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不是形声字的一组是( )
A.材、骑、固、爸
B.采、笔、尖、灶
C.梅、证、攻、闷
D.削、铜、故、宵
2、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依次 信心 等级
B.肩膀 调换 垂头丧气
C.挖苦 轻篾 胸有成竹
D.夸耀 讥讽 得意扬扬
3、花落谁家。(选字填空)
纪 记 渔 鱼
( )念 ( )家
日( ) 金( )
( )律 ( )民
( )录 打( )
4、照样子,写词语。
例:跳起来 (____)着腰 (____) 东西
(____) 一眼 (____) 点心 (____) 茶水
例:挺脱的大树 (______)的屏障 (______)的样子
(______)的车夫 (______)的包袱
5、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伏——________ ________
革——________ ________
库——________ ________
召——________ ________
章——________ ________
正——________ ________
6、古诗天地。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_________中的一个场景。
稚子弄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钲被敲碎落地,发出打破玉石一样的声音。表达对儿童的_________和儿童的调皮与可爱。
7、看拼音,写词语。
dǎ zhàng(_____) tì tóu(_____)
hóu lóng(_____) zhí zi(_____)
shuāi jiāo(_____) shāng bā(_____)
bān dǎo(_____) sāi bāng(_____)
8、 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淘________ 祸________ 衰________ 绞________
掏________ 锅________ 蓑________ 跤________
9、课内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只有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从下列哪些事物的表现中可以看出傍晚的荷兰是寂静的?( )(多选)
A.奶牛
B.晚霞
C.挤奶人
D.船只
【2】“忘记”一词,一般用于_______________。可文中写到“马也忘记了……”这种写作手法称为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 ”的句子是描写晚霞的句子,描写晚霞的作用是( )
A.交代了时间
B.烘托出草原的美
C.突出草原的安静
D.告诉读者下文写夜晚的宁静
【4】这段话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描写,其“真正的荷兰”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最后一句的作用是( )
A.说明作者看到了荷兰的真正面目
B.表达了对荷兰美景由衷的赞美
C.说明荷兰是真正的牧场之国
D.纠正大家以前对荷兰的错误印象
【6】想一想“漆黑的夜晚”和“微弱的光芒”是不是矛盾,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两茎灯草(节选)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券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黑拿出来,仲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___再查________画。
【2】本段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读文段中画“ ”的句子,这两处写明了两点内容:①严监生________;②严监生的家境________
【4】读画“﹏﹏”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此刻的严监生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__________;②此刻,如果严监生还能说话,他会说:
__________;③读了这句话,你觉得严监生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5】读完以上选段,你想对严监生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鞋匠的儿子
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于是,林肯首次在参议院演说之前,就有参议员想要羞辱他。
当林肯站上演讲台的时候,有一个态度傲慢的参议员站起来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所有的参议员都大笑起来,为自己虽然不能打败林肯但能羞辱他而开怀不已。等到大家的笑声停止后,林肯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参议院陷入一片静默。林肯转头对那个傲慢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
然后他对所有的参议员说:“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总统之一。在他就任美国第16任总统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发动了分裂国家的战争。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曾经在一次演说中强调:“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正是这位出身卑微的美国总统,毫不犹豫地领导人民拿起武器,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改动)
【1】参议院的议员们感到尴尬的原因是( )
A.林肯是鞋匠的儿子。
B.议员们一贯态度傲慢。
C.他们被林肯打败感到没面子。
D.林肯当总统了还不忘地位卑微的父亲。
【2】“完整的整体”在文中指( )
A.统一的国家
B.全家人团结一致
C.全国人民团结一致
D.全体议员团结一致
【3】“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的原因是( )
A.林肯学到了父亲无人能比的修鞋技术。
B.议员们没办法羞辱林肯,只好改变态度。
C.林肯反对国家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议员们被林肯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了。
【4】参议院的议员们的情感态度变化过程是( )
A.尴尬→羞辱→傲慢→静默→赞叹
B.尴尬→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C.自豪→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D.意外→羞辱→嘲笑→静默→赞叹
【5】“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赞叹的掌声……”此时的议员们会如何赞叹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喜欢文中的林肯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至少说明两点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游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俊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指,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要痛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壁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话积云,更常看见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似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查真白啊,白得就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飘动,看上去会使你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了。伏在岩石上侧耳倾听,耳朵里仿佛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声音,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草原上驰骋,像山泉在流动,像大海在澎湃;黄山的云多么妙啊,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难怪从黄山归业的人都说黄山云海是个奇观呢,的确是名不虚传啊!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观赏——(________) 名不虚传——(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1)能工巧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苞欲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概括黄山的特点,黄山的云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没有抱成团的智慧,( )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选择括号内正确读音。
【2】在⑤、⑧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________
【4】读④、⑤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 ”这一句相照应。
②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做法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表现了蚂蚁具有的什么精神?
