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词语与惊慌失措意思相近的是(   )

A. 忐忑不安   B. 镇定自若   C. 安然无恙   D. 手足无措

2、下列句子关联词用错的一句是(          

A.课外书不是随意地读,而是要有选择地读。

B.空洞无物的文章,如果语言再华丽,就没有价值。

C.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

D.学校组织的“汉字书写大赛”活动,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书写能力,还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汉字的热情。

3、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没有运用对比写法的一组是( )

A.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B.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C.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D.(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大惊________   锋利________

 

5、听录音《松树的风格》,完成练习。

1.根据听到的内容完成填空。

松树,自古以来,多少人____________过它,把它作为____________品质的象征。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______

②我对松树怀有敬意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______

③要求人的甚多,给予人的甚少,这就是松树的风格。______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填入句中。 

雪中送(  ) 艰苦(  )   风雨(  )(  ) 杯水车(  ) 

任劳任(  ) 扶危(  )  百折不(  (  )汤蹈火 

写出与画线的词结构相同的词语:  

7、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我向它祝贺,同时想起了自己生活中一件情况复杂的意外事故。

复杂——满分5 manfen5.com

(2)面对困境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再灾难之中灰心丧气、自暴自弃。

灰心丧气——满分5 manfen5.com

 

 

8、按课文原文填空。

1.( )敌人来了,我们( )钻到地道里去,让他们扑个空。

2.人藏在洞里,( )不气闷,( )不嫌暗。

3.( )进了活道,敌人( )过不了关口。

4.在地道里( )有“警戒洞”,( )有“迷惑洞”。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金奖章授予——”使者清了清嗓子,大声宣布,“乌鸦!”

  乌鸦大吃一惊,抬起头来。使者已经走到他面前,把金奖章挂在了他的脖子上。乌鸦连忙说□□您大概弄错了□我既不像黄莺和百灵那样会唱歌□又不像喜鹊那样会说好听的话□也不像老鹰那样有力气□□我怎么可能得到奖章呢□□

  使者说:“没错。你看,奖章上刻着‘地球的清道夫——乌鸦’。大家知道吗?乌鸦每天把腐烂的动物尸肉、别人吃剩的残渣碎屑,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默默地捕捉害虫。他对净化自然环境、防止疾病蔓延作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

  鸟儿们不再争了。大家用敬佩的目光望着乌鸦。金光闪闪的奖章配上那身黑衣服,显得格外端庄、高雅。在大家的眼里,他一下子变得美丽起来。

1在第二自然段的“□”内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文中有两个破折号,第一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表示________________

3乌鸦还是原来的乌鸦,在大家的眼里,他一下子变得美丽起来,是因为大家重新认识了他,看到了他的________美。

4这个结局也是作者的心愿,她希望人们不要像众鸟那样________,希望像乌鸦那样默默为大家作贡献的人受到人们的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一只海鸠妈妈

坑坑洼洼的岩脊一侧栖息着成百上千只海鸠,我们蹑手蹑脚地企图靠近它们的领地,很快我们就被警惕性颇高的海鸠识破了。“呼啦啦”一声响,一大片海鸠飞了起来。

在岩石的边际有一只海鸠,它的(yuàn huì)紧张地半张着,灰褐色的眼里充满了恐慌,绷紧的身体上一对翅膀已向外张开,摆出了随时准备飞离的架势。在一只拱起的翅膀下露出了一对移动着的黑色小爪子。这只海鸠妈妈面对着两个庞然大物步步逼近它的巢穴,却依然不愿放弃自己的孩子。

我不禁产生了一种敬佩之情。我匍匐(pú fú  pǔ fú)向前,手指离它只有3英寸距离了。它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眼睛里流露出绝望的光。它扭头看向身后的悬崖,看得出内心激烈地挣扎着,因为只要轻轻一拍翅,它就会有逃生的希望。我停下来,静待着它的行动,可很快它就将头扭回,用长长尖尖的喙与我对峙。

