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险峻——( )  松软——( )   冰凉——( ) 机警——( )

凝聚——( )  沉睡——( )   敏捷——( ) 稠密——(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 )

2.看到名称就会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 )

3.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   )

4.为别人或事业牺牲自己。 ( )

 

3、写反义词。

黑暗________    讨厌________

4、读下面的诗句,体会品格与志向。

(1)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诗中,诗人借____(事物)来表达____________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两句诗中,诗人借____(事物)来表达____________

(3)我还读过: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中,诗人借______(事物)来表达_____________

5、走进名人名著。

(1)“王熙风”这个角色出自_________写的《_______》,因为她_________的性格所以她有个绰号叫_________

(2)请写出下列故事的主角。

负荆请罪____________ 望梅止渴___________   入木三分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擢:___________                       (2)素: ____________

(3)盈盈:___________                 (4)脉脉:_____________

【2】把诗句中的叠词画上横线。

【3】这首诗借神话传说中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妇女对丈夫的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谁?把能体现主要人物情感的诗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从诗体上看,《春夜喜雨》是一首近体诗中的______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喜”是这首诗的感情主线,全诗不着一“喜”字,字里行间却处处洋溢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之情

B.诗的前四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第五、六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展现出一幅美妙的江村夜雨图

C.诗的最后两句写雨后清晨的景色,红花带着晶莹的雨珠,鲜润浓艳,垂满枝头

D.作者描写春雨融情于景,由近及远,从夜写到晓,由写内心的感觉到写客观景物,由听觉到视觉,充满诗情画意

3这首诗以“好雨”开头,请说明作者称赞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的第二联、第三联分别从哪种感觉来写春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那个词用的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

中庭地白树_______  今夜月明人_______

2前两句诗描写出了景物_______的特点。

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诗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表现了月光的皎洁。

B.第二句诗中的“湿”字,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

C.末句中的“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感,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家乡和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按要求答题。

古代旅行

施蛰存

若是徐霞客生在今天,看到现代的交通情况,一定非常满意,一个月的旅程,一天便能走完,真是实现了费长房的缩地术。但是,我有时会怀疑,从骑马乘船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从汽车到飞机,对于一个旅行者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狄更斯小说里经常提到给驿车旅客歇夜的小客栈,他似乎很有兴趣描写这种小客栈的风光人物,害得我读了也心向往之。史蒂文生的《骑驴旅行记》,也曾经使我艳羡,很想如法炮制一回。其实,“细雨骑驴入剑门”,陆放翁在史蒂文生前七百年,早已领略到骑驴旅行的趣味,可惜他只留给我们一首小诗。《入蜀记》虽然写得不坏,终是偏于记事,极少描写。严格地说还不算记游文章。

抗战八年,给我以很好的机会,使我在大后方获得多次古代旅行的经验。骑驴下马,在云南的山陵丘壑间寻幽觅胜;乘一叶轻舟,在福建的溪洪中惊心动魄地逐流而下;穿一双软底布鞋,在浙赣两省的旧官塘大道上漫步,都是真正的旅游。我曾从广东梅县步行到江西瑞金。还有一次从宁都走到赣州。浙江省内,从龙游到寿昌,从江山到玉山。都留有我的足迹。当然都不是孤身而行,至少总有三人结伴,才不怨厌前路遥远,也有了安全的保障。江西浙江的旧路上还很好地保存着古代驿路的遗址。长亭短亭,宛然犹在。虽然已不是宿夜的地方,却还可以小坐一二十分钟,歇歇脚力。亭中,有人设摊,供应茶水。有几处还供米酒,甚至酒酿冲鸡蛋。在正午休息的地方,往往是个镇市,有二三十户人家,有一家饭店,你还可以在那里吃到时蔬野味。有些凉亭设在山上,非常合理,你走上一个大山坡,已经很累,就有一个舒服的凉亭在迎候你休息。你坐在一个大长桌边,从老妇人手里接过毛巾,擦净汗水,喝一杯茶或一碗米酒。如果需要吸烟,江西有的是好烟丝,这里也有供应,卷烟纸是奉送的。如果想吃闲食,花生米或地瓜,一般也可买到。这时候你俯瞩原野,仰接烟霞,大可以舒啸一番,然后轻快地下岭赶路。这些都还是唐宋以来的风俗制度,马可·波罗在中国旅行的情况,想必和我没有多大不同。

