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5月20日,吴敦义当选新任台湾中国国民党主席。 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均坚持
A.“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2、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处应填写
A.林则徐销烟
B.金田村起义
C.义和团运动
D.邓世昌殉国
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1300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4、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结论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两个凡是”
D.以阶级斗争为纲
5、1950~1951年,我国不仅同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四个亚洲民族独立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而且同瑞典、丹麦、瑞士和芬兰四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说明当时我国
A.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B.开始打破帝国主义的孤立封锁
C.外交政策已经走向成熟
D.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6、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思想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了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7、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为历史背景的电视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看电影
B.穿西装
C.下级见上级行跪拜礼
D.拍照片
8、被海外媒体誉为“自长城以来最宏伟的工程”的是( )
A. 南水北调工程 B. 京九铁路 C. 三峡水利工程 D. 青藏铁路
9、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1992年南方谈话的共同作用是( )
A.提出了改革开放
B.深化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C.完成了拨乱反正
D.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10、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③表达了农民阶级的平均主义思想
④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1、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的根本目的是
A.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B.灭亡中国
C.扩大侵略权益
D.进行资本输出
12、上海机器织布局在筹办过程中,李鸿章根据一些官绅的申请,代向清政府奏请准予“酌定十年之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此举体现了
A.近代工业化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
B.传统体制制约了中国的近代化转型
C.民族工业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制
D.清政府放弃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
13、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系列纪录片《幼童》,追忆了清政府派出第一批留学生的求学生涯。片中幼童留学的事情发生在( )
A. 鸦片战争时期 B. 洋务运动时期 C. 戊戌变法时期 D. 新文化运动时期
14、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洋务运动时期 B.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5、中国的一位科学家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专注田畴,播散智慧,收获富足。他是( )
A.钱三强
B.钱学森
C.袁隆平
D.屠呦呦
16、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7、2020年全球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一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其主要贡献是
A.克隆技术
B.链霉素
C.青霉素
D.青蒿素
18、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A. 鸦片必须严禁 B. 外交需要谋略 C. 落后就要挨打 D. 作战必须勇敢
19、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据此回答,这场运动前期和后期的中心、主力分别是
A.前期:北京、工人;后期:上海、学生 B.前期:上海、学生;后期:北京、工人
C.前期:北京、学生;后期:上海、工人 D.前期:上海、工人;后期:北京、学生
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1、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____—1895年。
22、_______年,鸦片战争爆发,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这一年爆发的推翻清王朝的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
2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实行____,自负盈亏,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获得了农业的大丰收。
24、填充表格
战争 | 条约 | 影响 |
鸦片战争 | 《南京条约》 |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北京条约》 |
|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 |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辛丑条约》 |
|
25、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
(1)孙中山建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________。
(3)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4)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的军校是________。
(5)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________。
26、198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_____,坚持改革开放。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_____,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
27、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8、甲午中日战争后签订的《______》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9、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30、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千里挺进___________,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1948年到1949年,经过___________决战,歼灭和改编 国民党军队共150多万人,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
31、写出“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及“兵谏”蒋介石的关键人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深远影响?
32、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目前这一理论体系包括哪些重要思想?请你阐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的确立过程。
33、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4、自强的中国人进行了近代化探索,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等历程……道路艰难曲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说:“其最大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材料二 如下图
(1)材料一中“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二的图片反映了这场运动想通过什么方式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材料三:“(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
(2)材料三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哪场运动的主张?主要代表人物有谁?(至少答出两个)
材料四:学者徐中约曾写到:“它结束了长达两千余年的王朝时代,中国不再隶属于任何‘天子’或任何王朝,而归属于全体民众。”
(3)材料四中的“它”指的是什么?除了材料中的功绩,“它”还有哪些重要成果?(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五: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4)为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该运动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