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诗句与作者、出处匹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宿新市徐公店》
B.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蜂》
C.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冰心《繁星(一五九)》
D.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戴望舒《在天晴了的时候》
2、小说第一、二、三、六、七章的小标题共同的特点是都有( )
A.地名 B.事情 C.象征物 D.人名
3、下面词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行使 混乱 调遣 辛福
B.既将 譬如 分辨 尸首
C.忠厚 预备 饭馆 气势
D.脱离 隐型 奇幼 疏菜
4、下列广告中所用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衣衣不舍(洗衣店)
B.默默无蚊(驱蚊香)
C.一毛不拔(牙刷)
5、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送别情景的一项是( )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C.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D.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6、请用“/”划去带点字中不正确的读音。
(1)安静的手指悄(qiāo qiǎo)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
(2)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hú fú)线。
(3)在这个清香袅袅(niǎo liǎo)的早晨,安静告诉我这样的道理。
(4)才了(liǎo le)蚕桑又插田。
(5)每要麦秆都擎(qín qínɡ)起了丰满的穗儿。
(6)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mū mōu)声。
(7)牛犊的模(mó mú)样像位贵妇人。
(8)田野里,什么声音和(hé hè huó)着孩子们的鼻音,在浓绿的麦叶上掠过?
7、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 )
A.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
B.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
C.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D.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8、变形金刚。(辨别并填字组词)
昆( ) 乘( )
棍( ) 剩( )
宜( ) 立( )
谊( ) 垃( )
坑( ) 镇( )
抗( ) 填( )
9、日积月累。
蜂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这首诗补充完整,并说说所补充的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通过吟咏__________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赞美了____________的劳动人民,鞭挞了_____________的人。
10、每个问题后面有四个选项,请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智能机器人带来的“恐慌”与困惑
【材料一】“恐慌”:机器人将要抢走我们的工作。
1.亚马逊计划使用无人机在30分钟内完成约16千米范围内的送货工作。
2.和器人有望在未来成为保姆,一些国家还在研究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工作的可行性。
3.美国宇航局近日表示,机器人已经可以代替人类宇航员完成大部分的太空作业。
4.软件可以批改作业,让老师们不必再为阅卷烦恼。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先进的产品节省时间,减少劳动和享受生活。
【材料二】困惑:明天的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吗?
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教授莫勒说:“一些物品永远都会是人工制造,而且是手工制造。比如法拉利、保时捷、古驰包以及一些高质量的珠宝、首饰、工艺品,这些东西需要人们带着感性去创造,而机器人永远不会具备这一能力。”但小到家用的小型扫地机器人,大到一些大型的工厂以及设备车间中打印、焊接、装配、搬运等工作岗位,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人们似乎已看到了人工智能化的魅力。明天的人工智能会对人类形成威胁吗?
【1】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A.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
B.机器人有望在未来成为保姆,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机器人用于养老领域。
C.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先进的产品来节省时间,减少劳动和享受生活。
D.人们应该学会合理设计并适当控制,让智能机器人不会对人类的未来造成威肋。
【2】下列哪项工作是智能机器人无法取代的呢?( )
A.送货
B.完成太空作业
C.设计并手工制作工艺品
D.打印资料
【3】智能机器人带来的“恐慌”是什么?( )
A.抢走人的工作
B.传染病毒
C.引起灾难
D.长得可怕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一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望着飘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到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 爸爸 你看 房檐下的石头怎么隔一段距离 就有一个小窝 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jiě shì( )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房檐上的雨点打的。”“是吗?”爸爸故意jīng qí( )地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凑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住的房子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是滴在这个地方,渐渐地就打成现在这样的小窝。”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
听着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给我的启发。
【1】看拼音,在括号里写上词语。
【2】在第2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语作为文章的标题,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4】形容雨大的词是 ;“奇妙的东西”在文中是指 ;用“ ”在文中划出能说明“滴水穿石”这个词意思的句子。