唐诗宋词中,有许多赠别和行旅的作品,都是以当时的交通条件为背景的。

现代人读了,总是隔一层,没有体会。即如“夜泊秦淮近酒家”,“夜半钟声到客船”这等诗句,古人读过,即有同感,因为人人都有这种生活经验;现代青年读后,便无动于衷,连想象也无从想象,因为他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这等境界。各式各样的古代旅行给我的好处,就是使我能够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这一类诗词。不论是骑马、乘船或徒步,每一次旅行都引起我一些感情。我也做过几十首诗,自己读一遍,觉得颇有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因为我的行旅之感和古人一致了。要多认识一些中国的山川林木、风土人情,乘火车、搭飞机的旅游者是收获较少的。有过一位外国人到中国来旅行,他坚持要坐火车,不要乘飞机。他说是为了多看看中国大地,我以为此人的见识是高人一等了……

【1】语言积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如法炮制: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

【2】信息提取:

(1)古代旅行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章中对古代旅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完填空。

古代旅行的主要交通方式是_______________,古代驿路遗址给作者印象最深的是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最喜欢古代旅行的原因是______(选择正确答案)

A.和同伴一起欣赏山水景物。 B. 慢慢感受途中风土人情。 C. 能体验书中的小客栈。

(2)作者去过哪些旅行地点?每个地方的特点是什么?

旅行地点

旅行方式

地方特点

云南

_____

_____

_____

乘船

_____

_____

_____

古代驿路

【3】语言品味:

(1)“他说是为了多看看中国大地,我以为此人的见识是高人一等了……”

此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此人见识高人一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言表达:

(1)“但是,我有时会怀疑,从骑马乘船到火车,从火车到汽车,从汽车到飞机,对于一个旅行者到底有什么积极意义?”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5】读“细雨骑驴入剑门”,“夜泊秦淮近酒家”,“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些诗句,你会想起哪些画面呢?试着连一连。

细雨骑驴入剑门 入夜,我将小舟泊在秦淮河畔,临近酒家。

夜泊秦淮近酒家 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

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0、祖父的园子

①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②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③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④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⑤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⑥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⑦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瓜,就结一个瓜。⑧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⑨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⑩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11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12太阳也不知道。

1在作者的心中,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等都是怎样的?它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第④⑤两句与第⑥~12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我喜爱红梅。我赞美它!

已是隆冬季节,冬姑娘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大衣。冬天的树木抖去了绿叶,缩着褐色的身子立着。当你看到那开得似火一样的红的梅花的梅树时,你有什么感想呢?我可是精神大(振  震)的。

那是一种美丽给人以力量的树。瞧,屈曲盘(旋  族)的枝干,片片鲜红的花(瓣 辫),一丛鹅黄的花蕊,组成一朵朵玲珑的梅花。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美丽的画。它迎着 的寒风,傲然怒放,它浑身充满生机,使惨白的世界也有了生气——它是一种敢于向严寒挑战的花,一种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深思和勇敢的花,一种使人肃然而起敬意的花。

看到意志坚强的梅花,你是否会想到生活中的梅花,那些身残志坚的勇士们,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了风雪、冰霜,然而它们像冬梅一样,战胜了向自己袭来的无情的风雪,昂首阔步于生活的道路上。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生活的勇士!他们那美好的心灵、顽强不(曲  屈)的性格和勇于 的精神,不正是那一朵朵充满 、芳香   的梅花吗?

我赞美红艳艳的梅花,更赞美那些生活中的梅花”——顽强不屈的勇士们。

1将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用“/”划掉。

2结合句意在文中   上填上合适的词。

3文中有两处用了破折号,请分别说明其作用。

第一处: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

4作者赞美梅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6读了本文,你认为梅花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懒老师

给我们上过课的老师可多了,但在我心目中留下美好印象的却是我们称之为懒老师的罗老师。别看他,他可讲究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身着一套整洁的西装,脚穿一双普通的皮鞋,但经常擦得铮亮,显得可精神啦!

同学们为什么称他懒老师呢?这还得从他上课说起。在一二年级时,无论是教“a o e”,还是教我们识字、写字,他都非常认真细心,生怕教漏了一点儿。可是到了三四年级后,罗老师好像换了心似的,变得让我们越来越不认识了。就拿学习一篇课文来说吧,他总是要求我们先自己预习,读课文、查字典、勾画生字新词等,上课时让我们明确应达到哪些目标,然后就让我们自己去读、去想,或者是分组讨论。而他呢?这组看一下,那组听一听,有时遇到较难的问题,也仅仅提示下了事。

至于独立阅读课文就更是我们的事了。时间长了,懒老师的外号自然就叫[来源:学。科。网Z

开了。可说来也怪,每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都在年级首位。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爸爸笑着说:孩子,你们冤枉罗老师了。你们的老师其实并不懒,他是一个勤奋好学、勇于探索的好老师。他写的教学论文经常在县级乃至省级、国家级教育刊物上发表呢!听了爸爸的话,我为错怪了罗老师而感到脸红,更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自豪!

