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蜂____”“保____”这两个词语中,分别应填入( )
A.蜜、密
B.密、蜜
C.蜜、蜜
D.密、密
2、下面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
B.兔走/触株。
C.能不忆/江南?
D.因/释其耒/而守株。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婆婆大声嚷嚷(rǎng),大有不达目的不善罢甘休(bà)的气势。
B.风筝已经折断了折断(zhé),修不好了,你别再折腾(zhē)了。
C.这个衣橱(chù)已放置多年,是一个老古董(dòng)。
D.农夫拉着犁(ní),满脸涨(zhǎng)红,很是吃力。
4、积累运用。
【1】( )和梅、兰、菊被称为“花中四君子”。
A. 竹 B. 松 C. 柏 D. 柳
【2】下面哪部作品不是冰心创作的?( )
A. 《寄小读者》 B. 《城南旧事》 C. 《繁星》 D. 《春水》
5、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这些小虾______有的通体透明______像玻璃似的______这是才长大的______有的稍带点灰黑色______甚至背上______尾巴上还积着泥______长着青苔______这是老的______大家叫它千年虾______
6、认真拼读,规范书写。
liǔ tǎng chuān yuè mì mì líng shēng sī xù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
7、比一比再组词。
异( ) 继( ) 狠( ) 旅( ) 辩( )
导( ) 断( ) 狼( ) 旋( ) 辨( )
8、将下列诗句抄写在田字格内,书写正确、工整 、美观。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9、认真阅读课文片段,完成文后练习
(篮蓝 蓝蓝)的天空,电(杆 竿)之间(联 连)着几(根 痕)细线,多么(像 向)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一(只 支)正待演(奏凑)的春天的(替 赞)歌。
(1)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
(篮蓝 蓝蓝)________的天空 电________(杆 竿) (联 连)________着
几(根 痕)________细线 (像 向)________五线谱
一________(只 支)(替 赞)________歌
(2)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不能用短文中出现的量词)
一________天空 一________细线
一________细雨 一________赞歌
(3)这段话把________比作五线谱,把燕子比作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跳墩上的歌
在我们上学的路上,有一条浅浅的小溪,在山脚下悄悄流淌。青青的条石,排成一个个跳墩,像一排黑色的琴键,等待我们去演奏。
①晴天,朝阳照着小溪和跳墩,我们踏着琴键,跨过小溪,走向学校。溪水淙淙,那是在演奏进行曲。
雨天,溪水涨了,跳墩躲在浑浊的水下,和我们藏猫猫。大哥哥、大姐姐们,手拉着手,站在看不见的跳墩上,筑成一条长长的栏杆,让我们扶着,跨过小溪,走回家去。笑声、水声融在一起,那是在演奏友爱曲。
②水更深的时候,老师变成一艘艘船,一次次背着我们,踏着水下的跳墩,一步一个漩涡。溪水哗哗,那是在演奏赞美曲。
不管春夏秋冬,不论阴晴雨雪,我们踏着跳墩,弹着琴键,走向学校,在不同的乐曲声中,一天天长大。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________小溪 ________琴键 ________栏杆 ________猫猫
【2】采用多种方法理解句子。
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把跳墩比作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体会到“我们”________的心情。
短文中画线的句子②中的“船”指的是________,这句话赞扬了他________的精神。
【3】晴天,“我们”在桥墩上演奏________曲,雨天,“我们”在桥墩上演奏________曲,水更深的时候,师生演奏________曲。
【4】“我们”还会演奏什么乐曲?请你仿照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①一年又一年,枣核一点儿也不见长。爹说:“枣核呀,白叫我欢喜了一场,养活你这样的孩子能做什么!”娘说:“枣核呀,你一点儿不见长,我真为你愁得(荒 慌)!”枣核说:“爹、娘,你们不用愁,别看我人小,一样能(作 做)事情。”
②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梨 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 临)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③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早,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汉字。
【2】第①段主要写的是( )
A.过了很多年,枣核一点不见长。 B.爹娘为枣核长不大而发愁。
【3】第②段主要写了枣核学习的本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开头一句“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在文中起_____________的作用。
【5】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换成另外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吐鲁番盆地》,完成练习。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国最低的地方,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吐鲁番盆地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8.1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 )的阳光( )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夏天这里的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如果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就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 )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既有遮阳蔽日之处,又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短文括号里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
