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一个由十几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给思想紊乱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方向
B.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2、“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革命。”这段话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井冈山会师 B. 秋收起义
C. 长征 D. 遵义会议
3、“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由此判断,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
A.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B.扩大洋务派权力
C.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D.打击外国势力
4、习近平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到,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大力支持下,各经济特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谱写的壮丽诗篇是( )
A.牢记使命,积极进取
B.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C.勇立潮头,开拓进取
D.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5、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 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B. 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C. 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 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6、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7、1996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戚海卫战役
8、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勇敢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歼灭了无数日军,摧毁了大量的日本军用物资。……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这表明中国抗战( )
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B.是中国人民全民族坚持抗战的结果
C.是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转折
D.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9、“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实施,对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和全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材料中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一国两制”构想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五四运动带来了中国历史的新变化。“新”主要表现在
A. 是一次伟大的爱国运功 B. 学生觉醒举行抗议活动
C. 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11、近年,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标志着中国民主法治进程更进一步。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的角度看,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最重大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一五”计划的完成
C.对外开放的提出
D.三大改造的推行
12、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用身躯堵枪眼,为部队开辟通路”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发生在(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上甘岭战役
13、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当日在香港刊宪并即时生效。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有了法律保障。相对于我国内地来讲,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特别”是指
A.政治上不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B.可以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宪法
C.成为自治区,原有经济地位不变
D.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制度不变
14、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影片,他们要收集一些相关的历史素材,你建议他们去:( )
A. 大别山地区 B. 南京 C. 武汉 D. 延安
15、在那张泛黄的新闻照片中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和毛泽东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各自心爱的儿子,他们有共同的悲伤,他们也分享着共同的骄傲。这场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鸦片战争
16、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百团大战
17、毛泽东主席曾说过:“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这次“参战”胜利的意义是( )
A.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C.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下图是一幅历史漫画。它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 )
A.广州起义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19、19世纪60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经济制度
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0、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块浮雕“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 )
A.标志着中英鸦片战争的爆发
B.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D.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高举民主、科学旗帜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
(2)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的创办者 。
(3)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 。
(4)北平和平解放时国民党总军司令 。
22、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_____政策,这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3、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严守潜伏纪律,被大火吞噬的英雄是________。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火热年代,被称之为“铁人”的是_________。
24、农民阶级________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____是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__________________是一次反帝爱国运动,它抗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洋务派___________等人领导的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是中国_____________的开端;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是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底______的完成。
26、毛泽东创建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 。
27、“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______。
28、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29、中国近代历史出现了许多“第一”。
(1)孙中山创立的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_________》是中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部白话小说。
30、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___________,劝禁女子___________;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___________”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3)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
(4)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___________的特征。
31、中共“一大”召开于何时何地?中国共产党诞生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从“遵义会议”到“全国执政”前领导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说出3例)
32、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香港、澳门的回归分别在哪一年?它们的回归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3)使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的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其历史意义如何?
33、写出洋务运动的口号。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
3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李老师以此为主题,制作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开国大典——改天换地)
(1)这场隆重的庆典是因什么历史事件而举行的?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任务二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结合图文材料阐述你对彭德怀这句话的理解。
任务三 (土地改革——翻身做主)
(3)为什么说土地改革是我国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次土地改革对当时的新中国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总结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同点。
任务四(楷模彰显时代担当)
(4)根据上面图片及人物名言,结合相关史实,以“脊梁·担当”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