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古诗《春日》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胜日寻芳_____________,无边_____________新。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明作者出游的时令是_____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们还发现:火星是一个非常_____________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火星的大气层非常_____________,96%是二氧化碳,氧气含量极少;火星表面温度很低;火星上没有_____________,它的大气层中又没有臭氧层,因而不能_____________紫外线和各种宇宙线的照射。所有这些因素都说明,在火星上生命难以存在。
2、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联想到《小英雄雨来》的目录里哪一章节的内容?请小侦探快快破案吧,将序号填入括号里。
A.雨来这孩子 B.雨来被抓住了 C.河沿上响了几枪 D.夜校 E.扁鼻子军官
结合上面的这几幅图,你觉得雨来是一个 的孩子。
3、填空。
(1)《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 )。课文主要介绍了“( )”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激发了我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未知的好奇心。
(2)写作特点:课文是按照“提出问题——( )——得出结论”的顺序来介绍的。
4、积累运用
1.春天的京城落花飞舞,斜柳依依,我不禁想起了韩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我知道____________(填节气)到了,这一天人们要去____________(填习俗),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又涌上心头。
2.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他为国尽忠,青史留名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是于谦纯洁清白的真实写照;在“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这句诗中,郑板桥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直不阿的铮铮铁骨。
5、填空题
1.一位(_____)籍船长把鲁滨逊从非洲海面上救起来的。
2.鲁滨逊忠实的朋友,就是那位寡妇,竭力劝他不要再外出远游了。整整(_____)年,都不让他出游。
3.鲁滨逊得到了他的全部财富后,一部分报答了他的恩人,余下的财富由(____)保管。
4.鲁滨逊的故乡是(______)。
5.鲁滨逊想把制造和装备桅杆和帆船的工作做得尽可能完美无缺,差不多花了他(______)左右的功夫。
6、课内阅读
江月·夜行黄沙道
【1】默写这首词。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从_____________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4】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天净沙”“秋思”分别是这首曲子的( )
A.曲牌名 词牌名 B.词牌名 曲牌名
C.词牌名 词题 D.曲牌名 曲题
【2】下列对这首元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从题目来看,作者只是表达了对秋的思考,而并未表达思乡之情。
B.从篇幅来看,短短二十八字,创造性地将多种孤立的景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营造出特别的氛围。
C.从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衬托人。
D.从情感来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现了“断肠人”浪迹天涯的羁旅愁怀。
8、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逸逛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九。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
【1】将这首诗的内容补充完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透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写出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阻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也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4】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五幅红军“征难图”,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吗?
①攀(五岭) ②越_______ ③渡_______ ④抢_______ ⑤翻_______
【5】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这样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我们学过的诗句中,有的运用了对偶的手法,使句式整齐对称,富有韵律美,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这首诗中也有两联诗句运用了对偶的手法,这两联是( )
A.首联和颔联
B.颔联和颈联
C.首联和尾联
D.颈联和尾联
9、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2自然段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______
【2】第2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描写实实在在的事物的,哪些是描写由事物引起的联想的,请你写下来。(填序号)
实实在在的事物:_____
事物引起的联想:_____
【3】第2自然段中,第②③句描写表现了音乐节奏__,第④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4】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
10、课外阅读。
变
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有什么事就说吧。”
“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就是您老人家呀!”
“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1】文中的女儿真的是要向父亲请教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结合文中语句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段中“你怎么能这样”里的“这样”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描写可以看出马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妙极了”和“糟透了”》向我们娓娓到来。告诉我们人间的最纯美的亲情。亲情,就像一滴春日里的甘露,总能在悲怆的岁月里,鲜活怀旧者那风干的记忆;亲情就像一片夏日里的绿荫,总能在炎炎烈日中,撑起迷茫者的蓝天;亲情,就像一缕秋日里的阳光,总能在萧瑟的风雨中,温暖失落者的心田;亲情就像一场冬日里的白雪,总能在污浊的旅途中,涤尽跋涉者的征尘。它就是这样,没有杂质,没有距离,更没有虚伪,仅仅是相通的血脉间彼此默默地相互关怀。
(1)写一写你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2)“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动物尚知回报亲情,更何况是作为社会主宰者的我们呢!“王祥卧冰,子路负米”,古代尚有二十四孝的传说,古人尚能“以孝感天地”,更何况是身处文明社会中的我们呢?既然,孝敬父母是每个人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美德,是儿女对父母抚育之情的回报,那么,同学们,让我们都永远铭记这份亲情,时刻体味这份亲情,用真心回报这份亲情,让这亲情永伴我们成长。
