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语言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医院门口________欢迎各界人土光临本院!
B.图书馆内________你轻轻地来,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文明。
C.花圃里________鲜花因你的精心呵护才美丽。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摔绞 破绽 脚腕 B.枝体 喉咙 师傅
C.包袱 衔接 屏障 D.露陷 难堪 侵犯
3、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沉寂 端庄 灯塔
B.遮掩 阻挡 恢复
C.远眺 骏马 板凳
D.飞弛 辽阔 铃铛
4、读句子,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街上的人真多, 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 。 (_______________)
(2)花瓶掉落在地上,居然一点儿也没有损坏。 (_______________)
(3)为了解决眼前的难题,他费尽心思,想尽了办法 。 (_______________)
(4)总理日理万机,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 一心扑在工作上。(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写四字词语,并从中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1.含有数字的词语有:
2.以“微”字开头的词语有:
3.形容色彩品种繁多的词语有:
6、汉字真有趣,我们来猜猜字谜吧!(请把谜底写在横线上)
(1)草堆下面两只狗。______ (2)宝玉不在姑娘在。______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
心惊胆(____) 养(____)处优 (____)然起敬
一声不(____) 垂头(____)气 (____)有成竹
1.虽然高空走钢丝的不是自己,但仍觉________,替他捏一把冷汗。
2.常年________的生活,她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凉州词》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和思念家乡的情怀。
2.儿童生活丰富多彩,在古代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如《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村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体现出儿童的纯真可爱、天真烂漫。
3.《杨氏之子》一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表现了杨氏之子非常聪明,他的回答妙在由孔君平的姓想到__________,而且采用了否定的方式委婉对答。由此可见杨氏之子是个__________的孩子。
4.学习了《草船借箭》我喜欢上了罗贯中的《__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__》《三顾茅庐》这些有趣的历史故事;学习了《猴王出世》,我喜欢上了吴承恩的《__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__》《三打白骨精》这些百看不厌的故事。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戴表的人
①矿井坍塌了,出口被堵住,除了矿灯微弱的光,四周一片漆黑。
②6名矿工被困在了井下,等待人们营救。他们只有一个人戴着手表,大家要求戴手表的人来掌握时间,每小时通报一次,其他一律不许再问。
③时间被拉长了,1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样难熬。似乎过了一天的时间,这个戴表的人才低声说:“过了一个钟头了。”
④大家默默听着,不再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愁云惨雾。
⑤又过了很久很久,戴表的人用更低的声音说:“又过了一个钟头了。”
⑥每听到一次报时,大家的心里就增加一分绝望。井下的空气最多能维持三个半小时……6个人的呼吸越来越急促了,几乎奄奄一息。四周似乎越来越黑暗,时间似乎越来越缓慢,呼吸似乎越来越艰难。
⑦过了很长很长很长时间,戴表的人用微弱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又嘀咕了一句:“又过了一个钟头了……”接着。他就不发出任何声息了。
⑧矿工们几乎绝望了。生命还有半个小时了。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被堵在矿井里,还是已经到了漆黑 的地狱。
⑨就在这时。他们听到了头上传来挖掘机的声音,而且那声音端来趋清晰,很快一络光线射了进来……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⑩这时,矿难发生已经整整7个小时了。营救人员发现,6名被团矿工,竟然都活着!是这个戴表的人带领他们,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愁云惨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奄奄一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被困待救——______——______
随着故事的发展,被用矿工的心情也在发生变化:
焦虑——______——______
【3】“时间被拉长了,1分钟就像一个小时那样难熬。”为什么矿工会有这种感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戴表人的思维过程,完成表格。
面临的情况 | ______________ |
内心的想法 | ______________ |
采取的措施 | ______________ |
人物的特点 | ______________ |
【5】文中多次写到了四周的“黑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巴学园的“试胆量”游戏
①校长对大家说:“要是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哪位同学愿意当鬼呀?请举手!”于是立刻就有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
②……
