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日积月累。

(1)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3)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欲养而亲不待。

(5)穷则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则久。

(6)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2、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孰为汝乎?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国之弈者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日始出时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几副对联,分别歌咏的哪几位名人?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3)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 ,笔底波澜。

(5)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_  (5)______

4、填空。

(1)“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_______》《大学》《______》《孟子》。

(2)在中国文学史上,《_______》是一部艺术成就最高的神话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________

(3)成语“高山流水”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

5、牛顿做实验,总是不成功,后来在老师的引导下,换了一种做法,很快就成功了。他高兴的说(可引用的诗句)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练习。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注释)①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因介子推是被火烧死的,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②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③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④明朝(zhāo):明天。⑤空斋:空荡的书斋。⑥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⑦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⑧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1结合注释,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诗的前两句借___________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之情。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________,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________手法。

3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和“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都写出了寒食节禁火吃寒食的习俗。

B.《寒食》一诗借咏“寒食”写寒士的辛酸,却并不在“贫”字上大做文章,反而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自嘲,传达出一种抓住人心的悲哀。

C.《寒食寄京师诸弟》一诗中,诗的首句从远处着笔,遥想客中寒食的景色;末句从近处落想,实写故园寒食的景色。这一起一收,首尾呼应,紧扣诗题。

D.孟诗表现了诗人节日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4传统节日寄托着人们的感情,请选择一个节日,写出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并标明出处。

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词阅读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我们想要对那些为争夺父母财产而反目成仇的不孝儿女们说一句:_____(填写文中诗句)

2作者巧比妙喻,用“萁”比喻哥哥曹丕,用“豆”比喻①_____,“同根生”指②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弟之间情同手足,应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B.表达了作者对哥哥曹丕的理解与无奈。

C.表达了作者对骨肉相残的厌恶与憎恨。

8、阅读诗歌《迢迢牵牛星》,回答问题。

1既然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歌中的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的实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1】鲁滨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读完选段,我想知道的是(请提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那个星期天(节选)

那个星期天。就在那天,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那个星期天,本该是出去的,去哪儿记不得了。男孩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

【1】男孩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惊惶”的原因是___________。表现为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运用了环境描写,作用是_______

11、课内阅读。

“当然,他们有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

“一个真人?真人怎么可以当老师呢?”

“是这样的,他只不过给孩子们讲讲课,留些作业,提提问题。”

“真人可没那么聪明。”

“当然聪明啦!我爸爸就和我的机器人老师知道得一样多。”

冯琪不打算吵下去,便说:“我可不想让一个陌生人到我家里来教我功课。”

托米尖声大笑。“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冯琪。那些老师才不到你家里来上课呢。他们有一个专门的地方,所有的孩子都到那儿去上学。”

“所有的孩子都学一样的功课吗?”

“那当然,如果他们的年龄一样的话。”

“可我妈妈说,一个老师必是需要调整的,好适合他所教的每个孩子的智力。另外,对每个孩子的教法都应该是不同的。”

“他们当时刚好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这些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1】托米描述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冯琪的学校跟汤米描述的学校有什么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本文,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请写出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花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寒冷,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三年了,我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口袋里仅剩的15元钱。我索性把这15元钱再换成三罐儿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

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城市的灯火。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到了冰点,我独自面对着茫茫夜色,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你的眼睛里跑出来。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位老人。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做出什么傻事?

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着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眼前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却记得我。

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约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

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三个易拉罐儿。

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风雪愈紧了,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家乡有句老话——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1阅读短文,请为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声泪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履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说的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情感变化

①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

③起身离开,老人捡走易拉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释然

 

4文中画“__________”的句子是对老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透过这样的描写,

结合整个故事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最终释然了?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快乐阅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司空见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追根求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指________________,“!”指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发现问题”与“不断发问”的位置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说说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欣赏,回答问题。

让别人的生命更美好

①许多年前在费城,有一个名叫海蒂的小女孩。由于她,使得与她同社区的人们的生命中,发生了一些很不寻常的变化。 

②有一位当地的教士,为住在附近的孩子们开办了一个主日学校。海蒂去参加了第一次聚会,但由于房间很小,有些小孩子无法参加,怅然离去。当天晚上,海蒂伤心地上床睡觉,因为她的许多玩伴都无法参加主日学校。地方实在太小了,容不下太多的人。

③两年之后,海蒂不幸夭折。有一天,她的父亲请这教士前来,交给他一个在海蒂枕头下发现的破旧红色小钱包,里面装着海蒂平时打杂赚来的五毛七分钱,另外还有一张纸条,上面有海蒂的笔迹:“好让更多的小孩可以参加主日学校。”

④在海蒂葬礼之后的第一个礼拜天,教士把那个红色小钱包带到他的讲坛前,拿出那五毛七分钱,然后讲了海蒂如何地奉献了她的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⑤礼拜结束后,有一位来宾走上前来,表示愿意为新教堂提供一块良好的土地。他说:“只要支付五毛七分的价格,我便让教会拥有它。”当这个故事在媒体上披露之后,来自各地的支票便不断的涌入。

⑥今天,访客们对费城的圣殿浸信教堂都有深刻印象。教堂的座位可以容下3300人。而这一切都是从一个愿意帮助他们的小女孩开始的。她让这个世界变得多么不一样!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夭折: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容: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章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第④段中,牧师说海蒂“奉献了她的所有”,这个“所有”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文章第⑥段画线的句子的?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吧,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悟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划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

(2)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大约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修改病句)

_______

(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个句子采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疲劳和干渴把他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改成“被”字句

2.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改成陈述句)

3.一大滴松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

改成

4.每一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怎么会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呢?

改成肯定句

5.同学们选举他。当选少先队员。(把两个句子合并成一个句子)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我用了整整一年左右的时间读完了沈石溪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

(2)修改下联,使之与上联组成对偶句。

上联:世事如棋,让一着不会亏我

下联:心田好似大海,能够容纳百川亦可容忍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情景使我深深感动。(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春风吹绿了田野。(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大滴松脂滴下来,正好包住了一个苍蝇和一个蜘蛛。(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闰土对我说:我来教你捕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型练习。(4分)

(1)托德刻薄地说: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修改病句: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话:请以客家民居或傣族竹楼的口吻作一个自我介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