我伸出手,一个指头、两个指头、一只手,最后我用双手慢慢捧住这个“伟大的母亲”。它那颤抖不停的身体在我轻柔的抚摸中逐渐地平息了下来。这只长期生活在海边悬岩上远离人类的鸟,此刻安详地在我手中扭着它的脑袋,放松地左右环顾着,只是它的翅膀依然紧紧地拢着,护着下面藏着的幼仔。当我和同伴准备离去时,一大群海鸠在我们头顶的上空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庆祝它们的转危为安。我默默地望着它们的身影,脑子里浮现出那只海鸠妈妈的样子。事实上,我们并没能俘获它,它已用强烈的母爱将我们俘虏了。

【1】给文中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蹑手蹑脚:_________________

对峙: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鸠妈妈为什么不离开岩石。

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鸠妈妈开始的表现是___________;当“我”靠近它时,它眼睛里流露出___________;最后当“我”抚摸它时,它__________。海鸠妈妈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练习

科学实验挽救埃菲尔铁塔

安妮

①对现在的许多人而言,埃菲尔铁塔无疑是爱与浪漫的象征。但是,它在1887年破土动之时,却因设计图纸上的钢铁结构像个庞然怪物,而遭到巴黎民众的普遍反对。他们觉得即使是商业化严重的美国,也不会建造这样一个丑陋的建筑。

②1887年情人节当天,就有300多位社会名流联名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抗议在法国首都中心地带建造像埃菲尔铁塔这样无用的怪物。这抗议队伍里有小说巨匠莫泊桑和《茶花女》的作者小仲马。法国一位数学教授甚至预计,当建230米之后(埃菲尔铁塔设计高度是300米),这个建筑就会轰然倒塌。

③这些人为什么这么厌恶铁塔呢?因为法国从18世纪以来,古典主义建筑盛行,典型代表就是卢浮宫、凡尔赛宫,这些建筑普遍应用古典柱式,内部裝饰丰富多彩。而由水泥浇铸、塔身全部是钢铁镂空结的埃菲尔铁塔昰然是现代工业社会产生的钢铁怪兽,与法国人的浪漫天性不符。

④虽然批评声不断,埃菲尔铁塔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竣工了。埃菲尔名下的工程公司支付了80%的铁塔建造费用后,作为交换,埃菲尔获得了在博览会期间和此后20年经由铁塔而获得的各项收入。20年后,埃菲尔铁塔的所有权将转交给巴黎市政府。但巴黎市政府并没有保存意愿,而是计划着届时将铁塔当作废铁一样拆掉。

⑤为了保护铁塔,埃菲尔试图找到一种方法证明铁塔具有军事战略作用。

⑥l898年,埃菲尔在铁塔的顶端安装了一根天线,并在铁塔上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无线电报实验。幸运的是,铁塔在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报方面表现得十分出色,它不仅能作为电报通信站与城外援军取得联系,还为守军提供了远达65千米的辽阔视野。1905年,法军已可以从埃菲尔铁塔向东线要塞群全天候发送电报。因此,在I90年许可期满后,铁塔被法国国防部和政府作为无线电通信的工具保夺了下来。今天,在铁塔上有超过100个广播和电视天线,每天向全世界播放新闻和电视节目。

⑦在铁塔的顶层□埃菲尔专门建了一个实验室□以供他和法国的科学家们研究天文□气象□空气动力等□1889年,埃菲尔开始安装塔顶并将其作为观测站,用于测量风速他还鼓励开展其他科学实验,包括水银气压表实验和无线传输实验。1909年,埃菲尔在铁塔的基座上安装了空气动力风洞,进行了上千次空气动力实验。这些实验为现代航空器设计、机库建造乃至弹道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⑧为了铭记那些为法国科学的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埃菲尔在铁塔的第一层走廊上上了法国72位科学家的姓氏,每个字母有半米多高。所以,在今人看来美丽的建筑,在当时可能就是一栋具有非凡价值的科学实验楼。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有删改)

【1】请在第⑦自然段方格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1887年,建造埃菲尔铁塔为什么会遭到巴黎民众的普遍反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哪一项?(   

A.法国当时盛行古典主义建筑。

B.在当时看来它是无用、丑陋的钢铁怪物。

C.埃菲尔铁塔建造在巴黎的中心,浪费土地。

D.埃菲尔铁塔钢铁镂空的建筑结构与法国人的浪漫天性不符。

【3】一直被人讨厌的埃菲尔铁塔,在1909年被保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A.埃菲尔铁塔可以进行空气动力实验。

