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小溪泛尽却山行。( )
A.再,又。
B.却是。
C.即使。
2、按课文内容,将所列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内。
【1】把我拿棉袄里的棉花( )掉,改成夹袄,让我提前在秋天就能穿上新衣服吧。
A.扯
B.拽
C.拉
D.弄
【2】在( )的方帽子中,忽然出现了几顶圆帽子,方帽子的主人大吃一惊。
A.许许多多
B.密密层层
C.密密麻麻
D.密密匝匝
【3】贼( )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
A.摔
B.掉
C.撞
D.栽
【4】枣核也不( ),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A.争执
B.狡辩
C.争辩
D.争议
3、蜜蜂在《昆虫记》中被称为( )
A.勤劳的使者 B.不会迷失的精灵
C.甜蜜的创造者 D.自然界的建筑大师
4、在画横线字的正确读音上画“√”。
策马(cè chè) 清楚(chǔ shǔ) 嘹亮(liáo liào)
追逐(zhú zú) 辉煌(huáng háng) 银饰(shì sì)
5、看拼音,写词语。
jiān shì láo gù xiè qì fēng kuá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6、生字扩词。
仇:__________________ 差:__________________
付:__________________ 倍:__________________
虽:__________________ 泡:__________________
件: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诗句,按要求完成练习。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再写出两个“千*万*”式的词语:_____、_____。
【2】“曈曈”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新桃换旧符”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用新的桃子换下旧的桃子。 B.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
C.把新的桃子换成旧的桃子。 D.把新桃符换成旧桃符。
8、看拼音,写词语。
xiàn chéng hē jiǔ bǎo hù yì shù
jīng yàn wěi dà zhì huì dà yuē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花的授粉
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有些花的雌蕊得不着花粉,就白开一场,没有结果就凋残枯死了。
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是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说是这样结成果实种子,要比较强健些呢。所以多数花为了要得着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找媒人给自己做媒传递花粉。
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媒人当中,顶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效劳。它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有花蜜,还用了心计,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利用荚色芳香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有些相像。
昆虫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带上一身花粉,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花朵怎样才能结成比较强健的果实种子?说法最准确的是( )
A.自动落粉
B.靠外界的力量传粉
C.请昆虫传粉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朵可以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帮助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________。
【3】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去掉,显得啰唆
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推测,显示了语言的准确性
【4】短文把昆虫比成了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5】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练习。
课内阅读。
他拿起一柄塑像用的木质小刀,在柔软的泥上( )拂过,塑像身上的肌肉显出更( )的光泽。“还有这里……这里……”老人的眼里放出( ),手指活泼起来。他每( )一处,就后退一步,细细观察。一会儿,他又把架子转过来,眉头( ),时而( )一些泥,时而加点儿泥。
【1】按课文内容把这段话填完整。
【2】这段话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短文,完成练习。
彩虹
今天下午,下了一场大雨。雨后我走到院子里,看见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五彩缤纷的彩虹,弯弯的彩虹就像一座小桥。
我问奶奶:“彩虹是怎么出来的?"奶奶说:“天上有一位光明神,虹就是他的弓,挂在云端。”
我觉得还不懂,就去问爸爸。爸爸说:“下过雨后,天空有很多小水滴。由于阳光射到天空中的水滴里,分解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光,就造成了我们能看到的虹。空气里的水滴越大,彩虹就越美丽。”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彩虹 _________的桥
【2】读一读,填一填。
彩虹出现的时间是_________,颜色________,样子_________。
【3】照样子写句子。
弯弯的彩虹就像一座小桥。
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
【4】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冬天,竹根在土壤里______饱了养分,天气转暖时,开始发芽。春季,是竹子生长的旺期,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______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天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的作用可大啦!它能做成笛子、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们盖房做梁,它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它的枝丫可以______成扫帚,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后变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______给了人类。
【1】把下列词语恰当地填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扎 ②吸 ③献 ④藏
【2】用“____”画出描写竹子长得快的语句。
【3】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赞扬了竹子______________的精神。读了短文,我还想到了和竹子一样的人——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会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花 钟(节选)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昏迷——(__________) 蜷缩——(__________)
【2】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中“一现”一词说明昙花开放的时间______,生活中人们用成语“_________”形容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
【4】仿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充下面的句子。
清晨六点,向日葵_______________。
14、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 )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隋朝时,出现了硝石、硫黄和木炭三元体系的火药。黑色火药在唐代时正式出现。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从战国至汉初,帝王贵族们沉醉于做神仙和长生不老的幻想之中,驱使一些方士与道士炼“仙丹”,在炼制过程中逐渐发明了火药的配方。
唐代炼丹家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这两种配方,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火药最初并非应用在军事上,而是应用在宋代诸军马戏的杂技演出,以及木偶戏中的烟火杂技上药发傀儡。宋代演出“抱锣”“硬鬼”“哑艺剧”等杂技节目,都运用刚刚兴起的火药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气氛。宋人同时也以火药表演幻术,如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变物等.以达神奇迷离之效。
中国发明的火药首先运用于制造烟火,不久后就将其运用于军事,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火箭。宋代,中国火药的军事运用已经相当成熟,使得中国的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
【1】在第一自然段的括号中填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2】火药的发明者是( )
A.炼丹家
B.帝王
C.贵族
D.蔡伦
【3】战围时期,炼制火药的目的是( )
A.制作烟花
B.用于战争,打击敌人
C.用于满足帝王贵族长生不老的幻想
D.发射火箭和打猎
【4】火药最初用于( )
A.军事上
B.杂技演出
C.发射火箭
D.打猎
【5】关于唐代炼制火药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682年,首创了硫黄伏火法,主要原料是硫黄、硝石、皂角子
B.808年,又创状火矶法,用硝石、硫黄及马兜铃一起烧炼
C.硫黄伏火法和状火矶法都是把三种药料混合起来,已经初步具备火药所含的成分
D.由皇帝亲自配置材料,亲自炼制
【6】第三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初步”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我最棒。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1】这篇课文选自《______》。
【2】概括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中的“烧”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想一想,火烧云还像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口语交际。
中秋节快要到了,小玉的邻居王阿姨要在网上选购月饼,上图是网络商城优惠活动的介绍页面,请认真阅读,完成对话。
王阿姨:我想要用优惠券购买月饼,应该在什么时间登录网上商城领取优惠券呢?
小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阿姨:领完之后当时就可以用吗?
小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阿姨:我看中了一盒原价99元的月饼,我应该领哪种券?实际支付多少钱呢?
小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用加点词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
天上的云朵千姿百态。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条关于“有了过错就改正”的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知道家人的生日吗?把对他们的祝福写下来吧!
成员 | 生日 | 我的祝福 |
爸爸 |
|
|
妈妈 |
|
|
|
|
|
19、修改病句。
1.光荣地戴上了红领巾。
_______________
2.有了很大的进步。
_______________
3.在公园里,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
_______________
4.李小平正在认真地。
_______________
5.我在班级担任了。
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预备铃一响,语文老师就涌现在教室门口。_________________
(2)我介绍给来宾们学校的情况。______________
(3)我估计这道题你肯定做错了。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在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个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题目自拟。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连贯,不写错别字。
最好玩的国王 一本有魔法的书 小树的心思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
手罢工啦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