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顽强——________ 顽强——________ 宛然——________

宛如——________ 宛若——________ 宛若——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人们常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2、《将相和》一文主要写了两个人物:蔺相如、廉颇。课题中的指的是_____指的是______

  3、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同学不抓紧时间学习,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劝勉他。

4、本学期我们认识了本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_的夸父;________的狄仁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___ 国科学家_____;以及____国作家________笔下的_______的桑娜;著有_____的陆羽。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同的节日有着不同的习俗,表达着人们不同的企盼和情感。《寒食》中,“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了寒食节的京城的景色;《迢迢牵牛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诗表达出作者对牛郎织女虽相隔一水却无法交流的慨叹;《十五夜望月》中,“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中秋节时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中所选的片段写的是汤姆和________从山洞中返回家中后的情景,从中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___________的孩子。我还知道这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有______________等。

3.燕子去了,_________;杨柳枯了,_________;桃花谢了,__________。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___________?(《匆匆》)

4、   咬文嚼字,解释下列词语。

 1)白日:______    2)千里目: ______   3.穷:______

5、按要求写词语

写近义词

打搅——________     忧郁——________     捐赠——________

写反义词

蜷缩——________     精细——________     出人意料——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完成练习。

渭城朝雨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送元二使安西》是____(朝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__________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______诗。

【3】诗的前两句交代了送别的地点“_____”,送别的时间“______”,送别时的环境“________”,这样的环境烘托出与朋友之间的____________

【4】诗的后两句中,一个“_____”字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之情。

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hǔ  shù)枝梅

wéi  wèi)有暗香来

2这首诗通过赞美梅花,来表现 _____________

3从“凌寒独自开”可以看出梅花 _______________ 的品性,这种品性也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写照。

4“暗香” 喻指_____________,由此我们明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七八个/星天/ B. 两三点雨/山前

C. 旧时/茅店/社林边 D. 路转溪桥/忽见

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

B. 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

C. 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

D. 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理解

不负寸光阴(节选)

在北洋法政学堂的6年里,李大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各类书籍,时常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为了勉励自己学习,他还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意为努力、勤勉,并为自己取字“守常”。由于十分仰慕荆轲、高渐离那样的义士,李大钊还将自己的书斋取名为“筑声剑影楼”,典出战国时期荆轲和高渐离刺秦的故事。在这座书斋中,李大钊整整奋斗了6年。

1913年,李大钊从北洋法政学堂毕业,因为“仍感学识之不足,乃承友朋之助,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他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他的内心是痛苦的,因为了解历史,一方面,李大钊十分痛恨日本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另一方面,日本明治维新后,从封建社会转入了资本主义社会,逐渐成为东亚最为强大的国家,在许多的方面,中国人又不得不像向日本学习。就是在这样一种极为痛苦纠结的心理下,李大钊选择了留学日本的早稻田大学。

在出国之前,李大钊再一次游览了五峰山,他在火车上目睹一起日本驻屯军士兵枪杀5名中国警察的事件。心中悲愤交加,在《游碣石山记》中,李大钊特别写道:“彼倭奴者, 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选自《李大钊传》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1】文中提到的“挑灯夜读到深夜而不自知”让你想到的成语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李大钊在《游碣石山记》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李大钊“放弃了进入国内法政界的光明前途,毅然远走他国,寻找济世救民的良方”,从这里我们不可以看到他的(   )精神。

A.爱国精神

B.担当精神

C.舍生取义精神

D.创新精神

【4】根据书中的描写,李大钊为什么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钊”?那么,你怎么理解他为自己取字“守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自然段中李大钊内心的痛苦你能理解吗?对于他做出的选择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匆匆》,完成练习。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时候尽(jǐn  jìn)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 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挽 碗 惋)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ní  níng)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 怜怜 冷冷)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用“\”划去不正确的字词。

3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4这段最后连用____)(____)(____)(____四个动词,形象准确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朗读这段话的感情基调是____。(豪迈,坚定,感慨)。

6由于时间是这样的来去匆匆,自古有志者都很珍惜时间,请你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送给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骑鹅旅行记》片段,完成练习。

男孩子觉得他来到了冰天雪地的荒原,他心情苦恼,真想号啕大哭一场。

他肚子咕噜咕噜饿得很,已经有整整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可是到哪儿去找吃的呢?

