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下面诗句中,哪一句写的是冬天的景象。(  

A.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停车做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选择关联词填空。

无论………… 一边……一边……   如果…………

只有………… …………

(1)顾红(   )坐下来,(   )哭了起来

(2)明天(   )下雨,运动会(   )不开了。

(3)她(   )说话,(   )看电视。

(4)(   )懂礼貌,(   )能做一个好孩子。

5(   )天气怎样,他(   )坚持上学。

 

3、下列词语中不是拟声词的一项是(       

A.沙沙

B.叮咚

C.唠叨

4、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选出来。( 

A.秋高气爽

B.五谷风登                    

C.层林尽染                                  

D.一叶知秋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读拼音,写同音字。

                              ɡōu                         yán                              dònɡ

( )       ( )       ( )       ( )

( )       ( )       ( )       ( )

6、查字典。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再查______画。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②显露;③透彻;④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给下列句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这花白里红,甚是可爱。____

2.整堵墙的爬山虎长得密不风。____

3.这场雨总算把地给下了。____

4.妈妈已经摸了我的脾气。____

7、你知道哪些关于知识的名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yuān yanɡ lú yá     xiǎo xī  

méi zi jiǎn shǎo     róng huà  

yàn zi     chóng gāo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类文阅读

(一)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效仿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hào)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所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中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白居易借中秋感怀“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中秋节盛行于宋代,如,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中的“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春节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二)

端午节,又称为五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是四个重要的中国节日之一,其他三个分别是清明节、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端午节的由来是这样的:古代有一位博学多闻的官吏名叫屈原,他是一位爱民而且又受到尊崇的官吏,但是由于被一位充满嫉妒的官吏陷害,屈原在忧郁的情况下投汨()罗江自尽。出于对屈原的爱戴,汨罗江畔的居民匆忙地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且将米丢入汨罗江中,以安抚汨罗江中的蛟龙。虽然他们当时并没有找到屈原,但是他们的行为,直到今天在端午节的时候,仍然被人们传颂纪念。有唐代诗人文秀赞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龙舟竞赛,比赛的队伍在热烈的鼓声中划着他们多彩的龙舟前进。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描述:“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在端午节时最受欢迎的食物就是粽子,粽子是以糯(nuò)米包着肉、花生、蛋黄及其他材料,再以竹叶包裹。

农历五月,也就是端午节的这个时节,对中国人而言,除了屈原的故事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意义。许多中国人相信五月是一年中容易引发疾病的危险时节,因此必须有许多防备家人生病的措施。许多家庭会将一种特别的植物——艾草挂在门口,作为保护之用,而人们也会挂带香包,它是以多种含有香味的药用植物做成的,也可以保护人们远离疾病。

1下列与中秋节有关的诗句是(   )

A.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B.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C.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2端午节是农历的(   )

A.八月十五 B.九月初九 C.五月初五 D.三月初三

3下列不属于端午节的习俗是(   )

A.赛龙舟 B.观月祭拜 C.包粽子 D.挂艾草

4下列与中秋节没有关系的传说是(   )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屈原投江

5下列对文段(一)和文段(二)主要内容概括正确的是( )

A.主要介绍了端午节的习俗有龙舟竞赛、吃粽子、挂艾草等。

B.主要介绍了人们在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

C.主要介绍了中秋节和端午节的来源及相关习俗。

D.主要介绍了有关中秋节与端午节的传说。

6想象人们过端午节或中秋节时的情景,写一写你们家过节日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马有四蹄行千里,人有两手创奇迹。唯勤能补拙,省俭可养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1如果我们不认识这个字,我们应该用(    )查字法查字典。查字典的时候先查(   ),再查(   )。

2选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的主题是(  )。

A. 勤劳的人是最美的

B. 手能创造一切

C. 勤俭的好处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街的故事

清晨,小街上异常繁忙,人来人往,像畅流的小溪。忽然,两辆自行车撞在一起,两个小伙子争吵起来,互不相让。他们像一块大石头横在小街中,小溪流动缓慢了,渐渐停止了。喂!快走啊!一个小伙子猛按车铃,厉声喊道。急死人了!一个姑娘急得满脸通红,直跺红皮鞋。唉!小街太窄了!一个中年人长叹一声。有几个干脆调转车头,绕道而走。

人越聚越多,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大爷,头发斑白,神情安详,嗓音洪亮:一清早就吵架,不怕一天不顺当?快走吧!他态度温和的劝开两个正要打架的年轻人,站在小街当中高声喊道:东边的,右边走!前边的,别停住!快点走!

人群开始缓缓移动,渐渐加快,一会儿,小街又畅通无阻。街上,又响起了小溪的欢歌。

1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来。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暴躁(       宽(        悠闲(       

继续(      嘶哑(         急速(       

3这篇短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请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吃虫的植物

陈佐忠

在自然界里,我们常见的是昆虫吃植物。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吃虫的植物呢?有。

有一种会吃虫的小草叫茅膏(gāo)菜。它的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长满了柔毛,柔毛上还带着黏液。要是小虫落在上面,马上就会被它粘住。叶片同时紧紧地卷起来,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

有一次,一只苍蝇被茅膏菜的叶子粘住了,那只苍蝇嗡嗡直叫,拼命地拍打着翅膀。可是,它越是挣扎,叶子就卷得越紧。到后来,苍蝇竟被消化了,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

