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

斩钉( )( )          ( )( )       ( )( )

( )( )          一望( )( )     ( )( )有词

(1)蹦极是一种让人( )的运动。

(2)我望着( )的大海,心胸无比开阔。

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青山是不会老的。

1.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承上启下)

2. 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准确的是_____

A.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创造了这片绿洲,其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延续,而且伴随着青山万古长青

B. 青山因为有老人的不断看护、绿化,所以永远不会荒芜老去

C. 这句话主要描写了青山的苍翠,富有生命力

3、我会背,我会写。

1.___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

2.其实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_________________

3.惟有___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真进步。

4、填空。

1.“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表达了“我”对____的不满,流露出对________的向往。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四周黑洞洞的”指_______;“碰壁”指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可以体会到鲁迅先生_____________。 

3.《有的人》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句出自鲁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xiàn tiáo     róu měi     jīng tàn     huí wèi     měng gǔ bāo

( )( ) ( ) ( ) ( ) ( )

lè qù     sǎ tuō     bō li     yī shang     cǎi hóng     mǎ tí

( ) ( ) ( ) ( ) ( ) ( )

mù dì dì     lǐ mào     jū shù     jǔ bēi     gǎn rén     huì xīn

( ) (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长廊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        

,        

1诗中与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诗句补充完整。

3从所填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兵的心情是(  )

A. 悲哀、凄凉   B. 愉快   C. 无奈、无措

7、阅读《七律·长征》,完成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

2这首诗是围绕着“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3诗中表现红军战士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

4诗中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发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概的诗是_______ _________

5诗中高度概括红军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

6诗中写到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有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7诗中的一暖一寒,既表达了______,又表现了_______

8、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用自己的话说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所蕴含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再写出一句描写这个季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快乐读书吧。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道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碧绿的芦苇上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儿童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1】这部小说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将以上文字中关于环境描写的部分用横线划出来。结合小说原著的其他内容,谈谈小说描写还乡河的景色有哪些作用?(至少写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只要弯一弯腰》,回答问题。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密)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棵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既 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有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

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常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

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   是糊涂   而耻于弯腰者   肯定是傻子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获得丰收吗?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

【2】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意思一样的句子是(   

A.昨晚我没有多捡些石子。      

B.昨晚我应该多捡些石子。      

C.昨晚我为什么没多捡些石子呢?

【3】给第六自然段标上标点符号。

【4】读文章填空。   

第一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讲的。他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于是日日盼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1将上文分为3层,并写出各层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句中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曲线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并写出这些外貌描写表明闰土是个怎样的农家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水葫芦

【材料一】

中文名:凤眼蓝

别名:水葫芦、水浮莲、凤眼莲、水葫芦苗、布袋莲、浮水莲花

分布区域: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形态特征: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叶色翠绿偏深,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簇簇紫花绽放若热带兰,花瓣上偶尔可见黄、蓝斑点,状似凤眼。

繁殖方式:水葫芦可以依靠匍匐枝和母枝分离的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使植株数量在5天内增加一倍;也可以通过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一朵花大约能结300粒种子,沉积在水下的种子可以存活5年~10年。

【材料二】

①自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在国外已经(①),到处遭到斩杀。孟加拉人将引自德国的水葫芦称“德国恶草”。南非的引自美国佛罗里达,人称“佛罗里达恶魔”。斯里兰卡的引自日本,被骂为“日本烦恼”。印度则称它为“紫色恶魔”。

②水葫芦在各地造成了巨大的灾害。泰国湄公河一发洪汛,一座座盘根错节的水葫芦“岛屿”浮游而下,猛冲桥洞,直接威胁首都曼谷的安全。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20世纪80年代水葫芦(②),覆满湾口。一些船只夜泊开阔水面,夜间起风,一早起来就开不动了,四周被几万平方米的水葫芦团团包围,许多航线瘫痪。未经处理的各种废水排入湖中,湖水富营养化,水葫芦疯长成半人高的“森林”,致使鱼类死亡,人们用湖水洗澡还会导致皮肤瘙痒。

