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省池州市初二上学期二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共七大的内容(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B.总结抗日战争的经验并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C.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D.提出在打败日本侵略者后,要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2、首次使用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的会议是(  )

A. 七届二中全会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3、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评委会对当选人物的评语:“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这位当选者是(  )

A. 钱三强   B. 袁隆平   C. 杨利伟   D. 马寅初

 

4、邹容在一著作中写道 “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该著作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B.《革命军》

C.《猛回头》

D.《警世钟》

5、“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赋予当代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国梦而奋斗,横线上应填上(       

A.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

B.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C.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

6、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五”计划完成

我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C.中共八大召开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A.A

B.B

C.C

D.D

7、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最能体现该性质的口号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取消二十一条

D.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8、这一政策……适当地调节了根据地内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团结了各阶层,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一政策”是(     

A.耕者有其田

B.减租减息

C.打土豪.分田地

D.持久战的方针

9、下列太平天国的相关活动,能够反映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太平军进行北伐与西征

D.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10、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悉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与哪一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

A. 两弹一星 B. 宇宙飞船

C. 大庆油田   D. 863计划

 

12、历史图片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提出下图中口号的纲领性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农政全书》

13、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哪一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4、“他出生于贫穷家庭,他因用自己的身体制服井喷而家喻户晓”。他是(  )

A. 王进喜   B. 雷锋   C. 焦裕禄   D. 邓稼先

 

15、以下有关土地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 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进行

B.规定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国家土地所有制

C.我国农村彻底废除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D.1952 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

16、1945年6月11日,某次会议举行隆重的闭幕式,毛主席致闭幕词。他说:“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他在闭幕词中向全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号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二大

B.中共三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7、艾布拉姆斯指出:“历史本身并不是一系列固定不变的客观事实,而是像跟它互动的文学一样,本身是一个需要阐释的文本。”下列史实阐释恰当一项的是(     

A.辛亥革命——推动了各地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三湾改编——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七七事变——侵华日军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屠杀

D.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8、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其中作为“试验田”的是(     

A.深圳

B.海口

C.上海

D.珠海

19、如表内容说明了

1873年

上海轮船招商局开业

1876年

招商局收购美资旗昌轮船公司,原有11艘轮船增加到了29艘轮船

1877年、1883年、1889年

三次与太古、怡和两家外资巨头签订"齐价合同":中外公司在各条航线上共同议定统一的价格,确定水脚收入和货源分配方案。

A.逐步实现“求富”目标

B.中国近代实现了工业化

C.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完全能与外国企业抗衡

20、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

A. 继承与发展

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

C. 对立与统一

D. 三民主义是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升华、完善和补充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________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2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实现了这个美好愿望的时期是___________

2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4、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________

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

(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且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3)1966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装备地对地战略导弹,其主要任务是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中①地是____,为《天津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近代被迫开放的主要通商口岸》中②地是____,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

27、1900年,___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但他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927年7月,_________(人物)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28、意义:这是抗战以来中国_______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9、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离不开中国。根据提示写出中国参与的国际组织的名称。

(1)1991年我国加入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_________________

(2)2001年6月中、俄等六国在上海结成的新型区域性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3)2001年12月加入的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组织是_______________ 。

 

30、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请根据提示填写出有关教育的相应内容。

(1)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__

(2)清末状元   ________回到家乡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实业救国”道路。

(3)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__________,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的近代化既是学习西方的过程,也是探索救国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哪次运动标志近代化的开端,它主要在哪个方面学习西方?

2)谁领导的什么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制度的尝试

3)陈独秀等人掀起什么运动解放人们的思想,它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32、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   (地名)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3、写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性质和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认真阅读以下诗词,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三军过后尽开颜。

材料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材料一的诗词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这这一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一重要战役?

(3)解放军迅速取得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