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草船借箭》的时候,可借助资料了解三国时代,这样更容易理解课文。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篇课文是唐代爱国诗人陆游写的。

C.《军神》一课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从中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钦佩的心理变化。

D.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2、下列词语读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贺卡   跋涉   抵抗      (luè)

B.诞生   哮喘   救援      (cù)死

C.雅典   鉴定   脉博      (fù)

3、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弓(nú) 水(zhài)

B.猿(ní) 跄(niàng)

C.骨(lè) 刻(juàn)

D.都(du) 顽(liè)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填一填。

满分5 manfen5.com

 

 

5、将下列加点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b___ ___ēng   j___ ___ǎo

 

k___ ___ì   j___   n___

篮子  

s___   j___   ___áo   ___ì

6、根据意思写词语。

1.欣赏,看好 ______

2.相信,无条件信任   ______

3.做决策,下决定  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yūn dǎo luó zi   rán méi zhī j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ān kǔ gēn suí jī hán jiāo p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动词

_____巧劲 _____冷绊子 _____上风 

__________裆   _____腰 

_____得滴溜圆 ____眼泪 ____着鼓点

____着琴音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与理解。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一语未liǎo lē),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zēng céng)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xì jì)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不同( ),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zhāo cháo)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镂金百蝶穿花大红洋锻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儿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管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地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 )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1】请在括号里用“√”给本文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请为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一个近义词,把它填在旁边的括号里。

【3】文中“纳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放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请用“____”画出对王熙凤侧面描写的句子。

【5】《“风辣子”初见林黛玉》节选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短文通过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物形象。

10、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节选)

住处附近有一家卖野蜂蜜的小店,夏日里,我常常到那里饮蜜茶。我常觉得,在炎炎夏日喝一杯冰zhēn zhèn)蜜茶,甘凉沁脾,是人生一乐。

今年我路过小店,冬蜜已经上市,喝了一杯蜜茶,付钱的时候才知道价格zhàng   zhǎng)了一倍有余。我说:“怎么这样贵?比去年涨了一倍。”照顾店面的是个眉目清秀的小女孩,讲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马上应答道:“不贵,不贵,一杯蜜是炼过几只蜂的。”

这句话令我大惑不解,惊问其故。

小女生说:“蜜蜂酿一滴蜜,要飞很远的地方,要探过很多花,有时候摘蜜,要飞遍一整座山头哩!还有,飞得那么远,说不定会迷路,说不定给小孩子捉了,说不定飞得疲juǎn juàn)累死了。”

听了这一番话,我欣然付钱,离开小店。走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那位可爱的小女生说的话,一任想象力奔飞。

也许真是这样的,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我们一口饮进一杯蜜茶,正如饮下了几只蜜蜂的精魂。

蜜蜂是一种奇怪的动物,飞来飞去,历遍整座山头、整个草原,搜集花的精华,一丝一丝酝liàng niàng),很可能一只蜜蜂一生只能酿成一杯我们一口喝完的蜜茶吧

蜜蜂虽不澡身,但是它每天啖蜜,让人们在夏季还能享受甘凉香醇的蜜茶。在啖蜜的过程中,有许多蜜蜂要死去,未死的蜜蜂也要经过许多生命的熬炼,熬呀熬,才炼出一杯蜜茶。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了,够令人心动了。

在实际人生中也是如此。生命的过程原是(   )的,情感的追寻则是(   )的,如何在平凡的生命中酿出一滴滴的花蜜,这花蜜还能让人分享,还能流传,才算不枉此生。虽然炼蜜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一定要飞过高山平野,一定要在好大的花中摘好少的蜜,或许会疲累,或许会死亡。

可是痛苦算什么呢?每一杯蜜都是炼过几只蜂的。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短文中画横线的语段运用了( )等描写方法。

A.外貌、语言 B.神态 C.动作

3在( )里选择合适的词语。

A.平淡无奇 B.雪上加霜 C.出奇制胜

4画波浪线的句子,与诗句( )描写的意境是一致的。

A.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

B.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C.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D.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一杯在我们手中看起来不怎么样的蜜茶,是许多蜜蜂历经千辛万苦才采集来的”一句中的“千辛万苦”具体指什么?请在文中用虚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6“光是这样想,就够浪漫,够令人心动了。”此时的作者,对蜜蜂产生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抢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

