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外延伸。
1.《穷人》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写的______(填体裁),我还知道他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长坂桥______退曹军”(填人物)就是一个经典的情节。在这本书中,你还喜欢哪些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快乐读书吧”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一书的主人公阿廖沙,他的童年经常惊惧不安,幸好有______经常安慰他、保护他,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诗词乐园
(1)“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这两句选自唐朝诗人________的《______》。诗中还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______)家做客。
(2)《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____朝诗人_______。诗的后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
(3)诗中有景: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江南;苏轼的“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描绘了云翻雨泄的西湖。
(4)《赋新月》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____。作者借咏新月来表达自己的志向。“_______________,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_________________。”写月亮的古诗还有《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_____________。
(3)读了《伯牙鼓琴》一文,我知道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用“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4)微波粼粼的海面上,__________。月亮越升越高,穿过__________的微云。
(5)《京剧趣谈》一文介绍了京剧中最有代表性的道具______,以及京剧中的一种表演动作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1.hé ǎi kě qīn(____________)的奶奶总是kānɡ kǎi(________)地把东西借给别人使用,我笑她爱心fàn làn(________),她却总是说:“我这叫zī yuán(________)共享!”
2.wēi é(________)的群山的倒影随着波光dànɡ yànɡ(________),这美景真让人táo zuì(________)。
3.这道题实在太难了,他想了好久仍yì chóu mò zhǎn(________),后来经老师点拨,他终于huò rán kāi lǎnɡ(________)。
5、下列画横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我们见非洲人吃蚂蚁,大感惊奇,但导游却说,那是司空见惯的事。
B. 他虽在草原上单独放牧,却意识到自己是处在一个团结的集体中间,从没有众星拱月般的感觉。
C. 这块石碑上画的是九株竹子,同时又用竹叶拼成汉字,构成一首七言诗,真是别出心裁 , 独具一格。
6、实验小学将在国庆节开展毛泽东诗词赏析会,请你认真阅读下面两首诗词,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七律·长征 | 菩萨蛮·大柏地 |
, | 赤橙黄绿青蓝紫, |
。 | 谁持彩练当空舞?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雨后复斜阳, |
乌蒙磅礴走泥丸。 | 关山阵阵苍。 |
金沙水拍云崖暖, |
|
大渡桥横铁索寒 | 当年鏖战急 |
, | 弹洞前村壁。 |
。 | 装点此关山 |
| 今朝更好看。 |
【1】请将《七律·长征》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彩练”指______________,“斜阳”指______________。
【3】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的哪两个事件?
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七律·长征》是律诗,《菩萨蛮·大柏地》是词。( )
(2)“乌蒙磅礴走泥丸”表现了红军很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 )
(3)两首诗词都表达了革命者英勇顽强、乐观豪迈的情怀。( )
(4)两首诗词都描写出了红军长征时的艰难历程。( )
【5】从以上两首诗词中,任选一句用“ ”画出来,从文字内容想开去,把从这句诗中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从诗句中我仿佛看到了
7、古诗阅读
观书有感
文/〔唐〕朱 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半亩方塘一鉴开”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渠”在本诗中指什么?渠水非常清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赏析。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对“暮云收尽溢清寒”的“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充满而流出来
B.过分
C.古代重量单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中的“银汉”与“皎皎河汉女”中的“河汉”意思不同。
B.本诗与《十五夜望月》都描写了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夜。
C.这首诗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与亲人团聚的喜悦。
【3】下列诗句与“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9、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詹天佑》一课围绕“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句,写了他在主持修筑铁路过程中的三件事,其中他的“爱国”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这件事给以突出表现的,他“杰出”的创造才能则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两件事给以表现出来的。
10、阅读题
放大你的优点
一位十分穷困潦倒的青年,流浪到巴黎,期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谋生的差使。
“数学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他。
青年羞涩地摇头。
“历史、地理怎么样?”
青年还是不好意思地摇头。
“那法律呢?”
青年窘迫地垂下头。
“会计怎么样?”
