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填空。

1.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______

2.《草原》作者________,作品有话剧_______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1950创作_________,获北京市政府授予“_________”称号。

2、读拼音写词语。

 mèi           shɑnɡ    dòu fu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tǎn    diǎn zhuì fú àn   dā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3、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

1.在遵守公共秩序,维护公共道德方面,我们都应该反过来问问自己,没有对不起人的地方才行。(       

2.现在的就业形势十分严重。(       

3.我们说话做事要有留下可回旋的地步。(       

 

4、填写量词。

____黑脑袋 ____竹节人 ____城门

_____小珠 _____浪头 _____黄泥土 

_____纱衣一_____松针   ______山脉

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古往今来,无数爱国志士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一句“_____”,表现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曹植同样也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心:“捐躯赴国难,_____”李纲也曾慷慨陈词:“祖宗疆土,__________。”

(2)根据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按顺序排列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律•长征》的首联“__________”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默写《石灰吟》和《竹石》,并作比较阅读。

1.这两首诗都用了( )的手法,第一首明写( ),实质要表达自己( )的高尚节操;第二首吟咏( ),赞扬了它们( )的精神。

2.《石灰吟》的在这儿是( );的意思是(   )。

3.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4.本学期在百花园中学过一首陈毅的《青松》,请你把它写下来。

 

7、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绝知此事要躬行。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结合古诗,解释下列词语

(1)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一诗。

4“________”画出表示”“关系的诗句,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约客》,完成练习。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间是______(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

【2】“黄梅时节”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季节特征(   

A.江南地区

B.东北地区宗

C.华北地区

【3】诗人约客下棋,可是时间已过夜半,客人还未到来。“闲敲棋子落灯花”中的“敲”字写出了诗人当时________的心情。

【4】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所表现的画面。

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碗鸡汤

大龙山区有个叫桂花尖的山峰。1928年秋天,国民党军队企图进犯红五军驻地??桂花尖下的毛湾村。彭德怀军长得到了情报,立刻帮助乡亲们转移到山坳后面,然后在周围上的山上布下了埋伏,摆了口袋阵,又亲自事了一个连扼守在桂花尖山顶上,准备全歼来犯的敌人。

桂花尖的山顶上有棵大桂花树,树下有个棚子。从棚边往西望,毛湾村庄尽收眼底;棚子原来是姓范的老人守野猪的,这时老人就住在棚子里。彭军长带了一个连就守在这棚边。

头一天,敌人没有来。炊事员每次送饭来,彭军长总是先给范老爹添好送去,老人十分感动。开晚饭时,炊事员送来了一碗鸡汤,那鸡汤真是香味四溢,闻到都使人要掉口水。彭军长首先拿起搪瓷碗满满舀了一碗。战士们感到很奇怪:平时有什么好菜,彭军长从来不先吃,今天怎么先舀鸡汤呢?正当战士们迷惑时,彭军长把一碗鸡汤端到范老爹面前。

老人见军长先给他端来一碗鸡汤,眼眶湿润了。他活了几十年,见过多少兵:扎长辫子穿马褂的清兵 给过他鞭子 扎宽皮带 穿皮鞋的国民党兵 给过他枪托 戴歪帽子 叼烟枪的土匪兵 给过他脚尖 如今,红军的军长,却亲手端鸡汤给他。想到这里,老人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他感动地说:彭军长,这,这??还??要??得?你们为我们老百姓打匪军,我们没有什么慰劳你们,还要你端鸡汤,这怎么过意得去啊!

彭军长一手端碗,一手拿起老人的手来接碗,说道:老人家,红军同老百姓就是一家人,有盐同咸,没盐同淡,一碗鸡汤一样香,一样甜哩!

老人听着彭军长讲话,一不小心,鸡汤泼了一些出来。在彭军长再三说服下,老人喝下了这碗鸡汤。

后来,白军知道红军部队作好了准备,没敢来进犯。红军和乡亲们又回到了毛湾村。下山后,范老爹逢人就讲彭军长给他端鸡汤的事。以后,有人到桂花尖山都说那里还有鸡汤的香味呢!