你怎样去回报自己的父母?写出你的真心话。
12、读《丁香结》片段,完成小题。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这段话里,作者用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丁香花明亮的色彩,用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丁香花活泼的动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2】读了作者写的丁香花,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京剧
京剧,常被人称为“国粹”,几百年来长盛不衰。剧中演员的一唱一念、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无不富有意蕴,耐人寻味。殊不知这百转千回的表演,却凝结了京剧演员几年乃至十几年的功夫。
京剧在其形成之初,就给了演员可遵循的基本法,就是“四法五功”,即唱、念、做、打与手、眼、身、法、步。这“四法五功”是演员必须练好的基本功。唱即唱功,讲究的是字正腔圆、秃子清楚,把节奏、旋律、感情、语气自然地融为一体。念也称道白,在梨园行里有“千斤话白四两唱”之说,可见念功在京刷舞台上的重要性。做,指的是身段表演,无论是开门、关门还是上下楼梯,在京剧中,演员的一举一动都要有章有法。打叫把子功,俗称打把子。不过京剧中演员的打讲求的是绵软不能伤人。把子功的最高境界是要求演员打出戏来、打出语言而非单纯卖弄武功。
“五功”里的手法,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手势。演员的手要始终保持弧形运动,力道要刚柔适中。眼睛是京剧演员表达喜、怒、忧、思、悲、恐、惊的重要工具。练眼神是每个演员必修的课程。眼神要练到集中,不游离,才算练到家了。身、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身段。由于京剧舞台表演受时空限制,为了让观众清楚地看到角色表达的东西,演员们会充分运用身体动作,夸大表演,在京剧舞台上有一个“四欲法则”,即“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放先收”,就是对这种表演方式的总结归纳。步法就是京剧舞台上所用的各种台步,不同角色的步法是不相同的…京剧表演是以“程式”为基础的。唱腔的板式、场面的锣鼓经、各种舞舞蹈化的动作,就连演员在台上和伴奏乐队互相联系的手势,都有定程式。“程式”在京剧表演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四法五功”不是京剧表演的全部,还要有脸谱、服装等辅助性艺术手段,而这种辅助性艺术手段也具有程式化特点。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楚(______) 绵软(______) 单纯(______) 集中(______)
【2】“四法五功”中的“四法”是_________,“五功”_________。
【3】京剧演员在表演时,手要始终保持________,力道要_____________;眼神要练到_____________;身段要做到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
A.举例子 B.分类别 C.列数字 D.作比较
【5】把子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
【6】京剧中的脸谱这种辅助性艺术手段也具有程式化特点,请你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位老人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位老人的追悼会。
老人是一位从没上过学堂、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可前来参加追悼会、向老人遗体告别的人却排起了一条长龙……
老人18岁出嫁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土地太少,家里人口又多,她的丈夫只得常常漂洋过海出外打工。在她30岁那年,丈夫积劳成疾,久治不愈,离开了人间。一双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全都需要她来照顾。她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没日没夜地辛勤操劳,省吃俭用,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将儿女培养成才。儿子和女儿相继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和女孩。
老人早年患了白内障,到了晚年已经双目失明。她一直拒绝做手术,为的是省钱。她想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把村子里破烂不堪的学校翻修一下,那样能够使村子里更多的孩子读上书。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 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 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 交到了孙子手里
学校快落成了,老人很想亲眼看看学校,经家人的多方劝说,这次老人终于同意去做白内障手术了,但条件是只做一只眼睛。她说自己只想看看学校,一只眼睛就可以了。
在老人84岁那年,学校落成了。那所学校是小小的村子里最豪华、最高档的建筑。这一天,老人拄着拐杖,由家人搀扶着而来,睁着那只术后的眼睛,望着凝聚了她毕生夙愿的学校,她怎么也看不够。
追悼会是在学校门口的那棵大榕树下举行的,孩子们起了个大早来为老人送行。在出殡的那一刻,我的眼前晃动着无数双流泪的眼睛,孩子们默默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跟老人作最后的告别。
这位平凡而普通的老人叫王水心,享年90岁。
【1】在短文中找到符合下面意思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人一个字也不认识。________
②破破烂烂,让人无法忍受。________
③由于长期劳累而得病。________
④兴奋的心情不能够平静下来,形容非常高兴。________
【2】给文章的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________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________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________交到了孙子手里________
【3】这篇短文可以分成三段。请在每段的段首用“△”做出记号。
【4】这篇文章的叙述方法是( )
A. 顺叙
B. 插叙
C. 倒叙
D. 顺叙
【5】请简要回答:这位老人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把下面句子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情感的强弱。
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她理解我。
她自己就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16、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安门广场站立着一根电动旗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如果我们选择居住,就要考虑适合的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件事一定得他去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是那么……是那么……”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0、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大舞台。(30 分)
我们从小到大心里都藏着许多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如愿以偿。请围绕《心愿》为题,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要求:语言通顺、流畅,意思清楚、明白,字数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