A.强烈 照射 别致
B.猛烈 照射 精致
C.强烈 照耀 别致
D.猛烈 照耀 精致
【2】吐鲁番盆地夏季的特点是_____,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这个特点呢?列举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引用《西游记》中“八百里火焰山”,说明了(_____)。
①吐鲁番盆地很长
②夏季吐鲁番盆地热浪袭人
③吐鲁番盆地的与众不同和奇特、壮观
④“火焰山”的原型就是吐鲁番盆地
【4】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
天山美景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那白雪皑皑的群峰脚下,是连绵不断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夕阳西下,阳光透过重重叠叠的枝丫,在苍绿的苔藓上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小山坡上,有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两岸到处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这时的天山更美丽呢?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五光十色(__________) 强健(___________)
【2】读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这句话把_______比作_______。写出了原始森林塔松的________特点。
【3】用“﹏﹏﹏”画出文中的关键句。
【4】理解句子的意思。
“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中“人浮在花海上”是指(_______)
A.人漂浮在漂着鲜花的海上。
B.骑在马上的人在花中行走,就像漂浮在花海中。
对“人浮在花海上”这句话的理解,你是通过_____的方法理解的。
【5】短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天山的景物?写出了天山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雪中送炭见真情
有三个朋友,他们从小就在一块儿,挺要好的,长大以后,他们分手到外地去工作。其中有一个朋友,在一个寒冷冬天里,生活遇到了困难,他迫切需要一件棉衣。那两个朋友知道了,一个尽快把自己身上的一件旧棉衣寄去,免得那个朋友挨冻。还有一个朋友只寄去一封信,说了一大堆好话,信里还说□我只有一件棉袄□自己要穿□等以后再想办法吧□
后来,这个需要棉衣的朋友生活变好了,什么都不缺。他请来两个朋友,到家里去做客。当时没有送棉袄的朋友,这回带来一件崭新的皮袄,那个原来需要棉袄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好意,不过我现在什么也不缺少。我有一件比皮袄更宝贵的棉袄。”说完,他拿出了那件旧棉袄
【1】在“□”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挺要好( )
A. 硬而直 B. 撑直 C. 很
【3】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迫切( )
A. 硬逼 B. 接近 C. 急促
【4】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炎热—( ) 陈旧—( )
廉价—( ) 宽裕—( )
【5】为什么说那件旧棉袄比这件崭新的皮袄更宝贵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剃头大师(节选)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我想稳住小沙,告诉他这是最时髦的发式,可他一照镜子,大叫一声,像见了鬼一样。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时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____________,“害人精”指________________。
【3】“我发现自己闯了祸”,这“祸”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人们常常经常看见五彩的云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拟人句:小蘑菇钻出了泥土,戴着一顶小斗笠,真可爱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转述句:爸爸语重心长地说:“我把道理告诉你,是不希望你犯错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二十只左右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用加点字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赵州桥很坚固。赵州桥很美观。(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部电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充句子,使后面的句子围绕开头来写。
花园里的花可真多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①致少有十五只蜜蜂没有迷失方向。
②大约四点左右妈妈就会回来。
③昨天夜里下了很大的雨,很大的风。
④她有一对眼睛黑黑的。
⑤缸里的小虾多了起来真的。
20、修改下面的语段。(1个错别字,2处语病)
“钉零零……”上课铃响了。我立刻走进教室,一边看书,一边在书上圈画重点词用红笔。王老师看到后露出了笑容,满意地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雪花在夏天落下来,兔子能在水里游,太阳竟然在晚上出来了……发挥你的想象,以上面的某个事物为主角,编写一则有趣的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