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A.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

B.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

C.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D.蜜蜂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2、黄沙百战穿金甲(       

A.通过,连通

B.磨破

C.着衣袜

3、选词填空 。

严肃   严厉   严格   严峻

(1)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经受得住各种( )考验。

(2)老师对同学们的要求很(

(3)对待工作我们要抱有认真( )的态度

(4)犯了错误以后我真不敢看爸爸那(   )的目光。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在句中的横线上填上一组恰当的反义词。

1.________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________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

2.船夫驾驶船只时____________,毫不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chú tou duàn liàn shén shèng háng xíng xiàng m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juàn liàn             nán kān           yǐn jiàn           lǒng zhào          yāo h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7、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屹立——( )  锋利——( ) 宏伟——( ) 精巧——( )

装饰——( )  飘逸——( ) 嗔怪——( ) 寻思——( )

8、给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 )

(2)我曾想象,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认真阅读下面三份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现在是信息社会,快速便捷的互联网将网络语言送进了我们的生活。“囧”“槑”等网络用语激活了沉睡在字典中的“死”字;“敲黑板”“开脑洞”等词语鲜活贴切地描绘了生活中的现象,充分体现了网友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锦鲤”表达了人们收获好运气的喜悦;“亲情价”表现了儿女对父母的关爱。网络语言正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朝气蓬勃的语言文化现象。

(材料二)

网络语言发展迅速,在表述率性、直接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类似“菜鸟”“弱鸡”等不雅的词语。人们在交流中过度调侃(kǎn)、恶意羞辱,使得语言的纯净,及语言背后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与优良美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位耄耋(mào dié)老人、一位公务员、一位银行职员,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语言并不仅仅是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语言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与美德的重要载体与直接表现。古人对贤者、长辈称“子”称“君”,近代以来我们称呼“先生”“您”。这不光是用语的文明礼貌,更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长幼有序”“人敬人高”,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作为礼仪之邦的子孙,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吗?我们呼吁:

(材料三)

语言是保存和发展人类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最有力的工具。全世界目前存有7099种语言,然而97%语言的使用者只占世界人口的4%。今年2月21日是第20个国际母语日,口号是:“尊重、守护每一种母语!”保护语言的同时,我们还要推动语言及文化的多元发展。我们深知保护母语,并不是闭关自守,墨守成规,语言自然要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解、宽容与对话的基础上,接纳、吸收,不断继承与发展,帮助人们进一步加深对语言传统及其背后文化传统的认识,让我们的母语更好地传承下去!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与一个共同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表达了一个怎样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把(材料二)的结尾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网络语言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能够结合材料与生活实际,条理清晰地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___________

①我永远忘不了发生在三年级时的一件小事。在校节目演出中,我被选为剧中的公主,母亲煞费苦心地陪我练台词。但不论我在家里念得多么自如,一上台,每个词都从头脑中消失了。

②老师终于把我搁在一边。她解释说她已经为该剧设计了一个叙述者,要我担任。她是亲切婉转地说的,但仍然刺痛了我,特别是当我看到公主的角色由另一个姑娘扮演时。

③那天中午我回家时,没有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但她很快觉察到我心神不安。她不是( )我们一起练台词,而是问我是不是想到院子里散散步。

④这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中午。格架上的蔷薇藤正在变绿。高大的榆树下,我们可以看到丛丛黄色的蒲公英钻出草地盛开,宛如一个画家用金色的染料在我们的风景画上涂抹过。

⑤我看到母亲漫不经心地在一丛蒲公英旁弯下腰:“我打算挖掉这些草。”她边说边连根拔起一株蒲公英。“从现在起,我们只在这个院子里留蔷薇花。”

⑥“可是我喜欢蒲公英!”我表示( ),“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

⑦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方式给人以愉快,对吗?”我点点头,感到高兴,我赢了。“不可能每个人都是公主,这并没有什么羞耻。这一点,对花来说是这样;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她补充说。

⑧相信她已经猜到了我的痛处,我开始大哭,告诉她发生的事。她听着,放心地笑了。

⑨“你将是一个可爱的叙述者,”她提醒我,“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完全同样重要。”

⑩演出的那天夜里,我很紧张。开演前,老师走到我面前“你母亲要我给你这个。”她说着,递给我一朵蒲公英。它在茎上耷拉着,边已经开始卷了。看着蒲公英,我的眼角有些湿润。

【1】请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建议、异议、抗议。

【3】“在后来的几个星期里,她不断鼓励我,我逐渐为自己担任这个角色感到自豪。中饭时间被用来念我的台词或者谈论演出时我将穿什么。”该语段应该插入到第________和第________段之间。

【4】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5】说说下面句子中“如此”的意思。

(1)一切花都是美丽的——蒲公英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

(2)对人来说,也是如此。“如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

【6】母亲带“我”到院子里散步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

A.母亲想带“我”散散心,看看风景,忘记烦恼。

B.母亲借蒲公英让“我”自己去发现,叙述者角色同公主角色同样重要。

C.母亲带“我”散步,告诉“我”蔷薇花和蒲公英一样美丽。

D.母亲借蔷薇花和蒲公英不同的美,告诫“我”不要抢风头。

【7】下面的句子与这篇文章的主题不切合的一句是( )

A.当英雄路过的时候,总要有人坐在路边鼓掌。

B.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

C.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D.人各有所长,能各取所长,皆可用也。

11、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天衣无缝”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

【2】画“_的句子描写的是刷子李刷墙的___, 从中 可以看出他的动作是那样的________

【3】画波浪线的句子是描写刷子李刷墙的_________ 这句话把刷过 去的墙面比作打开一雪白的屏障,写出了刷子李_____

【4】仔细读文段,刷子李刷墙给你什么感觉?他像是在做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写。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并仿照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4)用文中的关联词语写一句话。

