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吹牛大王历险记》中,主人公的胃被狗吃掉后,把( )的胃放进自己肚子里。

A.羊

B.牛

C.狼

D.猪

2、小木民矮子精在小吸吸的窗下用两个手拿在嘴旁边做成个小喇叭吹口哨.先吹三个短的.然后吹一个长的.这暗号的意思是(  )

A. 快醒醒 B. 妈妈来了 C. 着火了 D. 有事情。

3、“我宁愿相信自己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A.盲人摸象

B.郑人买履

C.杞人忧天

4、判断下列句子的朗读语气,错误的一项是(   )

A.咦,这是我吗?——怀疑的语气

B.啊!我的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骄傲的语气

C.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抱怨的语气

D.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气愤的语气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字宝宝很孤单,帮它们找个朋友吧。

隔(   ) ( ) ( ) (   ) 尝( )

( ) ( ) ( ) (   ) 赏( )

 

6、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1)“数不清”说明树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省略号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___分别比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概括了小兴安岭的两个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要美观。

zī shì bǎo cún fēn fānɡ jì xù

qiān xū xiōnɡ měnɡ xīn shǎnɡ fù zé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有没有人看见,我们( )应该( )( )( )( )。从爸爸的( )( )( )( )的口气中,汤姆知道已经没有( )( )( )( )的余地了。

(2)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 )( ),( )( )( )( )。小鸟在枝头( )( ),( )( )而( )( )的鹿在林间( )( )。但鹿群的后面,常常( )着( )(   )而( )( )的狼。  

 

10、课外阅读我能行。

小陶土

在一个陶艺工场,有一团陶土被压在木桶的角落里。它已经不记得上一次是什么时候被触摸了,因为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每天,重重的盖子都会被掀开,许多手会伸进来,快速地挖走一袋或一团陶土。小陶土会听到人们忙碌地工作时愉快的声音。

“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呢?”它想知道。

有一天,一群小孩子跟着他们的老师来到工场。许许多多的小手伸进桶里。小陶土是最后一块被选中的,它总算出来了!“这是我的大好机会!”它在光线中眯着眼睛想。

有个男孩把它放在辘()轳()上,用最快的速度转动。“好好玩啊!”小陶土想。辘轳一边转,男孩一边试着把陶土拉起来做一个碗,可是后来放弃了,他把陶土拍打成一个圆圆的球丢在窗边,急忙跑去跟朋友一起玩。

过了一会儿,工场空荡荡的,房间既安静又黑暗。小陶土非常恐惧,它不只想念湿润的木桶,它也知道自己有危险了。“完了!完了!”它想,“我只能待在这里干掉,直到变得像石头一样硬。”

又是阳光曝晒,又是晚风吹拂,它快要变得像石头一样硬了。它硬到几乎没办法思考,只知道自己满是绝望。“下雨吧。”它想。“来点水吧。”它叹息。“求求你。”干渴绝望的它挤出了这句话。奇妙的事就发生了:豆大的雨点,打进开着的窗子,落在小陶土身上。雨下了一整夜,到了早上,小陶土已经变得像以前一样柔软。有声音传进工场里。一个小女孩看到窗边的小陶土,将它做成了一个杯子。小陶土得意地说:“终于——我成为一样东西了。”

【1】按照事情发生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把序号写在横线上,并复述故事。

①雨水使陶土变得柔软。      ②男孩试着用陶土做一个碗。

③女孩将陶土做成了一个杯子。 ④陶土快干掉了。

⑤陶土在木桶里。

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开始时,小陶土的愿望是_____

【3】小陶土后来从木桶里出来的原因是(  )

A.其他陶土全被用光了。

B.它在其他的陶土上面。

C.男孩特别喜欢小陶土,所以选了它。

D.老师叫男孩使用这一团陶土。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人像陶土一样,很容易被揉搓及塑造。

B.世界上有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C.找到目标是最快乐的事情。

D.陶艺是世界上做善事最好的方法。

11、阅读理解。

学会感恩

在林中小道上走着两个人——爷爷和小男孩。天很热,他们多么想喝口水呀。旅行者走到一条小河旁。(清 青)凉的河水发出(清清 轻轻)的潺潺声。他们弯下身子,喝了起来。

“谢谢你,小河。”爷爷说。男孩笑了起来。“您为什么要对小河说‘谢谢’?”他问爷爷,“要知道,小河不是活人,它听不到您的话,也不会接受您的感谢。”“是这样吗?”爷爷说,“孩子,如果狼喝了小河的水,它是不会说‘谢谢’的。而我们不是狼,我们是人。你知道吗,为什么人要说‘谢谢’?好好想一想,谁(须 需)要这个词?”小男孩(沉 陈)思起来了。他还有的是时间。他的路还很长很长……

【1】用“/”划去括号里使用不正确的字。

【2】根据短文的内容,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字母)填在括号中。

(1)文中的爷爷在向________感恩。

A.小男孩 B.旅行者 C.小河 D.时间

(2)文章的结尾“他的路还很长很长……”中,“他的路”指的是_______

A.林荫路 B.旅行的路 C.小河边的路 D.人生之路

【3】本文主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并答题。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回遥望_________A.第一 B.   C.头领

2)双龙_________A.戏剧,也指杂技 B.开玩笑;嘲弄  C.玩耍;游戏

21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_____”画出来。这句话写出了赵州桥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的这种设计指的是什么样的设计?用   画出来。这种设计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自然段主要描写了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

62自然段主要写了赵州桥( )。

A. 坚固

B. 美观

C. 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13、阅读

红蚂蚁(节选)

在一片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其他蚂蚁仍旧排好队伍不停地蜿蜒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 小径,有时候在荒草和枯叶中若隐若现。

