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中运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D.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2、“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对这句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句话中的“沉寂”可以换成“寂寞”。
B.这个句子中的“沉寂”说明夜晚的威尼斯格外的寂静。
C.表面写“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实际上是在写周围的环境很幽静,很宜人。
D.这句话写出威尼斯的月亮与众不同,即便在晚上也不安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刚神机妙算,很早就知道老师要批评他了。
B.武松大叫:“客官,快点儿把饭菜端过来。”
C.面对老师的夸奖,他得意扬扬地说:“老师,我一定不会骄傲,以后会更加努力的。”
D.“人会是鸟?”我感到万分惊讶。
4、漫步中国古典名著长廊,品读精彩故事。
《草船借箭》是根据《三国演义》的相关情节改写的,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景阳冈》节选自《水浒传》,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猴王出世》节选自《西游记》,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红楼春趣》节选自《红楼梦》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两茎灯草》节选自《儒林外史》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5、比一比,组词。
布( ) 醒( ) 憾( ) 痛( ) 嘱( )
怖( ) 星( ) 感( ) 恸( ) 属( )
6、读拼音,写词语。
7、我是拼写小能手。
chuán shāo qiào qǐ dǎo gào yāo he shēng chù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8、看拼音,写汉字
liáng | wǔ | bì | qiú |
________国 | ________辱 | ________国 | ________犯 |
huái | gān | zéi | péi |
________南 | ________橘 | 盗________ | ________礼 |
9、阅读
军神(节选)
①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③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④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⑤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⑥“七十二刀。”
⑦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⑧“你过奖了。”
⑨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⑩“刘伯承。”
⑪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选文③—⑪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刘伯承此时会想些什么。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通过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一系列描写,能看出他对刘伯承的态度变化是( )
A.由冷漠到赞许,再到关心、敬佩、敬仰
B.由质疑到冷漠,再到温柔、体贴、敬佩
C.由敬佩到赞许,再到关心、温柔、体贴
10、望月
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江两岸芦荡
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
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
起伏着
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1】请在文中方格内加上恰当的标点
【2】按照要求填空。
①读着这段文字,我们会想到这些描写月亮、月光的词语(写出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读着这段文字,我们会想到这些与月亮、月光相关的诗句(写出1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此时的天气是______________。诸葛亮选择这样的天气“借箭”,说明他__________。
【2】曹操下令放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他非常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诸葛亮让军士“擂鼓呐喊”的原因是( )。
A.鼓舞士气,准备向曹军进攻
B.用声势震慑曹军
C.吸引曹军的注意力,既引曹军放箭,又让曹军明确射箭的方向
【5】你从诸葛亮的“笑”中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捅马蜂窝
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A、涌出 B、产生 C、出现)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有趣!当我给这个淘气的欲望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从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来,做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妹妹躲在门缝后边,眼瞧我这非凡而冒险的行动。我开始有些( )(A、迟疑 B、紧张 C、害怕),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当我的竿头触到蜂窝的一刹那,好像听到爷爷在屋.内呼叫,但我已经顾不得别的,一些受惊的马蜂轰地飞起来,我赶紧用竿头顶住蜂窝使劲摇撼两下,只听“嗵”,一个沉甸甸的东西掉下来,跟着一团黄色的飞虫腾空而起,我扔掉竿子往小门那边跑,谁料到妹妹害怕,把门在里边插上,她跑了,将我关在门外。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这复仇者不顾一死而拼死的气势使我惊呆了。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我捂着脸大叫。不知道谁开门把我拖进屋。
【1】在括号在选填恰当的词语。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心理描写的句子打上“√”
①我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
②我站在一旁,心里却( )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
③我开始有些( ),最后还是好奇战胜了胆怯。
④我抬手想挡住脸,只觉眉心像被针扎似的剧烈地一疼,挨蜇了!
【3】想一想,下列语句是怎样生动地描绘了马蜂与马蜂窝的。
我一回头,只见一只马蜂径直而凶猛地朝我扑来,好像一架燃料耗尽、决心相撞的战斗机。
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线的“那多有趣”中,“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对“我”、妹妹、马蜂分别作了哪些描写?
“我”:
妹妹:
马蜂:
【6】在众多的马蜂中,作者只重点写了其中一只,为什么?