答: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
【6】我们刚刚经历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用简要的语言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科罗拉多大峡谷
①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总面积2724.7平方公里。它属于科罗拉多河河谷的一部分,故称为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举世无双的大自然杰作。
②大峡谷是由科罗拉多河的激流历经几百万年的长期冲刷而成的。其形状颇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冬季,高达400多米的落基山上被一层厚厚的积雪所覆盖;夏季,雪水从科罗拉多河上游倾泻而下,不断冲刷、切割两岸的岩石,形成科罗拉多河中部这条蜿蜒长达446公里的大峡谷,峡谷两岸北高南低,平均谷深1.6公里。谷底宽度为762米,峡谷最窄的地方仅1.6公里,最宽处为29公里。其雄伟的自然地貌,博大恢宏的气魄,壮丽慑人的景观以及迷人的色彩,世界无所匹敌。
③最为奇异的是,大峡谷两壁岩石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的强弱和天气的阴晴产生无穷的变化。在骄阳的照射下,岩石时而呈紫色,时而呈深蓝色,时而又呈赤色;在晨光朝霞中,其色彩艳丽;雾霭阴霾中,则苍茫迷幻。整个大峡谷七彩缤纷,变幻莫测,气象万千,使人目不暇接,好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又似仙境落人间。游人至此,无不流连忘返,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④大峡谷不仅风光奇绝,野生动植物也种类繁多,堪称一个庞大的野生动植物园。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动物,禽鸟类、哺乳动物类、爬行和两栖类动物多达400多种,而各种植物则多达1500种。
⑤现在,大峡谷每年接待的游人约300万。游客们或乘直升机( )从天空中鸟瞰大峡谷的雄姿( )或坐着木筏冲过急流险滩( )向死神挑战( )或结队在谷内步行,谛听潺潺的流水声……尽情体验谷底自然的感受。
【1】在文章第⑤段中的( )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说说“科罗拉多大峡谷”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3】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科罗拉多大峡谷”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条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岩石的颜色会随着太阳光的强弱和天气的阴晴产生无穷的变化。
B.文中的四字词语用得很多,如“变幻莫测”“博大恢宏”“种类繁多”“鬼斧神工”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峡谷的独特风光。
C.第⑤自然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游人对大峡谷的向往和探索。
D.大峡谷形成的时间非常长,其形状颇不规则,大致是东西走向。
15、课内阅读。
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 ),要上战场;一会儿( ),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 ),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 ),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 )……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四种琴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的故事中的情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阿肯的琴声婉转的讲述了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班级要开展讲故事比赛,从古诗中认识人物、了解其心情、学习其品行,请你认真阅读下面的故事,为参加故事比赛做好准备。
儒者之豪迈徐百柯
①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②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竟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③另一次是20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知识。
④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⑤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大笑而去。
⑥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⑦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
⑧他的学生吴天辉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人跟他有交情。他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餐馆小吃一顿。"
⑨另一位学生傀瀛涛回忆说,一次,他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瑰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 11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⑩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间间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选自2017年第39期《求学》,有删改)
【1】听了讲述,听众提出了个问题,蒙先生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你进行解答。( )
A.不去院长家拜访,让院长十分难堪。
B.虽然在经史之学上造诣很高,但是不精通教学。
C.学生们不认可他的考试方式。
D.为人光明磊落,不会阿谀奉承,不搞阴谋诡计。
【2】“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蒙先生将自己比作__________,问学者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反之,蒙先生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话体现了蒙先生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是对蒙先生的什么描写?写出了什么?
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兴高采烈的,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蒙先生的考试方式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蒙先生从不阿谀奉承,即使因此不被续聘,也我行我素
B.走上讲台从容潇洒,讲课不带讲稿,不理会下课钟
C.对三教九流一视同仁,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讲话风趣幽默
D.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尤其是宋明理学
17、课外阅读
童年 选段 (曹文轩)
①听母亲说,我小时候长得很体面,不哭,爱笑,爱整天转着眼珠打量(liàng liang)人,揣摩人,很招人喜欢。
②长到三岁时,我就已经变得有点“坏”了。我到风车跟前玩,不小心,穿一身棉衣摔到水渠里。我一骨碌爬上来,一声不哭地回到家,将湿衣服全部剥(bāo bō)下,钻到被窝里。当母亲回来要打我时,我却一口咬定是爷爷把我推到水里的。 这孩子长大了有出息 被陷害的爷爷不但不恼 反而高兴地答道 当然长大了以后 我从未生过害人之心
③长到九岁时,我已是一个贪玩、想入非非、不能管束自己、总是忘记大人的训斥和告诫的孩子。正在课堂上听课,见到外面有一条陌生的小狗走过,竟忘了讲台上的老师正讲课,“呼”一下冲出教室撵狗去了,后来遭到老师(严厉 严肃)的惩罚。
④虽然那时的我还不懂事,但我又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⑤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 】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 】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到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凡出门去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让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地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夜深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 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 】柴草在三里外堆着,【 】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
⑥这一切,使我“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
⑦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进了(坚韧 坚强)难怪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
【1】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想入非非——_______________
舞文弄墨——_______________
【3】给文中第②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5】第④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____作用。
【6】作者的童年有许多美好而温暖的记忆,读第5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回忆的三个事例。
(1) 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
【7】“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达自己。”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福克纳说一个作家最大的财富莫过于他有一个苦难的童年。联系短文内容,说说“童年”生活对作者人生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1】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的结构,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多选)。
A.排比 B.比喻 C.拟人 D.夸张
【2】仿照上面语段的写法,根据提示写一写。
在班干部中,________的工作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综合训练。
藤野先生(节选)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A)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阅读短文,按照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2】对画“____”部分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错误的是( )
A.A处“翻出”“指着”是对藤野先生的动作描写
B.B处是对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C.C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D.这三处都是通过语言描写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细腻的
【3】当“我”打开讲义时,为什么“吃了一惊”?为什么又感到“不安”和“感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打“√”。
怀念□ 无奈□ 敬仰□ 感激□
20、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起面孔讲人的起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一阵风吹断了风筝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修改病句。
(1)夏夜,常常坐在小院里观赏星空。
(2)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3)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指南针、造纸、火药、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3、习作
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几位值得尊重的人,他们的坚强的意志,朴素的生活,伟人的风采使我们深受感动。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尊敬的人。请以“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