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关于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不理解的语句,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

B.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要反复琢磨,找出精准的解释。

C.可以借助资料加深对内容或人物的了解。

D.可以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下面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心所欲:任凭 B.精神抖擞:振动,引申为振作

C.眼快:迅速 D.纵横交错:奔驰无阻

3、请找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把序号写在盒子里

满分5 manfen5.com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请君来猜谜(各打一字),将谜底写在括号里。

有人进门——( )             有手就打——( )

门内添活——( )              有人为休——( )

5、品读句子。

1.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词语“____”写出诸葛亮是主动要求去做的,因为诸葛亮____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就回去。”

“诸葛亮笑着说”从“笑”字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你认为周瑜哪里不如诸葛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拼音,写汉字。

jiǎo wàn______   qī fù______ pò zhàn______ zhī  tǐ ______

gé jú ______   wú yí______ shǎ zǐ ______ hóu lóng______

7、我会写读音相同的字。

(1)(huì)  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报 

(2)(shì) 指__________________   考______

(3)()  荣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8、下面是表示的词语,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横线上

眺望     瞻仰     遥望     环视     仰望     窥视     俯视     凝视

①向四周看。________          ②抬起头看。________

③偷偷地看。________          ④向远处看。________

⑤从高处往远看。________      ⑥从高处往低看。________

⑦聚精会神地看。________      ⑧怀着崇敬的心情看。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第一次比赛田忌为什么会输了?

 

2第二次比赛田忌是怎么赢了齐威王的?

 

3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把它写下来。

 

 

10、猜诗谜

祝枝山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去拜访唐伯虎, 不料他刚进庭院就被这位好友拦在屋门外。

祝枝山不解其意,故作生气地说“:唐寅,老兄我前来拜访,你如此无理,究竟是为什么?”

唐伯虎笑道“:老兄息怒,小弟我有诗谜一首请你猜一猜。猜对了,热情招待;猜不对,就不能怪我闭门谢客了。”

祝枝山说“:好吧,一言为定!”

唐伯虎解释说“:我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打一个字。”说完,唐伯虎念出了四句诗:言有青山青又青,两人土坡观风景,三人牵牛少只角,一人坐在草木中。

祝枝山听了笑道“:如此简单的诗谜也值得我去猜吗?”他说着便自信地走进屋去,坐到太师椅上就朝唐伯虎招呼到“:好,佩服!佩服!快奉茶吧!”唐伯虎见诗谜已破,立即端上香茶一杯,连连说“:此谜破得妙!”

这首诗的谜底就是“______”这四个字。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好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画掉。

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为什么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到“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周瑜高兴是因为: __________

5请发挥你的想象力,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二泉映月(片段)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___,伤心的哭泣,___,倔强的呐喊……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用于语义的省略。

B.用于列举的省略。

C.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用于引文的省略。

【3】请写出两个与“淙淙的流水”类似,含有象声词的短语。

___            ___

【4】阿炳坎坷的经历主要指什么?请联系选文作答。

___

【5】假如你遇到阿炳,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

13、阅读课内选段,回答问题。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从选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近义词:震惊——______ 反义词:喋喋不休——______

【2】选段中的“居然”能换成“果然”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画“ ”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选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句子中将 比作

【5】疑难点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吓了一跳?“七十二刀”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人物措写一组(节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仲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①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男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②赵氏慌忙措擋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这个片段写了严监生______的特点。

【2】我能用成语“_____”来形容严监生的病情。

【3】写出画“ ”的句①和句②所用的描写方法。

句①______________ 句②_______________

【4】严监生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的询问与判断都播了头:第一次“摇”表示_________,第二次“摇”得狠是因为__________,第三次“摇”时把眼闭着表明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严监生当时还能说话,他可能会说:“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饺子的来历

 对于饺子的来历,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颇多。

 早在三国时期的广雅一书就提到过这种食品。据考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时期的“偃月形馄饨”和南宋时的“燥肉双下角子”发展而来的,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zhuàn)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kè)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千百年来,饺子做为贺岁食品,受到人们喜爱,相沿成习,流传至今。

 除史书记载外,民间还另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闹得国家贫穷,百姓怨声载道。一天,奸臣潘奇叩见皇上,说“人若能吃百样饭,就可增寿延年成神仙,皇上可下令在各地招选名厨,让他一日三餐做新样,吃到百种饭,不就如愿以偿了吗?”皇上听后,即出告示,举国招选。

 不几日,各地厨师来到京里,经殿试,苏巧生被选上。从此,苏巧生凭高超技艺为皇上做了九十九个花样的饭菜,皇上很满意。这一夜,苏巧生很高兴。心想明天再做一样饭就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了。但到做饭时,竟不知该咋做最后一顿饭。他想到自杀逃跑,还想到毒死这个吃喝人民血肉的昏君。正在悲伤的时候,突然看到菜案上有些剩下的羊肉和菜,便举刀把羊肉和菜一起剁碎,胡乱搁上调料,用白面皮包了许多小角子,然后放在开水锅里煮熟,当成最后一样饭给皇上端去。苏巧生正木呆呆地坐着等死,谁知皇上吃了这餐饭后,竟穿着睡衣跑进厨房说:“今日这顿饭最香,这叫什么名字?”苏巧生听罢,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抬头看见这种扁扁的东西,信口答道:“这是民间上等品———扁食。”皇上又留苏巧生继续给他做饭,巧生对这个贪得无厌的昏君气愤极了,第二天便偷偷地溜走了。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厨师,就学着包扁食吃。这样,一代一代,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肴。

【1】给加点字注音。

月( 碎(     臣(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2)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3)贪心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

【3】饺子最初被叫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从哪两方面介绍了饺子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分享。

1.第五组课文带着我们开始了中国名著之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收在眼底,请你留下几个脚印哦:

书中有很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有很多人物,如多才多智的智多星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四大名著,一定积累了与名著有关的歇后语,写两条。(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说勤

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 资本论 辛勤劳动40 读了大量书籍 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司马迁写《史记》,从20岁就收集大量历史素材;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翻阅了上千本有关资料,认真演算,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勤出智慧。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就可以变拙为巧。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只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

1给短文第二小节缺少标点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变拙为巧:

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3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

4短文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勤出成果的,请用简洁的句子概括。

5关于勤奋的格言警句很多,你能写出一句吗?

 

18、阅读现代文《十根手指》(佚名),完成习题。

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崔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汤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擦桌子、椅子,而后抄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唰”扫起来。头疼了,它就揉揉;腿酸了,它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的好。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瞧它可怜得一一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对捶,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全身的器官,除了它,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默默无闻:________________

(2)服侍: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出。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3】文中画“ ”的句子是___________句,起_____________作用。

【4】请你用几个词语概括手指的惨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来的手有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的重要

B.凡事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19、课内外比较阅读。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选文中写了哪些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3选文中事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来概括。(  )

A.任性 B.自由

C.明亮 D.美丽

4从选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在西安市玉祥门外。

缩句:

(2)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改为肯定句:

(3)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改为感叹句:

改为反问句:

(4)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惊呆了。

改为字句:

改为字句:

(5)《草原》这课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写的。

修改病句:  

 

21、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把设问句改为陈述句

 

 

22、改变句式。

哪有这么大的伞!(把感叹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在你成长的经历中,你一定认识了许多人,那么谁是你最敬佩的人?请你用一两件事情来表现这个

人物的特点,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他(她)。题目自拟。注意:叙事完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