使它们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小生灵,所以“我”就有了一种沉重的“罪孽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跳水(节选)
一艘环游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一只猴子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模仿人的动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船长的儿子才十一二岁,他也笑得很开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横木上,摘下帽子来用牙齿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气。孩子吓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
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绳子爬到第一根横木上,正要伸手去夺帽子,猴子比他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1】这三段写的是水手们逗猴子,猴子___________孩子,孩子___________猴子。
【2】文段中出现的最多的一个字是“笑”。
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至少还能写出两个关于“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圈出第3段中描写孩子动作的词语。
【4】我也能用一连串的动词写一小段话。(至少用五个动词)
___________
14、短文(一)
秦兵马俑(片段)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gān gàn)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mó mú)氛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在 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国千乘的宏伟(姿势 气势),形象在(展示 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 再)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在文中括号内正确的答案下面画上对号。(3分)
(2)片段的第一自然段中,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兵马俑特征,就是( )。为了突出这个特征,作者不仅写了所见,而且写了气相。请用横线和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这样写的好处是( )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珠,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
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
“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
“能!”她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
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
“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了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
“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
“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给短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横线处。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在第1段中,作者给树叶上的露珠赋予了人的动作。(______)
(2)“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这是太阳偏西照进了屋里。(______)
(3)“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眼里的世界纯真美好,没有受到半点污染,成人要向儿童学习”。(______)
(4)短文中加点的两字“暖”字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3】“女儿”认为自己捉住阳光的理由是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短文中的女儿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一语未了(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zēng céng)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后门进来的人是( ),她的出场先是( ),后( )。
【3】“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个片段通过 和 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 、 、 的人物形象。
17、阅读语段。
这是一只(非常 十分)漂亮又可爱的鸽子。它全身(穿着 披着)灰褐色的羽毛,嘴尖尖的,嫩黄嫩黄,上面还有一撮灰褐色的绒毛。它眼睛虽然很小,但滴溜溜地转动着,显得特别有神。鸽子翅膀上的羽毛有点(特别 特殊),灰褐色上罩着一层绿莹莹的(光泽 光芒),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一闪一闪的。这时鸽子张开了翅膀,呼扇了几下,看上去真像两把五颜六色的扇子,美丽极了。鸽子的脚是红色的,爪子尖尖的,脚踝上还套着一个塑料圈。听老师介绍说,那是脚套,是信鸽的标志。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选词填空:漂亮 美丽;特别 特殊
①望儿山有一个( )的传说。
②小姑娘的裙子好( )呀!
③张刚是一个( )听话的孩子。
④这束鲜花有着( )的意义。
(3)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把鸽子的样子写清楚的。(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
①嘴、眼、羽毛、翅膀和脚。
②羽毛、嘴、翅膀、眼和脚。
③翅膀、嘴、眼、羽毛和脚。
④羽毛、嘴、眼、翅膀和脚。
(4)这段话是围绕( )句话写的。
(5)将这段话分为两层。
(6)请选择第二层的层意。
①写鸽子的可爱。
②写鸽子的美丽。
③写鸽子的样子既美丽又可爱。
18、课外阅读。
一罐水
100多年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的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者喝水。有一小队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走了很多路,冲进一个小屋。屋里有位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上尉命令:“搜!”士兵们到处乱翻,找到一罐水,一拥而上,争夺水罐。上尉命令他们放下。走过去,看了看满罐的清水,觉得喉咙像火烧似的,恨不得捧起来喝个精光。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倒了一杯,递给妇女说:“请你先喝!”妇女接过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把水喝光了。维龙又倒了杯水递给女孩:“你也喝一点!”母亲缓缓接过杯子,亲亲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喝吧!”女儿也喝了半杯水。上尉见此,倒了满满一杯,一饮而尽。士兵们也都喝了。一罐水很快喝光了。他们坐下休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地而死。妇女和孩子也死了。原来妇女早已在罐中下了毒。
人们都(纪念 怀念 钦佩)这母女俩的爱国精神。西班牙解放后,大家为她们建了一座高高的纪念碑。
【1】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词语。
一拥而上:________。
一饮而尽:________。
【2】“上尉命令:‘搜!’”表现了侵略者行为________(果断 粗暴);西班牙妇女冷冷地盯着他们,说明她对侵略者的________(憎恨 冷淡)。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映了侵略者的________(狡猾 无耻)。
【3】短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
【4】在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括号里选择适当的词语画上对号,再说说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情感?
________。
19、阅读与理解。
汉字与中国心
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
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
【1】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________
(2)心情难以平静。________
【2】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
____________
【5】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说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句的后半句。
(1)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
(2)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
(3)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4)明月几时有,________。
(5)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
20、加上恰当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这次考试没有取得好成绩。我决不灰心。
(2)他自己学习很努力。他热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雨下得很大。(用比喻的方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2)花儿开了。(用拟人的方法把句子写生动)
(3)这支蜡烛是非常重要的东西。(改反问句)
(4)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肯定句)
(5)难道他会从柴房搬来一窝兔子吗?(改陈述句)
(6)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
地满红花红满地, 。
三秋九月,中秋八月之中。
翠翠红红, 风风雨雨,
山外白云, 池边绿树, 雨落溪边。
22、按要求写句子。
①电话是现代通话的一个工具,联系工作办点儿事都比较方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电话人人都会打。(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打电话啰唆误了自己的事。打电话啰唆耽误了别人的时间。(用关联词合并为一句话)(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天地。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让你感到佩服的人,在他(她)们的身上发生了哪些事情呢?请以“我为他(她)点赞”为题,选择典型的事例来写,可以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先好好构思,再写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