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保定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四一二政变 B. 九一八事变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2、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了党的奋斗目标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确立了三民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地点是在( )

A.陕西吴起镇 B.甘肃会宁地区 C.四川毛尔盖 D.山西忻口地区

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烧毁圆明园的是(       

A.八国联军

B.美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英美联军

5、林则徐曾评价他:“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他”是…( )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 洪秀全

6、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自强运动的领导者没有一个完整的建设计划,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性。”下列企业的创办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阳铁厂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

7、1962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为了

A.恢复新中国成立初期遭破坏的经济

B.开展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克服1959年—1961年经济困难局面

D.缓和“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社会混乱

8、甲午中日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主要是因为

A. 西方列强的纵容与支持

B. 清政府接受朝鲜国王派兵协助镇压国内起义的请求

C. 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D. 李鸿章未进行战争准备

9、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     

A.黄海海战

B.护国战争

C.挺进大别山

D.红军长征

10、“犹如一把钢刀,插入敌人心脏,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同时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材料描述的军事行动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南京解放

11、习近平主席评价:“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肯定了辛亥革命的重要性。下列关于辛亥革命,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的领导阶级为资产阶级

B.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推动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D.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2、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里的“中国精神”是指(     

A.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的自强精神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D.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乐观豁达的包容精神

13、下图是八年级研究小组收集到的近代中国某个政党的党员证,上面写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等字样。该实物可以作为(     

A.研究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

B.研究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

C.研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兴中会的宗旨

D.研究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同盟会的宗旨

14、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里“画了一个圈”是指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经济开发区

C.收回香港、澳门

D.开发浦东

15、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其中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哲学家是(  )

A. 苏格拉底   B. 德谟克利特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16、历史遗址、透迹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凝聚着民族的认同感。下列遗迹中能见证日军犯下大屠杀罪行的是(     

A.圆明园遗址

B.三元古届

C.旅顺万忠墓纪念馆

D.天津义和团纪念馆

17、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清政府第一次在对外战争中失败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被打破

C.中国开始遭受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18、白话文因其通俗易懂、口语化,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影响深远。新文化运动期间,提倡使用白话文(     

A.阻止了人们使用文言文

B.有利于新思想广泛传播

C.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汉字

D.确立了汉字书写的标准

19、《盛京时报》:十八日晚间,北大营一部分官兵炸毁柳条沟附近之南满铁路,因而引起中日两军之大冲突。报道反映的事件是

A.四一二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双十二事变

2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于1856年

③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④沙俄趁机占领中国东北和西北大片领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提出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

22、根据下列三幅人物图信息,进行填空。

(1)图一的人物是____,他全面筹划的变法是____

(2)图二的人物是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

(3)图三的人物是____,他发起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____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__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________

(3)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________

24、197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25、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_____所有制。

26、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27、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是____

28、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_______”的宗旨;号召“驱除跶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29、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_____)。

30、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以发展__________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期间,中国坚持自力更生,这一时期出现的优秀人物中被誉为“走在时间前面的人”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以来,伟大的中国人不断为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进行艰辛的抗争与探索,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壮烈的篇章。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为反抗外来侵略进行了哪些抗争?

(2)面对中国的落后,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请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口号。资产阶级进行制度创新,请写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3)1915 年,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救中国进行了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及一位代表人物。

(4)从中国人民抗争和探索的过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2、共同探究下列问题:有人说,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削弱了共产党,不利于革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3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时强调:长征在我们党、国家、军队发展史上具有十分伟大的意义,对中华民族历史进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3)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弘扬哪些“长征精神”?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租界是拥有行政及法律自治权的外国人居住区。它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

材料一

不平等条约

开辟租界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后十余年,上海开辟英、法、美三国租界。

《天津条约》:增开汉口、镇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战争结束之际,英国开辟了天津、镇江、汉口、九江等6个租界;法国开辟了天津、广州等2个租界;美国开辟了天津租界。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甲午中日战争后5年,德、俄、法、日等国在汉口、天津、苏州、杭州等4处共开辟8个专管租界。

(1)将材料一表格①②③处补充完整。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不平等条约和列强开辟租界的关系。

材料二 纵观(中国)各地租界拓展的全过程。在时间方面,外人拓展租界的时间跨度远远超过开辟租界的时间,几乎包括存在租界的整个历史时代。在规模方面,扩展区域的面积远远超过租界开辟时的面积,甚至大大超出全国所有租界原有面积的总和。在方式方面,其拓展的办法使人防不胜防。如:蚕食界外地区,侵占沿界公路,建立界外飞地等。

——摘编自费成康《中国租界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租界拓展的特点。

材料三

1864年,3名向法租界内中国酒馆征收新税的上海官府人员被法租界巡捕逮捕。

②反清的革命党人先后在上海租界内出版报刊、书籍等,使得革命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188410月,上海公共租界迫令上海官员将租界边缘地段的中国驻军调离。

19111010日起义爆发后,驻汉口各国领事及列强驻华公使宣布汉口租界中立。

(3)将材料三史实与以下关于租界的观点相对应。(填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不受当地政府管辖,处于列强统治之下:__________________

是先进的中国人进行革命活动的舞台:__________________

成为中国国内战争期间的“中立”地区: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时间

中国收回的租界

国内外形势

1917-1924

收回德、意、俄3国在天津、汉口两地的5个租界。

1917年,北洋军阀收回租界的机会,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1925-1927

收回一批英国租界。

19241月,实现“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将收回外国租界作为一项对外政策。

1929-1931

收回天津比利时租界,并正式收回镇江、厦门的2个英国租界。

1927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将收回外国在华租界和租借地作为对外交涉的一项重要内容。

1931-1945

收回日、法、英、意在华的全部租界。

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抗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20世纪前期中国能够收回租界的原因。(照抄材料不得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