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2、“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的科学家是( )
A.杨利伟
B.钱学森
C.邓稼先
D.袁隆平
3、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 护国运动迅速发展
B. 帝国主义放弃支持袁世凯
C. 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D. 卖国和复辟不得人心
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发生在签订《辛丑条约》之后
B.主要领导人是康有为
C.公车上书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标志
D.戊戌变法因光绪帝的镇压导致失败
5、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于( )
A.召开八七会议 B.发动南昌起义 C.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开辟敌后战场
6、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武昌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广西起义
D.黄花岗起义
7、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共进行的斗争有( )
①抗美援朝 ②开国大典 ③土地改革 ④三大改造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③
8、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口号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平等互利原则 D. “一国两制”
9、歌词“四渡赤水出奇兵”“调虎离山袭金沙”所述历史现象发生的背景是
A.秋收起义爆发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召开
D.会宁会师
10、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这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
C.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
D.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1、下图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中国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统一
B.全面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D.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的国耻
12、下列主张为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出现的进步思想,其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C.“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D.“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13、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思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显然,慈禧太后的意思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军备废弛
B.技术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朽
14、据统计,在解放战争的头三年,晋冀鲁豫解放区参军农民达148万,山东解放区有近60万农民参军,700万农民随军支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北伐战争结束 B. 国民革命进行
C. 抗日战争结束 D. 土地改革开展
15、“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A.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16、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标志着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17、“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是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上述材料体现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是( )
A.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B.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C.跟随世界的发展潮流
D.全国上下的共同心愿
18、太平天国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颁布了(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演论》 D.《劝世良言》
19、2019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如果你想去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现场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就应该前往( )
A.上海 B.长沙 C.广州 D.南京
20、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公正法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中国的___________地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由沿海向中国___________推进。
22、1844年中美(______________)中法(_____________)签订。
23、从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4、长征意义:粉碎了____________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________。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________,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5、结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 夺取。
26、《辛丑条约》 特点:是中国近代史上________数目最庞大、________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7、______________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__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
28、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__。
30、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会议是—— 。
31、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
(1)“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指出在这一伟大构想的指引下我国进行的成功实践。
(2)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海峡两岸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做了哪些努力?
32、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33、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为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经历了各种艰难曲折,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探索革命道路——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军队,开展武装斗争。1927年毛泽东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这次武装起义的失败,促使中国共产党寻找到哪一条适合中国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2)反抗外来侵略——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在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在东北率领东北抗日联军英勇反抗日本侵略的民族英雄是谁?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3)推翻专制政府一一请写出为实现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目标,中国人民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写出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标志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的事件。
(4)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历程给你的感悟是什么?
34、识图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看图识史—追寻伟人足迹】
【再接再厉—汲取前进动力】
(1)图1、图2、图3反映了孙中山的革命生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请你根据所学知识重新排列这些图片的顺序乂在下面方框内按事件先后顺序填上图片的序号)
(2)图3是哪次起义的战果?起义的结果怎样?
(3)图2标志着什么?它实现了哪一革命目标?
(4)图1中文件的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历史意义?
(5)今天,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共同纪念孙中山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