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省吉林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与下列三幅图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汉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百团大战

2、开平煤矿建成后,以优质价廉的煤有力地抵制了日本煤。湖北织布局开织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这表明,洋务运动(     

A.推动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推动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

D.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

3、19059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说明(  )

A. 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   B. 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

C. 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   D. 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

 

4、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大声疾呼“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其主要目的在于(     

A.独立发展科学技术

B.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要求实行对外开放

D.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记载:“建都后不久就大兴土木,建设诸王府邸。洪秀全将昔日两江总督府扩建为天王府,每天1万多名男女参与施工,宫殿金碧辉煌。杨秀清不惜毁坏大批民房和商店以开拓地基,营建东王府,土木冠绝天京。”由此可见,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是由于

A.反动势力绞杀

B.平均思想盛行

C.领导阶层腐败

D.领导集团分裂

6、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教训是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7、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8、下列选项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影响②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发展壮大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④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对日军发动的一场大规模的破袭战。这场战役的总指挥是(       

A.朱德

B.彭德怀

C.左权

D.聂荣臻

10、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太平天国的“共产主义”思想体现在(       

A.《虎门条约》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均田免粮”的口号

11、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     

A.彻底反帝反封建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12、“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是1905年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中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这次起义开始于

A.永安 B.南京 C.金田 D.安庆

13、日本在中国发动的几次侵略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九一八事变 ②七七事变  ③八一三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④①②③ D.③②①④

14、工业化是我国百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辱,不再受贫穷生活的保证,而第一个五年计划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号角,下面有关一五计划表述错误的是(     

A.“一五”计划是在我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的基础上起步的。

B.“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美国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实施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桥,二铁,三公,四厂”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显著成就。

15、中国人民坚持14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人民14年抗战开始于(     

A.皇姑屯事件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6、侵略者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侵略利益,联手进攻清政府,其发动战争的借口是

(1)马神甫事件 (2)虎门销烟 (3)天京事变 (4)亚罗号事件

A.(1)(2)

B.(3)(4)

C.(2)(3)

D.(1)(4)

17、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事实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转折点”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它是(       

A.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B.转战陕北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8、中英鸦片战争爆发

A.1640年6月

B.1839年6月

C.1840年6月

D.1841年6月

19、观察指出图中成为改革开放的窗口是(   )

 

 

20、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后的半年时间内,女性频繁出现在报纸广告中。这折射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

A.爱国革命运动

B.社会革命运动

C.思想启蒙运动

D.民族民主运动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请按要求写出相对应的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的条约: 。  

(3)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

(4)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

 

22、报纸、杂志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进行舆论宣传的重要工具。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_______________”。

(3)陈独秀等以《_____________》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2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制度。

24、

在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逐步深入展开。

——《全球通史》

中国近代化历程

主要特点

相关重大事件

代表人物 (各写4个)

第一阶段

洋务运动

第二阶段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

第三阶段

新文化运动

 

 

25、巩固措施:中共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26、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日最庞大、主权表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这一条约是在____战争后签订的,该战争发生在1900年。

27、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_______、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28、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_________、湖北是北伐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

2_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3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 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4)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30、铭记抗战

(1)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_________

(2)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引起国共摩擦。_________

(3)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_________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取得胜利的战役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请回答:

(1)《中国土地法大纲》内容是什么?

(2)解放区的土改总路线是什么?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对解放战争的胜利起到什么作用?

32、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24年两党合作以后,共同进行了哪些重大活动?

(2)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后,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主要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任举两例)?探索出的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

(3)在国民党的打击之下,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红军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的遵义会议具有怎样的影响?举出红军长征途中的两次军事行动?

33、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材料论述

1978年,按照华国锋的原来计划,这次全会讨论的主题只是经济问题。由于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和许多老同志的讲话和发言,这次全会突破原来的议题,开成了全局性的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重要会议。这次中央全会认真讨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问题。全会认为,全国揭批林彪、“四人帮”的运动已经取得了伟大胜利,应当及时地、果断地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中“这次全会”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