③大家都很兴奋,叽叽喳喳地走出了校门。又过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轮到了小豆豆她们那个小组。同学们心里都在嘀咕:“虽然老师说过,不到九品佛寺院里鬼是不会出来的,但那鬼可千万不要在半路上出现呀……”
④她们哆哆嗦嗦地一步挨一步地走着,好不容易蹭到了能看见哼哈二将的寺院门口。尽管天上有月亮,夜幕下的寺院看上去还是一团漆黑。小豆豆在心里盘算着,那鬼保准在坟地等着呢,还是回去为妙。其他同学呢,稍有风吹草动,她们就“哎呀”一声大喊起来;脚下一踩上什么软绵绵的东西,马上就嚷:“鬼来啦!”到最后,甚至害怕得连手拉手的伙伴也怀疑着“该不是鬼吧”。“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组里不知是谁带着哭声喊道。此刻,小豆豆暗自庆幸:“ ”
⑤回到学校一看,前面的几组也都回来了,大家这才明白,因为害怕,几乎都没有到坟地去。
⑥过了一会儿,一个头上缠着白布的男孩被一位老师从门外领进来了,嘴里还“呜呜”地哭着。这个男孩是装鬼的,一直蹲在坟地里等着大家,可是等了好半天也没见一个人影,他自己却渐渐地害怕起来,终于哭着从坟地里跑出来。不多会儿,又有一个“鬼”和一个男孩哭着回来了。原来是装鬼的这个男孩看到有人走入坟地,正想跳出去叫一声:“我是鬼!”结果却刚好和跑进来的那个孩子撞了个满怀,两个人都吓了一大跳,再加上撞得很疼,就“呜呜”地哭着一起跑回来了。大家都觉得这事怪有意思的,同时又因为恐惧心理已一扫而光,便哈哈地笑了起来。就在这时,用报纸套在头上装鬼的右田同学回来了,口里还在抱怨大家:“太不像话啦!我还一直在等你们!”说完,他便咯吱咯吱地挠起了被蚊子叮得发痒的胳膊和大腿。
⑦看到这情景,不知谁说了一句:“鬼还怕蚊子咬呢!”
⑧听到这句话,大家哄地笑开了。五年级班主任丸山老师说:“好了,我干脆把剩下的‘鬼’都带回来吧!”
⑨丸山老师说着就出去了。不一会儿工夫,就把那些“鬼”全都带回来了,他们有的正惴惴不安地在路灯下东张西望,有的由于害怕已经跑回家去了。
⑩从这天夜里以后,巴学园的学生们再也不怕鬼了。因为大家都知道了:那鬼自己也吓得胆战心惊呢!
(选自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有删改)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心里算计或筹划。_______
(2)一下子扫除干净,比喻全部消除或消失。_______
【2】读第④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小豆豆会暗自庆幸什么呢?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试胆量”游戏的结果怎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你觉得采用这样的办法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的第①自然段“六七个男孩争着要当鬼”,而第⑥自然段写到了其中的一些人哭着回来的样子。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体现了装鬼的男孩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心理变化。
【5】读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想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1】在原文上标出孩子追赶猴子时的动词,并从中挑选三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选段中描写水手们的相关的语句在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选择正确的答案。
(1)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______)
①引出对孩子处境的危险的描写。
②引出对船长果断行为的描写。
③引出下文对孩子害怕心情的描写。
(2)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____)
① 水手的大叫惊动了船舱里的船长。
② 水手的大叫使孩子意识到自己出境的危险。
③水手的大叫把猴子吓跑了。
12、花脸
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亲友塞到手心里的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但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
每逢年至,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这是种纸浆轧制成的面具,用渗胶的彩粉画上唱戏的那些有名有姓、威风十足的大花脸。后边拴根橡皮条儿,往头上一套,自己俨然就变成那员虎将了。这花脸是依脸型轧的,眼睛处挖两个孔,可以从里边往外看,但鼻子和嘴的地方不通气,一戴上,好闷,还有股臭胶和纸浆的味儿;说出话来,声音变得低而粗,却有大将威壮不凡的气概,神气得很。
一年年根,舅舅带我去娘娘宫前年货集市上买花脸。过年时人都分外有劲儿,挤在人群里好费力。终于,我从挂满在一条横竿上的几十种花花绿绿的花脸中,惊喜地发现了一个。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要是把它戴在脸上,管叫别人也吓得缩脖子。我竟然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脸!”
卖花脸的小罗锅儿,举竿儿挑下这花脸给我,笑嘻嘻地说:“还是这孩儿有眼力,要做关老爷!关老爷还得拿把青龙偃月刀呢!我给您挑把顶精神的!”说着从戳在地上的一捆刀枪里,抽出一柄最漂亮的大刀给我。大红漆杆,金黄刀面,刀面上嵌着几块闪闪发光的小镜片,中间画一条碧绿的小龙,还拴一条红缨子。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得到两件宝贝,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舅舅付了钱,坐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一路引来不少人瞧我。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像在说我的光荣史。当他告诉我这把青龙偃月刀重80斤时,我简直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舅舅还教我用京剧自报家门的腔调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到家,人人见人人夸,妈妈似乎比我更高兴。连总是厉害地板着脸的爸爸也含笑称我“小关公”。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呀,哪里是小关公,我是大关公哪!
