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2年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
B.老二住在上海租界内
C.老三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
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
2、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中华民国十五年”转换为公元纪年应是( )
A.1925年 B.1927年 C.1924年 D.1926年
3、孙中山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此史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 )
A.原因
B.时间和地点
C.经过
D.影响
4、1919年6月5日,为了声援被捕学生,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暴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唐山、长辛店等地的工人也举行罢工。这突出地体现了五四运动具有
A.革命性
B.阶级性
C.群众性
D.彻底性
5、下图中的人物在上甘岭右翼591.9高地反击时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这位英雄人物是:
A.彭德怀
B.邱少云
C.王进喜
D.黄继光
6、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B.揭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7、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
A.世界和平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国家富强
8、1938年3月,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中国军队大败日军,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仗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武汉会战
9、“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顔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贡献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在中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C.使袁世凯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D.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1、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夜已深,人不静,家家户户闪着灯;妇女灯下做棉衣,千针万线不放松;男人碾米又磨面……天寒心里热腾腾;为打胜仗人人忙,前后拧成一股绳……”这首民谣反映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党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B.毛泽东主席的正确指挥
C.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D.战争时期解放军物质匮乏
13、抗日战争历时14年,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开启了古老中国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①武汉会战②平型关大捷③百团大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③②①④
14、“劝蒋——扣蒋——释蒋”这一过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南京解放
1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漫长的8年时间里,举国上下无论是何民族,是何立场,不论男女老少,不管身处何地,都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最终以热血和生命换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说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16、“会议总结了红四军成立以来军队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申党对红军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以上介绍的是
A.古田会议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17、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如今己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军旗升起的地方”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中共一大召开
C.黄埔军校建立 D.八一南昌起义
18、下图这幅作品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他把中国面临的严重危机,深刻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示钟的作用。这幅作品产生的背景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
B.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C.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
D.《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19、下图为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统计图,从图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高潮
B.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
C.“大跃进”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下滑
20、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时间及标志是
A. 1937年7月、七七事变
B. 1945年8月、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C.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
D. 1936年10月、三大红军主力胜利会师
21、《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________、_________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向中国索取_________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的瓜分中国狂潮。
22、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_____,支持_____。
23、孙中山的个人生平
(1)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文,号________。
(2)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他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_______”名世。
(3)孙中山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________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24、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过程:______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10月,英法联军抢劫并火烧了______。
(2)结束:
①结果: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签订了《______》
②主要内容: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______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25、_____________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26、从1961年起,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_____ 、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7、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__________》。
28、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兴衰荣辱的见证。
(1)《南京条约》割给英国的领土是______。
(2)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______。
(3)______是太平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29、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首席代表___________与中央人民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
1949年,第一届___________(全称)会议召开,通过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30、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签订中美《________》和中法《________》。
31、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哪三次分离——
32、回顾百年历史,探究国共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是什么?战争初期的主要战场在哪里?
(2)写出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的起义名称。
(3)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20世纪40年代,国共两党之间发生了哪一战争?
(5)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有何感悟?
33、中国梦
(1)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请写出中国梦是指什么?为实现中国梦,中共有哪四大战略部署
(2)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哪些努力?
34、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事业不断发展。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与对于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被安全感和互信所取代。
(1)材料一中的“这些原则”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这些原则”的影响。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
| 1960年 | 1975年 | 1985年 |
积极报道 | 0(0%) | 2(2%) | 51(14%) |
消极报道 | 323(95%) | 81(87%) | 88(24%) |
中性报道 | 16(5%) | 10(11%) | 224(62%) |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已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中国政府提出来一系列发展倡议,编织遍布全球的“朋友圈”,……携手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中国积极引导国际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合理方向发展。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期我国外交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取得许多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