B.埃菲尔铁塔每天向全世界播放新闻和电视节目。

C.埃菲尔铁塔为军队接收和发送无线电报,并提供视野。

D.埃菲尔铁塔第一层的走廊上刻着法国72位科学家的姓氏。

【4】关于第②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一项?(   

A.举例子

B.作比较

C.打比方

D.列数字

【5】第⑦自然段说明了埃菲尔铁塔的什么作用?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所以,在今人看来美丽的建筑,在当时,可能就是一栋具有非凡价值的科学实验楼。”这句话中的“可能”一词能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背影(节选)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 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段中“我”两次流泪的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出父亲怎样的心情? ________

3“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你是怎样理解父亲的心理的? _________

4文段中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详写、后一次略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

13、美文赏析。

青蛙和大雁

两只大雁和一只青蛙在水平如镜的湖边同住了很久,他们相亲相爱,就像一家人一样。

后来天旱,湖水干枯没水喝了。大雁想飞到有水的地方去,但舍不得把青蛙留下来。

怎么办?大雁和青蛙商量着说。

青蛙想了想说:用一根小绳子,你们衔着两头,我衔在当中,我们一起飞到有水的地方去。大雁同意了。

它们在空中飞了起来。飞过几个蒙古包的时候,有人看见了。人们惊讶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真有办法!青蛙心想,这是我想的办法。

又飞到了有很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的人看见。人们齐声赞美地喊道:大雁带着青蛙飞行,谁想出这么好的办法!青蛙更得意了,它差一点喊出来:这是我想的办法呀!

又往前飞到了有更多蒙古包的上空,更多更多的人看见了。人们赞不绝口:大雁带着青蛙飞行,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真聪明。青蛙再也憋不住了,终于张开了大嘴。

青蛙从空中掉下来,活活地摔死了。有谁知道青蛙摔死的原因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4分)

惊讶——

赞不绝口——

(2)前两次,青蛙听到人们称赞为什么不张口?第三次为什么忍不住了?(8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干枯——满分5 manfen5.com  聪明——满分5 manfen5.com  赞美——满分5 manfen5.com

(4)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下来。(8分)

 

14、阅读答题。

秋游

有一次,我在加拿大看到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去秋游。中午,当他们吃完午餐后,每个人都把吃剩的饮料罐、面包纸等一一捡起,丢进垃圾箱,无一遗漏。当他们离去后,草坪依然像没有人活动过一样。我和带队的老师交谈,赞扬他把学生教育得好。那位老师说:我们常常教育学生,来到公园,除了脚印,什么东西都不要留下;除了美景,什么东西都不要带走。我听后真诚地说:你们真是教育有方啊!

(1)写近义词:常常(   依然(   写反义词:真诚(   赞扬(  

(2)用//将这段话分为两层,并说说每层的主要意思。

(3)找出老师说的话并抄下来。这句话是老师在教育学生要(   )。

 

15、阅读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④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概括第②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④自然段划“﹏﹏﹏”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①你想节省时间有效率地学习吗?那就请你无论如何都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②“生物钟”这个谜是现代生物学中最诱人的一个课题。你倘若观察一下大自然,就能发现一切被安排得多么井井有条!每天黎明,小鸟就唱起婉转的歌,随着日落,歌声又消失;到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儿却待不住,猫头鹰也开始觅食;小小蜘蛛则是在午夜以后开始织网,到凌晨四点停止工作。看来它们的体内有着极其精确的“钟”。

③人身上有没有“生物钟”呢?回答是肯定的。例如在正常的情况下,心跳和呼吸并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每分钟心跳大约70次,呼吸20次。人的体温在清晨最低,黄昏最高。夜晚,大脑皮层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你如果马上上床睡觉很快便能入睡,第二天早上不用人叫,也会准时醒来。可是你如果强打精神,还在灯下复习功课,就会给大脑皮层带来很大负担。长此以往,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而更重要的是拧乱了身上的“钟”,还会导致大脑皮层病理性变化,诱发神经衰弱等神经官能症。再如,吃饭也是受“生物钟”控制的。有些人以为自己身体好,早吃晚吃没关系,所以不按时吃饭。岂不知,到了该吃的时候,身上的“生物钟”已把消化液准备好了,并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因此长期不正常进食,饱一顿饿一顿会得胃病。