1《景阳冈》选自元末明初施耐庵的《__________》第二十三回,这段话主要写了____________的场面。

2结合上下文猜猜下列句子的意思。

尽平生气力: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的句子是对武松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照样子,用连续三个动词仿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虫”进攻的方式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__,体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12、快乐阅读。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遆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事情是这样的: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尽管 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是 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梁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地回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病入膏肓、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若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化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 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chóng zhòng)用自己……”

【1】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解释下列词语。

栽培:_________________

眉目:________________

【3】用“”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注音或词语。

【4】“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中第一个“蜡”比喻_____;第二个“蜡”比喻_________。与句子相对应的成语是________

【5】“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此时,苏格拉底心里的感受是( )

A.对助手的表现非常满意

B.对助手的表现有点儿失望

C.希望助手能尽快地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

【6】聆听苏格拉底临终的一番话,助手一定是如梦初醒,后悔莫及。读到这儿,你能悟出什么样的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法子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 )不能站在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 )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住竹竿一直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重向井里放,当竹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被聪明的徐文长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 上。(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伯父想两个什么难题考考徐文长的?

 

  。(4分)

(4)联系实际,你有用过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难题吗?请举例说一说。(3分)

 

 

 

 

14、课内阅读。

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1)引文中“高大的白杨树”暗指______________,“几棵小树”暗指______________。

(2)爸爸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军神

1916年3月,刘伯承是川东支队的一个青年军官。在一次战斗中,他勇敢杀敌,立了大功。但不幸被敌人的子弹打伤了头盖骨和右眼,流了很多血,生命非常危险。

刘伯承被送进一家外国人办的医院,著名的德国医生沃克大夫要立刻给他动手术。刘伯承要求不给他打麻药,因为听说麻药会伤害脑神经。刘伯承为了革命,需要一个高度清醒的大脑。

沃克大夫听说刘伯承不让打麻药,大吃一惊。他对刘伯承说:“你,你能顶得住吗?这是非常疼痛的啊!”刘伯承微微一笑,说:“试试看吧!”

手术开始了……

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汗水湿透了手术台上的床单,双手抓破了被单, 但是他自始至终没喊一声。他这种坚强的意志,使沃克大夫的双手颤抖,不忍再下刀了。刘伯承咬着牙说:“没关系,请你继续做手术吧!”

手术终于结束了,刘伯承脸色苍白,勉强一笑:“大夫,你割了我七十二刀,对吗?”沃克大夫十分敬佩地说:“对啊,你真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一位了不起的‘军神’!”

刘伯承虽然失去了右眼,但是他那出众的军事天才和清醒的政治头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和军队的一位伟大的“军神”。

1在正确读音下画“√”。

受(rěn yěn)   功xūn xún) 自始至zōng zhōng)  政yě zhì

2找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手术过程中,沃克大夫的手颤抖了,是因为(   )

A.沃克大夫太累了,手发酸了。

B.沃克大夫害怕了。

C.沃克大夫被刘伯承的坚强意志震惊了,不忍心再下刀了。

D.沃克大夫太兴奋了。

4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描写沃克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用“军神”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  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  把我叫到书房里  (郑重、敬重、庄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  原来是那幅墨梅  就说  这不是你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护、保存、保留)!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名气、气节、风气)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困难、磨难、灾难),受到怎样的(欺侮、欺凌、侮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秉性”是________意思。梅花的秉性________

【2】外祖父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让她保持________

【3】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举出3~5个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1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________   灵敏——________   情致——________

2选文中画“_____”的句子,是从小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来写的,写出了它“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的特点。

3为什么小艇会成为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提高题

(1)一场大雨过后,孩子们抠开湿地上的小洞,把手指伸进去。蛰居在小洞中的蝉的幼虫不知是计,张开前爪,把手指紧紧抱住,结果,便被孩子们拖出来,放进了知了笼中。

蝉的幼虫身上裹着一层角质的铠甲,就像一团黄泥,在笼中笨拙地爬行着。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这可真是一个谜

苏格拉底同孩子们商量,请他们把知了笼交给他,让他保管一夜,答应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它还给他们。

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苏格拉底获得了一次机会——一次观察蝉是如何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会。