父亲的朋友接连地发问,青年都只能摇头告诉对方──自己似乎一无所长,连丝毫的优点也找不出来。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我总得帮你找一份事做呀。”
青年羞愧地写下了自己的住址,急忙转身要走,却被父亲的朋友一把拉住了:“年轻人,你的名字写得很漂亮嘛,这就是你的优点啊!你不该只满足找一份糊口的工作。”
把名字写好也算一个优点?青年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哦,我能把名字写得叫人称赞,那我就能把字写漂亮;能把字写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写得好看……受到鼓励的青年,一点点地放大着自己的优点,兴奋得他脚步立刻轻松起来。
数年后,青年果然写出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18世纪著名作家大仲马。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诸如“能把名字写好”这类小小的优点,但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更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这实在是人生的遗憾。须知,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金矿,只要肯挖掘,哪怕仅仅是微乎其微的一丝优点的暗示,沿着它也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差使:_____________家喻户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一对反义词。
( )——( ) ( )——( )
【3】用“ ”线划出写父亲的朋友赞扬年轻人的话;用“~~~”线划出写年轻人听了赞扬后的感受和表现的句子。
【4】这个年轻人是( )国的作家( ),我在课外读过或听说过他的作品《 》和《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献给母亲的歌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我想飞身上天把这洁白的云(悄悄、轻轻)摘下献给妈妈,作她的围巾。雪梅峰上雪梅开,我不畏路险风萧萧,也要把雪梅摘下献给我伟大的妈妈。
小鸟啾啾细柳枝,春花遍地开。妈妈每在新春之前,总是要为自己定下一个计划,今年要在那亩地开辟一片瓜地;或者在田埂上种些高粱、玉米,好让儿女们过节吃上甜甜的高粱饴、香喷喷的玉米棒。妈妈总是想着让我们能吃上可口美味的东西,从不说她要吃什么。
全家团圆,妈妈忙前忙后,总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女们叫妈妈休息一下,妈妈却倔强而(喜悦、喜欢)。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明眼睛亮。每每茶余饭后,把我们集中在一起,(查问、询问)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我们进步时,妈妈就满脸微笑,温柔地表扬我们;当我们沮丧失落时,妈妈就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犹如春天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孩子将要远行,昏暗的灯光下,妈妈手拿针线,(密密、细细)缝补着孩子的衣服。妈妈眼睛不好,总是缝一针,落两针。她那(悄悄、轻轻)的叹息声,飘至我的心中,我总是泪湿枕巾。
离家几千里,每每跳望远方,我似乎看见我的妈妈站在小山坡上,手塔凉棚,在寻找着,疑视着,盼望儿女们归来。我时时在梦中望见妈妈展开双壁,呼唤着我,向我走来,我跳床而起,向妈妈扑去……
妈妈给了我们(坚定、坚强)的性格,上进的精神,我的妈妈是世上最好的妈妈。
【1】将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划去。
【2】将文中第五自然段的错别字改出来(四个)。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4】照样子写词语。
香喷喷(ABB)______ _____
谆谆教导(AABC) ______ _____
【5】课文第三段说“妈妈虽银丝飘飘,却心名眼睛亮”,第四段又说“妈妈眼睛不好”这两处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写妈妈为我们操劳一共讲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分别是 :(概括要简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8】你有没有曾经想为妈妈做一件事,就像文中的“我”想摘白云,摘雪梅?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快乐阅读,我能行:
甲:不期望脚下处处阳关道,
乙:不幻想头顶一片艳阳天,
丙:不迷恋父兄给予的蜜罐温床,
丁:不忘记“最危险的时候”战歌飞旋!
甲: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
乙: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
丙: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
丁: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语句的含义。“阳关道”指的是________。
“艳阳天”指的是________。
“蜜罐温床”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方法,指的是________。
“最危险的时候”是《________》中的歌词。
【2】后面四句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
【3】从这一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少年________。
13、阅读《雨之歌》,完成练习。
雨之歌(有删改)
纪伯伦
①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②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③我哭,山河却在欢笑: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④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⑤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⑥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⑦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1】短文中作者把雨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哭了,山河却在欢笑?请根据第③自然段进行回答。
______
【3】下面对第⑥自然段中“吻”和“拥抱”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吻、拥抱”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了雨滋润植物的情怀。
B.作者赞美花儿和树木,所以才用“吻”和“拥抱”。
C.这两个词是说作者徜徉在湖边,亲吻了花儿和树木。
D.“吻、拥抱”采用比喻的手法,写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
【4】根据文段①②内容,选择一种事物进行仿写。
我是_________,________, 于是____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迪生是一个好奇的孩子。有一天,家里人突然发现他不见了,全家人焦急地四处寻找。最后爸爸发现 他呆呆地在鸡窝里蹲着呢!“你在这儿干什么呀?”爸爸奇怪地问。“我在孵小鸡呢!”爱迪生认真地回答道。原来前一天,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试一试,看看能不能也孵出个小鸡来。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把他拉起来,对他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爱迪生皱起眉头,不满意地问:“为什么母鸡能,我就不能呢?”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奇的孩子,他什么都想知道。
【1】给文章拟一个题目。(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爱迪生是一个(_______)的孩子。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德斯堡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的苹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儿对妈妈说:“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成现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安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词句练习。
(1)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鲁滨逊流落荒岛。鲁滨逊从未放弃生存希望。
______
(2)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缩句)
______
(3)仿照例句,填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
(4)读句子,选择横线上的一两个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有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饿、安静、厚、盼望、难过
仿写:______
17、渔夫对安娜说:“你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续写句子,使其在结构上与前面句子相同。
一只粉笔,能点拨学习中的迷惑;一块黑板,能记录下老师的深情;一个讲台,______;一本好书,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难道这篇课文描绘的不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吗?
(2)这篇课文运用的怎能不是对比的写法呢?
20、下面这几句话体现了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请你仿照例句写一写你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的心理。
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笔下生花。
1.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参加过很多课内课外的活动,请选择一个印象最深的活动写下来。
2.如果你变成一只小虫、一株小草、一颗星星……你生活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发挥想象,写下你变形后的经历吧。
要求: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