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通顺的话,正确的是( )
①小山羊说:“欢迎,欢迎,你睡床上,我睡地上。”②一个夏天的夜晚,下着倾盆大雨。③小熊走进了小山羊的家。④小熊对小山羊说:“山羊弟弟,外面风大雨大,让我在这里过夜吧!”⑤ 小熊路过小山羊的家。
A.②③④①⑤
B.②⑤④①③
C.②⑤①③④
2、下列选项中,( )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侥幸心理。
A.《守株待兔》
B.《陶罐和铁罐》
C.《鹿角和鹿腿》
D.《池子与河流》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
B.大约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
C.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缩小阻力。
D.小虾的搏斗很剧烈。
4、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 ( )
A.渔人
B.鹬
C.蚌
D.乌龟
5、看拼音,写词语或者句子。
jiāo ào liánɡ shuǎnɡ jiū chán cán kuì wēi wǔ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yùn yònɡ yì fēn zhī shi,xū yào shí fēn jī lě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各式各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7、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经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十一个省。全长6211千米。
青指(__________) 滇指(______) 渝指(____) 鄂指(_______)
8、将下面的诗句工整地抄写下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练习。
芽儿在哪儿过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的芽高高地在空中过冬。林繁缕叶子在秋天就枯黄了,但它的芽在地面上的枯茎中活着呢,颜色还是绿绿的。触须菊、卷耳、石蚕草以及许多其他更矮小的草儿,也都是在地面上过冬的;鹅掌草、铃兰、舞鹤草、柳穿鱼等的芽,在根状茎上过冬;野大蒜、野葱等的芽,在地下鳞茎上过冬。生长在陆地上的植物的芽,就在这些地方过冬。那些水生植物的芽,却埋在池底或湖底的淤泥里过冬。
【1】根据后面的内容,在横线上给这段话加上一个总起句。
【2】这段话从________植物和________植物两个方面按从________到________的顺序介绍芽儿过冬的。
A.陆生 B.草本 C.水生 D.木本 E.低 F.高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淤”是个生字,我们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4】读懂短文,帮下列植物的芽儿找到过冬的地方(在图上相应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①触须菊 ②铃兰
③杨树 ④白荷
10、课外阅读。
狼和狐狸
一天,兽王老虎病了,伤风!兽儿们不约而同地去探望,借以表示忠心。单单狐狸没有去。这时,老虎因为生着病,没有精神去注意谁来谁没来。
啊 大王 狼趴在老虎的耳边低声道 大家都来看您 祝您康复 只有狐狸没有来 不知怎的
老虎被激怒了,命令把狐狸那发亮的黄尾巴割下来。
狐狸知道了此事,便亲自跑去见老虎。
“赤发鬼!”老虎吼了起来,“所有的兽儿们都来看我,你跑到哪儿去了?”
“啊,大王,您别生气。”狐狸回答,“我一听您病了,马上就给您找药去了。”
“哦,是这样……”老虎的语气缓和下来,“你找到了什么药?”
“治伤风最好的药藏在狼的左后脚上。”
“这是真的吗?”老虎不禁惊讶道,“你小心,如果这种药不起作用,当心你的脑袋!”
狐狸一点也不怕。因为它知道,伤风是很容易治的,即使不吃药,休息几天也会好的。
过了几天,狐狸在林子里碰见了狼----三只脚!于是它对狼说:“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缓和(yuán huǎn ) 不禁(jīn jīng)
【2】“痰”字用部首查字法,可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可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3】给短文第2小节的空格处,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4】“谁把痰吐到天上,痰就会落在谁的头上!”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
A. 地心引力会导致一切向上抛的东西最后落回地面。
B. 不能随地吐痰。
C. 想要加害别人的人反而会害了自己。
11、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 )着瓜溜走了。
【1】文中( )里需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下面四组中选择正确的一组是( )。
A. 肢 quán 保护 bēi
B. 肢 juǎn 保卫 bēi
C. 枝 quán 保护 bèi
D. 枝 juǎn 保卫 bèi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
A.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B.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C.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D.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3】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 )
A. 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B. 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C.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D. 刺猬比老鼠大多了。
【4】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
A. 爬树 B. 打滚 C. 跑起来很快 D. 搬东西
【5】文章写了刺猬的哪几个方面( )
A. 身体 四肢 爪子 硬刺 B. 头部 四肢 爪子 硬刺
C. 身体 爪子 腹部 硬刺 D. 头部 四肢 爪子 腹部
12、回忆课文内容,按要求填空。(7分)
(1)大明湖畔,柳树郁郁葱葱,像垂下无数条碧玉丝带。你会联想到起唐朝__________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 《嫦娥》中的诗句。
(3)本学期,你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了很多课外阅读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 》,请说出你喜欢主人公的原因 。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学年辛庄联小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8分)
近义词:仿佛( ) 忧伤( ) 立即( ) 注视( )
难过( ) 匆忙( ) 快乐( ) 突然( )
反义词:缩小( ) 灵活( ) 减少( ) 喜欢( )
危险( ) 熄灭( ) 犹豫( ) 吃力( )
【答案】
【解析】
【题型】填空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3-2014学年辛庄联小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2分)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 )的事,说明翠鸟( )的特点。
(2)用“——”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1分)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等候——( ) 锋利——( )
(4)仔细读一读划“——”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 )。(1分)
13、精彩赏析。
郭龙
19世纪中期的一天,一个牧羊人带着两个孩子去牧羊,一群大雁从他们头顶飞过。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那儿飞呀?”
