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文或课文内容填空。
(1)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___。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3、关联词练练练
1、(_______)你同意,我们(_______)按计划行事。
2、他(_______)普通的浏览,(_______)边看边思索。
3、邱少云(_____)牺牲自己,(_______)挪动一寸地方。
4、王芳爱好体育,每天早晨(_______)跑步,(_____)做操。
5、达芬奇(_______)画什么,(_______)能又准又快地画出来。
6、(_______)小兰坚持锻炼,(_______)她的身体非常健康。
4、请概述《西游记》中,你喜欢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相关的故事,和该故事中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特点。
作品名称:《西游记》 人物姓名:_____________
相关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明读到“演讲有时需要提纲挈领抓重点”这句话时,不认识“挈”这个字,就去查字典。他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知道了读音是“qiè”,“提纲挈领”中“挈”的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即可)挈qiè①用手提着:提纲〜领(喻简明扼要地把问题提示出来)。②带,领:〜眷。
6、课内阅读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吟”是_____的意思。
【2】解释下列词语。
(1)等闲:________(2)浑:__________(3)清白:________
【3】诗的前两句看似写石灰所受的磨炼,其实象征着____;后两句描写了_____的精神,表达了诗人____的决心。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7、古诗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润如酥”写出小雨润滑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湿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______;“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途_______。
【2】“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________。“千帐灯”点明了军帐______,此行队伍_____。“故园无此声”把将士的内心世界袒露无余,使__________自然酣畅地流淌出来。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于是,我不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寻找古人的青花瓷片上,而是开始自己配料,自己制作那片理想中的青花。刚开始,我感到头脑一片空白。失去了古人的花纹,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构思出更美的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突然发现以前的日子里所看到所想到的青花,这时竟然如同蝴蝶般向我纷飞而来。终于,我茅塞顿开。在这片绚烂的青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青花!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残缺的瓷瓶上贴上自己制作的青花瓷片,完全吻合!
【1】解释词语。
①茅塞顿开:________。
②迫不及待: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自己制作青花,开始时头脑________,后来发现以前的日子里所看到所想到的青花向“我”________,终于“我”________,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属于________的青花。
【3】从“我”自己制作那片理想中的青花的过程中,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⑶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精兵简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 ___________。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确的批评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采用“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用文中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用了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5】这一段话中的前四句话有两层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文后作业。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
(2)“山巅”的“巅”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
(3)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___________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
(4)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 ”是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是把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第一次到苏州
①关于心灵之乡何处,常常不敢肯定,只记得一见苏州,便宛如旧识。
②第一次到苏州,是随了父亲一道。本来以为读大学了,应该可以自己独自出这趟远门,可是终于遂了母亲的执着。父亲因为几十年前在苏州读的师范,也隐隐地有故地重游的心事,就一起上了路。
③到学校的当天我就出了一个洋相。傍晚带父亲刚踏进人声鼎沸的餐厅,我就在刚拖过的地板上重重地滑了一跤,手中的饭盒摔得老远。我连忙爬起来也不敢看看四周,只是默默地洗净了双手和碗筷,就又去打了饭和父亲一起吃起来。饭是我爱吃的米饭,菜则是一律的糖醋口味(这样的伙食我一吃就是四年)。吃饭的时候我一直低着头,偶尔抬眼看看对面静静地坐着吃饭的父亲,却是居家一样的坦然。我知道这是父亲曾经待过的苏州,又是他的儿子将要生活多年的苏州,一定是很有感触的吧!从接到来自苏州的大学录取通知,父亲竟然从来没有和我谈起过这个他一度相当熟悉的城市。这始终让我感到非常疑惑,难道父亲的记忆中,对苏州竟是没有一点儿印象了吗?
④第二天正式报到,结束后我就陪父亲往教学楼那个方向散步。从宿舍到教学楼大概有三四百米的路程,中间还有很大一片沟壑起伏的农田。巧的是靠近路边,有一个长满杂草浮萍和寥寥几株莲藕的水塘。水塘看来很少有人清理,水是那种看起来很脏的深绿,酷热中发出浓浓的臭味。那天我们路过的时候,正好有一个黝黑精瘦的中年男人,裤腿卷得老高,从池塘里担了深挖出的泥淤,赤着脚往旁边的田里去。那是真正最好的绿肥。在九月的阳光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男人额头上的褶皱和慢慢滚落的汗珠。父亲说:“苏州人这么富,到底还是苦出来的。”
⑤我知道父亲的意思。这个素不相识的农人和我家乡的爷爷辈叔叔辈一样辛劳而充实。他们将自己的大滴汗珠凝成一个个丰年,在朴实而知足的心底珍藏。这块土地的富庶与繁荣,从来就不曾少了这些史册之外的人们。我的心似乎是重重跳了一下:不看文人看农人的苏州,也正如我的家乡一样亲切友善。
⑥很快我就将这里当作了真正的家乡。原来,我与苏州,竟然是这样一见如故的。
【1】用波浪线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对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表露自己的疑惑,进而引出下文,使自己的疑惑得到解答。
B.因为已经过了很多年,所以父亲对苏州已经淡忘了。
C.从结构上看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从内容上看,父亲绝非对苏州没有印象。
【3】体现父亲对苏州有所感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对素不相识的农人的描写,展现了农人所具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格,从而揭示了苏州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我的“出洋相”与父亲吃饭的表现形成对比,反衬了父亲的坦然。(______)
(2)我吃苦耐劳的品质与苏州精神相照应,揭示了与苏州一见如故的深层原因。(______)
【6】结合选文说说父亲对我的希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类文阅读
_________
在长征路上,有一次,我不小心跌下河去。醒来时,已经躺在铺上了,同志们告诉我,毯子和被子被水冲走了。这下可糟了!这么冷的天,夜里没盖的,怎么办呢?
过了一会儿,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警卫员说:“傅医生,你跌坏了没有?主席派我来看你。”
主席怎么知道了?还派人来看我!我心里一阵热,立刻坐一起来,急忙说:“没什么,你请主席放心吧!”
警卫员又指着手里的被子说:“这是主席叫我送来的,主席说你没有被子,夜晚会着凉的。”
“被子!送给我?这哪儿行呢?长征途中每人带的东西都很少,毛主席也只有一条被子,一条毯子。现在主席把被子给了我,夜里只有一毯子,怎么能抵御严寒呢?”( )我怎么说,警卫员( )把被子盖在我身上。
我双手抚摸着柔软的被子,一股暧流从手中直传全身。这条被子是毛主席盖的,现在却盖在我身上。我越想心里越觉得温暖,就好像暖和的阳光洒在身上一样。
【1】请给短文加上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找出文中的反问句,用“ ”画出来,把它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中送炭》的“雪”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炭”指_________________,雪中送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我心里一阵热,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为什么不愿意接受毛主席派人送来的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画出描写作者心里活动的句子。
【8】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敬重卑微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①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②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③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⑤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句子改成反问句。
人人都需要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像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江南风景如画,怎么比得上我的家乡美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①美丽的大草原令人神往。(改为反问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改为“把”字句、“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妈妈对我说:“等你测试完回来,陪我去书城买些教学用书。”(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满园的柿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乐园。
1.孙悟空把妖精打死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白骨精就甘心这样让唐僧走了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觉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是吴王坚持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班长的报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们交流了意见,心情舒畅了许多。(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排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园地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长辈们的关爱和影响,爷爷、奶奶的宠爱,爸爸、妈妈的呵护,老师的教育……回想一下,哪件事令你最为感动,把这件事写下来,注意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等特点.将事情写具体、生动。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