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大年初一,客人们陆陆续续来拜年,妈妈喊我去,好叫客人们见识见识我这关老爷。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儿叫道:“我——姓关,名羽,字云长。”
客人们哄堂大笑,都说:“好个关老爷,有你守家,保管大鬼小鬼进不来!”
我越发神气,大刀呼呼抡两圈,摆个张牙舞爪的架势,逗得客人们笑个不停。只要客人来,妈妈就喊我出场表演。妈妈还给我换上只有拜祖宗时才能穿的那件青缎金花的小袍子。我成了全家过年的主角。
(本文作者冯骥才,有改动)
【1】(整体感知)文章既写了“我”和花脸的故事,又写了“我”的心情,你能认真阅读全文,补充下面的表格吗?
“我”和花脸的故事 | ____ | 得到花脸 | ____ |
“我”的心情 | ____ | 高兴 | ____ |
【2】(体会感情)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根据理解填一填,选一选。
(1)这样,整个大年三十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还是妈妈在我睡着后轻轻摘下放到我枕边的。第二天醒来头件事便是马上戴上它,恢复我这“关老爷”的面貌。
从加点的部分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
(2)除上面的句子以外,短文中还有很多的语句表达出“我”对花脸的喜爱之情,下面不能比较鲜明地表达“我”对花脸喜爱的句子是(_____)
A.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B.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
C.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D.特别是那些与我一般大的男孩子们投来艳羡的目光时,我快活极了。
【3】(分析内容)联系全文思考:文中的“我”为什么这么喜欢那个花脸?
因为这个花脸好大,好特别,有股___________;因为戴上这个花脸,一路上_______。
【4】(评价人物)结合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说说文中的人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如,卖花脸的小贩:精明热情。
“我”:_________________
舅舅: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__________________
【5】(语言运用)状状同学读了这篇短文之后,想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孙悟空的“花脸”面具,请参考短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完成下面的“花脸面具制作指南”。
材料准备:硬纸板、剪刀、______________等。
制作步骤:(1)将硬纸板剪成人脸的形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方法:用橡皮筋将制作好的“花脸”面具套在头上,两眼从两个圆孔中露出来即可。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紫荆花
清晨,我推开窗户,风雨之后,清新的空气中飘溢着泥土的芳香。朦胧中,一朵红霞向眼前飞来,哦,原来是那盆心爱的紫荆花,一夜之间竞相怒放了,真有一番”夜来风雨声,花‘开’知多少”的情趣啊!
一阵清风吹来,紫荆花飘飘摇摇,犹如一位飘逸潇洒的仙子。它的根呈灰白色,就像两个半球支撑着树身。根上分出两个树杈,弯弯曲曲地向四周延伸,互相盘绕,合力向上生长着,多像蛟龙的龙须呀!
花冠是整个盆景的精华,就像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呈现在我的眼前。绿叶守红花,红花托绿叶,交相辉映。紫荆花的叶子是椭圆形的,分明的脉络勾勒出绿叶的轮廓;叶片有的向外翘,有的向内弯,有的平整,有的弯曲,形态各异。它的花朵真是别具一格,花瓣呈紫红色,由外向内卷曲,就像一个褶纹多彩的羽扇,又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铃铛,微风中送来一阵阵幽香,沁人心脾。花儿三朵一簇,五朵一堆,花竞相开放。花枝上还缀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那淡黄色的花蕊正悄悄地从花骨中钻出,花骨朵慢慢地绽开笑脸,似乎正为自己的未来而喜悦。
秋风瑟瑟,紫荆花微微颤动着,随风飞舞,投入了大地的怀抱。这一寸泥土,一方空间,就是它的栖身之地。曾几何时,它在这里扎了根,在大地的滋润下,在阳光的爱抚下成长着……它没有忘记母亲的教诲,把大自然赋予的一切又无私地奉献给了人们,让人们一起分享这金秋时节的美景。
感叹之余又多了一份惆怅,叹息它短暂的一生。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新的生命又在不断地孕育、诞生,风雨之中,一片新的红霞又向我飘来。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
望着这一切,我沉醉了,沉醉在一派迷人的秋色中……
【1】联系上下文,先解释加粗的字,再解释词语。
①竞相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紫荆花的色、形、味的句子。
色:
形:
味:
【3】读文中的句子,按要求填空。
①画横线句子中的”未来”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啊,紫荆花,你总是把美留在人间,为这充满寒意的秋天增添一线生机!”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扑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惊失色—(______) 出错—(______)
【2】先用“ ”画出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词语或句子,再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3】你能想一个救孩子的方法吗?和船长的方法比一比,你觉得谁的方法好?你觉得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选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在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上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一样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哭笑不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孩子哭笑不得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孩子走上桅杆顶端横木上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画“____”的句子可以看出孩子的处境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两处猴子十分放肆的句子。用“﹏﹏﹏”画出两处孩子感情变化的句子。
【5】回答问题: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你认为船长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一句中短暂的“四十秒钟”和后面的“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这里互相矛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儿迷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抽动了一下,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眼睑上,融化成了闪烁的泪珠……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长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有改动)
【1】“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战士们的心情十分沉重。
B.战士们没有听清军长的话。
C.军长发怒,战士们害怕。
D.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
【2】“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句中的“贴”字说明( )
A.军需处长只穿了一件衣服。
B.军需处长的衣服十分单薄。
C.军需处长的衣服很合身。
D.军需处长的身材很高大。
