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组词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惩处(cénɡ) 薄雾(bó)
B.奔腾(bēn) 痕迹(jī)
C.似的(shì) 严肃(sù)
D.居然(jū) 喝醉(zhuì)
2、“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句中加点字“满”的意思是( )。
A.满足
B.达到一定期限
C.全,整个
3、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组是( )
A.恢复平静 敏捷的眼睛
B.改善生活 密集的雨点
C.伟大的工程 巍峨的巨人
D.滋润万物 虚弱的身体
4、下列每小题的括号中都有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
【1】他把脸一沉,叫他过来,扭身就到炕上抓笤帚。( )
A.转身
B.回头
C.翻身
D.身体
【2】屋子里遭了劫难,连枕头都给刺刀挑破了。( )
A.打劫
B.受难
C.凌乱
D.灾祸
【3】他吃饭很爽气。( )
A.飞快
B.清爽
C.爽快
D.加快
【4】他推开那些妨碍他的手,抓住一双最得力的。( )
A.阻碍
B.不妨
C.障碍
D.拉住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霎时(shà) 谷穗(suì) 宁可 (níng) 出塞(sài)
B.惩罚(chéng) 弯曲(qǔ) 慎重(shèn) 明媚(mèi)
C.豌豆(wǎn) 揭示(jiē) 成绩(jì) 气氛(fēn)
D.骨髓(suǐ) 探索(suǒ) 拯救(zhěng) 签订(qiān)
6、下列词语中形容有时明亮,有时昏暗的是( )。
A.星群密布
B.大步流星
C.半明半昧
D.一星半点
7、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奔流不息(气息)
B.人声鼎沸(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
C.精疲力竭(尽)
D.山崩地裂(倒塌)
8、辩字组词。
洪( ) 源( ) 楚( )
哄( ) 原( ) 梦( )
涯( ) 煤( ) 遗( )
崖( ) 谋( ) 迹( )
9、课内阅读。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是苏轼在游_______时题在_______墙壁上的一首诗。
【2】本诗的诗人苏轼,字_____,号______,_____朝人,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这首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让我想起一句俗语: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麻雀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荫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在下面。
(1)老麻雀的无畏:(找两句描写老麻雀动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狗的退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
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效”的意思有①效果,功用;②仿效;③为别人或组织献出(力量和生命)。文中“有志者当效此生”中“效”字的意思是______,“有效”中“效”的意思是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比作______。
【3】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宏伟志向的原因是( )
A.大伯告诉他的。
B.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和宽广的胸怀。
C.他目睹了帝国主义者在中国横行霸道的行为,认识到只有国家振兴才能不受欺负。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中“这个问题”指的是________,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
12、阅读《罗圈腿的小猎狗》(作者:曹文轩,有改动)
①一条小猎狗,走在大街上,它为它的罗圈腿感到害羞。
②它的主人,也就是那个猎人,一共有十一条猎狗。但猎人在清点狗数时,却总是只数到十。小猎狗以为猎人没看到它,它总是挤到前面去,可是猎人把目光越过它,还是数后面十条狗。主人的忽视,很让小猎狗伤心。它决定要让自己跑得最快,终于有一天,它跑着跑着,竟然发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了。此时,它又突发奇想,要成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猎狗,尽管那十条猎狗一个劲地笑话它傻瓜。
③终于,有一天,它跳过一堵高墙,不料,高墙那面是养鸡场。当鸡的主人找到猎人时,它自然受到了惩罚。猎人罚它去看守潭底的石头,不要让石头浮上来。他带着其他十条猎狗打猎去了。当然,每次捕猎回来,它也分得一块肉。但小猎狗并不满足,看到小河,它竟然说要成为这个世界上一条跳得最远的猎狗。它开始起跑……跃起,“扑通”,掉进了河里,激起一大片水花。
④河岸上,猎狗们笑成了一团:“哇,我们看到了世界上头号大傻瓜!”小猎狗不为所动,一如既往地跳进河里。一次,正在飞跃河面的它,吓到了正准备上岸下蛋的母鸭,结果蛋全部生到了水里。
⑤放鸭的老头非常恼火,一把揪住正在往岸边游的小猎狗,将它扔在了猎人面前:“好好管教管教你们家的罗圈腿!”
⑥过了一阵子,又到了给村民狩猎表演的时刻了。猎人的另外十条猎狗皮毛光滑,神气十足,突然,一条毛发发红的公狼,愣是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满不在乎地跑掉了!
