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杭州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组建的组织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2、近代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教育、文化成就表述正确的有

①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

②《大公报》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③1897年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④齐白石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金沙江——赤水河——吴起镇

B.中央革命根据地——金沙江——遵义——赤水河——吴起镇

C.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吴起镇

D.中央革命根据地——赤水河——遵义——金沙江——吴起镇

4、下面是《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治面貌状况》表,它体现了新中国实行( )

A.新民主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

5、下图是2005年“五一”节放在天安门前的画像,下列叙述与画像人物无关的是(       

A.创立了中国同盟会

B.提出了“三民主义”

C.创立黄埔军校

D.领导工人运动

6、时至今日,报纸杂志仍是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从近代创办的《新青年》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 洋务派宣扬“自强”

B. 康有为宣传维新变法

C. 孙中山宣传三民主义

D.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想通过()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编》

C.《劝世良言》

D.《原道救世歌》

8、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奖励发明 B.废除科举 C.废除八股 D.裁汰冗官

9、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0、“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11、戊戌变法中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12、下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的第一幅浮雕 ,反映了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该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领导人是(     

A.关天培

B.陈化成

C.左宗堂

D.林则徐

13、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14、华东野战军在______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A.青化砭

B.羊马河

C.沙家店

D.孟良崮

15、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是因为(   )

①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②国共两党第-次合作正式形成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

16、某班学生在讨论如下内容①1905年11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三民主义②1912年1月,经历了一系列起义失败后,最终武昌起义成功,中华民国建立③1912年2月,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④1915年底,袁世凯准备在1916年元旦举行登基⑤1915年12月,护国战争爆发⑥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北洋军阀分裂,中国陷入动乱。请问他们的讨论的主题是

A.北洋军阀统治黑暗腐朽

B.辛亥革命成果得到巩固

C.民主共和已成社会共识

D.民主发展之路艰辛曲折

17、“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回顾历史,下面对联反映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18、位于浙江嘉兴南湖的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这里的“大事变”是指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

19、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标志是

A.清帝退位

B.孙中山辞职

C.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

20、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的标志是下列哪一次会议的召开(       

A.七届三中全会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为中英“______”,中法“______”。

23、1851年,__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太平天国颁布了_________,但未能实现。

24、在抗日战争中打破日本企图3个月内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_______;在解放战争中,用手推车推出来的战役并解放长江中下游的战役是_______

2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______、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______》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26、1999年11月,______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

27、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宣告了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____爆炸成功。

28、___________年5月,黄埔军校在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29、严复译述的《_____________》,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宣传维新思想;李大钊在1919年发表《_________________》,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建立了________制度,此制度在全国推广开,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我国农村迅速富裕起来了。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小导游:写一段关于商务印书馆的解说词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如果你来当商务印书馆的导游,你会对游客怎么介绍商务印书馆呢?

3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也是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1)1954年,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根本政治制度?

(2)使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列举两例在这一时期取得的工业成就。

(3)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步形成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4)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短时期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国选择并坚持了哪一发展道路?

(5)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它指的是什么?

33、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探索如何在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挫折,出现了许多的失误,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 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哪几个事件?对此,你如何评价?

【回味无穷的话语】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中国农村的改革”指的是什么?“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请问这里指的是哪里的农民?

(3)请举出一个1980年建立的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