1懒老师教一二年级时非常认真细心,文中用了无论……还是…………” 的句式,仿写一句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老师教我们到三四年级就了,他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在文中画出懒老师我们怎么做的句子。

在文中画出懒老师自己怎么做的句子。

3同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试对人懒地生草懒老 的两个字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把心中的疑惑告诉了爸爸。”“心中的疑惑是什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懒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首孝悌(tì),次见闻。意思是说,人生的第一要务是孝敬父母,然后才是增广见闻。可见,孝敬父母是比学习更重要的事。

在美国有一个人,小时候家里穷,母亲去世得早,父亲续弦,继母不疼爱他。后来,继母有了自己的儿子,对他就更加不好了。他在继母的打骂中成长,即使这样,他依然孝敬父母。在一次车祸中,父亲与弟弟身亡。继母失去了丈夫和自己的宝贝儿子,她伤心过度,疯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他生活异常艰苦,他一边工作,一边照料继母,还要带着她去看病。疯了的继母对他的打骂更加厉害,骂他对她不好,骂他不让她吃饭,骂他虐待她。旁人不理解,左右邻居、亲戚都骂他不孝。他不解释,依然带着继母看病,一看就是十年。十年以后,继母的病好了,她被儿子的行为感动得痛哭流涕。

后来,他去竞选总统,继母决定帮他拉选票。在他竞选总统的前几年里,他连连失利,继母鼓励他继续竞选。那天,在一个很关键的竞选演讲现场,继母突然又疯了,她开始打他骂他,民众哗然。他再也顾不上竞选总统的事,拉着继母要去看医生。这时,继母突然说:“我没有疯,以前的十年里我是疯了,疯了的我一直像这样骂他打他,他不仅不嫌弃我,还依然把我照顾得很好,给我看病。说着说着,继母抱着他哭了:“这就是我的儿子!”民众为他的孝心所感动,大家纷纷为他投票。继母的这一举动,使他获得了最高票数,使他坐上了总统的宝座。他就是美国的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

我们来看,“字是由一个在前面的字和一个在后面的字构成。其实才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弟子规》中说:“有余力,则学文。有余力才去做学问,可如果前面的孝悌都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去学后面的”?在古代,选皇帝的继承人时,皇帝和大臣首先考虑的是孝悌,以德为主,然后才是智商和才能。可见孝悌在一个人品德中的重要性。

现在,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都只注重能力和知识的学习。可我们忘了,孝敬父母,才是我们最该学的第一课。

1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说孝敬父母比学习更重要,只是说的角度不同。这在写法上叫做(  )

A. 详略得当   B. 首尾呼应   C. 前后矛盾

2短文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的作用是(  )

A. 写得直接、真实、亲切。

B. 好像作者面对着我们交谈一样。

C. 叙述自由灵活,不受时间限制;让读者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D.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抒情性

3短文第①段和第⑤段分别引用了《三字经》和《弟子规》的内容,其目的是(  )

A. 说明学习重于孝敬父母。

B. 说明孝敬父母重于学习。

4短文第③段中(继母)被儿子的行为感动得痛哭流涕和第④段中民众为他的孝心所感动”,两处都有感动二字。继母感动的是__________,民众感动的是__________

5短文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继母_______的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继母此时_______的心情。

14、阅读课文《凡卡》片段,完成练习。 

昨天晚上我挨了一顿毒打,因为我给他们的小崽子摇摇篮的时候,不知不jiào  jué)睡着了。老板jiū  qiū)着我的头发,把我拖到院子里,拿起皮带揍了我一顿。这个礼拜,老板娘叫我收拾一条青鱼,我从尾巴上弄起,她就捞起鱼嘴直chuō  cuō)我的脸。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吃的呢,简直没有。早晨吃一点儿面包,午饭是稀粥,晚上又是一点儿面包;至于菜啦,茶啦,只有老板自己才大吃大喝,他们叫我睡在过道里,他们的小崽子一哭,我就别想睡jiào  jué),只好摇那个摇篮。亲爱的爸爸,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不知不________jiào  jué     ________jiū  qiū)着

________chuō  cuō           ________jiào  jué

2老板和老板娘是怎样打凡卡的?从文中找出四个表示他们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凡卡向爷爷诉说自己的遭遇,概括起来是如下方面:________

4读了这段话,我们了解到老板的________,伙计的________

5画线的句子在朗读时应该用________语调和情感去读。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把句子换成另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

________

16、把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

1.妈妈严厉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对我说,星期天他要去郊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扩写下面的句子。

(1)竹楼藏在竹林中。

  

(2)土楼显示了魅力。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改句子

例:这只白鸽是爸爸拾到的。

     爸爸拾到了这只白鸽。

省力安全水壶提手是小明同学发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生活中处处充满笑声,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园……是因为玩得开心,获得成功,遇到喜事,还是因为赢得称赞?是你笑,是他笑,还是大家笑?请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