还有一种猪笼草,也是吃虫的能手。

猪笼草全身红红绿绿,打扮得很美丽。它的叶子长长的,又宽又大,叶荚伸长成卷须,并挂着一个袋子。袋子小的不过一二寸长,大的有三四尺长,可盛四五碗水。袋子上面有个盖,半开着口,袋口和盖上全是细毛,细毛上有很甜的蜜汁。那些贪吃蜜汁的小虫,飞到袋口上,脚还没有站稳,就会跌下去。原来,这些袋子的袋口和内壁都很滑,袋底还有积水,小虫跌进口袋,就再也爬不出来了。等小虫腐烂以后,猪笼草就吸收那液汁来维持自己的生命。

有一次,一位植物学家亲眼看见一条蜈蚣在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子露在袋外,正在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怜那袋里的半截身子,已经腐烂得不成样子了。

1第①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2比较第②自然段和第⑤自然段我们可以发现,两段话都是先介绍植物的样子,再介绍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的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茅膏菜和猪笼草既是植物又是动物。(

2)猪笼草袋子里的积水就是雨水。(

3)猪笼草的袋子对它吃虫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4读一读文中画“____”的句子,想一想,加点词去掉好不好?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猪笼草吃虫的过程排列下列句子:_________________(写序号)。

①小虫飞到袋口上。②猪笼草用袋口和盖上细毛的蜜汁吸引小虫。 ③猪笼草吸收汁液维持生命。 ④小虫腐烂。 ⑤小虫掉进积水中。

13、阅读理解

桃花的叹息

山脚下有片桃树。桃花盛开时,红得像火,艳得像霞。人们走过,情不自禁地赞叹:啊,多美的桃花呀!

这时,有一朵小小的桃花,在人们的赞美声中自我陶醉着。

蜜蜂飞来想为它采蜜。它摇晃着身子说:走开,走开!快去,快去!别碰坏我美丽的花裙!

蝴蝶飞来想替它传粉。它高傲地说:快走,快走!别打搅我的美梦!

就这样,当别的桃花变成鲜美可口的桃子时,它却( )地枯萎了,挂在树枝上( )哭了。

慈祥的风伯伯恰巧经过,( )问道 孩子   你怎么哭了呀

枯萎的桃花( )叹息道:唉!当我还是蓓蕾时,就憧憬着我将是一朵鲜花;当我已经枯萎时,又怀念着我曾是一朵鲜花。可是,当我正是鲜花时,却虚度了那鲜花似的年华。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亲切地 逐渐地 悲伤地 深深地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批评____________ 繁茂____________

3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

4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  

3)白白地度过。(  

5枯萎的桃花为什么说自己虚度了鲜花似的年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大自然畅想曲

大自然像一首首美丽的小诗,像一篇篇五彩的童话。

“蓝天白云飘,太阳微微笑,野花点点头,景色多美好……”孩子们在练习唱《春光好》。杨柳听了,得意地照了照“镜子”,梳理一下那动人的“秀发”,向小草、小花展示它婀娜多姿的身材。

“知了,知了……”蝉在枝头兴奋地展示着她那美丽的歌喉。小蝌蚪找到了妈妈,同时,也被让妈妈流连忘返的地方迷住了——清澈见底的小河上漂浮着一朵朵荷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好像要告诉人们,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舞蹈家。

“沙沙沙,沙沙沙……”银杏树的叶子就像一把把金黄的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爽热,带来了秋天的凉爽。而隐居在树下的三位歌唱家——蟋蟀、蝈蝈和油葫芦,一声声、一阵阵,远远近近,组成一部宏大的自然交响乐。

“呜————”随着呼啸的北风,一场瑞雪悄然而至。清晨,遍地洁白,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在这天然的纯白地毯上嬉戏、打雪仗滑雪……一群可爱的孩子,在一望无际的雪地里追逐着!他们是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欢快!

我爱大自然,爱它的春光明媚,爱它的蝉声阵阵,爱它的麦浪滚滚,爱它的银装素裹……

【1】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的“镜子”指的是水面,“秀发”指的是____________

【2】短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了大自然每个季节里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请你认真阅读短文,按要求写下来。

春: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

【3】请你用“ ”画出短文中最能表达“我”爱大自然的一句话。

【4】短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有很多,请你按要求写一写。

我摘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15、快乐阅读。

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不过,他的后背(bēi bèi)是灰色的,似( shì)乎还有些发( )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kàn kān)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旅行鸽( )好看,( )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1.请用 画出文中正确的读音。

2.把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章的括号中。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非凡( 渺小( 低沉(

4.用“——”画出文中写旅行鸽数量繁多的句子。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1.孔雀的羽毛多么漂亮啊!(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边上还泛着白色的浪花。(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蒲公英的种子在空中飘着。(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照要求改句子

1.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制造了文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帛比竹片、木片轻便。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任凭人世间忙忙碌碌,我只在睡梦中推究哲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一会儿背着沉重的货船,一会儿驮着长串的木筏。(用加点词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才能让懒惰支配 才能一无所为 (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接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

要求:1.修改一个不通顺的句子、一个错误标点。

2.在横线上补充恰当的人物语言提示语。

3.另外至少再修改二处,使句子更准确、具体、生动。

小花猫抓起盘子里的鱼就往嘴里送。妈妈一把夺下来把鱼,拉着小花猫去洗手,小花猫跟在后面,    地说,“我饿了!我饿了!”

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奶奶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法国昆虫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蚂蚁忙着很清闲地搬家,出门就要带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愈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练习写通知和寻物启事。

1.通知三(3)班全体同学48日上午在多功能教室参加视力测试。

通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先队大队部

472.三(1)班李思420日上午把一本《安徒生童话》掉在了操场上。你能帮助她写一个寻物启事吗?

寻物启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班 李思

42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