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晋城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蒋介石发来贺电说: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蒋介石如此评价平型关战役,主要是因为(     

A.它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B.它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C.它是抗战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

D.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事件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3、海洋历来是各国争夺的对象。为“开拓万里波涛”,日本联合舰队和清朝北洋舰队相遇黄海并发生激战,此役中,为国捐躯的清朝将领是(     

A.关天培

B.邓世昌

C.左宝贵

D.聂士成

4、201512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15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同胞达(   )

A. 10万人   B. 20万人

C. 30万人以上   D. 300万人以上

 

5、“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解放战争的影响

6、“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这是五四运动传单的内容之一。后人据此并结合五四运动的斗争史实将之归结为“五四精神”。那么,你认为其精神的实质是( )

A. 誓死力争的爱国精神   B. 永不言败的斗争精神   C. 敢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D. 知难而进的无畏精神

7、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

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出太平天国(     

A.缺乏科学理论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9、电影《八佰》主要讲述了谢晋元率部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与日军展开血战的故事。此电影取材于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0、“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的心儿照亮。这是一首被西藏人民广为传唱的歌曲,这首歌反映的事件最接近于(     

A.1949年

B.1951年

C.1953年   .

D.1956年

11、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两国签订了《南京条约》,在该条约的各项条款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意图的内容是(       

A.割占领土

B.开放口岸

C.巨额赔款

D.协定关税

12、“大跃进”时所谓“放卫星”是指(   )

A.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B. 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C. 编造不切实际的粮食产量 D. 大办公共食堂,过共产主义的生活

13、历史学习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14、我国对外贸易由汉唐时期的陆路为主转变为宋元时期的海路为主的原因是(  

①北方战乱多,殃及中西方陆路交通②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且多优良港湾③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④造船技术提高和指南针的应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其中最能体现出太平天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永安建制

B.定都天京

C.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D.洪仁玕编写《资政新篇》

16、租借地在广州湾的国家是( )

A.法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17、进入新世纪,随着世界局势演变和科技发展,我国国防建设遇到新挑战。为此,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应对的措施主要是(       

A.加快空军和海军现代化建设,自主研制歼20和山东舰航母等先进装备

B.大力发展太空技术,开展深空探测,建造有人常年值守的天宫太空站

C.全军划分五个战区,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军事格局

D.加强军事外交,增强军事透明度,发展与他国友好合作关系,化解冲突

18、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该地区各项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生产总值从1958年的3.2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3.59亿元,这表明我国

A.实行民族高度自治制度

B.坚持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下图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

A.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B.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

C.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

D.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20、《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的是

A.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俄国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中国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C.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  

(3)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的文件:  

(4)1897年近代中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2、意义:性质:___________。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3、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24、一座老城,一段往事。

(1)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在那里诞生了。那里是________

(2)中国红色革命圣地,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首府。那里是________

(3)中国军民曾在那里打败日军发动的第三次会战,取得了自珍珠港事件以来,美英盟军在亚洲战场的唯一胜利。那里是________

(4)抗战陪都;战后,国共双方曾在那里和谈,共商国家大计。那里是________

 

25、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_________战线;_________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26、________(会议)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________(会议)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7、1949年1月,______(战役)胜利结束,这场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1949年初,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28、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我国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9、近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经济、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765年,纺纱工____________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英国机械师____________改良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3)1814年,英国____________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运行成功。从此,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4)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____________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___”。

(5)英国著名生物学家____________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30、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     )运动。1966年夏,(     )全面发动起来,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32、某班举行以“回顾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活动。需要收集以下材料:

(1)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进行长征的原因是什么?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是谁?

(2)长征期间召开的遵义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

(3)四渡赤水和渡过金沙江在长征中各有何作用?

(4)宣告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什么?今年(2022)是伟大的长征胜利多少周年?

33、下图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哪年发生的哪一重大事件?说一说该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近代史留给我们的沉重感受就是屈辱。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设立在南京静海寺,陈列馆分为“硝烟北移,寇入长江”“媾和议约,丧权辱国”“沧桑百年,毋忘国耻”三个部分,陈列图片、史料、照片、实物173件,还陈列我国1842年至1949年期间被迫签订的1050多个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中,中国哪一领土被割让?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1899年,美国提出的什么侵华政策加剧了中国的国耻?

材料二  (哭泣的遗迹)

(3)上述图片控诉了哪些国家的什么罪行?

材料三  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顾明义主编《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并说出材料三中漫画描绘的情形是在哪一条约的刺激下出现的?在这一条约中出现的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