④科学家研究认为,“生物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但“生物钟”究竟是怎样起作用的,至今还是一个未揭开的谜。你如果有志去揭开它,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在向科学进军的征途上,需要强壮的体魄,所以,你必须注意,千万不要拧乱自己身上的“钟”。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习时可以熬夜到很晚,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B. 人们上床睡觉的时候,猫头鹰开始觅食。这是动物体内存在生物钟的表现。

C. 不按时吃饭,人体的生物钟会对胃肠壁的细胞起到刺激作用。

D. 科学家认为,“生物钟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的结果。

2结合短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小英爸爸说:“我的身体非常好,可以不按时吃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期末考试快到了,小英复习很刻苦,每天都要到夜里十一二点才睡觉,请你结合短文内容给她提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

轮回

多年前,每到清晨,她要送他去幼儿园前。他总是哭着对她恳求:“妈妈,我在家听话,我不惹你生气。求你别送我去幼儿园。我想和你在一起。”急匆匆忙着要上班的她,好像没听见似的,从不理会他在说什么。

他也知道妈妈不会答应他,因而每天都是噘着嘴边哭喊着“我不要去幼儿园……”,边乖乖地跟在她身后下楼。

多年后,她年岁渐老,且患上老年痴呆症。他在为生计奔波打拼,没时间照顾她,更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待在家里。思虑再三,他想到了一个地方。

在做出抉择的前夜,望着他进进出出,欲言又止的样子,她的神志似乎清醒了许多:“儿啊,妈不惹你生气,妈不要你照顾,不要送妈去养老院,我想和你在一起……”哀求的声音像是从遥远的地方传来,变得越来越弱,最后便成了哽咽。

他沉默了又沉默,反复寻找说服她的理由。最终,俩人的身影还是出现在了市郊那座养老院里。

在办完手续,做了交接后,他对她说:“妈,我……我要走了!”

她微微点头,张着没有牙的嘴嗫嚅着:“儿啊,记住早点来接我啊……”

那一霎,他霍然记起,当年在幼儿园门口,自己也是这样含泪乞求:“妈妈,记住早点来接我啊……”此刻,泪眼婆娑的他,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1】联系上下文理解“霍然”的意思,用近义词解析。

霍然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多年前母子分别时“他”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

“她”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

②多年后母子分别时“他”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

“她”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课外阅读

简单的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可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用干柴搭起了篝火煮起鱼来,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儿力气也使完了。他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大海,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们每一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

几年后,他们盖起来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只有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能给人意味深长的启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狼吞虎咽(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

【2】作者写了两对饥饿的人,其中第一对的结局:________________;另一对的结局:_______________。作者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写这两对饥饿的人的经历。

【3】为什么这两对饥饿的人会有不同的结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以下片段节选自《西游记》。根据你对这部古典名著的了解,完成练习。

片段一:

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真是“山中无甲子,___________”。

片段二: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片段一横线上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

A.水帘洞洞天 B.世上已千年 C.寒尽不知年 D.猴子称大王

2用一个小标题概括片段二的故事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歇后语中填写《西游记》中的人物名称。

_______________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_______________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4下列对于《西游记》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是我国古典章回体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B.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共经历了八九七十二难

C.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的兵器分别是如意金箍棒、九齿钉耙、禅杖

D.《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性格是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5除节选的两个故事,请你再写出三个《西游记》中的经典故事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一些善于伪装的“白骨精”,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那一天,母亲数落了我一顿。(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中午,我干完了家务活才去上学。

改写成带的句子。

 

 

(2)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全国人民都很激动。

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意不变。

 

 

 

22、我们很快就在葡萄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找到了月亮。(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小作文

国庆就要到了,请你帮学校德育处拟一份通知,告诉各位同学:此次国庆放假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8日,10月9日返校上课,发通知的时间2020年9月30日。

要求:注意通知的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