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胜日寻芳__________,无边光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季节)风光的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是啊!蒙汉情深_________________话斜阳!

②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三国]曹植

③祖宗疆土,当以_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④古人词云“__________”“________”。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______

2、同音字填空。

)天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齿

_______过难关   _______日如年   _______   _______

suǒ)线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碧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3、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宿建德江》是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表达远离家乡的孤寂、愁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作者____代诗人____,他是“______ ”之一。这首诗中,描写黑云低压、大雨倾盆的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积累填空。  

(1)“你唱歌五音不全,很难听啊!”这句话中的“五音”在古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徵、________。  

(2)成语“五彩班斓”中的“五彩”在古代是指________、青、________、白、________这五种颜色。  

(3)春天,公园里春风习习,让人觉得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这时我们不禁想起了宋代诗人朱熹写的古诗《春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多音字组词。

nán_______ mēng_______ bàng_______ jìn_______ 

    méng_______  

nàn_______ měng_______ páng_______ jǐn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西江月”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作者辛弃疾是_________朝的豪放派词人。

2下列选项中,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神往。

B.“稻花香”和“听取”两句,写诗人闻着稻花香,看着丰收的景象,欣悦之情,尽在言表。

C.“七八个”和“两三点”两句中,七八个写出“星”的稀疏,“两三点"写出雨的细微。

D.“旧时”和“路转”两句表现出诗人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

7、古诗赏析。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朝诗人_____浪淘沙_____

2解释词语。

九曲:______。   簸:_____

3请写出三、四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作者借______的景象,抒发自己______

8、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 ,(2)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_____》。

【3】这首诗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请至少写四个景物出来。

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

谢谢您,老师

人生有许多事要学,人生有许多事要做。一生教你学做事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难做的事,而最难的事是做人。在这世上首先教你做人的人,便是老师。

人生有许多东西令人珍重。而当你双鬓堆雪、归于宁静,你才会知道,这珍重之中的珍重,乃是真诚。在这世上,惟有老师,惟有老师呵,教你真诚。

老师的职业,容不得虚假;老师的职业,排斥奸佞。诲人之心长在,哗众之意皆无。一切伪善、恶丑、买空卖空,损人肥己的言行,与老师的道德相悖,为老师的称号所不容。

也许,你的一生,( )过许多坎坷,( )过无数道台阶,终于( )辉煌,( )了顶峰。请你面对清风明月,扪心自省,你可记得,每一道沟坎,每一步阶梯,有几位老师搀扶你前行,用肩膀托你到高处去领受人生的风景。

在每一个成功者的道路上,谁也数不清有多少老师的身躯,做了铺路的石子,让你踏着他们去开辟前程。小心地抬起你的脚吧,不要碾碎了他们的心灵。

或许,你感喟一生的平庸,叹息命运的不公平:为什么荣耀的光环总套在别人的头上,只将寂寞、清冷、悲苦甚至不幸赏给自己。也请你静夜长思吧,有多少老师为你付出了同样的辛劳,甚至给你远超过给别人的呵护,为你微小的成功而高兴得热泪涔涔,就算你失败,跌倒,周围都是嘲讽的目光,也总有一双眼睛,充满怜爱地凝望着你。那就是老师的眼睛。不管你是灿烂还是黯淡,你都是老师心中的星辰。请你振作吧,别伤了老师的心。

把老师比作母亲,比作人梯,比作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比作努力吐出最后一口丝线的春蚕,都不过分。这世上倘没了老师,人类将永远陷入混沌。老师是擎天的柱,润泽大地的春雨,人类绵延不绝的火种,假如人世上有一种专门吃苦而造福别人的职业,那便是老师,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

不管是华发满头,还是青春年少,让我们手牵起手。躬下身,向所有老师恭敬地祝福,含泪说一声:谢谢啦,谢谢你们,老师!”

【1】第⑤段括号中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跨越踏上步入攀上

B.越过登上走进爬上

C.踏上跨越登上攀上

D.跨过踏上进入爬上

【2】第⑦段的画线句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4】第⑧段中,作者吧老师比作“母亲”“人梯”“红烛”“春蚕”,想一想,还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比?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些理由表明:“没有任何人比老师更神圣?”试简要回答(至少说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语段,完成练习。

艺术与历史息息相关。透过艺术品,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那事、那景: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记载着明清两代历史;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录下兰亭山水美景、与友雅聚之乐;一根小小的马鞭见证了京剧表演艺术的发展史……

(1)对这段话所表达的观点,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艺术见证历史发展。

B.不同艺术各具特色。

C.书法艺术独树一帜。

D.京剧艺术别具一格。

(2)下列词语与语段中所描写的艺术相对应的一项是(   

A.余音绕梁 天籁之音 字正腔圆

B.金碧辉煌 天籁之音   黄钟大吕

C.余音绕梁 笔走龙蛇 黄钟大吕

D.金碧辉煌 行云流水   字正腔圆

(3)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他的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根据这些特点可判断( )是他的作品。人们常说的“颜精柳骨”中的“柳”是指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他的作品是( )

A.       B.       C.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

①两分零七秒,是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从地面升到杆顶的时间。你可知道,为了这两分零七秒,国旗班的战士付出了什么样的劳动!

