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初二上学期三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国民法典》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以下选项符合这个文件内容的是(     

①总统世袭制 ②国民一律平等 ③司法独立 ④国民拥有言论、出版等权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光绪帝在变法诏书中曾颁布“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中“民”是指 ( )

A.广大人民群众

B.地主阶级

C.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4、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论十大关系》的出台

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三步走”战略部署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兴中会成立以后,孙中山积极筹款、联络会党和新军,准备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1895年秋,起义尚未发动,就遭到清政府的破坏,起义失败。在这次行动中被清政府杀害的是

A. 陆皓东

B. 章炳麟

C. 邹容

D. 陈天华

7、1901年,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8、第二次鸦片战争和鸦片战争两者的相同点是

A.目的

B.时间

C.侵略国家

D.意义

9、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列对其表述有误的是(     

A.导火线是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口号是“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

C.运动中心在6月初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D.领导人为毛泽东、周恩来

10、八年抗战中,重庆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以下各项属于重庆人民对抗战贡献的是(    )

① 踊跃参军参战   ② 努力生产抗战物资   ③ 保证抗战运输 ④ 开展献金献机和慰劳活动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如果不赶快禁烟,几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了。”这是林则徐向哪一位皇帝的上书( )

A. 雍正帝   B. 光绪帝   C. 道光帝   D. 咸丰帝

 

1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下列那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A. 第一届政协会议

B. 第二届政协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大会议

D. 第二届全国人大会议

13、根据下图判断,图中所示是中国共产党哪次会议的会址?(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八七会议

14、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从中可以总结出“一五”计划取得成功的经验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积极争取外援

C.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集中力量办大事

15、中国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能独立设计制造包括中轻型坦克、火炮等在内的许多常规兵器,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武器装备体系。中国军队进入了“飞机坦克加大炮”的崭新阶段。以上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A.国防建设成就

B.外交事业发展

C.社会生活变化

D.科学技术进步

16、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视察过程中发表了一系列的重要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A.指导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C.推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政策

17、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 )

A. 鸦片战争   B. 五四运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8、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D.思想解放运动

19、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代表人物的是

A.康有为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20、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一旦进入城市,住满(   )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A.一年零一天 B.两年零一天 C.一年零两天 D.一年零三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洋务运动的中央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

 

22、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____在我国建立起来。

23、我国开始向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是________

2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战争清政府均已失败而告终,每次战败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以便获得侵略权益。其中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经济侵略方式发生改变的条约是《________》,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填条约名称)

25、发展:时间:6月初,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

26、193510月,红一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_______会师,1936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_______胜利会师。

 

27、_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_________不可战胜的神话。

28、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

29、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30、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________驾“致远”撞向“吉野”,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请举一例这条革命道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请概括“长征精神”有哪些内涵?

(3)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是深刻的,合则双赢、分则两害,是国共合作的宝贵经验。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创立的第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4)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2、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城市改革指的是什么?

3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简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改善的具体史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自强的中国人不断寻求救国之路,进行着民主革命的伟大实践。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于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材料三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材料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阅读上述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探索实践活动?该活动提出了什么口号?除李鸿章外,还有哪些代表人物?试举一例。

2)材料二表达了哪些主张?请概括两点。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探索实践?

3)材料三中的革命是指哪一重大事件?这次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革命期间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反映了近代史上哪一探索实践?,它在后期宣传的思想是?

5)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呈现出了怎样的规律?

6)纵观中国近代化历程,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