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题型)下面的诗句中,描写的不是夏季景色的一项是( )
A.梅子金黄杏子肥,梅花雪白菜花稀。 B.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C.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2、《母鸡》与《猫》这两篇课文都是老舍先生所写,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多选)
A.老舍先生对猫始终是一种喜爱之情。
B.母鸡则是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的强烈对比,加深了对母爱的赞颂。
C.对母鸡打扰人们生活产生了讨厌之情
3、下面不是老舍先生的作品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四世同堂》 D.《白鹅》
4、下面各句中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铁牛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B.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
C.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
D.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5、下面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树头新绿未成阴”中的“阴”是“树荫”的意思。
B.“逢老媪方磨铁杵”中的“方”是“正在”的意思。
C.“一片冰心在玉壶”中的“冰心”指的是冰凉的心。
6、下列加点字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狮子(shī) 聚拢(lǒng) 花瓣(bàn) 展示(shì)
B.诱人(yòu) 花种(zhōng) 似乎(sì) 人民(míng)
C.发抖(dǒu) 里屋(wū) 沿途(yáng) 确实(qiè)
7、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俏丽(qiào) 陡峭(qiào) 肖像(xiào)
B.捕捉(bǔ) 黄浦江(pǔ) 哺育(pǔ)
C.百分率(lǜ) 钻头(zuàn) 单于(chán)
D.剥削(xuē) 倔强(jiàng) 驻扎(zhā)
8、读拼音,写词语。
wéi chí cái fù jīnɡ zhàn mí huò bù jiě
( ) ( ) ( ) ( )
dào dé qì zhònɡ hào mǎ shǔ yú
( ) ( ) ( ) ( )
9、课内阅读。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1】这首小诗中,诗人把_____类比成______,把______类比成______。
【2】诗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___________。
【3】诗中“躲”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_之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的赞颂。
10、课外阅读。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浮游 飘飞),漫天(浮游 飘飞),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用“ ”画出来。
【2】第2自然段中,作者按照_________的顺序对水声进行描写,表现了水声的________。
【3】在文中,作者把瀑布比作了______,把水声比作了_______,把水花比作了________,突出了瀑布_____________的特点。
【4】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5】短文是按照_________顺序写的。先写_________,再写________,接着写走到谷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
11、课内语段阅读。
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于是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不错。”
“凭着神的名字起誓,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
可以 魔鬼说 问吧 要简短些
你不是住在这个胆瓶里吗 照道理说 这个胆瓶既容不下你一只手 更容不下你一条腿 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1)给短文后部分加标点。
(2)恰当解释我会选。
堂堂:①形容容貌庄严大方。②形容有志气或有气魄。③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1)我是个堂堂的人。( )
2)凭着这堂堂之阵,还能不取得胜利吗?( )
3)这个年青人仪表堂堂,真招人喜欢。( )
(3)文中画“____”的部分是对渔夫的________描写,此时渔夫非常______________。(A.慌张 B.镇定)
(4)渔夫问魔鬼什么问题?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投机的燕子
朋友说,他家有一窝燕子,据他观察,老燕子喂食,都是从一侧的乳燕开始依次喂起。有一只乳燕,起初它排在左侧的最边上,当它吃完老燕子衔来的食物后,趁老燕子飞出去觅食的机会,它翻过左侧第二只燕子,把自己换到第二的位置,当老燕子觅食回来时,又把食物投进了它的嘴里。这只乳燕如法炮制,它不断地翻过第三只、第四只、第五只,当越过最右侧那只乳燕时,结果掉出了窝外,落在地上摔死了。
听着朋友的讲述,我好像不是在听他讲一只燕子,而是在讲一个人,一个投机取巧的人。
投机取巧,可以让你以最少的时间、精力和付出,获得最多的利益。偶尔的投机取巧,可能会让你从中得到某些实惠,但一而再、再而三地投机取巧,只会让你在人生之路上挂得很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如法炮制:_____________
(2)投机取巧:_____________
【2】联系短文内容,说说那只投机的乳燕为什么会落在地上摔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画线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机取巧有哪些利弊?你读了短文后有哪些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种”出石油
据科学家粗略估算,全球绿色植物每年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有300亿吨以上,只要将这些植物进行高压、高温加工,就能够制造出和石油成分相近的产品。目前,全球绿色植物储存的能量,大约相当于8万亿吨煤或800亿吨石油。可以说,植物是一座巨大的储油库。
科学家研究发现,可用于制造石油的植物品种很多,不少乔木、灌木、海藻等含有极为可观的天然炼油物质。研究表明,植物能源比传统的石油和煤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首先,它便于就地生产利用,省却了远距离输送,因而成本比较低廉;其次,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它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易于被植物吸收,对保护生态环境非常有利。
众所周知,石油是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许多植物也可直接产生碳氢化合物。( )能够以适当的方法把这些碳氢化合物提取出来,我们( )可以得到所谓的“绿色石油”。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的卡尔文教授,在一个人工石油植物种植场,种植了一种名叫“尤加利”的树木。这种树木的茎和种子中均含有这种可燃物质,1000平方米土地每年产5桶“绿色石油”,每桶成本仅20美元,而当时每桶石油的价格是30美元!他的成功,推动了全球对石油植物的研究。
资料表明,美国现已拥有一个上百万平方米的能源植物速生林,英国已批准兴建一个石油植物园,瑞士已经制订出一个利用植物石油取代全国半数石油消耗量的计划。可以说,用不了多久,人类将“种”出石油。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倘若……就… 即使……也 只有……才…
【2】石油为什么可以“种”出来?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从文中可知,“种”出来的石油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的优越性。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绿色植物能源将很快取代石油能源。
B.植物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一般不会形成有害物质,因此,开发绿色植物能源有利于环保。
C.美国、法国、瑞士在绿色植物能源开发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5】画“﹏﹏﹏”的部分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打算如何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
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1】“可以看见他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这块琥珀的价值是( )
A.很漂亮,可以欣赏。
B.可以想象远古时代的故事。
C.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
【3】“推测”的意思是根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我们推测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有_______。
①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②是海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经过几万年的时间,松脂球变成了化石。
③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④海风猛烈地吹,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15、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的呼唤声感动了我。(改为“把”字句)
____
2.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缩句)
____
3.雨来摇了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有看见。”(改为转述句)
____
4.气象小组的同学每天早上都记录并收听当天的天气预报。(修改病句)
____
5.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七月天山的无边繁花。(改为反问句)
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
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使我不禁想起了我们的生活,与小女孩相比,多么幸福啊!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管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困难,也要努力克服,争取成绩进步。
________________
17、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应得是感谢的。
(2)地球上的第一种恐龙大约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左右。
18、修改病句
1.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脸上现出了愉快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敢肯定这次考试小明可能考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明确学习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在本单元里,我们阅读、收集了许多诗歌,还做了自己的诗歌摘抄本。同学们可以尝试写一首诗,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要求:1.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的时候要注意分行。
2.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