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蚂蚁不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我用一片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蚂蚁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顺着原路回去了。

红蚂蚁并不是像蜜蜂那样,会辨认回家的方向,它们是凭着记忆回家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照旧回得了家。

【1】“有条不紊”在文中的意思是(     

A.不紧不慢

B.一点儿都不乱

C.红蚂蚁的队伍排列整齐

D.说话,做事丝毫不乱

【2】红蚂蚁使用的“不道德”的方法是(          

A.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B.占领黑蚂蚁的家

C.和黑蚂蚁厮杀

D.不会自己寻找食物

【3】“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中的“它们”是指(        

A.红蚂蚁

B.黑蚂蚁

C.黑蚂蚁的儿女

D.奴隶

【4】红蚂蚁有什么特性?(        

A.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B.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

C.喜欢和黑蚂蚁进行厮杀。

D.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5】作者通过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A.红蚂蚁会辨认回家的方向。

B.红蚂蚁是凭着记忆回家的。

C.红蚂蚁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D.红蚂蚁是蚂蚁界的强盗。

14、阅读练习。

________________

一位老爷雇了一驾马车,想要出远门。

他们走啊走啊,突然看见一只兔子从他们眼前飞跑过去。

“好大一只兔子啊!”车夫赞叹道。

“这兔子也算大吗?我的见识看来是要比你多得多了。我见过一只兔子,有牛那么大。”老爷说。

车夫听着觉得怪有意思。不过,他压根儿就不信一只兔子能有牛那么大。

“那么大,太稀罕了。你真的亲眼见到了?”

“当然,从那兔子里熬出来的油,就有16公斤!”

车夫听着听着,忽然对马说:“驾!亲爱的,快过桥了,就是那座胡乱瞎吹的家伙上去,就要断掉的桥。”

老爷听了车夫的话,就开始担心起自己的安全来,改口说:“车夫,我刚才把兔油说多了一些。十几斤倒真是能熬出来的。”

“谁不知道,兔子就是兔子。”

又往前走了一阵,老爷感到有些坐不住了。

“车夫,你说的那座桥快到了吗?”

“是啊,快了,老爷。”

“你知道的,车夫,那只大兔子十几斤油倒是熬不出。不过,三四斤是能的。”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三四斤就三四斤呗。”

又往前赶了一段路。

“车夫,那座桥快到了吧?”

“是的,快了,老爷。一下坡就到了。”

“你停停,好车夫,这只兔子真见鬼!皮包骨头,肉都不长一块,什么油呀,什么油也……也没有!”

下了坡,老爷诧异了——怎么还不见桥呢?他不由得问车夫:“桥呢?你说的桥在哪儿?”“它呀,老爷,化啰,像你的兔油一样,化掉啰。”

【1】我能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文中的词语。

(1)稀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诧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中老爷说起他见过的一只兔子,在他口中从那兔子里熬出的油是这样变化的:

____________

【3】读读画线的句子,句子中“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车夫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4】给故事加个合适的题目。

15、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饭桌上的发现

东京大学的教授池田菊苗,是一位化学家。他在大学既教书,又从事科学研究。

一天晚上,他和妻子一起吃饭。今天(  )晚餐真丰富啊!池田一面说,一面津津有味(  )吃着。(忽然   果然),他的目光停在了黄瓜汤上。好鲜的汤啊!他边说边用手中的小勺不停(  )搅动着碗里的汤,汤里只有一些细细的海带丝和薄薄(báo   )的黄瓜片。这海带里面一定有什么奥妙!池田自言自语(  )说道。

从这天起,池田教授仔细地研究起海带的化学成分来。半年以后,他(终于   于是)从海带里提取出一种叫谷氨(ān)酸钠()的物质,把它放进菜肴里,可以使菜肴(yáo)的鲜美度大大提高。池田把它命名为味精

后来,池田还和另一位日本人铃木合作,发明了用小麦和大豆作原料制取味精的方法。不久,味精的生产在全世界迅速地普及开来。

【1】选词填空

发明        发现

(1)火药是中国最早( )的。

(2)经过观察研究,我终于( )蜗牛对于农作物而言是有害的。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拼音或词语。

【3】在第2自然段的“(  )”里填上合适的“的、地、得”。

【4】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文章中“饭桌上的发现”具体是指:一天晚上,池田菊苗教授在吃晚饭时发现______。从此,他仔细地研究________,终于______

【6】读了文章后,关于“味精”,你有哪些了解?(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1.宝贵的  我国  赵州桥 遗产 历史   文化(连字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面两侧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1)列车驶向山区。

_______________的列车驶向_______________的山区。

(2)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

_______________的小村庄被_______________的洪水卷走了。

18、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

(1)(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和节日习俗。

他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节日习俗: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日实践)你知道怎样包粽子吗?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并填空。

_______在洗净的糯米里加入白砂糖。

_______将红糖和面粉拌匀,加少许水或油,团成小球。

_______按“一勺糯米,一个红糖球,再一勺糯米”的比例,将其放进粽叶里并包起来。

_______将糯米洗干净。

我能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包粽子的过程。

(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日论坛)现在,许多人对西方节日很感兴趣,圣诞节、情人节等掀起一波波热潮。相反,中华传统节日却备受冷遇。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传统节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病句

1、弯弯的一轮弯月仿佛是一条小船。

 

2、各种颜色的彩旗五颜六色迎风招展

 

20、修改病句。

1)我的希望马上就要实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一儿童节那天,学校里呈现出一派激烈的气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妙笔生花

假如你是孙悟空,也会七十二变,你最想变成什么呢?小朋友,请你以“我想变成    ”为题,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故事。在故事里,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一定要注意把字写工整,语句要通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