1把文中第四自然段所缺的标点符号补充完整。

2写出这篇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

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

3给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守:①防守 ②守候 ③看护 ④遵守 ⑤靠近

A:彭德怀军长亲自带了一个连扼______在桂花尖山上。

B:这个棚子原来是一个姓范的老爹______野猪的。

4摘录点明中心思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 ~~~~”句子的作用是(   )

A.说明老爹见多识广。

B.想起他们,老爹就恨。

C.那些兵和红军对比,反衬红军与老百姓亲如一家。

6文中加“______”的句子有什么含义?(   )

A.说明鸡汤味浓,还没消失。

B.说明人们一来到桂花尖山顶,就想起与老百姓亲如一家的彭德怀军长。

C.人们总想起彭德怀军长,想起他给老爹送鸡汤的事。

10、课内语段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作者初来草原,有哪些新奇感受,请用“____”画出来。

2草原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原因是(    )

A. 草原辽阔无垠,一片绿色。

B. 草原辽阔无垠,一片碧绿,但绿得实在,绿得动人,充满了生命的灵动。

11、课外阅读

走进书里去

有人说,现在的儿童喜欢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比较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来经深入思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毫不费力地坐在萤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就成为辛苦,乏味与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动画,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   )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动画,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变得多姿多彩,这是现代人莫大的幸福,我们再也不必囊萤映雪”“手不释卷,而却能够在欢笑里、蹦跳里增长知识。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获得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大家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去,沉浸在读书之乐,其乐融融的境界里。

1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个错别字,按顺序把正确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细致——____   深邃——____

3用文中的内容说一说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作很有条理。首先写了______________这一现状,接着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然后举例对比读书和看电影、动面片带给儿童的不同感受,最后建议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阅读比作嚼慢咽的宴席,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的快餐和可口的零食。这样比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同学不喜欢读书,他觉得看书没用,请你结合自己读过的一本书给他讲讲读书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皇帝的新装(节选)

皇帝把他所有的衣服都脱下来了。两个骗子装作一件一件地把他们刚才féng fèng)好的新衣服交给他。他们在他的腰周围弄了一阵子,好像是为他xì jì)上一件什么东西sì shì)的——这就是后裙。皇帝在镜子面前zhuăn zhuàn)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

“上帝,这衣服多么合身啊!裁得多么好看啊!”大家都说,“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这真是一套贵重的衣服!”

“大家都在外面等待,准备好了华盖,以便举在陛下头上去参加游行大典!”典礼官说。

“对,我已经穿好了,”皇帝说,“这衣服合我的身吗?”于是他又在镜子面前把身子转动了一下,因为他要使大家觉得他在认真地观看他的美丽的新装。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把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正在拾取衣裙似的。他们开步走,手中托着空气——他们不敢让人瞧出他们实在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用“√”为短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第一段中写到“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皇上为什么要做这些动作?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为什么都齐声称赞皇帝那身并不存在的新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整本书阅读。

“汤姆!”没人答应。

“汤姆!”又没人答应。

“这孩子到底怎么啦,我真搞不懂?你这个汤姆!”还是没有人答应。

这老太太拉低眼镜从镜片上方朝房间看了看,然后她又抬高眼镜从镜片下面看。她很少或者干脆说她从来没戴正眼镜来找东西。这副眼镜是很考究的,也是她的骄傲,她配这副眼镜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装饰”,为了“漂亮”。她看东西时,即使戴上两片炉子盖也照样看得一清二楚。她茫然不知所措地愣了一会儿。然后虽然不是凶神恶煞般,但嗓门高得让每个角落都能听到,她说:

“好,我发誓如果我抓住你,我就——

她话没有说完,因为这时她正弯腰用扫把往床下猛捣,每捣一下,她需要停下来换口气。结果,只捣出来一只猫。

“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令人吃惊的孩子!”

她走到敞开的门口,站在那里朝满园子的西红柿藤和吉普逊草丛中看,想找到汤姆,可还是没有。于是她亮开嗓子朝远处高声喊到:“汤姆啊,汤姆!”

