因为秃鹤天生就有演出的才能,还是这个戏在排练时秃鹤也看过,他居然只花一个上午就承担起了角色。
在参加汇演的前两天,所有参加汇演的节目,先给油麻地小学的全体师生演了一遍。当秃鹤上场时,全场掌声雷动,孩子们全无一丝恶意。
秃鹤要把戏演得更好。他把这个角色要用的服装与道具全都带回家中。晚上,他把自己打扮成那个伪军连长,到院子里,借着月光,反反复复地练着:
小姑娘,快快长,
长大了,跟连长,
有得吃有得穿,还有花不完的现大洋……
【甲】他将大盖帽提在手里,露着光头,就当纸月在场,驴拉磨似的旋转,数着板。那个连长出现时,是在夏日。秃鹤就是按夏日来打扮自己的。但眼下却是隆冬季节,寒气侵入肌骨。秃鹤不在意这个天气,就这么不停地走,不停地做动作,额头竟然出汗了。
到灯光明亮的大舞台演出那天,秃鹤已胸有成竹。《屠桥》从演出一开始,就得到了台下的掌声,接下来,掌声不断。当秃鹤将大盖帽甩给他的勤务兵,秃头在灯光下锃光瓦亮时,评委们就已经感觉到,桑乔又要夺得一个也好名次了。
【乙】秃鹤演得一丝不苟。他脚蹬大皮靴,一只脚踩在凳子上,从耗上操起一把茶壶,喝得水直往脖子里乱流,然后脑袋一歪,眼珠子瞪得鼓鼓的:“我杨大秃瓢,走马到屠桥……”
在与纸月周旋时,一个凶恶,一个善良;一个丑陋,一个美丽,对比得十分强烈。可以说,秃鹤把那个角色演绝了。
演出结束后,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只管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而当他们忽然想到秃鹤时,秃鹤早已不见了。
桑桑第一个找到了秃鹤。那时,秃鹤正坐在小镇的水码头的最低的石阶上,望着被月光照得波光粼粼的河水。
桑桑听到了秃鹤的啜泣声。
油麻地小学的许多师生都找来了。
纸月哭了,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纯净的月光照着大河,照着油麻地小学的师生们,也照着世界上一个最英俊的少年……
【注】①秃鹤:陆鹤的外号,因为陆鹤是秃头。
【1】选文节选自《草房子》,作者是儿童文学家________。
【2】选文【甲】段中“秃鹤在隆冬季节,按夏日的打扮,竟然练出了汗”是用了______的手法表现出了陆鹤认真刻苦。
【3】请简要归纳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
【4】结尾“世界上最英俊的少年”指的是谁?有什么含义?
________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前三段为陆鹤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
B.演出时,台下的掌声,评委们的感觉,都直接描写出了陆鹤表演的精彩与成功。
C.陆鹤、纸月和孩子们的哭声,表达了他们演出成功为学校争得荣誉后激动、喜悦的心情。
D.选文情节生动,人物描写细致,场景描写优美,体现了作者小说的写作特色。
【6】我觉得陆鹤是一个______的人。
18、阅读短文。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仿照画“ ”句的句式描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用精练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的建筑特点:一是富丽与朴素、 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完美结合;二是景物别具一格;三是风格各异,_____________兼具。我认为,这段话要带着________的语气去读,表现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_______________。
【3】游览圆明园,给人怎样的感受?用“﹏﹏﹏”画出来。
【4】根据选文内容把对联补充完整。
汇集_____________景色迷人 融合___________创造奇迹
【5】关于是否要重修圆明园,你的想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读书要讲方法
“一生勤苦书千卷”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诗句,也是他毕生勤奋学习的真实写照。多看、多写、多商量,就是欧阳修学习上的经验之谈。他在平时的学习中,坚持做到多读优秀作品,多动笔练习写作,多和朋友讨论文学中的问题。靠这“三多”,欧阳修的文学水平提高得很快。
有一次,洛阳的镇守修了一座房子,请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各写一篇文章庆贺。三人写好后,欧阳修发现尹师鲁的文章语言精练,结构严谨,非常佩服,决心向尹师鲁学习。于是,他登门拜访尹师鲁,和他讨论写文章的方法,一谈就是一个晚上。欧阳修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将自己的文章修改后,交给尹师鲁看,尹师鲁看后惊叹地说:“欧阳修的进步,真是一日千里啊!”
欧阳修善于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唐代韩愈读书时,总要列出提纲便于理解、记忆;宋代朱熹提倡读书要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古人总结出来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自古以来,凡是学有所成的人都很重视学习方法。我们小学生在学习中也要讲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____
(2)(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____
【2】欧阳修的学习经验是_______;韩愈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朱熹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要求变换句子。
【1】小孩掉河里,我们不能见死不救。(改成反问句 )
【2】我童年的发现很可笑。我很快乐,难以忘怀。(用关联词连句)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士兵似的排列在宽阔而笔直的马路两旁。(缩句)
21、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句中划线部分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快乐习作。
本单元向我们展示了长江和体育的赞歌,大千世界,有很多人、物值得我们去感恩,去颂扬。你心中的赞歌最想献给谁呢?学习本单元的写作方法,以“我心中的赞歌”为题目,写一篇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