【5】文中最值得我牢记的一句话是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三顾茅庐》片段,回答问题。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1】《三顾茅庐》是根据 有关内容改写的。
A. 《西游记》 B. 《水浒传》 C. 《三国演义》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蜿蜒起伏:
茅塞顿开:
景色宜人:
群雄纷争:
【3】从划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每句中前后两部分的关系。
(1)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炊烟
早晨公鸡们早早的就穿上裤子,扑腾着翅膀迎接太阳的到来了。喔喔的叫声,铜锣般在乡村滚动。其实最先迎接到的并不是太阳的光芒,而是飘飞在乡村上空的炊烟,乡村里起的最早的还是那些勤劳朴素的村民,他们的手( )着这生活的丝线。( )着热情的双手,( )着胳膊的胳膊,( )着幸福的衣袖,( )着出的才是最壮观、最复杂、又最温馨的风景,而那炊烟则是它们放出的生活信号。
炊烟是一群无骨的动物,善于表达幸福、温馨、热情、喜悦等情感。他们如同沁水一般,从瓦缝里门缝里,窗户缝里,烟筒里,汩汩冒出来,无可阻挡,激情四射。已进入天空,就如同牛羊进入开阔的草原,任意驰骋。也仿佛流水奔入宽阔的海洋,随意奔涌。在天空中张扬着奔跑着,舞蹈着,把幸福扯成一片片旗帜,把温馨拧成一股股绳索,把热情放飞成一只只风筝,把喜悦扭成一支支舞蹈,生动、优美、豪放。我的老家在鄂西子娘园。,经历过最严酷的饥荒。那饥荒就是一把无情的剑,斩断乡村的炊烟。没有炊烟的乡村。死寂成一片沉默的山岩,荒凉堆满整个山谷,萧条一片。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最生动的图画。
炊烟也是一群娃子。最初它们养在各家各户中。但一到半空他们就纠缠到一起,分不清哪是你家的,哪是我家的,然后他们就如同鄂西西山里被苞谷,洋芋红苕养大的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热情和牛犊般的野性,玩着捉迷藏过家家的游戏。追逐着,叫喊着,嬉闹着,鞋儿跑掉了,辫褡子散了、扣子扯脱了,但是他们依旧笑着,喊着,追着,闹着,把乡村的未来涂成蔚蓝的天空。
【1】短文第一自然段的括号里依次填入的词语,最准确的项是( )
A.挽 拉 拽 牵 画 B.拽 牵 挽 拉 画
C.牵 挽 拽 拉 画 D.拽 拉 挽 牵 画
【2】第二自然段把炊烟比作无骨的动物,还把它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表达炊烟中包含的____________的情感。
【3】第三自然段把炊烟比作娃子,是因为山里娃有着羊羔般的______和牛犊般的______,他们追逐着、_______、嬉闹着,主要是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对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而只有炊烟活着,乡村才是最生动的图画”的体会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炊烟活着”指的是乡村里摆脱饥荒人,人们能过上安静富足的日子。
B.“炊烟活着”指的是炊烟是有生命的,它会生出来也会死掉。
C.抓住“生动”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体会到炊烟给山村带来的活力。
D.抓住“图画”这个关键词,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赞美乡村的生活。
【5】短文要赞美乡村生活的美,但第二自然段画“ ”的部分却写了闹饥荒时的情景,你觉得有必要写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跑进家来的松鼠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
它特别爱吃甜食,经常跳到我们肩膀上要糖吃。有一回,餐柜里的方糖不见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孩子叫去问,我们谁也不知道。爸爸说我们不诚实,一星期不许吃糖。
有一天,午饭后,我正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书。忽然看见松鼠跳上餐桌,叼起一块面包皮,跳上了大柜顶。过了一会儿,它又来叼走了一块。
我踩着椅子往大柜顶上瞧,那儿放着妈妈的一顶帽子。我拿起帽子,不由得大吃一惊——那帽子下面什么都有!方糖,纸包糖,还有面包皮和各种各样的小骨头……
我马上跑去告诉了爸爸:“原来松鼠才是我们家那个不诚实的孩子!”
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备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有一天,我们到森林里采蘑菇,回到家时累极了,草草吃了饭就睡了。满满一篮子蘑菇就放在窗台上。
第二天早晨,我们惊奇地发现篮子空了。蘑菇都到哪儿去了?
爸爸忽然在书房里惊叫起来:“快来看!”我们跑过去,眼前的景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墙上的那副鹿角上挂满了蘑菇;不仅鹿角上,搭毛巾的架子上、镜子后面、油画上面,到处是蘑菇。原来松鼠起了个大早,忙活了一个早晨,把蘑菇全晾上了。它想晾干了留着给自己过冬。
过了些日子,天气冷了。松鼠尽量钻到暖和的地方躲起来。有一天,它干脆失踪了,哪儿也找不到。
天太冷,我们得生炉子了。我们关上通风口,放上柴,点着了火。忽然听到炉子里有什么东西沙沙直响。我们急忙把通风口打开,只见松鼠像粒子弹似的从里头蹿了出来,跳到了大柜顶上。
炉子里的烟直往屋子里冒,而烟囱口却不见一丝烟。这是怎么回事?哥哥用粗铁丝做了个大钩子,从通风口伸进烟囱里去。结果,哥哥从烟囱里掏出一只手套,还有奶奶过节时才舍得戴的头巾。
原来,松鼠把这些东西叼到烟囱里给自己垫窝了。哎,它是从森林里来的,住在我们家里,还保留着老习惯。它天性这样,跟它说住在我们的房子里不会冷,是没有用的。
【1】松鼠在“我”们家主要做了哪三件趣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通过这三件趣事介绍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活习性,体现了松鼠的可爱,表达了作者一家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3】文中画“ ”的句子是爸爸说的话,说说你从爸爸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体会下面句子中冒号的用法,仿造着写一段话。
例: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修改片段中的错误。(5处错误)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月季花、菊花等……它开得非常美丽。操场上空,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教室里,窗明几静,同学们大声朗读着课文。我们的校园真美丽啊。
17、在原句上修改病句。
(1)他的意见基本是完全正确的。
(2)稻子成熟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像铺上了碧绿的绒地毯。
18、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下面一段话。
西阳西下,晚霞应红了天边。我们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高高兴兴愉快地返回学校,同学们的书包里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矿石标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因为增长了知识,所以锻炼了意志。
19、选抗击非典、颂扬白衣战士的成语写一段话。
这是一组与抗击非典、颂扬白衣战士的成语。你能从中选几个来写一段话吗?
白衣天使 冰清玉洁 救死扶伤 处变不惊
众志成城 含辛茹苦 舍生忘死 万众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