这时在她身后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声,她转身一把抓住了小男孩的短外套的衣角,他想跑都跑不掉了。

“嘿!我早该想到那个壁橱,你躲在那里干什么?”“没干什么。”

“没干什么?!瞧你那双手,在看你那张嘴,还有你浑身是什么?”“我不知道,姨妈。”

“哎,我知道,那是蜜饯——对,就是。我已跟你讲过有四十遍了,不要动我的蜜饯,否则我就扒你的皮。把鞭子递给我!

鞭子在空中晃悠——情况万分紧急。

“不得了!瞧你身后是什么,姨妈!”

老太太以为有危险,急忙撩起裙子,转过身去。汤姆拔腿就逃,顷刻他爬过高高的木栅栏,一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的波莉姨妈站在那儿先是一愣,随后突然轻声笑了起来。

“这个该死的,我怎么老是不吸取教训?和我开这样的玩笑,也不知开过多少次了。难道我不该有所提防吗?俗话说得好,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可是天哪!他耍的鬼把戏里从来没有两天一样的,谁能猜出下个鬼主意是什么?他似乎知道,他能折磨我多长时间,我才会动肝火,而且他也知道他只要想个法哄哄我,惹我大笑一场,就会万事皆休,我也不会揍他一顿。我对他是敢怒不能揍。《圣经》里说:‘孩子不打不成器。’我太溺爱那孩子,我也知道这对我俩都不好。他一肚鬼点子。哎呀,但他是我那死去的亲姐姐的儿子,可怜的孩子,我怎么也不忍心揍他。”

——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1】这个故事片段中写到了两个人物(写清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两个人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练的语句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

【3】读画线句子,你认为老太太会用鞭子痛打汤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写出汤姆的特点(写一点即可),并写写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答题。

1881年,詹天佑从美国留学回来了。归途中,他满怀着希望,准备为国效劳。在轮船的甲板上,他拎着一只小皮箱,陷入了沉思……

耶鲁大学的毕业晚会开始了,校园里到处是音乐、舞蹈、鲜花、美酒,可是詹天佑并没有去参加舞会,他来到了老师罗素夫夫人的办公室,聆听老师的临别叮咛。罗素夫夫人亲切地对他说:孩子,我衷心地祝贺你出色地完成了学业!接着,她拿来一只小皮箱说:这箱子里装着修建铁路的资料,是我多年来搜集整理的,现在就送给你吧。希望你能利用它,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詹天佑紧紧地握着老师的手,激动地连声道谢。

想到这里,詹天佑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轻轻地抚摸这只珍贵的小皮箱,深深地怀念老师的崇高友谊。忽然,詹天佑怒目远望,屈辱的往事又涌上了心头。

这是在美国诺哈夫中学的一堂地理课上,黑板上挂着白色屏幕,上面放着幻灯,詹天佑在听课。

幻灯上出现了铁路,一辆火车满载着货物飞驰而来。老师讲道:这是19世纪70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许多欧洲国家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接着幻灯片上又出现了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拉着破车缓慢地行进。老师说:这样的车子,这样的速度,国家落后,人民贫穷……”

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又惭愧地低下了头。下课的以后,詹天佑依然坐在那里,默默不语。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他说:那老牛拉破车是哪个国家?先生,你能回答么?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冷笑着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的。但那是暂时的!”“哈哈哈……”在一阵笑声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曾经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可是中国的皇帝却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一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汽笛声打断了詹天佑的沉思。轮船靠岸了,他望着岸上同胞们亲切的笑容,兴奋地踏上了祖国的土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暂时(        屈辱(        傲慢(   

贫瘠(        缓慢(        亲切(   

2)请把文中詹天佑回忆到的两个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地写出来。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16、为了我们的身体,老班长冒着生命危险去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地球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宏伟的建筑,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

20、我们很快就学会了新的技术。(被动句)(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小练笔。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不少于100字。

排山倒海的气势 排山倒海的掌声 排山倒海的浪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