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古诗补充完整。
1.本自同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鸣春涧中。
3.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自在娇莺恰恰啼。
5.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____。
2、看拼音,写词语
我留念童年的生活,可以在院子的zhà lán ________附近捉xī shuài__________,可以循着zhuān fèng__________逗蚂蚁,可以用竹竿吓唬在大树上qī xī________的乌鸦,还可以在pì jìng __________的院子里捉迷藏,玩够了,闹够了,就回家喝奶奶áo _______的八宝粥,那味道又甜又nì_______,可美啦!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藏戏具有鲜明的特点。藏戏的演员必须戴着________演出,表示戏中的人物身份;演出时以________作背景,以________作背景;藏戏有固定的演出程式,开场________,正戏________,结尾________;藏戏的唱腔、动作________;藏戏的演出时间________。
4、根据下列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夜晚接着做。________
②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________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_____)小城 一(_____)小刀 一(_____)玻璃
一(_____)学者 一(_____)小蝎子 一(_____)梦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首诗中“之”的意思是__________,“故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唯”的意思是___________。
【2】作者在____(月份)送别________这个老朋友。
【3】在这首诗中,____两句叙事,____两句写景,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古诗阅读。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①,他席②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②他席:别人的酒席。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他乡:________________ 那: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中华传统节日__________节的情景,请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这一天的习俗。
【3】对诗的三四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心中已经厌烦了客居南方的各种愁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怎么还要从北方飞来呢?
B.我已经厌倦了南方的人情,感到很困苦,想北归不得,鸿雁你是从北方哪里飞来的呢?
【4】诗人用鸿雁从北方飞来与自己北归不得形成强烈对比,把内心情感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5】因为一个援助项目,王小明的爸爸来到非洲工作,一到过节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念祖国和亲人,每当这时就会吟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要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昊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如果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可以折叠51次,厚度竟然可以超过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子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线”。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エ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精彩华章。
④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ロ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成不平凡。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1】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述了折叠的内涵。
【2】引用名人名言是写作表达的好方法。下面这段话最适合放在第________自然段。
正如英国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3】第④自然段中加点的字词“仅”“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自然段通过四渡赤水的例子来说明要想成功就必须走“之”字路线。
B.第③自然段通过引用名人名官和举出事例的方法未说明观点。
C.第③自然段罗・罗兰话语中“死”的意思是没有创新,缺乏新的生命活力。
D.第⑤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要表达的意思与“生于忧,死于安乐”是一致的
【5】我们如何把握好折叠的学问,让人生更加精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小能手。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仔细细地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1】“粗心的小朋友”指________。
【2】“许许多多的知识”指________。
【3】仿照例词写一写。很多很多________ ________许许多多________ ________
【4】写出反义词和同义词。
粗心——________ | 粗心——________ |
【5】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山上云雾缭绕,山风卷(juǎn juàn)着雪花迎面扑来,单薄的军衣抵挡不住风雪的吹打,脸上、身上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战士们冻得浑身哆嗦,牙齿打战,有的( )着被子,有的( )着毯子,有的( )着老羊皮,可都不顶用。越往上爬,空气越( ),人们头昏脑胀(zhǎng zhàng)、呼吸困难。体弱的人,走一步站一会儿,喘一阵。这时候,谁只要停步坐下来歇歇,就会再也起不来了。因此,大家都拼尽(jìng jìn)全身力气,互相搀扶着,艰难地一步一步前进。
【1】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像被无数把尖刀割着”“浑身哆嗦”“牙齿打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头昏脑胀,呼吸困难”说明红军将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拼尽”一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从“拼尽”可以体会红军将士向_____大雪山______发出挑战,前进的道路_________但不可阻挡_________。
【5】画线句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你也来请仿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真的又过来一群大雁,他们照样呼唤。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 等一等!我就来。”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
大雁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声。他们掉过头来慢慢地朝回飞,看他是不是真要跟着去。“等一等!等一等!”他一面叫着一面进行新的尝试。
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他们会伤心的。”
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等他想到应该放开雄鹅的脖子时,已经到了高空。如果他现在一松手,肯定会掉到地上摔死。要想舒服一点儿,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设法爬到鹅背上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爬了上去。然而要在翅膀中间光滑的脊背上坐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翅膀还在不停地扇动。为了不滑下来,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1】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头晕目眩: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九牛二虎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尼尔斯为何要阻止雄鹅飞走?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尔斯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父爱陷阱
(1)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出乎意料 突如其来) 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 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2)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3)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缘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 救助)。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4)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5)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想象。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6)他立刻变得(警觉 警惕)起来, 掏出那把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7)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8)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 )他能坚持住,不久( )可以爬出陷阱。
(9)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光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10)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 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乱作一团 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11)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12)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 对不起 他说 你知道 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 而你 竟然就一直守在并口看着我痛苦
(13)父亲说: “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 )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 )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14)他的双眼湿润了, 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在第(12)自然段空白的地方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文中第(9)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全文写了男孩掉进陷阱、 、 、成功自救的经过。爬出陷阱后,对待父亲的情感和态度经历了从 到 的变化。
【6】画出与第(⑤)自然段画线句子相呼应的-句话。
【7】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句的表达效果。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文以“父爱陷阱”为题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门边有个位置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在生活中努力着,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罢了。”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弄了好长时间。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吗?不是说心中坦然就是最大的欣慰吗?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留个位置。”
【1】读文章,把下面图示补充完整。
图示上方一行所填的都是 ,图示下方一行所填的都是 。
【2】“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照不宣。”句中“心照不宣”的意思是_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感情。
A.直接抒情
B.间接抒情
C.借物抒情
D.借景抒情
【4】文中许多地方写到“我”给送水师傅“留位置”。从“送水师傅到家时让他穿拖鞋;________;________”等地方看出。生活中,你有给别人留过“位置”吗?请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
【5】六年的学习时光,与许多心仪的书籍不期而遇。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_______(书名),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书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15、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第三人称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①居里夫人的报告使全场的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改为“被”字句)
______
②我对老师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肯定句)
______
③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些道理。(缩句)
______
④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
⑤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修改病句)
______
17、还有谁比我更了解他呢?(改为陈述句,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把”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六年的小学生涯马上要画上句号了。在这即将分别的时刻,你是不是有千言万语想对老师和同学们说呢?请借此机会,把你的心里话写出来吧!题目自拟。
要求:语句流畅,书写工整,写出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