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年“两会”期间,同学们看到右面的老照片,纷纷推算它拍摄的时间,准确的是( )
A.1949年 B.1950年
C.1954年 D.1960年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德国突袭波兰
D.偷袭珍珠港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汽车诞生的城市是( )
A.沈阳
B.长春
C.鞍山
D.上海
4、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
A.脱贫攻坚战
B.区域自治
C.西部大开发
D.民主改革
5、某班同学正在收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以下所收集的内容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焦裕禄——党的好干部
B.王进喜——两弹元勋
C.雷 锋——“铁人”
D.邓稼先——解放军好战士
6、“铁人精神”是一面旗帜,凝聚着工人阶级的朴素情感,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拼搏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深深感染着人们。“铁人精神”的杰出代表是( )
A.袁隆平
B.雷锋
C.焦裕禄
D.王进喜
7、“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以下哪件事与材料中的“农民造反者”有关( )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军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8、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条约是 ( )
A. 《马关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傅斯年是五四游行的总指挥,他在运动后不久说:“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因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傅斯年意在说明五四运动( )
A.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是彻底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具有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
10、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武汉会战
D.台儿庄战役
11、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2013年12月26日建成通往潮汕地区的动车线,盘活了整个广东经济。在近代,作为广东籍的著名铁路工程师修建了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他是 ( )
A. 侯德榜 B. 詹天佑 C. 严复 D. 魏源
13、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占尽,华官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力挟众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该材料表明李鸿章主张( )
A.限制民族资本
B.追随外国资本主义
C.与外国资本主义争夺市场
D.保护民族资本
14、《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洋务运动时指出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开始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这辆列车。材料主要强调了( )
A.洋务派积极引进军事技术,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B.洋务运动期间对封建制度的变革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和军事技术,从而开启近代化历程
D.洋务派的最终目的是挽救并延续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15、以下信息可以从地图中提取的有( )
①革命的对象由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②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阵地
③中国革命中心经历了由南向北的转移 ④国共矛盾始终是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温家宝总理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7、“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巨大损失,但在核技术、人造卫星等尖端科技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南京长江大桥也建成通车。这反映了( )
A.“文化大革命”未涉及科技领域
B.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努力
C.“文化大革命”只有影响到经济
D.“文化大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18、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哪一年(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8年
19、《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工具的是( )
A. 赔款白银4.5亿
B. 拆毁大沽炮台
C. 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D. 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20、“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材料证明五四运动( )
A.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一场爱国运动
C.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D.是一场科学运动
2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2、根据本单元所学知识判断历史事件。
( 1 )标志祖国大陆领土完成统一的是________________。
( 2 )提高新中国国际威望的是________________。
( 3 )为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准备条件的是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积极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探索并最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根据所学知识将内容补充完整。
1950-1952年 (1)____________的颁布,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3亿多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1953-1956年(2)_______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1956年(3)________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重要成果。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1953—1957年一五计划时期,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4)____________。
24、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________,其内容是,政治上:________;思想上:________;组织上:________。
25、文件:1947年中共颁布《_____________》。
26、(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7、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见92页
2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________________
(2)长江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________________
(3)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________________
29、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 ______ 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0、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粉碎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31、习总书记曾赞扬某位英雄模范人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这位英雄模范人物是?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3)以“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主题的会议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33、国共两党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过程。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团结合作】
(1)写出国共第一次合作取得的成就。
(2)写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3)简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大影响。
【争端再起】
(4)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目的是什么?这次谈判的结果如何?
(5)后来国民党背信弃义发动了内战,内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列举国共两党第二次分裂时期发生的重大战役两例。
【感悟历史】
(6)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4、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北京西郊,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见下图)。
(1)根据材料一,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被哪些国家洗劫一空?
材料二 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材料二中内容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材料三 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材料三是哪一次战争后中国与列强签订的条约?该条约的哪些内容反映出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上述材料揭示出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请写出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