【3】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在文中的关系是( )
A.点明中心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D.前后照应
【4】军长向军需处长敬礼的原因是( )
A.军需处长是他的好战友。
B.军需处长的衣服很单薄。
C.军长十分敬重军需处长。
D.军需处长的身体像丰碑。
【5】第一自然段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七自然段抓住了军需处长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文章内容说说题目“丰碑”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人桥
一个初冬的夜晚,解放军某部奉命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他们经过50多公里的急行军,快要追上敌人了,却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只有10米多宽,水流很急。河里没有桥,我军过不去,连长命令三班架桥,二班负责掩护。
三班战士接到命令,立即行动。他们找不到架桥的器材,就利用仅有的两架木梯架桥,班长和战士们跳下寒冷的急流,把木梯扛在肩膀上,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一班班长看到“桥”还不稳,就说:“还缺桥腿,咱们一班来当!”战士们纷纷跳进急流。两个班的战士合在一起,有的用胳膊抬,有的用肩膀扛,一座平稳的“人桥”架成了。架桥的战士们向岸上的战士喊:“放心过吧!同志们,过吧!”
机枪连迅速踏上这座“人桥”。有的同志滑倒了,架桥的同志就用头把他顶住;有的战士踩着架桥同志的肩膀了,架桥的同志就咬紧牙顶着;有的同志滑到河里了,架桥的同志就赶紧把他扶上去。同志们浸在11月的寒流里,冻得牙齿咯咯地响,桥面渐渐低下去了。一班班长大声喊:“同志们,咬紧牙,挺起胸,保证完成任务!”有的战士唱起来:“野战军什么也不怕,艰苦和困难吓不倒咱……”大家也跟着唱起来。
进攻的部队踏着这座“人桥”,冲上对岸,消灭了敌人。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奉命:________。
迅速:________。
【2】从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摘出表示人物动作的词语。________
【3】写出文中的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为什么要“人身当桥腿,木梯当桥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从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里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为了很多人看热闹,
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捞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祖父把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里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么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下了他才吃。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 这小东西真馋 或是 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1】文中的加点字“助兴”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3】题目“从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美食”指的是______和 ______, 这两种“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
【4】读了短文,你体会到祖父对“我”怎样的感情?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
【5】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给你做过哪些美食?请你用一两句话介绍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
19、现代文阅读
____________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蔬菜、花草和树木。这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子里一片绿油油。一群小鸟停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闹起来。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长得很茁壮,绽开着一朵朵金黄色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着阵阵芳香,引来一群群蝴蝶和蜜蜂。它们翩翩起舞,纵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地里,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中伸出了一支支粉红色的小喇叭,正在为小蜜蜂吹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橘红色的果实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冲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秧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色世界。我情不自禁地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根据课文的意思从文中找出成语。
①轻盈地跳起舞来。________
②情感激动,不能自制。________
【3】短文是________结构,按照________顺序来写的。
【4】从短文中分别找出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①比喻句:________
②拟人句:________
【5】短文中的“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用的是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把它改为陈述句:________
【6】按下列分类写出小园的植物。
蔬菜:________
野花:________
果树:________
经济作物:________
20、句子乐园。
【1】曹操被周瑜的军队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
【2】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3】我们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我们要对读物进行认真的选择。(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上面每组中的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4】将句子写具体:
天空真蓝啊,蓝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改写成拟人句)
21、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_____________
(2)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_____________
(3)我读完了那本故事书。
_____________
22、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
瑞恩被人们称为“加拿大的灵魂”。人们称瑞恩为“加拿大的灵魂”。
①他被孩子们簇拥着,来到一口井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的一位朋友被瑞恩的执着感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很有意思。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赏明月,春节吃汤圆、吃团年饭、放鞭炮、看春节联欢会、得压岁钱……选一个让你最开心的节日写一写。写好以后,同学之间交换着读一读,改一改。相互分享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