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例:小马连蹦带跳地跑到妈妈面前。
(1)小马( )地说:“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我过不去。”
(2)他在田边( )地转来转去。
(3)小刚( )地跑回了家。
(4)老师( )地说:“敢于承认错误就是好孩子。”
2、本单元,作者带我们游览了很多风景名胜,结合课文填一填。
(1)安徽黄山景色秀丽神奇,那些__________有趣极了。
(2)日月潭_____________,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3)新疆葡萄沟,葡萄____________地挂在绿叶底下,______________,美丽极了。
3、读拼音,写词语。
xiǎng xiàng jiù shì zhǎn xiàn cāng máng gōng wù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fáng wū lín jū yāng miáo ài dài qíng lǎng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4、唱反调。(10 分)
深---( ) 好---( ) 苦---( ) 粗心---( ) 怀---( )
直---( )来---( )南---( )出去--( ) 开---( )
5、按要求写词语。
1.表示不同红色的词语:______ ______ ______
2.添加表示动作的词语:______围棋 ______京戏 ______故事
3.填上合适的词语: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枫叶
4.照样子写词语。
例:穷尽 山穷水尽
烟云______ 山水______
6、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名胜古
井观天 只言
语 无边无
害之马 一年一
无
无踪 半
半疑
7、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句话出自《管子》。( )
(2)课文《枫树上的喜鹊》中有这样一句:“喜鹊弟弟很快给出了答案:‘妈妈,那是太阳!太阳升上来了!’”从中可以知道文中的“我”真的听得懂喜鹊的语言。( )
(3)“团”“园”“句”这三个字的结构相同。( )
(4)“失信不立”出自《左传》,意思是:不讲信用,就难以立身立国。( )
(5)十二生肖按顺序排列分别是:鼠、牛、虎、兔、龙、马、羊、猴、鸡、狗、猪、蛇。( )
8、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三毛看着电影《苦儿流浪记》,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_______)
2.三毛骑着儿童滑板车把报纸全部卖掉了。(_______)
3.为了生存,三毛乞讨、帮人推车、卖自己、当过报童、为别人打过扇子、擦过鞋子、学过拉车、做过学徒、捡过烟蒂、跟着师傅卖艺,样样肯干。(_______)
4.在三轮车夫家,三毛睡在三轮车上。(_______)
5.为了穷得清白,三毛把衣服扔向了爷叔,决定不偷东西。(______)
9、《我是什么》一文告诉我们:“汽、云、雨、冰雹、雪”都是水变成的。( )
10、“狐假虎威”一词中,“假”是凭借的意思。( )
11、我会阅读。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路过一口水井,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伙计
请离得远一点
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龟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它再也无法爬上来了。
【1】给短文的画线部分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这篇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3】“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_______,“那儿”指________。
【4】这则寓言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用√表示)
(1)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 )
(2)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 ,是没有好结果的。 ( )
(3)水井和江河湖海不一样。 ( )
12、课外短文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有个老奶奶在米店买米。在装米的时候,米袋忽然破了。雪白的大米落在地上,老奶奶很着急。少先队员小光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不要急,我家就在对面,我去拿针线。”小光回家拿来针和线,帮老奶奶补好了米袋,又把地上的米一粒粒地拾起来,放在米袋里。
1.短文共有( )自然段。
2.第( )自然段,是写小光帮助老奶奶的。
3.老奶奶开始为什么着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最后老奶奶会对小光说些什么?把老奶奶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短文阅读。
邻 居
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
上午,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下午,鸭子请公鸡帮忙挑水,公鸡说:“我要休息,不去。”
傍晚,突然“呼啦呼啦”刮起了大风,“哗哗啦啦”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得又叫又跳。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儿,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
风停了,雨住了,屋顶修好了。
公鸡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浆(jiāng)的兔子、鸭子,公鸡脸红了。
【1】小故事有( )个自然段,并在每个自然段前写上序号。
【2】照样子写两个词语。
例:又叫又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中的表示声音的词语。
【4】公鸡脸红了,是因为(在正确答案后面打“√”)。
(1)公鸡很生气。 ( )
(2)公鸡很着急。 ( )
(3)公鸡难为情了。 ( )
【5】公鸡脸红了,想对小兔和鸭子说:“(________________) ”
14、短文阅读。
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十三亿孩子,
欢庆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国妈妈的生日。
【1】文中“美好的日子”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那一天是祖国妈妈的____________。“十三亿孩子”是指_____________。
【2】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体现国庆节时的热闹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妈妈的头发
柔和的灯光下,妈妈正在给我讲生动有趣的童话。
望着妈妈那美丽的脸庞,忽然我发现了妈妈头上银丝般的白发。一根、两根、三根……怎么数也数不清。
妈妈微笑着说:“孩子,白发的存在是因为你的长大。”
哦,我明白了,是我的长大才使妈妈有了白发。那根根白发凝聚着妈妈对我的爱。
【1】用文中的词语填空。
的灯光
的童话
的脸庞
的白发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温和—( ) 好玩—( )
漂亮—( ) 凝结—( )
【3】读完短文,我知道了,妈妈的白发里凝聚着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组词并造句。
例:看→(看见)我看见湖里有一群金鱼在游来游去。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那是一座高高的、神秘的山峰。
1.那是一条 的山路。
例:溪水很静,静得像一面镜子。
2.山很高,高得 。
18、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变一变。
例:我的好朋友是小月。 小月是我的好朋友。
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________________
2.的 太阳 刚刚 火红 升起 (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______一边_____一边_________。
4.秋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充句子)
19、听老师读词语,规范、工整地写下来。
20、看图写话。
提示: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有谁?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