“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度过寒冷的冬天,明年它们还会飞回来的。”牧羊人说。大儿子羡慕的说:“要是我们也能像大雁一样多好。”小儿子也对父亲说:“那样就可以飞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只要你们想飞,也可以像大雁一样飞起来。”
两个儿子牢牢的记住了父亲的话。在以后的日子里,虽然他们没有读多少书,可是他们却始终记着飞起来的这个梦想。
兄弟两个经过不断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他们就是莱特兄弟,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的发明者。
研究人员曾经对美国哈佛大学的一群各方面相差无几的毕业生做过调查,在他们走向社会之前,对他们做了一次关于梦想的调查。结果是这样:
27%的人,没有梦想;
60%的人,梦想模糊;
10%的人,有着明确的梦想;
3%的人,有着长远而明确的梦想。
这个调查小组对这群学生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调查,25年后的结果是这样的:3%的人几乎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的实现,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而那60%的人则安稳的工作与生活;而剩下的27%的人则整日为生计奔波着。
这群哈佛的毕业生除了梦想各方面都相差无几,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区别在于梦想。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0年第27期)
【1】本文告诉我们__________的重要性,有梦想就有___________。
【2】《种子的梦》用种子实现梦想的过程告诉我们_____,这篇短文用两个具体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你给短文取个题目,你会用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短文,说说你有什么梦想?今后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那一定会很好》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cāi chāi)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bēi bèi)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pū pù)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在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在第2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
【3】照样子,写词语。
暖洋洋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4】木板先由_____变成_____,再由_____变成_____。
A.椅子 B.手推车 C.木地板
【5】用“ ”画出描写椅子心理的句子。
【6】椅子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选段中哪句话最能体会到椅子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对“那一定会很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不想做事,只想快活。
B.表现了种子、树、手推车、木地板的努力与无私奉献的精神。
15、阅读。
朝阳和夕阳为什么总是红色的
早晨,我们常常看到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我们在西边的天空看到的太阳满脸是红红的,像喝醉了酒一样;而中午的太阳,却发出炽白炽白的光芒。早晚的太阳为什么总是红红的呢?
有人告诉我们,太阳的红色是“染”上去的,是大气给太阳“染”上了红色。你感到奇怪吗?也许你会问,大气本身没有颜色,怎么会把太阳染红呢?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你记得这样一句诗吗?这里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太阳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由七种颜色组合成的。只有当这七种颜色的光一齐射过来时,我们的眼睛看上去才觉得太阳光是白色的。可太阳的七种光线有时并不是一齐射到同一块地面上来的,因为地球周围包着一层很厚很厚的大气层,我们的眼睛是透过这大气层才看见太阳光的。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大气层内包含着数不清的气体微粒、灰尘和小水滴,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家伙,它们会把一部分阳光散射开来,会把另一部分阳光挡回去。
清早和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的大气层比直射时要厚得多,除了红色、橙色,其他颜色的光都被散射了,所以我们就看到了红彤彤的朝阳和夕阳。而中午阳光直射,通过的大气层相对地薄一些,阳光的力量又强,七种颜色的光线一齐射到地面,我们见到的就是白炽的阳光了。
【1】照样子,写ABB式的词语。
红彤彤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拟人句,请你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3】“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这句诗说明的一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太阳的七种光线都是一齐射到同一块地面上来的。( )
(2)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 )
(3)中午阳光直射时,我们见到的阳光也是红彤彤的。( )
【5】请你概括一下:早晚的太阳为什么是红彤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椰子扑通一声掉进水里。(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肥皂泡飞向天空。(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顾客说:“那当然。我可不耐烦把新衣服藏在箱子里。”(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婆婆说:“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位顾客歪着头想了想,不得不承认裁缝说得有道理。(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张择端画的画很传神。(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第一个最先知道了这件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纯洁的心灵,不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 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宫》这部电视剧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1.我放蜜蜂的时候是将近两点钟左右。
2.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正了造纸术。
3.他画了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21、第八单元:续写故事
题目: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