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他的小说《蛙》中写道:“舞台上插着几十杆红旗,挂着红布白字横幅……喇叭正播放着语录歌: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这段描写表现的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场景(     

A.开国大典

B.土地改革时期

C.三大改造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

A. 选举了毛泽东为国家主席

B. 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 制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3、两弹一星代表了我国先进的科技成就,其中两弹最初是指(       )

A.原子弹和氢弹

B.核弹和导弹

C.炮弹和炸弹

D.原子弹和导弹

4、文化大革命期间最大的冤案受害者是   ( )

A. 彭德怀   B. 陶铸   C. 邓小平   D. 刘少奇

5、为了传承长征精神,著名画家沈尧伊先生以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创作以下作品。请根据长征路线为其作品排序(     

①胜利会师                                          ②四渡赤水                         ③过雪山草地               ④遵义会议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④③①

D.③④②①

6、携带4020克毒品入境的英国毒贩阿克毛.沙伊克在新疆被执行死刑,英国和中国陷入一场激烈的外交争执。有网民联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由毒品引起的‘痛苦回忆’,这指的是   (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直观反映。下图中反映的史实标志着(     

A.中央文革小组的建立

B.资本主义复辟阴谋失败

C.“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D.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8、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后

C. 新中国成立后   D. 中华民国时期

9、清代黄爵滋在呈给道光皇帝的奏折中说:“故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东、天津各海日,合之亦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上述材料主要是从哪一方面说明鸦片贸易的危害

A.白银外流威胁清政府的财政

B.造成了官员、士兵体质衰弱

C.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打破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制

10、1982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 )

A.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B.“三个代表”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科学发展观

1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梁启超认为近代历史学家与传统史学家的区别之一在于求得其(历史事实)因果关系。下列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马关条约》的签订公车上书   B. 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C. 启蒙运动洋务运动   D. 雅尔塔会议联合国建立

13、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4、下面数据是1990-2013年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人们思想的解放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娱乐活动的丰富

15、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16、2021年2月20日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北京召开。有关学者认为“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四件大事铸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其中“开天辟地”指的是

A.护国战争

B.开国大典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改革开放

17、“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18、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②它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意义

③它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④它的失败,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革命转向了改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9、近代历史上,英国屡次充当了侵华先锋的角色。以下侵略中国的战争由英国发起或参与过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说明

A.人民群众支前踊跃

B.解放军装备落后

C.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

D.解放军作战勇敢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22、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中国伟大的农业科学家()院士去世,享年91岁。他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也有重要贡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

23、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___

24、_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________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5、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阶段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______ ,最新理论成果是 ______

26、《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割让了_______岛。《马关条约》中,中国又被迫割让了______岛。

27、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所给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

(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

(4)每年9月中旬,全国城市主城区都能听到“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防空警报声。这是警告国人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8、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的终结。

29、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________一带阻击敌人,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________对外宣战。在北京,义和团围攻____________________使馆区。天津的义和团在________火车站与侵略军展开激战,并炮轰紫竹林租界。在天津保卫战中,________壮烈殉国。

义和团运动结果:1900年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________西逃,途中请求八国联军“助剿”。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自治区是_______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 _______外交政策。

(4)第一届政协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请写出其失败的标志。

(2)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什么主张?促成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七七事变后,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综上所述,谈谈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32、在中国近代史上,台湾和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回归——分离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台湾是哪一年被日本侵占去的?原因是什么?

(2)台湾又是什么时候回到祖国怀抱的?原因又是什么?

(3)今天,海峡两岸骨肉分离,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你有何感想?

33、武昌起义的主力是?推翻清王朝的事件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中农民是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开展土地改革的。土地改后,共为亿农民分得了土地,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制度被消灭了。

2据图二,到1956年底,国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

3图三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的广阔天地展开,主要内容是实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