那么、、、、、、、、、那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从文中找出两个表示绿色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话选自课文《 》,作者是 ,主要描写了草原( )的景色,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13、

  爸爸和他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

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戴上了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就不敢侵犯了。

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您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倒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才给骆驼戴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侵犯(     充满(   情趣(   旅程(  

(3)骆驼咀嚼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样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______画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5)就骆驼脖子底下系铃铛这个问题,我和大人的想法是不同的:(6分)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人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 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这几段文字节选自课文《____》。这篇课文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既是一部 有价值的_______,又是一部杰出的_______,被鲁迅先生称为“______________。”作者是汉代的_______

【2】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

请用“__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3】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语段阅读。

____________

武松又行不到三四里路,再吃过十来碗酒。此时已有午牌时分,天色正热,却有些微风。武松酒却涌上来,把布衫摊开,虽然带着五七分酒,却装做十分醉的,前颠后偃,东倒西歪。来到林子前,仆人用手指道:“只前头丁字路口,便是蒋门神酒店。”武松道:“既是到了,你自去躲得远着。等我打倒了,你们却来。”

……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

1文中“醋钵儿大小拳头”突出了武松____________;在《景阳冈》中,作者写的是“提起______________的拳头”,这两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2文中画“____”句子,写出了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内容,并作为题目写在选文前的横线上。

16、阅读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一个朋友那儿得到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己。”

有一次,我搭另一个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那个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的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有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感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会帮助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盲人提灯笼”是歇后语,其下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词语中的字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1)借花献佛 花:______。佛:_______________ 

(2)为善至乐 善:_______。乐:_______________

【3】点明全文主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盲人的故事对“盲人提灯笼”做了怎样的诠释?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全文的写作目的,想想文章的深刻含义,下面三项中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

A.照亮别人

B.盲人提灯笼

C.保护自己,方便他人

17、生活中的语文

2020年春天,新冠疫情席卷大地。在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有人奔赴一线,有人爱心捐助,还有人以“诗歌”抗击疫情。读下列短诗,完成练习。

17年前

他67岁,

面对非典,

丝毫不惧;

而今,2020年,

他84岁,

面对新冠,再度请缨,

从容便向疫区行。

读了这首诗,我知道“他”是____院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

18、阅读

数鳄鱼

有一天,一只鹿睡着了。河水突然泛滥起来。鹿醒来之后,发现四周全被淹没了,自己被困在一个很小的孤岛上。

一条老鳄鱼游近小岛对鹿说:“我要吃掉你!”

“得了吧!”机灵的鹿回答,“你不知道我的肉有毒吗?如果一条鳄鱼吃了我,就会中毒而死。不过要是把我分给一千条鳄鱼吃,那就谁也不会中毒,谁也不会被毒死了。”

“你休想骗我!”老鳄鱼哪里肯信,仍一步步逼近岸边,“我要吃掉你!”

“看来,这条小河根本招不来一千条鳄鱼,对吧?”鹿故意装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瞎说!不就一千条吗?有什么难的!”

“哼,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鳄鱼为了争口气,回头把自己的弟兄、儿子、孙子和曾孙们全都招呼来了。

“噢,”鹿笑了起来,“这里的鳄鱼果真不少!不过,真的有一千条吗?我得亲自数一数,等确定有一千条以后,你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吃掉我了。”

“你数吧!”鳄鱼大叫起来,“快点儿!我们都饿坏了!”

“这样吧,”鹿说,“你们一条挨一条趴在水面上,而且要安静,不然我会数错的。”

鳄鱼们照办了。它们一条接一条地排着,老长老长的队伍,从小岛一直延伸到河对岸。

“一、二、三、四……”鹿一边沿着鳄鱼的脊背跳跃,一边数着。当最后跳到河对岸时,它回头对鳄鱼们说:“我原本以为河里只有一条愚蠢的鳄鱼,现在看来,愚蠢的鳄鱼整整有一千条呢!”

说完,鹿高高兴兴地跳跃着跑进了树林。

【1】结合语境和阅读经验,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屑一顾:____________

心安理得:____________

【2】读读短文,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简要概述短文的主要内容。

(1)鹿说自己有毒—→( )—→( )

(2)主要内容:____________

【3】鹿脱险的办法好在哪儿?从中看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鹿?

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

猴王出世(节选)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 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猴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

1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是对石猴的_______描写,从石猴的话中可以看出石猴_______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他做事_____________

3石猴能当上大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他来历非凡,是受日月精华而形成的石猴,非一般的猴子能比。

B.他没有其他猴子没有的勇气和非凡的本领,以及高远的眼光。

C.他有很强的演讲才能,说话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王宁说:我要像李永红那样关心集体。(改为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圣陶要见我这样一个小学生,我自然当成人生中的一件大事。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漓江的水很绿。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桃花潭水很深,没有汪沦对我的情谊深。(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空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南方赶来的美丽的小燕子加入了春天这百花争艳的盛会。(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红柳开出小花。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高塔上,浮云遮住了我的视线。

改为“被”字句:  

(2)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缩句:  

(3)看不清山的样子,是因为人在山中。

改为反问句:  

22、句子乐园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要有梅花的秉性。(改成双重否定句)

【3】我总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缩句)

【4】难道你不为他具有像梅花那样的美好品质而自豪吗?(改成陈述句) 

【5】陈羽在学校里始终一贯表现得很好。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读过哪些好书呢?请以“遇见一本书”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吧。

要求:①内容生动,语句通顺。②注意叙事有条理,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