③深受水葫芦之害的各地都已向它宣战。南亚各国采取人工捞取、火焰喷射、药剂喷杀、炸药爆破等手段加以销毁,可是过了三个月它依旧(③)。维多利亚湖畔人们采用生物防治法,在湖区放养吃水葫芦的象鼻虫,但以每繁衍100亿只象鼻虫计算,起码也要日夜不停吃上20年,才能吃光水葫芦。象鼻虫吃水葫芦还可能酿成更严重的虫灾。

④上世纪60年代,我国曾将水葫芦当做青饲料引入,后泛滥成灾,以闽台粤为甚。福建的水葫芦覆盖面积达300平方千米,盘踞了全省四分之一的湖塘库沟水域。

⑥漂洋过海远道而来的水葫芦,竟然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这可是人们(④)的啊!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欣欣向荣   声名狼藉   始料未及   泛滥成灾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水葫芦原产巴西,现广布于中国长江、黄河流域及华南各省。( )

(2)紫色是让人不忍忘记的颜色,正因如此,印度将水葫芦称为“紫色恶魔”。( )

(3)水葫芦在河中形似“岛屿”,在湖中状如“森林”,都说明了它的观赏性强。( )

(4)上世纪60年代,水葫芦引进中国后泛滥成灾,浙江最为严重。( )

【3】材料二的第②自然段是围绕一个关键句来写的,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按提示完成填空。

【4】材料二的第③自然段选取世界各地治理水葫芦的事例,通过“三个月”“100亿只”“20年”这组数字,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

【5】繁殖迅速是水葫芦成灾的重要原因,通过阅读材料__________,了解到水葫芦繁殖的方式有以下两种: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6】当做青饲料引入我国的水葫芦,却酿成了当今最大的绿色污染。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与下列资料,说说什么是“绿色污染”。

资料一:上世纪四十年代,原产于美洲的飞机草在西双版纳迅速蔓延,严重威胁着本地植物的生长、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资料二:120多年前从澳大利亚引进到广西的桉树,也称“速生桉”,它会抑制和排斥其他植物的生长,使得桉树底下的植物都长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走进数字化阅读

(权威调查)

201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2012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其中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手机阅读、网络在线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4/MP5/ PDA阅读等)的接触率等数据引发人们的关注。

表一:2011、2012年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

A.对于数字化阅读,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道理。

B.周国平和王蒙论述角度有所不同,但他们对于数字化阅读的态度是相同的。

C.一般来说,手机阅读属于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

D.对于数字化阅读,金丽红和李大超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4】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纷纷加入“低头族”,整天沉湎于手机世界而忽视了纸质阅读。你赞成这样做吗?结合材料简要阐述理由。(至少2点)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黄河颂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你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作者:光未然,现代诗人,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本诗写于1939年。)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万丈狂澜:________

浩浩荡荡: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强________  英雄________

伟大________  发源________

3填空。

①“啊,朋友!”在这里“朋友”指:________

②文中写黄河气势磅礴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作者赞美黄河是希望我们________。

④自古以来,赞美黄河的诗句很多,请写两句:________

4问答题。

①作者为什么要歌颂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赞扬黄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夏天是悠闲的。夏天是有趣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把下列句子中的“说”换一个说法。

小明一家去桂林游玩,看见美丽的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真美呀!”

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做。(8分)

(1)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2)柿子树上缀满了沉甸甸的柿子。(缩句)

 

(3)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修改病句)

 

(4)我爱吃苹果、香蕉、黄瓜等水果。(修改病句)

 

 

20、把下面句子改写为转述句。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我担心你会渐渐忘记中国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玛琪问托米:“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男孩马上跑到猫跟前:“请你告诉我,在哪里能找到小狐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一定会有某些人和事触动了你的心灵,让你产生了感悟,得到了启示,逐渐走向成熟。请你把这段刻骨的经历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清楚、具体,表达出真情实感。

要求:(1)题目自拟。

(2)文从字顺,构思新颖,有真情实感。

(3)45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