蝉脱壳总是在夜间进行的。苏格拉底决定彻夜不眠,不让这种神秘的过程从眼底错过。他沏了一杯酽酽的咖啡,瞪大双眼,守侯在知了笼旁边。

那些丑陋的小东西开始沿着知了笼的栅栏,一步一步慢吞吞地往上爬行,爬到一定的位置后,便停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就像泥塑一样。

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过去了,这些泥塑一样的小东西始终一动也不动,似乎没有一点儿变化。一直到天快亮的时候,苏格拉底发现,其中一只背部裂开了一道细细的缝儿,就像有谁在泥塑上划了一刀。接着,其他幼虫的背上先后都出现了细缝儿。虫儿的身体开始颤抖,细缝开始变大,渐渐露出了一抹象牙般玉肌。

虫儿痛苦地颤栗着,背部弓起就像一个驼子。这驼的背越弓越高,虫儿的颤栗也越来越剧烈。

是刀剥皮吗是火在烧身吗是剑在剔骨吗是针在穿心吗苏格拉底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心中不由跟着颤栗起来。

该帮帮这些可怜的虫儿们了!苏格拉底打开知了笼,非常小心地从笼子中取出一只虫儿,以极其轻柔的动作剥开束缚虫儿的硬壳,帮助它抬起头,伸出尾巴,蜕出翅膀,抽出六只腿。这工作是这么难做,苏格拉底完成这套程序,足足用了近20分钟。

苏格拉底浑身浸透了了汗水。他本来还想再帮一只虫儿的忙,但已经没有这个勇气了。

更为糟糕的是,苏格拉底后来发现,那些凭自己的力量完成蜕变过程的蝉们,虽然多经历了一些痛苦的煎熬,却都展开了美丽的翅膀,变成真正的蝉;而经他帮助的那只蝉,翅膀却始终缩成一团,怎么也展不开,而且它的六条腿也是瘸的,爬动起来左摇又晃,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第二天,孩子们看见爬满笼子的美丽的蝉,高兴得又蹦又跳。他们实在不忍心让这些美丽的小东西再关在笼子里。他们打开笼门,让它们恢复自由。蝉儿们鸣叫着从笼中飞出,飞进了绿阴。末了,笼中只剩下了一只蝉,一只缩着翅膀瘸着腿的蝉。

阅读问题:

1、文章第段中这些丑陋的小东西是如何变成美丽的蝉的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文章第段中神秘的过程指什么

3、文章第段连续运用几个问句有何好处

4、试体会第段中非常小心”“极其轻柔两个词语的作用。

5、文章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6、从苏格拉底的做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19、阅读材料,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招募公告

2018年,中国科技馆继续开展暑期“小小志愿者”活动,现面向社会招募小小志愿者。凡报名的小朋友,将统一安排面试。通过面试的小朋友,我们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老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表达、礼仪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凡考核合格的小朋友将成为中国科技馆的“小小志愿者”,参加日常的志愿服务工作。

招收条件:(1)年龄8至11周岁,身体健康。

(2)具有志愿服务的热情,以及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

报名时间:2018年6月25日至7月10日

报名方式:登录中国科技馆官网,进入“小小志愿者报名系统”(6月25日启用)进行网络报名;不接受电话及上门报名方式。

咨询时间:周二至周五(9:30~11:30,14:00~16:00)。

面试时间:2018年7月12日~13日(9:00~12:00)。

序号

观点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判断依据

1

2008年出生的王明具有奉献精神,并有一定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他认为自己有资格申请小小志愿者

 

 

2

20187121500,刘宁和妈妈去参加面试。

 

 

3

9岁的李华沟通能力很强,特别想参加此项活动,于是,他于201872日打电话进行报名。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写句子。  

1)这不正是每一个山里母亲期待的画面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民们请石匠将此联刻在一块石碑上留作纪念。(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施努策尔不停地吐着那些细嫩但有点苦味的芦苇心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猎人被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那风筝都飘飘飖飖随风而去。一时只有鸡蛋大,一展眼只剩一点黑星儿,一会儿就不见了。

(1)“飘飘飖飖”是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有哪些?把这个词语换成“别的近义词好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鸡蛋”“黑星儿”描写了什么?风筝为什么由“鸡蛋”变成了“黑星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时间变化的词语有哪些?从这些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自己对句子的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下面的句子。

两只可爱的狐狸轻松自在地在屋里踱来踱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名著中璀璨夺目。这次习作,请同学们任选四大名著中的一个故事,写一篇读后感。写出你的感受,带领我们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