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人

2、如表是小赵同学的学习笔记。小赵同学正在学习的主题是(     

1851-1864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清朝统治阶级

1898年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维新派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有着广泛群众规模

A.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

B.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C.民族危机的加剧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3、19世纪30、40年代,面对来自东南海上的鸦片流毒和英军入侵,皇帝何尝不严厉禁烟,何尝不决心抗英,无奈禁不成,抗不利,最终只能在无可奈何的忍痛中接受英国的城下之盟。上述材料中的“皇帝”是(       

A.宣统皇帝

B.咸丰皇帝

C.光绪皇帝

D.道光皇帝

4、《圣经》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请结合所学习历史知识选择下列图片哪一幅与这种文明有关(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

C.伯利克里

D.长城

5、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A.周恩来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6、甲午中日战争后,导致西方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天津为通商口岸

C.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的》

B. 《天津条的》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的》

8、对土地改革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 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时间是 1952年底

C. 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D. 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9、周恩来总理曾说过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是爱国运动

B.五四运动到开国大典

C.五四运动是民主革命

D.五四运动向现代转折

10、百团大战的主要作战目标是

A.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B.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

C.夺取敌人在华北的大中城市

D.将日军赶出华北

11、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使得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得以维护

D.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12、“请记住,这次事变并非偶然,也不仅仅是两个将军(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动,它是西北全体将士的请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材料中的“这次事变”指的是(       

A.满洲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皖南事变

13、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双十二事变”的主要目的是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

B.处死蒋介石

C.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

D.逼蒋联共抗日

14、“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C.争夺地盘,扩大内战

D.投靠日本

15、看下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和“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保证

B.西藏和平解放是新中国成立的政治前提

C.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16、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材料描述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7、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逐渐形成的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是( )

A.太平天国 B.红花会 C.白莲教 D.义和团

18、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维新变法

C.民主科学

D.三民主义

19、1853年至1864年,中国并存的两个政治中心是

A.北京、天津 B.北京、广州 C.天津、天京 D.北京、天京

2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有13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出席了中共“一大”

D.1941年中共中央发文规定7月1日为党的生日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1954年,召开_______后,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

22、目的:粉碎日军的“______”和封锁,振奋士气。

 

23、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1988年,建立_____经济特区。

24、_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5、列举下列历史事件:

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________

②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________

26、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_________革命。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_________的国家。③推动了国际________革命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_________

27、从1961年起,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_____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8、文学艺术的成就

(1)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的《___________》、茅盾的《___________》、曹禺的《___________》、巴金的《___________》、老舍的《___________》等。

(2)徐悲鸿创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宏篇巨作,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3)抗日救亡运动中,聂耳创作的《___________》《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其中___________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冼星海作曲的《___________》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饶的拼搏精神。世纪初,西方发明的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年拍摄的京剧《___________》,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29、“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中“先行者”是指________。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30、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历史证明,制度的僵化阻碍社会进步,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1)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 ______________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 新时期为完成祖国统一, 邓小平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

(3)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 ______________ 体制并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中国饱受列强侵略,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那么西方列强与清政府签定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被迫开放的港口有哪五个,说出其中两个。

32、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学们对相关历史很感兴趣,请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

(3)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0多年来,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召开的?会议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1980年,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经济特区?

(3)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

(4)简要说说改革开放以来,你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2020年战“疫”中,武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习近平主席考察武汉时强调,“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某历史兴趣社团对武汉近代史进行了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张之洞出任湖广总督时主持了耸动中外视听的“湖北新政”,在武汉大力推行兴实业、办教育等新政……形成蔚为壮观的十里“制造工业长廊”,……“湖北新政”造就了一支前所未有的新式军队,他还力主留学日本……到1911年止,中国共派赴日本留学的士官共九期,656人,其中湖北共有九期112人,位列全国各省之冠……这些留日士官生在日期间,受到启蒙思想洗礼,回国后则加入新军。同盟会得以轻而易举的渗透入湖北新军,传播革命主张,鼓动有志青年加入新军。……革命党的中坚,此时不再是松散的会社,变成了同盟会和他们在新军中发展的留日军官。张之洞这些做法主观为了维护清朝统治,客观上却促进了思想传播和新人才选拔。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后访问武汉见黎元洪,感叹新政有方为辛亥首义奠定了物质基础,准备了人才条件。表示:以南皮(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担任张之洞幕僚的辜鸿铭曾说:“民国成立,系孙中山和张香涛(张之洞)的合作。”

(1)近代武汉,“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勇立时代潮头,请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说出两幅图分别反映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请任选一个回答其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简要谈谈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