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默写古诗句、贤文名句。

(1)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韩翊)

(2)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李贺)

(3)_________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4)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__________。(《学弈》)

(5)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___________,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6)____________,一字值千金。《增广贤文》)

(7)行道迟迟,___________。我心伤悲,___________!(《采薇》)

2、组词。

烫(     揣(     盂(   谓(     ā  

荡(     喘(     盆(   渭(   ē  

3、仿照例子写出词语。

例:(安全)(危险)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A.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______

B.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_______

C.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呀?走吧......______

D.我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______

5、看拼音写字词。

(1)我们的汽车一直在jiā sù_____,我和弟弟wéi kǒng_______错过沿途的景色,都不肯在车上睡一小会儿。放眼望去,草原上一片碧绿,却没有让人感到dān diào_____

(2)华罗gēng______jiào shòu______不断地钻研与探索,通过自己qiè ér bù shě______的努力,在数学lǐng yù_____取得了辉煌成就。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古诗,完成练习。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中,对“一程”的两次运用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词韵律之优美。

B.走了一路,很累。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知道的表达作者思乡情感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青海:湖名,在今青海省。雪山:指祁连山。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方盘城。楼兰:汉时西域诸国之一,故址在今新疆罗布泊附近。

1一、二句写景对表现戍边将士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黄沙百战穿金甲”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乐园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③时。

(注释)①刘景文:北宋时人。苏轼看重刘景文,称他为“慷慨奇士”,与他交谊颇深。②擎(qíng)雨盖:指荷叶。③橙黄橘绿:橙子黄了,橘子绿了。

1解释加点的词,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尽:____   犹有:_____

诗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前两句描写了哪几种景物?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菊“犹有傲霜枝”的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1“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身处艰难的环境,还能想到“值得宽慰的东西”,前后对比,从中能够感受到鲁滨逊___________的品质。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重点段落品析

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儿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1父亲为什么不离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怕的一天是怎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纷乱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片段一)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老舍《北京的春节》)

(片段二)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冰心《童年的春节》)

1片段一和片段二都是围绕过年“_______”这个词来写的。读着片段一里画线的句子,不禁让我们想起《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两个片段的描写,你觉得下列对联中,最适合贴在图中大门两侧的一项是(   )

A.上联:十年风雨同舟济   下联:百岁贺宴满堂欢

B.上联:佳节清明桃李笑   下联:野田荒冢只生愁

C.上联:欢天喜地辞旧岁   下联:张灯结彩迎新春

D.上联:时逢端午思屈子   下联:每见龙舟想汨罗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仆阿三。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因为过于劳苦,年纪轻轻的背就驼了,颧骨也凸起来了。后来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就像隔着雾似的。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她说:“周先生病得那么厉害,还经常写文章到深夜。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可是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接连不断——__________

反义词:模模糊糊——__________

2选文借阿三的话来描写鲁迅先生,这种描写属于_____描写。

3用“——”画出文中的中心句。

4说一说中心句在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

5这两段选文表达了鲁迅先生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

13、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长沙逝世。袁隆平曾说过,他一直以来有两个梦想要实现: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两个梦想促使他不能也不想停下来。

《中国工程院院刊》的研究指出,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超级杂交稻的推广面积目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以上,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超级稻的国家。

【材料二】吴孟超:

2021年5月22日,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的中国科学院吴孟超院士于上海逝世。从医70余载,吴院士完成了1.6万余台肝脏手术,自主创新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救治2万多名患者,把中国的肝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每一个数字,都令人惊叹不已。手中握刀,游刃肝胆,精准无误;满腔热忱,守望初心,矢志不渝。这是医者仁心,也是一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挚爱守护。

【材料三】夜空中最亮的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只有尊重知识、崇尚科学才能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科学家只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才能服务人民、献身祖国,引领科技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仰望星空,宇宙中有两颗小行星,一颗是编号为8117的“袁隆平星”,一颗是编号为17606的“吴孟超星”一两位科学家对人民对人类的贡献将永远为世人所铭记。

【1】根据内容,作出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想要了解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时间和这些年他发表了多少篇和水稻相关的论文,只需要读【材料一】中的(图1)。( )