②天安门广场的国旗必须和太阳一起升起。但是每天太阳出来的时间不一样,怎样掌握升旗时间?国旗班从天文台要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大阳升、落时间表,为每月上、中、下旬各定一个升旗时间。即便如此,还要根据气候变化,时时修订。战士们的生活秩序全被打乱了。盛夏酷暑,前半夜很难入睡,后半夜刚刚有些蒙眬,就得起身整装,因为四点三十三分太阳在地平线出现,国旗也得同时升上二十二米高的旗杆顶。风狂雨猛,雪飘雹打,太阳也悄悄躲起来了,但是五星红旗却依然按日出时间高高地升起。你可以想象,国旗班的战士是多么辛苦。

③每年,都有一些新战士被选到国旗班。他们进班后都要接受严格检查,稍有不符合的地方,就得进行艰苦的矫形:脖子向前探的,睡觉不能用枕头;腿并不拢的,要躺在床上用绳子把腿捆住;两肩不平的,要将肩和画在墙上的水平线平行,贴墙站着;胯凸的,在腰里扎一根木棍……战士们自觉自愿地磨炼自己,直到练出标准的军姿。

④冬天,天安门广场寒风凛冽,国旗班的战士们觉得穿着厚厚的棉衣升旗与庄严的国旗不太相称,升旗时有损祖国形象。于是,他们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升旗时轻装上阵。即使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他们升旗时军装里面也只穿绒衣裤,戴单军帽、白线手套,腰扎皮带。

⑤你看,升旗电钮按动了,三名升旗战士昂首并踵,挺胸收腹,向冉冉上升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他们威武雄壮的形象给庄严的时刻增添了光彩。

【1】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2】第③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

A.话未说完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3】“轻装上阵”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

【4】为了让国旗和太阳一起升起,战士们是怎样做的?(请写出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扑救四川凉山发生的森林火灾时,30名消防员不幸殉职。联系国旗班战士、狼牙山五壮士和副营长的事迹,思考一下他们身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国旗班战士在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那庄严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

12、   跟父亲乞讨的小女孩

①不久前,我到邻省的一个小城办事。办完事后,我便买了返程的火车票,离发车时间还有一个多钟头,我便来到候车室,找了个座位坐下来。我刚坐下来,就见一个满脸污垢的汉子带着一个小女孩走进候车室。汉子左臂架着拐杖,右手拿着一个铁皮盒子。

②那小女孩看上去十来岁的样子,有着一双黑亮的大眼睛,她蹙着眉,默默地跟在汉子身后。汉子端着铁皮盒子挨个向候车室里的人要钱。他身后的小女孩满脸通红,咬着嘴唇,始终躲避着别人的目光。

③汉子走到一个围着黄围巾的妇女面前时,那妇女白了他一眼,恶声恶气地说:“没有没有,快走开!

④汉子面无表情,兀自站在那儿,一动没动,那姿势一点也没变。妇女冲汉子大声吼道:“臭叫花子!叫你滚开没听见啊!”

⑤汉子默不作声,转身走时,故意踩了一下妇女的脚,那妇女“哎哟”一声,站起身来,大声责骂汉子。汉子也不吭声,照着她的脚又踩了一下。妇女大为恼怒,一下扑到汉子跟前,夺下汉子手里的铁皮盒子就朝外走。汉子一瘸一拐,哪里追得上那个腿脚灵便的妇女。他呆愣片刻,一屁股坐到地上,哭诉起来:“我的钱都被那个臭婆娘抢去了,我们可咋办呀!孩子打早上起来就没吃一口饭,那些钱可都是我们父女俩好不容易讨来的。”

⑥小女孩站在那儿,低垂着头,揉搓着自己枯黄的发梢。我叹了口气,冲众人说:“刚才的事儿虽说也怪他自己,可他这个样子还拖拉一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我们大伙儿就给他们父女俩凑点钱吧。”说着,我从口袋里摸出钱包,想找些零钱给他们父女俩。

⑦就在此时,那小女孩倏地来到我面前,睁大双眼瞅着我:“这位叔叔,你别给我们钱!”