⑦众人见了,一起发出“嘘——”的声音,这太丢人了!猎人觉得颜面扫尽。
⑧这时,小猎狗突然蹿了出去,穿过狗群,直向山冈上的狼扑去。它快得像一团光,人们甚至都没看清楚它的样子,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小猎狗正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它的身边躺着那只雄壮的公狼,早已停止了呼吸。
⑨从此,猎人最喜欢的一条狗,就是小猎狗。他特地做了一个漂亮的皮圈,套在它的脖子上,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小猎狗。
⑩
【1】阅读短文,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起因 | ____ |
经过 | ____ |
结果 | ____ |
【2】文章开头和结尾,猎人对待罗圈腿小猎狗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什么?
____
【3】关于第⑦自然段猎人“颜面扫尽”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己家的小猎狗长着罗圈腿。
B.小猎狗是个傻瓜。
C.放鸭老头的责骂。
D.公狼在十条猎狗的眼皮底下跑掉了。
【4】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关于罗圈腿小猎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它盲目自大,遭受了其它猎狗的嘲笑。
B.它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变得越来越强。
C.它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最终失去了自由。
D.它为了达到目标,常常闯祸,很自私。
【5】选择“小猎狗、猎人和其他十条猎狗”中的一个角色,说说你的印象和理由。
我对( )的印象:___
理由:___
【6】联系短文的内容和你的理解,请你在第⑩自然段画横线处补写一个结尾。
13、文段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住宅”是指_________,这样说是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作者这样写既逼真贴切地描绘出了蟋蟀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鲜明的印象,又能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对蟋蟀的喜爱。
【2】填一填,体会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1)“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_____
(2)“倾斜的隧道”体现了住宅_____
(3)“总有一丛草半掩着”说明住宅______
【3】读完文段我想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表达自己对蟋蟀的敬佩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请原谅,胡蜂!
在养蜂人的营地,我曾看到过胡蜂(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马蜂)同蚂蚁一起在蜜桶里偷食蜂蜜。这个经验,导致我后来犯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
胡蜂在我的窗外筑巢期间,为了酬劳它们,我在巢下的窗台上为它们放了一只尚有余蜜的蜂蜜瓶。我是下午放上去的,但到了傍晚,也未见一只胡蜂触动蜜瓶。晩上9点,我突然发现外面蜂巢大乱,只见窗户上,瓶子里,到处都是胡蜂。可能它们天黑停止工作后部分胡蜂出来吃蜜,这些带有蜜味的胡蜂回巢后遭到了攻击。直到夜里11点,蜂巢才渐渐安静下来。我打开纱窗,将瓶子放倒,里面还有七八只胡蜂无法出来。这些满身是蜜的胡蜂,缓缓地沿窗户向上爬去,它们小心翼翼地接近蜂巢,身后的玻璃上留下了道道蜜痕。
翌日一早,胡蜂又正常地开始了它们紧张而有序的筑巢工作。一种预感,使我忽然想到楼下看看。在楼下,我找到了十余只死掉的胡蜂。由于愧怍,我没有将这件事写进《我的邻居胡蜂》里。但我当天写了日记,我在最后写道:“请原谅,胡蜂。”(有删改)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这个经验”指的是( )
A.胡蜂在蜜桶里偷食蜂蜜。
B.胡蜂晩上才会吃蜂蜜。
C.胡蜂白天的工作紧张而有序。
D.胡蜂吃完蜂蜜就会死去。
【2】“我”在窗台上放尚有余蜜的蜂蜜瓶的本意是( )
A.留下胡蜂在窗外筑巢。
B.看胡蜂会不会为抢夺蜂蜜而打架。
C.酬劳胡蜂在窗外筑巢。
D.想证实胡蜂会不会偷吃蜂蜜。
【3】“我的预感”是( )
A.胡蜂会死掉一些。
B.胡蜂会抓紧时间筑巢。
C.“我”会写日记。
D.胡蜂会不想和“我”做邻居。
【4】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观察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B.要认真观察,行事时才能遵循自然规律。
C.要会观察,才会写观察日记。
D.只有观察,才有观察成果。
【5】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实际上不了解“胡蜂”?至少列举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线句中的“可能”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她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几根细丝。(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普罗米修斯不怕困难、因禁和酷刑,一心为人类取得火种。(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改写画“______”部分,使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强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花坛里盛开着美丽的鲜花和柔嫩的小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她听到了树上小鸟的叫声和枫叶火红的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昨天傍晚刮了一夜大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门一开,跑进来了,快得像一阵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早晨,安静的树林宁静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成绩很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金鱼缸里有许许多多无数的金鱼。(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
19、表达与交流。
题目:我和别人不一样
卡耐基说过:“记住,你是世上独一无二的。”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稀世珍品,都有自己引以为豪的地方。请以“我和别人不一样”为题,通过一、两件事情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要求条理清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