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词语。
(1)奶奶家门前有一块cǎo pínɡ__________,墙角搭着一个丝瓜架,绿叶连成一片从上面垂下来,如同绿色的pù bù_________。
(2)小妹妹把衣服弄破了,不敢向奶奶说明qíng kuàng_________,她把右臂shōu suō_______着藏在背后。奶奶拉她过来,用针线在衣服的xiù tǒng__________上绣了一朵含苞欲放的huā lěi __________,美丽极了!
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正确、规范、美观。
rì kòu xuán yá yì lì fèi téng báo zi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3、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3)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
(4)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
(5)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 )
4、拼写小关卡。看拼音,写词语。
(1)当清政府决定修建铁路的时候,不仅受到帝国主义的讥笑,更受到帝国主义的zǔ náo( )。因为在他们看来,jū yōnɡ ɡuān( )那一带shī
ɡōnɡ( )难度太大,詹天佑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本事。
(2)尽管塞外条件jiān kǔ( ),但是詹天佑yì rán( )决定接受任务。
5、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然后选择恰当的填入句中的横线上。
(1)尤:( )、( )、( )……
我们家地处闹市,我的学习经常会受到干________。妈妈十分担________我的学习成绩会因此而下滑。
(2)甚:( )、( )、( )……
詹天佑亲自带领工人________测、施工,建成了京张铁路,令无数中国人扬眉吐气,让外国人十分难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后作答。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点明诗人游览地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___________。
【5】这首诗写的是_____(季节)的景象,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墨梅①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②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墨梅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思想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歌赏析。
秋
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
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
—— 沙白
1.“扁”是个多音字,在小诗中读______。另外一个读音是______,组词为____________。
2.在作者的眼中,湖波上的红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是纷飞的红叶,红叶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坐”字写活了秋天,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4.秋天这么大,能坐得下吗?这句诗其实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读了这首诗,你还会只想到红叶之美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直到我仰着头躲开树,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理直气壮地打开柜门,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还在下呢!”
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小心翼翼地跑下了楼梯。
我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用“ ”画出选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
【2】怎样理解选文第2自然段中加点的“小心翼翼”这个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怎样理解选文第3自然段中“滴答,滴答滴答”的雨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课内阅读
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口女人口孩子口半裸着身子口奔跑着口呼喊着口哭泣着口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1】在选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惊慌失措,深深感到了灾难的可怕。一个“涌”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写船长,为什么要对险情进行具体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连衣裙
那一年,我十岁,是校军乐队里的一名小鼓手。
那是我记忆里最美丽的一个夏天,比赛的日子终于如期而至。乐队的指挥临时要求我们每人必须准备一件粉色的连衣裙。晚上回到家里,当我把想法告诉母亲时,她二话没说,连夜给我缝制了一件粉色的连衣裙。
第二天回到乐队时,我几乎不敢抬头,因为我认为那件连衣裙土得掉渣。可结果却出乎意料:“你的裙子真漂亮,从哪儿买的?”几乎所有的同学都赞不绝口。那一刻,我心里美滋滋的。
那次比赛非常成功,那次比赛后的合影,我笑得最灿烂,我的脸上始终漾满了幸福。
事隔多年,遇到一位当时一起参加比赛的同学,她半开玩笑地说:“唉,你的母亲可真有意思,那天你穿的那件粉色的连衣裙,那么土气难看,可她却苦苦哀求我们一定要夸你的衣服漂亮,她当时眼里蓄满了泪水,我们都被感动了。”
我一下子如醍醐灌顶,顷刻间,我明白了弱小的母亲是怎样小心地呵护了一个孩子的自尊。那件粉色的连衣裙如同一片温暖的阳光,扫除了我童年时的一切阴霾。
1.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语。
醍醐( tí hú)灌顶:
阴霾:
2.母亲为什么哀求同学们夸“我”的连衣裙?
3.“那件粉色的连衣裙如同一片温暖的阳光,扫除了我童年时的一切阴霾。”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4.你想对这位母亲说什么?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走进留守儿童
【材料一】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日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约4000多万,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为子女接受教育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但是,从总体上看,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与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材料二】
某省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抑郁程度 | 没有 | 很少 | 有时 | 经常 |
百分比(约) | 7% | 35% | 52% | 6% |
解决方式 | 对父母说 | 对同学说 | 对老师说 | 不说 |
百分比(约) | 20% | 21% | 6% | 53% |
【1】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某省留守儿童情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问题1:_____
问题2:_____
【2】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开展主题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拟写的活动主题,你认为( )个更贴切。
A.让世界充满爱
B.明天更美好
C.手拉手心连心
D.守望
【3】根据活动主题,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示例:给留守儿童集体过生日。
①_____
②_____
【4】假如你是红领巾广播站的小记者,此刻话筒正对准留守儿童的父母,你最想采访他们的问题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5】针对这种社会现实问题,你想给当地政府部门提什么建议?(至少写出两条)
_____
13、课外阅读。
________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声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池畔。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和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请你在文前横线上为文章补上标题。
【2】根据下列词语的解释,从文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l)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______
(2)静静的月影映衬在水面上,像沉入水中的玉璧。______
(3)形容音调或行文抑扬顿挫,有起有伏。______
【3】阿炳前后两次听泉,感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5自然段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人的联想和想象?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其中一句,并谈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
【5】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阿炳小时候听泉,什么也没听出来,因为他不用心。
B.《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起初委婉连绵,后来旋律升腾跌宕,步步高昂。
C.阿炳借《二泉映月》这首曲子,表现了他对音乐、家乡、清泉和月光的热爱。
D.《二泉映月》不仅被我国人民喜爱,也得到了国外人民的喜爱。
【6】想一想课文《月光曲》和《二泉映月》这两首曲子有什么相似之处。(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
【7】你还知道哪位著名的音乐家?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音乐家:_______ 代表作品:_______
14、实用性阅读
阅读图文材料并作答。
图一:楷书四大家之一柳公权作品。其楷书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笔画细劲,棱角峻厉。
图二:行书名家赵子昂作品。其行书行笔灵动飘逸,字体外形俊美,清丽灵动,气韵典雅率真。
(1)以上两幅作品,你最欣赏哪一幅?写写你的理由。(只用材料中的词句不得分)
___________
(2)你认为练字有什么益处?请分点有条理地表达。
___________
15、日常交流中,人们也会提到戏曲用语。请用“亮相”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
16、青山是不会老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
17、不改变原意改写句子。
①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换一种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内。学习语文,体现在课外。(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改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图书管理员把我放在一个奇怪的机器面前。(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王老师说:“明天早上八点半请准时到科技馆门口,我会在那儿等你们。”(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训练。
题目: ,牵动我的情思
提示:牵动“我”的情思的,可以是一个难忘的人,可以是一件感人的事,可以是一处迷人的风景,可以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选择其一,写一篇作文。(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习作。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