⑧我与周围的人都愣住了,那汉子也是一脸懵懂。我问小女孩:“为啥不让我给钱?”她迟疑了一下,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道:“我爸爸与刚才那女人认识,他们经常这样做……要是每次都能弄到钱,他们会总做这样的事儿……”

⑨听了小女孩的话,众人都是一脸惊诧,那汉子恼羞成怒,大声骂道:“臭丫头,你咋在这胡说八道!说着,他抡起拐杖要打小女孩,我与几个人连忙制止了他。这时候,小女孩一下子跪在汉子跟前,黑亮的眼睛里噙着泪花,她声音颤抖着说:“爸呀,我们不能老在外面要钱啊,你看人家都咋看我们,我们回家吧,我还想上学呢……”

⑩我听了,鼻头有些发酸,周围的人也都唏嘘不已。那汉子默默地看了一阵小女孩,目光也软了下来。几个女人上前把小女孩拉了起来,我与一些人还是给了汉子一些零钱,当然,那是看在小女孩的面子上。那汉子怯生生地瞅了瞅大伙儿,迟疑了一下,便收起了那些钱,拉着一脸泪水的小女孩,默默地向候车室外走去。

⑪从那小城回家后,我常常想起那个小女孩,她那双黑亮的眼睛也不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真诚地祝她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1文章情节一波三折,请梳理事件的发展脉络。(每空8个字)

________②妇女发怒,汉子哭诉_________④女孩劝父,众人感动

2联系上下文,推想第⑧段中“懵懂”的意思与( )相近。

A.惊恐 B.慌张 C.犹豫 D.迷茫

3短文第⑨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语言中断 B.表示语意未尽 C.表示引文省略 D.表示语音延长

4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短文通过小女孩的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表现这个小女孩十分害羞。

B.第⑦段中“倏地”一词表现出小女孩的毫不犹豫,以及不愿别人受骗而产生的巨大勇气。

C.文中对小女孩“黑亮的眼睛”的描写重复出现,形成前后照应,突出了小女孩的品质。

D.本文主要情节是围绕小女孩这一人物展开的,小女孩在推动情节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5细读结尾部分,说说为什么小女孩“黑亮的眼睛”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群是个双目失明、失去母亲的苦孩子。他非常热爱这个世界,这都因为父亲就是小群的眼睛。

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不久,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去玩,父亲还教会了小群游泳。

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面对着一个黑暗的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说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把人晒暖和。“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的颜色!”“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小群困惑了起来。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才逐渐有所领悟。

以后,(       )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作物的绿色,(       )小群却对同光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       )陌生黑暗的,(       )熟悉多彩的。他懂得世界上有许多用不着看见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个红色的米老鼠书包,当书包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赞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色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色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小群便哭了起来。

父亲听了,愣住了,半天没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买书包时,售货员说只剩一个米老鼠的书包,所以是绿色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时光就这样慢慢地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了按摩,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却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像父亲那样做自己的眼晴呢?

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和奋斗,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祈祷,“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1)震耳欲聋: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有独钟: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阅读全文,简要说说小群为书包的事责怪父亲时,父亲为什么愣住了,半天没吱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第8自然段,为什么在父亲追悼会上的一句话好像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

14、阅读

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吕洞宾提议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然后各显神通过海。于是铁拐李把拐杖投到水里,自己立在水面过海;韩湘子以花篮渡水:吕洞宾、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也分别把自己的萧、拍板、纸驴、鼓、玉版、竹罩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八位神仙都靠自己的神通渡过了东海。

【1】文中( )提出每人各自投一样东西到海里,以各显神通过海。

A.吕洞宾

B.蓝采和

C.张果老

【2】曹国舅把( )投到海里,站在上面逐浪而过。

A.拍板

B.玉版

C.竹罩

【3】歇后语“八仙过海”的后半句是( )

A.自身难保

B.净是输

C.各显神通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下面句子改为转述句。

(1)妈妈对我说:“明天我要出差,你要照顾好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对班长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开展班会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好诗。(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好朋友分别,心里难舍。(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读了很多描写秋天的古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下面的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爸爸在看报纸。爸爸在烧菜。

2)霍金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霍金是一个另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3)勃朗特姐妹成年累月在艰难中谋生。勃朗特姐妹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

 

20、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表情,微笑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在你的成长路上,有令你难忘的微笑吗?请你以“微笑”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自拟题目,写出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