现在刚刚是三月,地上或者树上都还没有长出一些可以吃的东西来。

唉,他到哪里去寻找食物呢?有谁会给他房子住呢?有谁会为他铺床叠被呢?有谁来让他在火炉旁边取暖呢?又有谁来保护他不受野兽伤害呢?

太阳早已隐没,湖面上吹来一股寒气,夜幕自天而降,恐惧和不安也随着黄昏悄悄地来到。大森林里开始发出淅淅沥沥的响声。

男孩子在空中遨游时的那种兴高采烈的喜悦已经消失殆尽。他惶惶不安地环视他的那些旅伴,除了他们之外他是无依无靠的了。

这时候,他看到那只大雄鹅的境况比自己还要糟糕。他一直趴在原来降落的地方,样子像是马上就要断气一样,他的颈脖无力地瘫在地上,双眼紧闭着,他的呼吸只有一丝细如游丝的气息。

“亲爱的大雄鹅,”男孩子说道,“试试看去喝喝水吧!这里离湖边只有两步路。”

可是大雄鹅一动也不动。

男孩子过去对动物都很残忍,对这只雄鹅也是如此。此时此刻他却只觉得雄鹅是他唯一的依靠,他害怕得要命,弄不好会失掉雄鹅。他赶紧动手推他、拉他,设法把他弄到水边去。雄鹅又大又重,男孩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推到水边。

雄鹅把脑袋钻进了湖里,他在泥浆里一动不动地躺了半晌,不久之后就把嘴巴伸出来,抖掉眼睛上的水珠,呼哧呼哧地呼吸起来,后来元气恢复过来了,他昂然在芦苇和蒲草之间游戈起来。

大雁们比他先到了湖面上。他们降落到地面上后,既不照料雄鹅,也不管鹅背上驮的那个人,而是扎着猛子钻进水里。他们游了泳,刷洗了羽毛,现在正在吮啜那些半腐烂的水浮莲和水草。

那只白雄鹅交上好运气,一眼瞅见了水里有条小鲈鱼。他一下子把他啄住,游到岸边,把他放在男孩子面前。

“这是送给你的,谢谢你帮我下到水里。”他说道。

在这整整一天的时间里,男孩子第一次听到亲切的话。他那么高兴,真想伸出双臂紧紧地拥抱住雄鹅的颈脖,但是他没有敢这样冒失。他也很高兴能够吃到那个礼物来解解他的饥饿,开头他觉得他一定吃不下生鱼的,可是饥饿逼得他想尝尝鲜了。

他朝身上摸了摸,看看小刀带在身边没有。幸好小刀倒是随身带着,拴在裤子的纽扣上。不用说,那把小刀也变得很小、很小了,只有火柴杆那样长短。行呀,就凭着这把小刀把鱼鳞刮干净,把内脏挖出来。不消多少时间,他就把那条鱼吃光了。

男孩子吃饱之后却不好意思起来,因为他居然能够生吞活剥地吃东西了。“唉,看样子我已经不再是个人,而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妖精啦。”他暗自思忖道。

【1】从文中找出下面意思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冰雪漫天盖地。( )

(2)心中惊慌害怕,十分不安。( )

【2】读第四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片段,你对尼尔斯的看法是否有了改变呢?请结合课文《骑鹅旅行记(节选)》,写一写,并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节选)

从此,雷棣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像许多孩子一样,雷棣原来也很淘气。上小学时,有一天他把一块西瓜皮涂了泥扔在马路上,想让过路的人不留神滑上一跤。妈妈看到了,让他写检查。雷棣写道:“我不应该把西瓜皮扔在马路上,要是把人摔坏了,就麻烦了,还得带他去医院。”妈妈一看心头火起——伤害了别人,还嫌人家麻烦自己。为此,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他一顿。现在爸爸不在了,雷棣却变得懂事了。晚上,他会悄悄为妈妈掖被角,看到妈妈不舒服,会再三叮嘱妈妈去医院。他非常关心国际政治,关注中央电视台播发的国际新闻,每当看到那些在战乱中妇女儿童受伤害的情景,情绪就十分激动。他知道爸爸是为了保护这些妇女儿童牺牲的,他知道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人民在饱受战争的苦难。他还知道,要继承爸爸的事业,必须有丰富的知识,为此他发愤读书学习。他的数学在竞赛中取得了名次,他的作文获了奖、登了报;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读了《资治通鉴》《二十四史》;他喜欢和小朋友以及来看望妈妈的叔叔阿姨谈论国际大事,从辛普森案件到美国法律,从各国国旗到各国元首,他都了如指掌。爸爸精通四种外语,所以能胜任联合国复杂的维和工作,这给雷棣极深的印象。他从小就喜欢学习英语,爸爸牺牲以后,就更加努力,初二时,英语已达到大学二年级的水平。

