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铜陵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 这一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这一胜利”指的是(  

A.渡江战役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2、下列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上建立起来的是

A. 新中国成立   B. 三大改造完成   C. 土地改革完成   D. 人民公社成立

 

3、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 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 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 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4、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  

A.序幕——《马关条约》

B.发展——严复等维新派宣传变法

C.高潮——光绪宣布变法

D.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5、最能证明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证据是(       

A.历史学家的相关文章

B.当年日本随军记者的照片

C.幸存者的回忆

D.各种报刊、影视作品

6、之所以说中共八大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是因为它(     

A.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C.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D.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

7、电视剧中经常出现与史实不符的“穿帮”镜头。下列情境属于“穿帮”的是(     

A.光绪帝下诏建立京师大学堂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C.慈禧太后在听太监李莲英都《申报》

D.1912年3月,南京街头一群年轻人拿着剪刀寻找留辫子的男人

8、如图为近代某次列强侵华战争示意图。这次战争失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9、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运动中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D.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0、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A.领导虎门销烟

B.拟定《海国图志》

C.抗击沙俄入侵

D.指挥黄海海战

11、深圳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这座城市能快速崛起和我国的哪项政策有密切关系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12、这是一次胆识的较量,这是一场注定没有诚意的谈判,然而却让中国人见证了毛泽东“弥天大勇”和“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气魄,这里的“较量”和“谈判”是指1945年的(     

A.南京谈判

B.重庆谈判

C.西安谈判

D.北平谈判

13、下列哪项建设成果不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出现的

A. 宝成铁路

B. 沈阳第一机床厂

C.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D. 青藏铁路

14、下图所示的谈话内容体现了邓小平同志( )

A.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想

B.“一国两制”的构想

C.政治体制改革的构想

D.设立经济特区的构想

15、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 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C. 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6、中国同盟会领导的哪次起义,虽然失败,但使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广西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17、实行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项伟大决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开始于(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8、在中国科技文化主题展览活动中,下列能入选医疗和温饱的优秀人物是

A.屠呦呦 袁隆平

B.袁隆平 邓稼先

C.邓稼先 杨利伟

D.钱学森 邓稼先

19、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农业政策进行多次调整,其中较典型的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前者实行土地集体公有制,后者实行土地农民私有制

B.前者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后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前者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后者遵循了客观经济规律

D.前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后者有理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0、“大跃进”时所谓“放卫星”是指(   )

A.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B. 追求建设的高速度

C. 编造不切实际的粮食产量 D. 大办公共食堂,过共产主义的生活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4月,蒋介石在___________成立“国民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代表___________利益。

2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在列强的入侵下,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面表格相关内容。

战争

条约

影响

中国抗争事迹

鸦片战争

中国__②____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___③__(人物)虎门销烟

(_____④_____)

《北京条约》等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天国运动

(______⑤____)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___⑦____(人物)黄海大战与舰同沉

23、【危机·突变】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___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割让____________给英国,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②处是____

25、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以后,颁布了《__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3年,为了推翻清政府,太平天国开始进行______和西征。

26、1953年7月,_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27、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被开除出党并迫害致死。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这场内乱。

 

28、1920年夏,______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_____召开。

29、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轻工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0、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2020年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中,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在历史上也见证了无数重大事件。

(1)在中国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这里诞生了中国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请问这个官办钢铁企业名称是什么?并再写出一个中国其它地区这一时期的军事工业。

(2)这里有“首义之城”的美誉,见证了推翻清朝,实现共和的历程。请问这个“首义”是指什么起义?

(3)这里出现了武汉工人参加的中国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事件,请问该事件是什么?

(4)在这里发生了基本上消灭吴佩孚主力的战役。请问该战役是什么?

(5)在这里召开的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并随后按照会议精神他领导了武装起义。请问会议和起义各指什么?

(6)在这里发生了武汉会战,请问它在抗战中有何影响?

32、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回首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回答下列问题。

(政权巩固)

(1)“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与哪一场战争有关?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道路探索)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体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哪一成就?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民实践创新的伟大举措是什么?

(3)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了哪个反革命集团?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谁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特色中国)

(4)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以什么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座城市?

(5)香港、澳门回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哪一理论创新成果?试列举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其他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一例。

(6)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请你结合所学及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9世纪中期起,中国各个阶级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

材料一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本,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二   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站在时代前列,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武昌起义的枪声,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中华民国的成立,实现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材料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超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

(1)材料一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认为哪两种方法可以救治中国?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片一是哪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代表?这次运动中民用企业代表请举一例。

(2)图片一所反映的运动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3)图片二出现在哪场战争中?这场战争爆发于哪一年?哪次战役的失败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根据所学谈谈图片一与图片二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