(2)1997年,“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计划”启动。截至2020年,中国育成各类型杂交水稻品种超过7000个,第二代杂交水稻平均亩产突破2000千克。 ( )

(3)历经50多年的创新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大面积成功应用超级稻的国家。( )

(4)从医70余载,吴孟超院士自主创新了30多项重大医学成果,把中国的胃癌手术成功率从不到50%提高到95%以上。( )

【2】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给材料【二】取个小标题,写在横线上。

【3】边读书边思考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请你结合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圈划划,在文中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

【4】校园杂志《领航者》要开辟“风云人物”颁奖词专栏,邀请大家推荐“心中的风云人物”,你会推荐谁呢?选择以上材料中的一位人物,填写表格。

“风云人物”颁奖词

推荐人物:___________

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5】回忆本单元课本有关内容,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科学精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缺陷者捧出的花束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到了晚年,耳朵完全聋了,他指挥着交响乐队在演奏,自己却什么也听不到。听众向他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却不知道,到了同伴向他示意的时候,他才猛然地想起向听众致意。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生理上存在严重缺陷、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人,却陆续写下了大量美妙的、家喻户晓的乐章,他为的不是自己的耳朵,他为的是广大听众的耳朵。

像这样的事,今天我们想起来仍是很感动的。在一个音乐大厅里面,美妙的音乐四溢,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甜蜜的艺术欣赏中,然而那个以全部生命活力舞动着他的仙笛般指挥棒的音乐家,却一点儿也听不到。

但是这位不幸的音乐大师,我想,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恐怕又是当时那音乐大厅里许许多多的人所没法体验的 这就是 不被缺陷和困难吓倒的那种劳动创造的快乐

这样的事情 我们现在不是也时常可以见到吗

这些年来,我们听到过多少缺陷者在学习和创造上攀上了高峰呀!

有一位从事微细雕刻的工艺师,他能够在一粒米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上十八罗汉,在一粒芝麻那样大小的物体上刻岳飞的《满江红》,这位工艺师是盲了一只眼睛的,你如果以为他是由于从事微细雕刻而盲了一只眼睛,那就大错特错了。他是青年时代右眼失明之后才从事这种微细雕刻研究的。他仅存的一只眼睛发挥的作用竟比常人的不知高了多少倍。

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他们的汗水化成了花朵上晶莹的露珠。

让我们赞美能够征服缺陷的大勇者吧!

让我们从历史上某些缺陷者所栽培出来的瑰丽的艺术鲜花中更好地体会勇敢、劳动、创造……这些词的伟大!

1给第4、5自然段补充标点符号。

2微细雕刻的工艺师向人们“捧出的艺术花束”是什么?在文中用“﹏﹏﹏”标出来。

3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他所感受到的另一种幸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这些缺陷者捧出的艺术花束往往是格外鲜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看到这些缺陷者所捧出的“美丽花束”,你想对他们说点儿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恐龙的灭绝,难道不是一个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 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2) 第二天,他把这两个日本孤女送往石家庄。改为被字句)

 

(3) 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转换句式,意思不变。)

 

 

17、按要求写句子:

1)缩句:过草地的时候,战士们随身带的干粮都快吃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我只有用劳动来解决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拟人句:高粱红了,稻子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你怎么能说这都是他的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以此时此刻教室里真安静啊!为开头写3—5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调换顺序,给下面句子换个说法(可适当增减个别字词)。

1、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练练坊

1.人们爱秋天,爱它的天高气爽,爱它的云淡风轻,爱它的瓜果飘香……(仿写)

 

2.经过百劫千难,最后的成功,属于不懈的追求者。(改为反问句)

 

3.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4.城市之间如此相像。(改写成比喻句)

 

5.天空中洒满了星星(改写成拟人句)

 

6.发生什么样的危险。诺贝尔毫不动摇研究炸药的决心。(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他想:“是的,这样的事情不能长久做下去,非停止不可。”(把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

 

8.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撕破了的湿淋淋的渔网。(缩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对我说道: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人脸上有很多皱纹。(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亲身体验,怎么能获得真实的感受不是很清楚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写句子。

理想是一块璞玉,需要你去打磨、雕琢。

理想是一粒种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要求写一处风光。

习作要求:风光包括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处家乡的风光写一篇习作,也可以记一次郊游。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