1这一段围绕雷棣叙述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雷棣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呢?请你在文中找一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是雷棣自强不息的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对这位自强不息的孩子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现代文阅读

意外

虽说二人世界的生活非常甜美,但将要到期的购房债务困扰着他们。昨晚,他们又为此吵了一架。但在餐桌上,塔玛拉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边吃边和丈夫商量:“威廉,我开车去一趟丹佛,找银行谈一次。如银行能同意我们分期付款,我们那笔债不难偿清,咱们也不必为此吵架了。”

汽车在一条僻静的大道上行驶,突然,塔玛拉看到路边躺着一个人。救人要紧!她赶紧停车。

那人在痛苦呻吟,就在塔玛拉伸手的一刹那,那人跃起,用手枪顶着塔玛拉:“别出声!我叫佐林,是个讨人喜欢的人。快,开车!”

塔玛拉心中一惊。清晨,电台里说有个叫佐林的杀人犯从中央监狱逃了出来。

车厢里响起轻轻的嗡嗡声。

“什么声音?”

“是无线电话。”

佐林威胁道:“快接!放老实些!”话筒中传来威廉的声音:“塔玛拉,我为昨晚吵架的事向你道歉。你现在到什么地方了?”“快到丛林古堡了。咱们的小宝贝莎丽坦乖不?你替我好好地亲一亲她!”

汽车驶到加油站。“咱们该加油了。”塔玛拉说。歹徒瞅了一眼汽油计量表:“好吧,你待在车里,闭上嘴!”

歹徒冲着加油站的管理员叫道:“把油箱加满!”塔玛拉从后视镜中看到一辆警车驶来。

两名警察把车停在路旁,一边测试胎压,一边与管理员聊天儿。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

汽车继续行驶,在路口遇上红灯,并行的车道上停满了各式轿车。这时,从左边的一辆车上走下一名男子,敲了敲塔玛拉的车窗。

“对不起,先生。”那人有礼貌地对歹徒说,“借个火,可以吗?”

歹徒正好从烟盒里取了支烟在点火,他无可奈何地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按车窗的升降钮。

就在这一刹那,那个人抓住歹徒的手腕,用枪顶住他的太阳穴:“别动,我是警察!”另一侧的车门被打开了,“别害怕,塔玛拉!”另一名警察对她说。

“谢……谢谢两位!”她噙着眼泪说。

您该谢谢您的先生。”警察说,“与您通完电话,他就意识到出事了。我们的同事在加油站认出坐在您身边的正是越狱杀人犯佐林。塔玛拉大太,顺便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抓住杀人犯佐林的赏金相当高,我想,您正需要这样一笔钱吧?”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佐林说自己是“讨人喜欢的人”是为了消除塔玛拉的紧张情绪。________

(2)塔玛拉把车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是吸引警察的注意进而抓捕佐林。________

(3)警察来到加油站测试胎压,巧遇塔玛拉和越狱犯佐林。________

(4)警察之所以决定中途停车抓捕佐林,是因为他们抓住了最佳时机。________

3文中先后出现了哪些“意外”至少简要陈述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威廉与妻子通完电话就意识到塔玛拉出事了?他会为警方提供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结合文章内容,写一篇100字以上的佩服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桃花心木

乡下老家房屋旁,有一块儿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

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它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

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

我越来越感到奇怪。

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的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

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

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

我忍不住问他:到底应该什么时间来?多久浇一次水?桃花心木为什么无缘无故会枯萎?如果你每天来浇水,桃花心木苗该不会枯萎吧?

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

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重心长的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是_________

【2】请给这篇文章分分层,并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文章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有时直接写出心理想说的话,抒发自己的情感。画出出文中这样的句子。

【4】联系生活实际,你能想到哪些“不确定”?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用加点的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走进快速办公室。(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难道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20、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 读诗回答问题。

(1)哪句诗流露出诗人对牺牲的亲人、朋友、同志的无尽深情?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句诗描绘了一幅乡村农民喜获丰收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